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 乱局中的决策

汴京,八方酒肆!

搏君人说着慕容延钊横行河湟,所向披靡的事迹。

四方百姓听了莫不是热血沸腾。

《皇家日报》不间断地宣扬前线大将取得的辉煌战果。

目的并非简单的让百姓听一热乎,多一点谈资。

而是通过宣扬自己国家前线大将的英雄事迹,让上下百姓潜移默化之下,生出了一股自豪的归属感。

这种归属感,汉唐时最为强烈。

现在这个世道,大王旗十年一变,皇帝几年一换,哪有半点的归属感。

一个国家的百姓,若不爱自己的国家,对自己的国家没有归属感,就算再强大,再富有也无济于事。

罗幼度目的就是利用《皇家日报》,一点一点地激起百姓的爱国热忱。

慕容延钊横行陇右河湟的战绩正是最佳的宣传事例。

百姓欢呼之后,一桌却传来异样的声音。

“可恨慕容节帅英雄无敌,却有一个贪财拖后腿的副将,可恨呐!”

“慕容节帅破敌无数,以千余骑军横行于陇右,克强敌取临潭。但副将康延泽却迟迟不敢攻城,平白错失良机。”

“康延泽出身将门不假,可干的都是文臣的活,也就在打北汉的时候,跟着韩步帅混了一些战功,他哪有那个胆量攻城?”

“康延泽贪财吝啬,在汴京可是出了名的。听说他还收了吐蕃人的钱了,这才不攻城的。”

……

各种版本的谣言,越传越烈,越传越神奇。

最后传到了罗幼度的御前。

罗幼度看着面前两个关于康延泽有问题的版本,对面前的魏仁浦、宋琪、赵普,说道:“你们三人针对此事什么看法。”

魏仁浦说道:“此事现在汴京上下几乎人尽皆知,应当有人故意散布谣言,企图混淆视听。不过康延泽一直不攻城是事实,至于什么原因,枢密院并没有得到消息。”

宋琪说道:“朝廷势头无两,四方稍有敌意之人,少不得推波助澜。越传越玄乎,臣等已经挑出了许多假消息,唯独这两个难辨真伪。”

罗幼度看向赵普。

赵普说道:“此事臣亦不好判断,唯一知道的是,此事最先从军中传开了。恐怕无风不起浪……”

罗幼度闭目沉思,想着枢密院认为靠谱的两种情况:

康延泽能力不行,只能打顺风战,不能独当一面,怯战不敢攻城。处理不好上下级关系,无法服众,将官离心,不听调遣,以至于错失战机。

康延泽贪财吝啬,与河州城豪强有密切往来,收了钱财,故意给河州豪强,喘息的机会。

罗幼度总算明白为何历史上屡屡会出现后方皇帝干涉前线将官的情况。

有些事情发生了,闹到了御前,皇帝必须要从各种误导,错误的信息中选择出正确的决定。

这并非一件容易的事情。

就拿康延泽此事来说,消息是从前线军中传来的。

要说绝对是传言,是假的,那不可能。

这事必有缘由。

可要是真的,那就是用人决策的失误,需要亡羊补牢,或者直接出手干涉,下令让康延泽攻城,或是采用另外手段。

身为后方的皇帝,对于前线的情况不了解,胡乱下令,很有可能就是失败的开始。

但如果真有问题,而不决断,也会错失战机。

如果在前线,罗幼度相信自己能够根据情况局面,作出最正确的选择。

但现在他居于后方,手中情报有限,哪怕入手调查,消息的传递来回也得耗时六七日。

何况调查军中主将,副将,明里调查大伤士气,暗里调查,天知道需要耗时多少?

打仗,哪有那么多时间耽搁。

这消息传到汴京,已经事发一段时间了。

必须尽快作出抉择。

不能拖!

魏仁浦提议道:“不如派遣一监军调查情况?”

“不行!”罗幼度断然拒绝,监军这玩意,确实有好处,便于后方掌控前线军队,但更容易坏事。

外行指导内行,兵家大忌。

罗幼度细细思量,想到了慕容延钊,如果康延泽,真的怯战不前,以他的脾性,不会放心的四处作战,念及于此,立刻做出了判断,说道:“康延泽是朕既点的将,朕信他不会令朕失望,此事到此为止。”

**********

河州大营。

康延泽一把抓着袁志的胸口,骂道:“你我兄弟,十五年了,你在背后捅我刀子?”

袁志脸色闪过一丝惊惧,说道:“你说什么,我不知道!”

