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问计

“去将宋先生请来!”

萧思温看着手中的求救信函,心下略微恐慌。

他酷爱中原文化,对于军事方面没有什么兴趣。虽然读过不少兵书,研究过前人的战术战法,但从未上过战场。

能够当上南京留守,全靠投了个好胎,生了一个好的相貌。

作为契丹萧氏之后, 父亲是北府宰相萧敌鲁的族弟忽没里,自己又娶了辽太宗长女燕国大长公主,成为了辽国睡皇帝的姐夫。

有这等家世关系,萧思温仕途一帆风顺,一路挂着军职,节节高升。

萧思温在军中,不思打仗练兵,而是学着中原名士,拿着发簪研究怎么打扮自己。识得他的将官都说他非将帅之才。

但是睡皇帝耶律璟就是任性, 我不要你们觉得,只要我觉得。

南京留守这最重要的军区长官就落到了萧思温头上。

有一说一,萧思温当任南京留守以后的表现还是可圈可点的。

他酷爱中原文化,在以汉人为主的幽燕之地如鱼得水。

以汉人之法,治理汉人,幽燕之地让他治理的蒸蒸日上。

早年中原动荡的时候,甚至还有汉人百姓为了保命而北逃。

但这一涉及军事,萧思温不免有些手足无措。

此方面实非他所长。

“等等!我自己去!”他走了两步,又想到什么, 忙道:“快, 让我儿萧隗因先领五千轻骑支援瓦桥关。”

萧思温还是决定自己前去求计为好,毕竟之前自己未听他良言,得给对方一个面子。

宋雄在留守府中极为低调。

尽管萧思温对他很是尊重,但他看得出来,萧思温对其并不信任,只是借用他的名气收买人心, 顺便跟他学习中原的经典子籍而已。

这整整半年, 宋雄从不过问幽都府的任何情况,也不与外人接触,只是一个劲地读书。

萧思温爱读书,当年耶律德光当了一段时间的中原天子,离开中原的时候,将一万余册中原典籍带回了契丹。

萧思温命人拓写了一部分收藏。

宋雄见了如获至宝,安安静静地研读这些书籍。

“先生!”

萧思温快步走进宋雄的房间,恭恭敬敬的作揖道:“刚刚得到消息,中原郭贼已经率部北上。便如先生当日所料一般,什么南下岭南都是做给我们看的,真正的目的是北上……”

说着,他问出了心中的疑惑:“先生是如何得知这点的?”

宋雄刚忙回礼说道:“留守对属下有救母之恩,万万不敢受恩人大礼。至于中原北上,属下是根据岭南的形式猜得。岭南自古是荒芜之地,山岭极多,不利于行军。中原之主野心勃勃,早有匡扶天下之心。从他夺西方四州,攻伐淮南,谋取南平即可看出,他所谋极大。”

萧思温尽管听得不舒服,却也知宋雄说的是大实话。

宋雄继续道:“如中原之主这样的人物,必然不会为了伦理道德擅自动兵,尤其是岭南这种山水险恶的不毛之地,派遣大军征伐,无利可图。”

“故而属下以为,中原之主打西蜀,打江南甚至打荆湖武平都在情理之中,唯独打岭南不符合道理逻辑。斗胆猜测,对方此举是为了迷惑真实意图。不是北上河东晋阳,就是北上幽燕。”

萧思温作为事后诸葛亮,现在听起来那是大有道理,惭愧道:“悔不听先生良言,若早听先生之言,遣良将重兵防守宁州、益津关,焉有今日一州一关不战而降。”

宋雄惊讶道:“宁州、益津关失陷了?”

