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五章 查明

太子听到皇帝这句话,脸色更白了。

皇帝不问结果,不问原因,只问当时他的心思。

这分明是不给他辩解的机会。

皇帝还是第一次这样对待他,如果是只有他们父子两人倒也罢,他直接就对父亲认错了。

但现在,此时的殿内,站着十几位官员,皆是朝中重臣,太子跪在这里不仅是儿子,还是储君,他这一认错,在朝中在大臣眼中会怎样?

“陛下。”一个太子属官跪地叩头,“殿下没有这个意思,当时情况太危急了,上河村中也有村民与这些人勾结,敌我难分,殿下不得不慎重啊。”

太子属官们以及当时在西京的官员也都纷纷开口。

“陛下,这群人作恶多端,穷凶极恶,让西京人心动荡。”

“陛下,这不是太子殿下的错,这是那群恶人在行凶啊。”

但此事太过于重大,也有官员站出来责问:“那当初此事为何隐瞒?上河村案几天后才公布于众,说的是恶匪劫掠,还大张旗鼓的继续追捕恶匪,并没有说恶匪已经死在当场了?”

所以当时西京上下都震惊此事,但并没有想太多。

“这种事说了有什么意义?”一个官员反驳,“只会让城池不稳民心更乱。”

殿内又陷入了争吵,打断了皇帝和太子的问答。

打听这里消息的皇后宫中,五皇子坐立不安神情焦怒:“父皇莫非真要惩罚太子?”

皇后冷笑:“要罚太子,先废了本宫,否则本宫是不会善罢甘休的,太子在西京殚精竭虑,吃了多苦受了多少难,现在天下太平了,就要来用这点小事来罚太子?”

“母后不要急。”五皇子道,“这就是有人在陷害太子。”他转头问一旁侍立的太监:“其他皇子们都过去了吗?”

出了这么大的事,皇帝虽然没有召见皇子们,但作为太子的兄弟们自然要去殿外跪侯,以示与太子兄弟同罪,也是对太子的支持。

太子惹怒皇帝的时候很少,但曾经有过一两次关于朝事的争执,皇帝呵斥太子的时候,大家都是这样做的,看到兄弟们齐心,皇帝便收了脾气。

那太监战战兢兢的摇头:“没,没有。”

五皇子一愣:“没有是什么意思?”

“就是,没有人去。”太监抬头说道,“二皇子说事关重大由陛下抉择,他不能干扰,所以没有去,三皇子在忙以策取士的事,说走不开,四皇子一看没有人去,就——”

五皇子抬脚就踹,这太监抱着肚子跪倒在地上,不敢哭也不敢呼痛,听着五皇子愤怒了骂了声“这群小人!”越过他就冲出去了。

五皇子来到大殿时,倒也没有被阻拦,顺利的就进去了。

殿内吵吵闹闹,太子跪在前方,皇子坐在龙椅上,五皇子便过去跟太子跪一起了。

皇帝看了他一眼,抬手喝止:“行了,都住口。”

殿内争论声停下来,皇帝站起来,走下来几步。

“你们说的都有道理。”他说道,“但朕不是问这个。”

他看向太子。

“朕换个问法,谨容,你说没有反应思虑的机会,那朕问你,如果当时匪贼挟持上河村民众性命,逼你后退,等你选择,你会怎么选?”

殿内安静下来,太子的心也一片冰凉,父皇这是非要问罪他了。

选择不顾村民的性命,是他残暴无情。

选择保住村民的性命,放走匪贼,除了得到一个仁善之心,还有处事无能。

最关键的是这只是假设,事实上匪贼和村民都死了,那么在众人心里结论是什么?

自然是屠村的罪人就是他——

五皇子在旁喊“父皇——”

皇帝喝道:“朕没有问你,你是太子吗?你想当太子吗?”

皇帝的确震怒了,这种话都喊出来,五皇子面色一僵。

事到如今,只有先过了眼前这一关了,太子抬起头:“父皇,儿臣——”

太子刚开口,殿外响起一个苍老的声音:“陛下,这件事,不是太子殿下做抉择的问题。”

是铁面将军的声音,殿内的人都看过去,见铁面将军走进来,身后跟着两个武将,手里捧着两个匣子。

皇帝脸色沉沉:“将军这是什么意思?”

