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差距

韩令坤怔怔入神,面对罗幼度这装逼的话不知道应该怎么回答才好。

罗幼度确实得宠不假,可是赵匡胤也是郭荣最信任的武将无疑。

对于韩令坤这种一开始就在郭威手上干出成绩的老将来说,赵匡胤当年在郭威手上不过是东西班行首。

行首就是领队的意思,并非是统领,单纯的站在第一排。

郭荣成为太子领开封府尹的时候,赵匡胤也不过是开封府马直军使。

高平之战后,赵匡胤一飞冲天,职位是殿前都虞候。

跟已经成为节度使的向训、韩令坤差了一个级别,但却能与他们称兄道弟,还不是郭荣的特别光照?

一个都虞侯,却负责禁军的训练,而且是在皇宫里操练禁军。

这是何等的荣耀。

开封乃至大周无不知道郭荣最宠的文臣叫罗幼度,最爱的武将叫赵匡胤。

赵匡胤给郭荣喷了个狗血淋头,罗幼度就真的能成?

韩令坤有些担忧,道:“没别的办法了?”

罗幼度摇头道:“以官家的性格,他决定的事情岂是轻易能改的?除我亲自求情,别无他法。”他顿了顿道:“就这样吧,石都校作为我朝为数不多的骑将,他的骁勇毋庸置疑。韩老哥为他而来,那我就给老哥这个面子。明日我就进宫为石都校求情,不过不开玩笑,成与不成,我不清楚。只是由我亲自去说,机会要大一点而已。”

韩令坤咬牙道:“真要有什么,我跟罗兄弟一起扛。不管此事成与不成,石守信要是还敢对兄弟你不敬,我第一个饶不过他。”

罗幼度摆了摆手道:“不必如此,用你们的粗话来说,我俩文武殊途,尿不到一个壶里。”

韩令坤随口道:“那我也得给他捋直了。”

“……”

这一瞬间,向来能说会道的罗幼度不知如何接茬了。

第二日,罗幼度找到了郭荣,为石守信求情。

郭荣讶异的看着罗幼度,问道:“先生这是认真的?”

罗幼度作揖道:“石都校的为人陛下最是了解,性情直率,易受他人蛊惑。此番他尝尽人情人暖,想必也懂得了是非对错。石都校是个大才,万一因故一蹶不振,对朝廷损失太大,臣心里也是难安,不如让他以戴罪之身立功。”

郭荣略一沉吟说道:“好吧!既然你来劝了,就给他一个机会。”

郭荣并未动怒,并未过多犹豫,回答了很直爽。

“谢陛下开恩!”罗幼度赶忙受宠若惊的谢恩,心底却是无波无澜。

这就是赵匡胤与罗幼度的差别。

人都是现实的。

地位越高,越是如此。

同样的事情,换做不同的人来做,会有天差地别的效果。

你求爹爹告奶奶都干不成的事情,换个人来干可能就是一句话。

谁的利用价值高,谁就拥有话语权。

古往今来,皆是如此。

现在的赵匡胤,根本就没有与罗幼度相提媲美的资格。

赵匡胤是郭荣最宠信的武将不假,但是这个宠信源于赵匡胤自身的潜能。

高平之战,张永德、赵匡胤奋勇拼杀,成为扭转乾坤的主力。

郭荣察觉了这位小将身上的潜力,用心培养,将之调入殿前司,成为禁军统帅,负责在皇宫训练禁军。

罗幼度一开始也是如此,从察觉他的能力后,一直委以重任从开封府到都监。

这一切都是郭荣培养人才的手段方式。

这个阶段,罗幼度的话语权地位是要逊色赵匡胤的。

毕竟两人潜力无限,而赵匡胤算得上是郭荣身旁的老人。

但是逼降孟蜀之后,罗幼度证明了自己的实力,相比赵匡胤还处于培养阶段,罗幼度展现出了自己担当大任的能力。

从这一刻起,赵匡胤就完全让罗幼度甩在后头了。

这就是最现实关于价值意义的体现。

而今的赵匡胤即便是在他的义社十兄弟中都算不上老大,只是他为人重情义,人缘好,都愿意同他一起玩。

赵匡胤崛起于接下来的淮南之战。

淮南之战中,赵匡胤展露了非凡的军事天赋以及惊世骇俗的个人武勇,将南唐杀的片甲不留,几乎是以无敌之态横扫了挡在他面前的敌人。

赵匡胤的威信是在淮南之战中打出来的。

淮南之战不只是让赵匡胤打出了身份地位,也打服了跟他关系好的武将,为未来的黄袍加身赚取了资本。

现今未有淮南之战的加持,赵匡胤言语的份量,远远比不上罗幼度。

赵匡胤办不成的事情,换他来确实轻轻松松的。

郭荣示意罗幼度在一旁坐下道:“好了,不提他了。你来的正好,我有一件私事问你。皇后问我几次了,可每次见到先生心底想着都是国事,早将皇后的叮嘱忘在了脑后。前些日子皇后都生气了,这回朕是想起来了,怎么也得问一问。”

罗幼度好奇的在一旁坐下。

郭荣问道:“皇后的二妹,你应该认识。你觉得她如何?”