萧思温将手中求援急报递给宋雄。

萧思温一开始对宋雄并不怎么信任,不过宋雄之名,盛传幽燕,得他相助,对于稳定幽燕之地大有帮助。

他不管宋雄出于什么目的,是真的为母亲医病,还是什么,都无所谓。

反正对方就是一面旗帜,供着就有大利。

半年过去,宋雄在府中只是安心读书,从不过问任何政务,甚至很多事情都主动避嫌,完全不掺合其中。

萧思温戒心渐去,加上此番料事如神,自己又胸无定策,不免问道:“先生可否教我,而今中原提兵北上,攻势急切,我等应当如何应对。”

宋雄沉吟片刻,说道:“立刻派兵前往瓦桥关驻守,趁着中原未取得瓦桥关之前,力保瓦桥关不失。瓦桥关一旦落陷,幽州城危矣。”

这瓦桥关向西,可至河北重镇保定,东可循拒马河下游大清河,北连冀北军事重镇幽州,南通冀中诸重镇,是燕幽之地与河北至关重要的要塞之一。

瓦桥关距幽州城一马平川,若让周兵得到瓦桥关。必然会囤积大量军粮于此,作为攻打幽州的大营。

契丹军最擅长也是无往不利的战术便是袭扰粮道,但只要瓦桥关失陷,周军的粮草运输就多了一份保障。

萧思温特地派遣自己的儿子先一步支援瓦桥关也是想到了这点。

萧思温虽不擅长军事,但高坐南京留守多年,有些东西还是知道的。

萧思温说道:“我儿已经领五千轻骑前去救援了。”

宋雄摇头道:“此番征伐,中原至少筹谋半年,且是天子亲临,定是奔着幽州城来的,甚至有可能想要一举夺回燕云十六州。五千轻骑只能支撑片刻,非长久之计。”

“依某之见,留守当前之要,立刻向天子求援。仅凭幽都府之兵,难以抵达中原举国之力。”

“其次,瓦桥关以北,一马平川,最适合我方骑兵驰骋。当聚大兵于瓦桥关附近,随时袭击周兵,不让他们从容攻取瓦桥关。”

“中原势大,留守无须求胜,不予他们正面进攻,就是拖延时间,只要天子援兵抵达。是撤是战,可以另说。”

萧思温大感有理,以手掌击拳,暗暗分析。

宋雄这番言语,确实毫无破绽,而且有理有据。

萧思温追问了一句:“那先生以为出兵多少合适?”

宋雄摇头道:“属下不知道幽都府有兵几何,亦不知战力如何,同样也不知中原兵卒如何,不敢妄下定论。但至少要有足够的力量能够牵制住中原兵士,不然万一给中原兵卒击败,反而不妙。”

萧思温默然点头,想着中原这些年屡战屡胜,中原郭天子之名,比之他们的睡皇帝可响亮不少,心底不免有些惶恐,问道:“幽州城池坚固,不如固守城池,以待天子来援?”

宋雄断然道:“此举下下之策矣。其一、中原此次长驱直入,不费一兵一卒,以得宁州、益津关。易州、瀛州、莫州这三州陷落,亦不过时间问题。留守作为幽都府首脑,此刻已经有防守不利之嫌疑。如果再被动地固守幽州,坐看幽都府周边州县逐一为中原夺取。天子那边留守该如何交代?”

萧思温脸色微微一变。

睡皇帝耶律璟的残暴手段他是亲眼见识过的,完全不将人当人。

最让他印象深刻的是为了一只鸡,耶律璟杀掉了一位跟随他十年的侍卫。

如果让耶律璟了解幽州情况,那自己?

萧思温有些不寒而栗。

宋雄继续道:“其二,此刻退守幽州,会立刻陷入中原的包围圈内。留守可参考中原取淮南战例,他们就是依靠困住寿州。迫使江南不断派遣援兵北上,令得兵源枯竭,无回天之力。”

“如果我们也固守幽州,只怕中原会故技重施,围点打援。到时候不管胜或败,留守依旧难道责罚。倘若为了救援幽州,折损兵力过多的话,更是大过了。”

“其三,困守孤城,最是不智。就算中原势大,不得不守。也得等援兵到来时,与之连携固守。这样才是长久之计,而非独守孤城,作茧自缚。”

萧思温叹道:“先生说的在理,这死守幽州,确实是下下之策。”

历史上就是因为郭荣北伐势头太猛,一言不合就是取三州三关,还不费一兵一卒,甚至不放一矢。直接将萧思温吓得,重兵屯于幽州以北,至始至终未敢出战。

萧思温也因此受到了责罚,罢免了留守职位,入朝任职。

萧思温对着宋雄深深作揖,说道:“不知先生大才,思温怠慢了先生,望先生勿怪。在下愿请先生为幕僚,不知先生是否愿意屈尊。”

宋雄回礼道:“留守于在下有救母之恩,无以为报,岂敢拒绝。”

萧思温大喜道:“得先生相助,何愁大郭贼不退。某这便点齐兵马南下,先生可愿与某同行?”