铁面将军施礼,道:“那群贼匪并不是真正的西京民众,而是齐王安插在西京的兵马。”

什么?竟然如此?殿内顿时惊讶一片。

“他们的目的就是趁着迁都搅乱城池,乱了陛下您的后方。”铁面将军接着说道,“所以不管太子怎么抉择,上河村的民众都是死定了。”

皇帝神情迟疑,太子跪在地上冰凉的心渐渐的回暖,俯首哽咽:“是儿臣无能,竟然不知此事。”

一个官员问:“将军可有证据?这些作乱的人事后我们都查证过身份,的确都是西京民众。”

铁面将军道:“这些人是齐王多年前就安插在西京的,极其隐秘,如果不是收复了齐都,清点齐国兵马,老臣也不会发现。”他转身指着身后两个武将捧着的匣子。

“齐国的兵马数目始终不对,老臣追查许久,查到其中一支就在西京。”

“老臣安排人手在西京一直查找,也是最近才得知已经被剿灭了,但因为身份没有泄露,所以无声无息。”

“这就是可追溯十年的记载,这些人叫什么出身哪里,以什么身份去往西京,又换了什么名字,都有可查。”

“请陛下过目。”

一个武将上前举起匣子,进忠太监亲自下来将匣子捧给皇帝。

皇帝从中拿去几张纸扫了几眼,不说话了。

“老臣以为上河村案就是针对太子的,所以不管太子怎么思虑,那些村民都是必死无疑,还好太子果断。”铁面将军说道,看向跪在地上的太子,“否则放走了这些人,还会有下一个上河村案,而且此时此刻上河村遗孤突然出现,也是为了污蔑太子。”

“太子声名被污,东宫动荡,陛下必然也心烦意乱,再加上屠村恶性,国朝民心惶惶。”

“这些孤儿藏匿的极其隐秘,无声无息,又突然出现在京城,这可不是几个孤儿能做到的。”

“老臣自从查到上河村案中涉及的是齐王兵马后,就立刻追查当年还有没有同党,在这些上河村孤儿出现后,那些人的行踪也都出现了,老臣已经抓捕了其中数人,此时正在押解回京的路上,这是审讯的记录。”

他再对身后的另一个武将示意,那武将上前将另一个匣子举起。

皇帝接过再扫几眼,愤怒的将两个匣子都砸下来。

“齐王小儿!”他喝道,“死不悔改!猖狂至今!”

满殿大臣忙纷纷施礼“陛下息怒啊。”

太子也俯身,喊的是“儿臣无能。”眼泪也流下来,但此时的眼泪和身子都热乎乎的。

接下来皇帝哪怕气死,都跟他无关了。

第六十三章 不懂第三百三十七章 困牢第一百零四章 坐等第一百一十八章 琢磨第二百八十三章 过问第三百五十一章 闲适第一百二十七章 恶医第九十九章 安抚第三百二十九章 决定第三百四十章 坐牢第三十章 打探第七十三章 旁观第四百三十七章 探牢第二百零六章 士之第三百八十八章 打开第二百四十五章 母子第二十八章 坐听第三百五十四章 墓前第四百四十一章 入宫第八十五章 道谢第三百二十六章 急切第二百四十七章 同喜第一百七十五章 殷殷第四百四十九章 无声第四十七章 君前第一百零五章 伸手第一百零一章 周玄第二百六十四章 拒婚第二百五十一章 熙熙第二百六十二章 望镜第三百二十五章 告之第三百九十一章 辩解第三百二十九章 决定第二百九十章 有趣第三百二十五章 告之第二十一章 王令第三百九十二章 迷惑第四百五十九章 喜欢第一百八十五章 快刀第二百四十一章 新生第四章 下手第三百四十章 坐牢第四百五十八章 一别第二百八十一章 出行第七十九章 不同第一百九十五章 得见第六十四章 不好第二百九十九章 同悲第一百三十章 探问第二百一十章 许诺第十三章 心意第六章 悄说第三百六十一章 轰走第四百五十四章 归家第二百二十九章 往来第一百一十三章 意思第三百一十四章 发觉第二百三十八章 质问第一百七十六章 切切第三百二十八章 看到第一百三十五章 提醒第二百七十一章 不行第四百零三章 清楚第三百九十七章 隔帘第二百六十四章 拒婚第五十五章 烦扰第四百六十二章 不同第二百七十七章 饮药第四百六十一章 心喜第四十二章 公堂第七十九章 不同第三百八十四章 目送第三百九十章 听闻第三百零七章 暮色第一百二十九章 议论第二百九十一章 幼时第一百七十章 揶揄第二百四十二章 赠画第四百六十一章 心喜第三百五十二章 路过第九十章 经过第三百五十九章 旁观第二百七十五章 查明第二百二十八章 混闹第一百六十八章 寻找第四百零九章 进去第二百零六章 士之第三百三十三章 不欺第一百三十九章 宽慰第一百三十四章 忐忑第二百二十七章 拖走第二百二十七章 拖走第三百零二章 所思第四百零六章 突发第一百一十五章 下去第二百六十五章 送走第二百零九章 走访第九十三章 悄然第四百六十一章 心喜第一百八十二章 转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