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指挥内行的外行

范禹僻气急败坏地找到了石f。

“大将军,这是怎么回事?罗幼度还未抵达前线,大将军又撤?背主之贼,就那么值得将军恐惧?只听其威名,就瑟瑟发抖,退避三舍?”

如果说现在巴蜀庙堂上当前全心全意抵御中原入侵的人物,第一位是孟玄矗那第二位就是范禹僻了。

范禹僻对于罗幼度不说恨之入骨,却也是厌恶至极。

当初罗幼度还是大周监军时,与王景、韩令坤攻取秦、成、阶、凤四州。

范禹僻就是孟昶派遣的说和使者。

罗幼度将他好一阵羞辱,然后王景直接上手,一方砚台将之打倒,还踩了两脚。

范禹僻最好面子,一直将此事视为奇耻大辱。平素在蜀地,没少诋毁罗幼度。

哪怕罗幼度后来战功彪炳,哪怕在蜀地为何保全孟昶的面子,歌颂罗幼度为政治正确,范禹僻也没少在背后诋毁罗幼度,说他坏话。

结果罗幼度莫名当上了皇帝,还亲征巴蜀。

这一下范禹僻的肠子都悔青了。

但是说出去的话,便如泼出去的水。

想要收回,那是不可能的。

范禹僻知道,自己这个三司使管着巴蜀钱袋,早就惹得诸多人眼红。

只是孟昶、孟玄炊宰约汉苁切湃纹髦兀他人找不到机会弄自己。

罗幼度一旦覆灭巴蜀,就自己明里暗里的仇敌。

分分钟便能将自己这些年诋毁罗幼度的坏话,原封不动地捅出去。

巴蜀庙堂就没有一个清廉的,随便找个借口,自己就吃不了兜着走。

出于对自身未来的考虑,范禹僻是最不愿意见到巴蜀灭亡的。

石f忠不忠心,范禹僻看不出来,但相对庙堂上那些自吹自擂的家伙,他更加相信石f的能力。

即便面对石f不敢出兵支援安、开、万三州的事实,他也选择了多看一看,了解详情。

结果当天夜里,范禹僻就得到了石f退兵渝州的消息,火气一下子就上来了。

石f见范禹僻说的难听,眉宇也透着一丝怒意,忍着气说道:“刚刚得到消息,我们的床弩给劫了,是巴民干的。大巴山的巴民,大有可能已经投降了中原。现在走,或许来得及,再晚几日,就走不了了。”

范禹僻气道:“大将军危言耸听了吧?巴民与我国向来有恩怨,劫我们辎重,并不奇怪。这些年,他们没少反叛,就因如此,大将军便放弃忠州?”

他本就为当前的局势发愁,石f又闹这种幺蛾子,毫不客气地道:“大将军畏中原如虎,何必要揽此重担?安、开、万三州你不救,忠州也要放弃?是不是等着中原兵杀到渝州,渝州也放了,直接退回成都?”

“老夫不懂兵事,乃一介书生,却也知道狭路相逢勇者胜的道理。大将军这一退再退,是打仗吗?这是在逃命!”

“老夫绝不同意撤军……”

范禹僻怒视着石f,胸口起伏不定。

石f更是恼怒,蜀地不同于中原。在这里文官的地位远高于武将,监军的权力极大,对方真不同意撤军,自己还真没本事撤,强忍着怒气道:“早在三年前,陛下已经收缴铁器,以作铁钱。寻常百姓手里,铁制的锄头耙子都没了。巴民也是一样,他们之前反叛,最厉害的武器不过是削尖的竹子……哪可能有大量的铁制武器。”

“此番被劫的兵士却说,袭击他们的兵士人人着皮甲,持拿铁器。这哪里是寻常巴民?这是军队了,巴民要是没有得到中原的支持,哪来的铁器皮甲……”

“范监军,请相信某的判断。

莫要小觑巴民,他们常年生活在附近的群山之中,翻山越岭,如履平地。他们要是归顺了中原,忠州附近的群山挡不住巴民的往来。他们可以出现在我军后方的任何一处,再不走,真来不及了。”

范禹僻紧皱眉头,冷冷地笑了几声:“中原大军未至,就凭境内出现些许叛军,就要撤军?”

他是一心退敌的,但越是如此,越爱瞎指挥:“大将军真打得一手好仗,我看您也别撤渝州了,直接回成都吧。找那么多借口,不嫌累?”

“莫要觉得老夫不懂军事,便受你摆布。将军上了年纪,不敢上阵,老夫能够理解。但现在我大蜀已到生死存亡之境,容不得大将军如此作妖。”

石f气得脸色是阵青阵白,比起口才他哪里是范禹僻的对手,气恼的甩袖而走,说道:“只望监军莫要后悔。”

范禹僻自不会觉得自己这外行干涉内行有错,只是顽固地以为石f上了年纪,不敢与中原决战。

一个畏敌如虎的大将军,如何能够取胜?