宋雄回答得毫不迟疑,说道:“岂敢不从!只是属下家贫,骑不来马,劳烦留守为属下准备一条毛驴代步。”

萧思温脸上有些僵硬,此番南下,他可不准备与大周硬碰硬的打仗。

利用机动牵制迂回,拖延时间,等待耶律璟派兵来援。

带上一个骑毛驴的累赘,这还怎么打?

想了一想,萧思温说道:“如此,先生便在幽州城等待某的好消息吧。”

萧思温心满意足地离开了宋雄的房间,一路想着宋雄的策略,确实不存在任何问题,处处都为自己考虑,不免放心下来,依法而行。

第五十四章 死,还是降!第六十章 教子 道理第三十八章 不急,就快了第六十章 郭荣的无奈第710章 孝心可嘉第一百零一章 凤凰出洛,玉玺现世第四十七章 悍将第二十四章 召见士绅第四十七章 心意相通第711章 萧绰的志向第三十八章 君子可欺以其方第九十四章 急于求胜第一百八十九章 好说话的东方之主第五十三章 长江浮桥第一百六十七章 状元、探花第七章 再订方略第二十一章 给丑丑选伴第六十八章 威压江南第六十三章 契丹撤军第一章 契丹上元节第四十九章 张琼战将 决战之始第一百六十九章 兵抵西域第十章 并立对抗中原贼寇第四十七章 心意相通第五十章 定难军事第十九章 翻个牌子 找点事干第671章 手忙脚乱番外:三个女人第678章 三军北上第四十四章 五代冠首第二十九章 讨要花蕊夫人第二十一章 夔州失守第六十二章 喂韩先生喝药第六十八章 将与将的差距第四章 诱其腹心第三十七章 最后一剂猛药第一百五十一章 浴火第三十二章 大雨倾盆第七十四章 胆大包天第九十二章 政令不通第六十二章 喂韩先生喝药第四十八章 有喜第二十一章 敲山震虎第三十五章 见李重进第五十九章 散布假消息第六十三章 甘为棋子第697章 妾身这里没问题第711章 萧绰的志向第二十九章 再次内卷第一百四十七章 大虞契丹骑军入城第一百三十八章 尽心服侍第五十一章 绝对公允第692章 全新的庙堂局势第692章 全新的庙堂局势第六十章 乱局中的决策第八十章 开海之功第三十三章 禁军逆行第四十九章 四面楚歌第二十八章 游刃有余第一百一十四章 上中下三策第十二章 定计第八十八章 魂断陈桥驿第十三章 刘彦贞的辉煌事迹第四十八章 此乃贼人之计也第一百五十五章 两场军事会议第四十一章 妄自尊大第四十三章 和州攻防第二章 求情无果第十三章后蜀名将第一百八十六章 百战之军第三十七章 最后一剂猛药第一章 自尽第九十一章 符皇后的决定第664章 阅兵,卫公风采第十章 捅刀子 穿小鞋第九章 议降 奢靡第二十四章 召见士绅第二十五章 两全其美第二章 乱其军队第一百三十五章 又怀了……第十章 齐活了第六十三章 牛头不对马嘴第三十八章 登基大典第八章 破局第一百六十六章 人中龙凤 卧龙凤雏第六章 麟州杨家第十一章 灌酒第703章 愁嫁的周小妹第二十八章 意在渝州第七十九章 回京第三十八章 朝闻道,夕死可矣第二十三章 亚历山大的魏仁浦第八十六章 洞察先机第一百六十七章 布局东南第二十五章 利益交缠第七十四章 内乱起第八十四章 内卷起来第六十九章 朴实无华的攻击第十七章 致命错误第二十三章 符家二老各怀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