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 老子就是王景

曹彬消息传到成都的时候,罗幼度已经出蜀。

他并没有走来时的路,而是选择北上走蜀道入关中。

在出发的时候,他派人传讯于凉州的李处耘、陇右的吕端、宋雄、慕容延钊、李谦溥等文武重臣,让他们往秦川觐见。

在秦川,罗幼度接见了慕容延钊、李处耘、李谦溥、吕端、宋雄等人,了解凉陇情况,也在关键处做了重要的批示讲话。

“对于凉州,正元,大胆一点,展现我中原王朝的包容。凉州将是西域、中原最重要的联络中转站。在这里不能排外,得彰显朝廷的气度与体谅。不过有一点主意。不管怎么样,什么国家的人,想要在凉州立足定居,都必须学孔孟,懂得我华夏语言。”

“至于陇右……李卿、吕卿、宋卿就干得很好,陇右受吐蕃思想侵蚀多年,文教必须严抓。此次入蜀,抓了一批为了贪墨而草菅人命的蜀臣。朕定了一个标准,非穷凶极恶着迁徙至陇右为民,可免死罪大罪。三代以后,允许12涌凭傥官。到时候江南亦会如此,朕会不断的安排人充实陇右,令陇右重现生机。”

罗幼度心中有一盘大棋,凉陇之地,直通西域。

想要征服西域,凉陇不说恢复至唐朝鼎盛模样,至少也得拥有供应征伐吐蕃或者西域的粮食。

总不能西征的粮食都得从江南运达,那可就操蛋了。

陇右、关中、灵州,这三地是罗幼度为开拓西域规划的后勤重地。

这种情况在唐朝是不可能实现的,因为有长安这拖油瓶。

长安太过辉煌,以至于盛极必衰。

数以百万计的人聚在一个地方,还有成群结队的达官贵胄,王孙大族,他们大多都不事生产,还坐拥大片土地,八百里秦川给他们祸害的差不多了,以至于关中根本没有自给自足的能力。

但随着唐末动荡,关中人口锐减。

秦川田地也在这五十年间有所恢复,长安少了大批达官贵胄的祸害,荒芜的土地在地方官员的引领下,重新种上了粮食,已经有了不小的起色。

长安已经不适合再为国都了,但关中平原还是拥有发展潜力的。

关中平原、陇右塬上加上塞上江南,规划的好,足以供应西征所需粮草。

这一切罗幼度都放在心里,并不着急,可以慢慢来,毕竟还有一契丹没有解决。

只要搞定南汉,余下的心思就全在契丹身上了。

李处耘、吕端、宋雄等人,虽不知罗幼度的野心,却也听出了他对凉陇之地的重视,纷纷表示愿为朝廷肝脑涂地。

现在的大虞朝离真正收复汉唐故地不远了,任谁都看得出来,继任汉唐之后,又一个大一统的朝代诞生。

只要干得好,青史留名,绝对不在话下。

开创一个时代的功绩,没有人抵得住这种诱惑。

也是因此,中原朝廷的诸多官员都舍命办公,只求能在史书上留下只字片语。

罗幼度看着堂下文武目光中的火热,心知自己根本没有必要喂鸡汤。

这个时代的风潮就是最大的鸡汤,有心而上的人,何须他人喂食?

“好了,这为朝廷出力之余,也要懂得劳逸结合。可别累坏了身子,祁国公已经给诸位准备了宴席,今日朕与诸位,不醉不归!”八壹中文w

祁国公就是王景。

罗幼度当年还未登基,这家伙就效仿五代旧习俗,早早地表示投效。

虽说此举不提倡,

但罗幼度登基之后,还是有所表示的,将王景从褒国公提到了祁国公,换了一个称谓,增加了食邑。

秦州府衙,灯火通明,文武诸将把酒言欢。

罗幼度与王景、韩令坤聊着过往家常。

想当初罗幼度就是利用王景这个外臣不愿得罪内臣的心理,以王景来制衡韩令坤,从而与两人结下友谊,成功立下功勋,进入武臣行列。

回想起来,不免唏嘘。

这时王廷义举着酒杯来到王景面前,带着几分醉意的道:“老爹,我敬你一杯。”

王景的脸瞬间放下来了,哼道:“不喝!”

王景早年就是一个流氓,他心中有一个白月光,将她抢来当了压寨夫人,生了王廷义。

白月光在生下王廷义之后不久就死了。

王景带着襁褓王廷义东征西战,好几次命悬一线,但看着幼小的儿子,强撑了过来,有了今日成就地位。

虽说他女人不断,还纳了名妓侯小师为妾,也有了其他儿子,但对于王廷义的关爱是其他人远远比不上的。

王景让王廷义在京师报他的名号就足以证明一切了。

为了王廷义的安全,王景煞费苦心。

别人的盔甲用铁片,他给王廷义打造的盔甲用的是钢片,百炼钢片,还刷大漆。

罗幼度、郭荣的皇帝铠甲论及防御力都不及王廷义的百炼钢甲。

结果这货上战场居然觉得盔甲有碍武艺发挥,赤身战斗。

可将王景气得,三天三夜都睡不好觉。

此刻难得见面,王景不舍得动手打,只能傲娇的不理他。

王廷义酒喝得有点多,看着不给面子的老爹,高喝道:“我乃当代王景之子,你敢不给我面子!”