罗幼度心底莫名的有点虚,这可是历史上你老婆,就这直白的问?

他有些扭捏支支吾吾的道:“符二娘子英姿飒爽,还是很好的。”

郭荣大笑道:“那就好,你若没有意见,那出征回来,朕为你们指婚可好?有了皇后妹婿魏王女婿这两个头衔,对于你未来之事,会方便很多。你亦可将重心转入枢密院,跟仁浦一并执掌武事。”

罗幼度回答的毫不迟疑道:“臣自然没有异议。”他说着忽然道:“在陛下的引领下,朝中武将骄气大减,臣以为开封府的职权,已经不适合微臣,陛下可另选贤臣担任。”

对于开封府的权柄,他早就知道会有交出去的一天。

郭荣不可能想到自己早死,他不会傻到培养出一个权臣。

大多数权臣的出现,都是因为强主的离世。

郭荣一直留着他开封府判官的职位是因为需要用开封府来震慑那些武将。

但随着他在军中的地位越来越高,开封府的权柄也就越来越远。

有得必有失。

郭荣见罗幼度自己提出,心底更是欢喜,说道:“此事尚且不急,等取了淮南之后,再议。”

第七十四章 人马嘶鸣第666章 狠辣第七十三章 火烧辉月楼第一百三十八章 尽心服侍第四十三章 搏杀第四十七章 致命的杀招第一百五十九章 归义内乱第十九章 攻城的小前奏第653章 奇袭的前奏第八十八章 魂断陈桥驿第710章 孝心可嘉第七十七章 南逃石堡城第一百三十四章 帝王心第三十三章 “恐高”第九十六章 喜得小棉袄 北方之事第六十章 郭荣的无奈第九十六章 惊天消息第二十七章 议和失败第一百三十三章 交趾定第三十五章 水桶大战第670章 不会打仗的耶律休哥第三十七章 进与退第五十一章 穷寇莫追第九十三章 如此君臣第六章 麟州杨家第六十五章 虎口夺食第二十四章 召见士绅第七十九章 杀手锏出第十一章 收复二州 独自领兵第八十八章 矫情的江南诸臣第十二章 不认同(求收藏推荐)第六十四章 夜间取城第二十七章 顺应民意第六十章 功利第三十二章 四个月第十五章 为我大汉,死而无憾第706章 晾一晾第一百六十章 归顺 调转枪头第五章 内应第五十二章 美梦与现实第一百四十一章 活得通透敞亮第五章 差距第一百六十四章 萧绰的靠山第三十六章 我是冤枉的,你可相信?第二十四章 召见士绅第五十章 “撤!”第八十二章 瓮中之鳖第七十八章 自作自受 西方平定第一百四十六章 格局之差第三十一章 符彦卿的嗅觉第七十章 契丹易主第六十章 教子 道理第664章 阅兵,卫公风采第二十三章 现在投降,还来得及嘛?第七十一章 针锋相对第十四章 自作聪明第五十七章 萧家姐妹第六十八章 将与将的差距第八章 破局第二十四章 哼哈二将第685章 美梦第660章 后遗症第十五章 大婚之日第一百四十四章 规划地域 蒙古崛起第三十五章 符王来了!第十二章 不认同(求收藏推荐)第四十一章 进攻大渡河第八章 口不对心(一)第六十三章 朱元反 总攻第一百六十七章 状元、探花第六十三章 甘为棋子第四十三章 老三的逆袭第二十一章 敲山震虎第一百一十六章 做个选择第三章 问计第四十九章 曹彬:畏江南如虎第一百八十七章 李处耘的底气第七十七章 可怕的内卷第九十三章 如此君臣第二十章 罗幼度,黄口小儿,欺朕太甚第五章 耶律贤第十四章 美人恩重第二章 古都感怀第一百零四章 大舔狗第一章 契丹上元节第五十四章 道德底线第十三章 严宽并举第五十五章 真不讲武德第三十六章 自导自演第四十二章 纳妃 夜袭第十八章 跟想的不一样第一章 荆南事起第一百十一章 就这???第九十四章 云淡风轻的掌控权柄第一百六十八章 一切,由华夏来定第二十七章 临时府衙第六十四章 朕的漠南 再见萧胡辇第二十三章 小事引起的巨浪第七章 打到他妥协第一百六十三章 哪敢说一个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