第96章 毫无诚意

这次夏收,福建的水稻产量达到850万吨左右,大约也就是560万吨大米,福建人口只有一千多万,完全还能出口一小半,出口个200万吨大米不成问题。

至于那200万亩玉米,有100万亩被青贮了,这些饲料将用于供给猪、牛、羊,另外100万亩则留着收玉米棒,玉米粒产量达到100万吨,玉米秸秆一部分送到了造纸厂去造纸,一部分送到了沼气池。

之所以不把所有玉米都青贮,那是因为牲畜不够啊!青贮那么多饲料牲畜也吃不完,再说这养鸡也要饲料啊!养鸡自然是用玉米来养了,这100万吨玉米粒正好用来养鸡。

夏收之后就有足够的饲料了,夏钧立即扩充养牛规模。

计划在未来两个月内在各地建设十几个养牛场,这些养牛场全都都没有建在沿海平原地区,福建是台风频发地区,哪天刮个风就把养牛场给掀飞了呢!

建在山区地带有个好处就是台风吹不进来,基本上不用为台风而烦恼。

之前他只有兑换了3000头母牛,那是因为饲料不够,要是等这3000头母牛慢慢繁殖,母牛数量以2.5年翻一倍来计算,不知道要到猴年马月才能把肉牛和奶牛推广开来,而饲用玉米的种植面积又没什么限制,牛的数量根本跟不上。

这次夏钧打算从兑换平台上直接兑换了10万头母牛,数百头种牛。

不是夏钧不想进一步扩大规模,而是这么直接兑换母牛太贵了,一头母牛需要100点积分,一头种牛的价格就更贵了。买这些牛就要花掉夏钧一千多万点积分。有这十万多头母牛,推广速度就会变快许多了。

夏收过后,养殖业即将蓬勃发展,这次光是饲料就收了650万吨,要是全部玉米都青贮掉,那就是1300万吨。

当然,这次夏收自治政府的收入也很不错,征收上来的稻谷就达到170万吨,也就是大约115万吨大米,一吨大米是十公担,一公担就算卖3块银元(粮价暴跌的情况下),这些大米也能卖个3450万块银元。

事实上福建的粮价已经开始跌了,一公担的收购价正是跌到2块银元左右,这些粮商卖粮食,运费、海关什么的算一下,加上自己要赚的利润,价格压到一公担2块银元也算正常。

夏钧通过走私、以及用车辆运输到内陆一些城市去,卖到一公担将近4块银元那是绝对可以的,利润也就是3块银元。

这方面李诗婧主动去做,她招了几个老实可靠的掌柜,一些是从她爹那里要来的,打算到各大城市去开粮店。通过粮店的方式,可以跳过中间环节,可以赚取更多的利润。

至于第二季种什么,林德宝和夏钧商量过后,决定第二季多种些玉米,虽然说饲料是够用了,不过养殖规模下半年将会急速扩大,就养鸡方面来说,需要大量玉米作为饲料,毕竟肉鸡养殖规模可以短时间内扩充到十亿只。

……

李盛国7月12日赶往厦门,对这次谈判并不担心,反正又不是真的谈判,只是拖延时间而已。

在莫多马这个中间人的指引下,李盛国与日本谈判人员在厦门开始了谈判。

日本的谈判官叫中野三郎,留着两个小胡子,看上去比较瘦小,中野三郎一上来就向李盛国递交了一张赔偿清单。

清单中列出了日本的损失,一共五艘战列舰,同时还阵亡了近三千五百名日本军官、士兵。

这些损失的赔偿要求总额一共为三亿海关两的天文数字。

李盛国当即将清单扔了回去,斥责日本政府颠倒黑白,“是你们日本军舰先进犯我福建海域,同时攻击我福建渔船,我方因此才施行自卫反击。”

“大日本帝国海军攻击福建渔船?”中野三郎难以置信的问道。

“没错,你们日本真是肮脏的民族,竟然因为在福建鸦片走私遭到打击而派出海军进行报复,报复失败后还将冒头对准无辜民众。”李盛国指着中野三郎的鼻子骂道,反正又不是真的来外交谈判的,骂爽了再说。

“你……你胡说,大日本帝国一向致力于维护亚洲和平,怎么会攻击渔船。”

“这是我们的损失,日本应向我福建自治政府赔偿……五亿海关两。”李盛国胡搅蛮缠的说道。

“你没有谈判的诚意,就等着大日本帝国的军队踏平福建吧!”中野三郎十分气愤的怒吼道。

第一天的谈判不欢而散,但谈判并非就此中止,经过英美两国人员的周旋,中野三郎答应明日再谈,日本政府此时远远没有做好战争准备,因此很快回到了谈判桌。

不过当天李盛国在厦门接受了英国《泰晤士报》记者的采访,讲述了此次海上冲突的起因和过程。

第二天,英国泰晤士报就刊登了此次海上冲突的原因和过程,并将日本海军评价为‘肮脏、不堪一击、像小丑一样’。

英国舆论界对日本充满了敌意,从英国方面来说,日本从日英同盟中获利颇丰,而自己没有得到任何实际好处,特别是日本在朝鲜和中国东北执行的政策与日英同盟所宣称的“门户开放”和“机会均等”主义屡屡抵触,英国在这一地区的商业利益大受损失。

1907年英俄协约成立后,以俄国为对象的同盟已没有必要的想法就在英国出现,随后日英两国在关税问题上又发生争执,特别是英国无论在任何情况下,都要绝对避免与美国开战的信条日益强烈,所以它十分担心由于日英同盟而把自己卷入日美冲突的漩涡。由于各种原因交互作用,英国舆论界反对与日本结成同盟的呼声越来越高。

日本在福建宁德海域作战的失利很快曝光在世面面前,五艘战列舰的损失,这不正是证明日本海军不堪一击的证据吗?