王景气笑了,拍案而起:“你老子就是王景!”

王廷义怔了怔,对哦,看着要吃人的老爹,瞬间怂了,余光却见在上首暗笑的罗幼度,瞠目道:“我上司是罗天子!”

王景回头看了一眼罗幼度。

罗幼度见火已上身,笑道:“这个,朕还真说过,如果他报祁国公名号不管用的时候,可以报我的名。”

王景咧嘴一笑,道:“那行,陛下说了这话,真便宜你这傻小子了。喝就喝……”

他畅快地将杯中之酒一饮而尽,心中舒畅。

第二日,王景亲自向罗幼度告老还乡。

罗幼度很是意外,王景、符彦卿是朝廷剩余的唯二军阀了。

此后藩镇将会成为历史,五代留下来的隐患不复存在。

但罗幼度并没有对他们动手的意思。

不管是王景还是符彦卿,他们都是摸爬滚打过来的人物,政治觉悟极高,加上年事已高。待他们百年或者病重不能理事的时候,再收回他们的权力。

来个完美的结局……

罗幼度有些意外,说道:“王老哥,朕从未对你有任何心思!”

王景恭恭敬敬地一礼道:“臣明白,是臣放心了,想颐养天年了。”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 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第三十五章 备棺断案第670章 不会打仗的耶律休哥第三十三章 先发制人第二十八章 利益捆绑第八十三章 孔明灯第二十章 带汁诸葛亮第二十二章 选择第一百三十八章 尽心服侍第三章 前线无粮第三十六章 殿前司的军人,为何不行?第701章 “朕这个皇帝,当得憋屈”第三十一章 成都,朕来了!第十五章曹潘双壁 步骑配合(第四更)第二十六章 天意难违?第一百六十六章 人中龙凤 卧龙凤雏第四十一章 青楼见闻第四十六章 罗幼度治军第一章 捷报不断第六十八章 更乱的局势第五十三章 长江浮桥第一百八十九章 好说话的东方之主第一百五十四章 贼人休想靠近雁门关第二十九章 讨要花蕊夫人第四十四章 面试 领军备第二十五章 两全其美第六十四章 欺我中原无人?第九十三章 指鹿为马第一百五十六章 言外之意第十八章 老少两狐狸第一百零二章 以假为真第四十九章 曹彬:畏江南如虎第十章 并立对抗中原贼寇第四十六章 战略目的第七十章 契丹易主第四十五章 焦虑的周娥皇第九十六章 惊天消息第691章 回宫第五十七章 四面楚歌第七十二章 李景传位第七十二章 当牛做马第十六章 罗虞朝廷的太子第二十七章 临时府衙第十二章 不认同(求收藏推荐)第五十章 “撤!”第一百四十一章 纸币之议第九十七章 高丽之事第四十二章 要让虞国付出代价第一百四十章 “些许钱帛”第二十九章 再次内卷第十二章 凤州才是主战场第一百一十六章 做个选择第六十章 功利第一百八十九章 好说话的东方之主第三十一章 收缴财权第三十一章 捅破天第一百三十三章 交趾定第十九章 风驰电掣王昭远第一百二十章 拖字诀,拿捏圣意第四十六章 多疑第七十七章 南逃石堡城第一百四十八章 也是可以的……第四十五章 真正的目的第五十二章 大鱼落网第四十二章 一语停口角第一百二十二章 腾位子第一百四十八章 西方使者第十五章 饿极的猛虎第五十七章 三个月内踏平岭南第十九章 拉下去砍了吧!第四十二章 悲愤赵匡义第一章 嫡长子名“丑丑”第五十二章 重担加身第一百三十一章 心寒胆落第十一章 暴殄天物第四十章 劳模石守信第六十四章 欺我中原无人?第一百四十七章 大虞契丹骑军入城第七十五章 吴越世代礼遇中原第四十九章 张琼战将 决战之始第四十七章 噩梦级任务第692章 全新的庙堂局势第五十三章 不留一人一地第一百六十八章 一切,由华夏来定第六十八章 威压江南第六十八章 将与将的差距第三十七章 稽首九拜第六十五章 李谦溥出兵第六十九章 罗幼度的决心第一百五十八章 调戏圣女第三十七章 “滚”第710章 孝心可嘉第七十五章 陌刀 大斧第一百五十五章 为罗天子所掳第十六章 洞房花烛夜第一百八十七章 李处耘的底气第七十二章 迎“大小周后”第682章 不畏死的康家父子第二十四章 小小的诱惑第三十三章 先发制人第七十八章 心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