康延泽气急败坏地道:“你说我能力不足便罢了,我不予你计较。你还将我跟河州豪族往来的事情泄露出去,真要坏了陛下大事,十条命都不够你赔的。”

他眼睛都要充血了。

对于河州的情况,一切都在他掌控之中。

吐蕃是半耕半牧民族,一部分是农耕,一部分是畜牧。

慕容延钊突袭河州城失败,但突袭的效果还是有的。

河州周边与河州章迷族关系密切的,大多都进了河州城躲避。

这时间紧急,准备不了过多的食物。

所有进城的族部都需要吃饭。

这所食的粮食就得耕作的豪族负责。

哪有豪族愿意无偿将自己族部的粮食供应出去?

一来二往就有了矛盾。

康延泽正是打算利用这这矛盾,策反城中豪族。

袁志脸色苍白,也意识到问题严重了。

他年纪比康延泽高,比康延泽早三年从军,康延泽也一直在他之下,但是灭北汉之战,康延泽得到了好的机会,从而攻破了沁州城,地位一下子就超过了他,成为了他的顶头上司。

地位的反差,让袁志心生妒忌,现在又见他有独当一面的机会,更是无法接受,背地里说了不少康延泽的坏话。

他也不知道,为何事情会闹起来,闹得如此之大。

康延泽松开了手,说道:“你自己去向陛下解释吧!”

他转身离开了营帐。

袁志大汗淋漓,瘫倒在地。

走出营帐的康延泽入眼便见慕容延钊气冲冲地走来。

康延泽赶忙将之拦住,说道:“节帅!”

慕容延钊压着怒火,说道:“情况如何?”

康延泽凝重道:“军中情况压下来了,一切尚在掌控之中……”

他有话不敢说出来,现在整个计策能够成功,已经不在他掌控之中了,而在后方能不能做出正确的决断,将事情压下来。

------题外话------

谢书友开心坏人的五百赏,谢谢支持!

第一百六十六章 人中龙凤 卧龙凤雏第二十一章 给丑丑选伴第659章 将遇良才第三十九章 皇家日报第十一章 各领一军第三十八章 朱元来访第二十三章 送上门的石守信第七十四章 内乱起第三十七章 最后一剂猛药第八十一章 死中求生 各寻归途第三十八章 不急,就快了第六十六章 人工呼吸第三十一章 收缴财权第九十八章 立国第八十六章 洞察先机第四十五章赵家兄弟的好感第一百五十五章 为罗天子所掳第一百零四章 大舔狗第四十六章 多疑第一百三十七章 就让本殿说服他吧第七十六章 吴越纳土第十章 离间计成 抵达前线第二十四章 小小的诱惑第九十一章 小人得志的罗幼度第六十九章 大饱眼福第四十一章 甩手节度李处耘第十三章 薅石守信羊毛第三十六章 说服第五十八章 认祖归宗第二十三章 符家二老各怀心思第702章 今日无事……第二十三章 现在投降,还来得及嘛?第二十九章 三思而行第685章 美梦第七十九章 杀手锏出第二十章 生活零碎第六十四章 夜间取城第三十章 心服口服第二十一章 影响扩大第十九章 来吃沙的!第三十七章 稽首九拜第七十九章 折赛花怀了?第七章 中原系将领的迷茫第四十八章 深谋远虑第五十八章 六神无主的李弘冀第二十二章 最后悔的事第二十八章 意在渝州第二章 势如破竹第四章 救援第三章 破败国都第九十八章 立国第一百六十四章 萧绰的靠山第九章 议降 奢靡第三十九章 皇家日报第三十二章 两路求援第四十五章赵家兄弟的好感第一百三十六章 让猪拱了第八章 委屈的赵匡胤第一百七十四章 心动的感觉第674章 耶律贤到来第680章 一边决死 一边过节第十五章曹潘双壁 步骑配合(第四更)第673章 叛徒“耶律休哥”第一百四十七章 盛世景象第675章 大仁大义第四十三章 汴京见!第四十六章 讲道理是为了打服第四十九章 四面楚歌第六十四章 淮水列阵第五十五章 真不讲武德第五十八章 老天送的大礼第十一章 事无巨细 事必躬亲第三十三章 兵临舒州第八十章 吓傻的赵家兄弟第四十四章 谁还玩老套路?第五十五章 孤注一掷第一百二十九章 给小觑了第九章 升官第682章 不畏死的康家父子第十八章 肉袒牵羊 杨业来归第七十三章 唯一的路第三十三章 “恐高”第九十二章 政令不通第三十三章 兵临舒州第一百三十八章 尽心服侍第五十六章 婚约?第二章 乱其军队第一百二十四章 阔绰第五十九章 解惑第七十二章 迎“大小周后”第二十七章 知我者,罗幼度也!第一章 契丹上元节第一百三十四章 帝王心第十二章 抛弃 会师第十五章 舆论爆发第二十七章 穷惯的好处第一百五十二章 西方之事第706章 晾一晾第四十一章 进攻大渡河第六十二章 内应李从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