一时间日本海军成了世界舞台的主角,一个被人嘲笑的主角。

日本政府对此暴跳如雷,命令中野三郎增加赔偿条件,不仅要赔款,日本还要在日本拥有各种特权。

重新回到谈判桌上的双方,中野三郎更加嚣张起来,而李盛国那边昨日已经接到了英国方面人员的敦促,让其拿出谈判的诚意,否则英国将不再插手此次谈判,莫多马那边则好很多,显然莫多马已被夏钧收买了。

因此重新回到谈判桌上的李盛国没有了之前的气势,面对日本递交过来的新赔偿协议,李盛国和助手接过来后,一字一句的仔细看了……三个小时!

这三个小时里,李盛国用闽北话投入的和两个助手互相讨论着,忘我的和他们争论着什么,反正在场的没一个人能听得懂。

第二天上午的谈判双方没说几句话就结束了,李盛国拿着日本递交的新赔偿协议说要回去研究三天,三天之后再进行谈判。

三天之后,李盛国又回到了谈判桌,一回到谈判桌,便与日本谈判人员中野三郎谈起了赔偿协议新纳入的条件。

其态度就好像已经接收了赔偿协议一般。

日本的附加条件多达大大小小二十多条,李盛国闭口不谈主要赔偿内容,而是和中野三郎在这些附加条件上大肆扯皮。

中野三郎大喜,以为福建自治政府已经快要屈服,出于对本国利益的争取,中野三郎在这些附加条件上与李盛国反复争论。

就这样,大半个月过去了……

莫多马在给美国政府的报告中写道:“谈判已经进行了将近十七天,然而在这十七天的谈判中,双方只是在一些与主题无关的小条件上进行争论,有些小条件甚至能争论数天时间,我已经能看出福建自治政府在看似极为认真的谈判之中并无多少谈判的诚意,然而日本谈判人员却以为他们即将屈服,为此我并不想提醒他们……”

——————

第二更到~!感谢hipposhen同学的打赏,鞠躬。

下周加速更新,上架后暴更!

第231章 巴达维亚危机第314章 背后捅刀,中俄经济一体化第334章 亚元的流通第17章 支援汉阳第258章 秋收结束,农业冲击第234章 为了消灭南洋猴子第8章 兑换装备第149章 远洋作战计划第373章 全民命格第13章 民心未附第71章 疯狂举债第221章 吞并西南第54章 毫无大志的委员长第247章 成立华夏会第289章 来自中国的警告第353章 攻势凌厉第182章 全体投降第345章 日军铁山要塞第69章 民营工业(一)第48章 合围第313章 大战结束,产业转型第80章 二次革命导火索第73章 13年财政预算(一)第213章 增税、普世价值第384章 大造空壳舰,海军军备竞赛第46章 民族资本的反攻号角第205章 挑拨、忽悠尼古拉二世第116章 话不投机第31章 下乡资农第359章 轰炸苏联第91章 工业状况第312章 科学大棒第361章 复杂的世界局势第79章 盐税风波第120章 时代的战车第82章 行军演习(一)第48章 合围第302章 再次空降第178章 打完鬼子回家过春节第150章 春播临近第296章 尼古拉二世的电报第173章 英国的如意算盘第339章 特拉斯第21章 记者招待会第16章 汉阳争夺战第121章 日军的圣战攻势第292章 大流感爆发,金钱利益的链条第53章 水利工程第10章 勾心斗角第83章 配备军犬第68章 讨要接济第144章 工农业布局第311章 华人黑手党第110章 追丢了?第150章 春播临近第28章 疯狂剿匪第402章 养猪,崩溃前奏第143章 华东级战列舰第326章 二十年发展纲领第176章 穿插、包围、歼灭!第88章 击沉第292章 大流感爆发,金钱利益的链条第56章 飞机订单第283章 七月流血事件爆发第206章 生计,发展第261章 诱敌,屡试不爽的战术第280章 中国的独角戏第370章 中国世界战略第二步计划第383章 迁都中京,大阅兵第307章 无比效率的干涉第72章 秋收到来第46章 赶羊第330章 疯狂的斯大林第58章 到处拉皮条第69章 与张自忠将军的第一次谈话第45章 技术互换与贷款第354章 空降斩首,包围歼灭第160章 护国战争第392章 戚继光号下水第273章 美国参战,帝国中立态度第336章 交趾汉化进程第220章 全面蚕食第195章 大赦天下!第73章 光复会第221章 吞并西南第205章 挑拨、忽悠尼古拉二世第189章 巨额财政预算第173章 英国的如意算盘第9章 巩固地盘第326章 二十年发展纲领第187章 蓝田惨案,驱逐王占元第72章 微型兵工厂第282章 军备技术研发第98章 产值暴增第58章 到处拉皮条第262章 英军入套第372章 四面开花第320章 民族资本家的行为规范第92章 天大的惊喜第158章 扫盲风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