范禹僻没有半点犹豫,将自己在忠州的见闻修书告诉了孟玄矗

道明了石f怯战的事实。

孟玄醇信后气得是一佛升天,二佛出世,想着自己如此信任石f,对方却畏敌如虎,不免悲由心生,他想要派人代替石f,却发现庙堂之上,竟无人合适,不免暗暗垂泪:“我孟家养士多年,竟无人可用。”

他找不到代替石f之将,只能修书给石f,让石f听范禹僻而行,且鼓励石f勇敢作战,莫要给贼人的声势吓到。

石f面看着孟玄吹睦葱牛呕得几欲吐血,悲愤长叹:“无力回天。”

便在他们迟疑,书信往来之际,罗幼度的大军已经逼近了忠州。

他们这个时候撤军,也来不及了。

石f无可奈何地下达了让渝州送粮的命令。

有了一次被劫的经历,这一次他不敢马虎大意,安排渝州方面出动重兵护卫,一次性多运一些粮草。

忠州只是拖延时间的,故而石f一开始就没有在忠州多逗留的念头。并未携带太多粮食,免得他们退守渝州后,便宜了中原。

但现在受到了孟玄础7队砥y谋破龋石f只能选择在忠州死守。

携带粮食的不足,将会成为致命弱点。

石f命令下达以后,想了又想,叫来了自己的儿子石珩,说道:“珩儿,以为父之见,罗幼度八成看穿了我们的粮食问题。此次渝州方向的运粮,途中必然会受到巴民袭击。你率三千兵士,夜里悄悄出城,藏匿于山中接应渝州方向的粮队!”

------题外话------

谢书友作死的赫萝的五百赏,数字书友的百赏,谢谢支持!

第三十六章 说服第一百零九章 溱水列阵第十三章 薅石守信羊毛第十三章 薅石守信羊毛第七十八章 龙盘虎卧第四十三章 汴京见!第二十一章 影响扩大第一百一十四章 上中下三策第五十章 荒唐 建言第六十六章 各方算计第十四章 故人传讯第一百一十二章 南汉平第一百七十三章 炫富第七十一章 士可杀,不可辱!第十四章 美人恩重第十六章 最不起眼的最致命第三十四章 鸿门之宴第四十二章 纳妃 夜袭第二十七章 顺应民意第十七章 新官上任三把火第七十二章 首相的野心第四十七章 出兵河湟第一百六十八章 一切,由华夏来定第六十三章 牛头不对马嘴第二十一章 夔州失守第三十章 巡视御营司第681章 焰火中的进攻第十七章 刑不上士大夫第三十五章 孤身一人足矣第一百零六章 潜移默化 再见奇葩第十三章 萧家长女第四十二章 纳妃 夜袭第一百八十九章 好说话的东方之主第二十九章 栉风沐雨第704章 将三代第六十六章 量大理之物力,结中原之欢心第二十七章 心态改变第四十一章 进攻大渡河第三十九章 大理权臣高方本书由来!第二十五章 黄河决堤第六十九章 大饱眼福第七十八章 心寒第四十八章 有喜第五十八章 是真是假,查一查第五十章 料事如神第九十八章 对马岛惨案第五十二章 重担加身第九十五章 毫无节操第二十三章 小事引起的巨浪第十三章 刘彦贞的辉煌事迹第五章 差距第一百二十八章 干你……第二十七章 顺应民意第二十七章 心态改变第五十二章 唯一活路第九章 幽州招讨使第三章 只为四海归一第三十八章 舒州城落第一百零五章 夜袭激战第二十四章 欲语还休《忆相思》第六章 效仿诸葛第二十八章 罗幼度的嘴第一百四十章 “些许钱帛”第五十四章 机会只给有准备的人第一百五十八章 早熟 信任第694章 送行第一百一十三章 万胜王丁部领第十九章 风驰电掣王昭远第三十七章 诸事顺畅,莫名高兴第四十六章 殿中策(下)第二十六章 火中取栗第七十六章 垂拱而治第690章 替你做到了第四十章 社死现场第七十八章 自作自受 西方平定第三章 情报网第八章 破局第六章 负荆请罪第七十六章 垂拱而治第三十二章 四个月第六十一章 直捣临潢府第六十六章 佛家也认祖第十三章后蜀名将第三十七章 “滚”第五十一章 牛刀小试……神臂弓第八十三章 孔明灯第710章 孝心可嘉第一百零三章 金刀杨无敌第三十六章 眼睛有点红第二十七章 知我者,罗幼度也!第655章 追击第五十章 定难军事第五十一章 牛刀小试……神臂弓第十四章 浅滩伏击战第四十二章 毒烟、猛火第九十五章 凿穿战术第671章 手忙脚乱第五十一章 穷寇莫追第一百五十七章 皇帝姊夫,打轻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