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何尝不想生生世世生在中国?

问鼎十国第八章何尝不想生生世世生在中国?

看着汴京的一切,耶律贤对于压得他们契丹喘不过气来的中原天子,更加好奇,心下涌现出一股迫切与之相见的感触。

女里看着人来人往的一切,忍不住道:“在上京就听说中原汴京的繁华,只以为再繁华,还能比临潢府强过多少?亲自来到汴京,方才知道什么叫做繁华。”

罗幼度并没有让耶律贤多等。

他也很好奇耶律贤的来意,实难想象耶律贤这样的人物会背弃契丹,远来中原。

耶律贤抵达汴京的第二日,就得到了罗幼度的传召。

罗幼度并没有在紫辰殿这类接待外宾的地方接待耶律贤,而是将他叫道自己办公接待大臣的延和殿。

罗幼度看着轻步入内的耶律贤,眼眸中露出一丝意外。

耶律贤与他想象中的不太一样。

他想着既是名留青史的人物,怎么说也得有自己的特点。

可这第一眼的印象却相当平庸,就如大街上随手一抓的书生,除了脸色苍白,带着病态,并无特别之处。

耶律贤上前两步,作揖道:“草民耶律贤,见过罗天子。”

罗幼度听到他的自称以及对自己的叫法,轻笑道:“草民?哪国的草民?”

耶律贤不卑不亢地说道:“自然是中国的草民。”

罗幼度问道:“那朕又是哪国的天子?”

耶律贤继续道:“自然是中国的天子之一。”

罗幼度眉头一挑:“天子还有之一?”

耶律贤道:“在尊上眼中自然没有,您坐拥中原,身为天子,眼中自容不下他人存在。草民却是不同,昔年韩愈曾言‘夷狄而华夏者,则华夏之,华夏而夷狄者,则夷狄之’。江南李景,巴蜀的孟昶,河东的刘承均,乃至契丹皇帝,在草民眼中,皆可谓之中国天子。”

罗幼度反问:“现在呢?李景?孟昶?刘承均?又在何处?”

耶律贤继续道:“自秦皇而起,天下大势必将归于一统。尊上令得六合同风,九州共贯,自是雄才伟略所致。但并不意味着此三人不曾担任过中国天子。”

xiaoshuting

“有点意思!”罗幼度笑着点头:“不过相比韩愈之言,朕更加以为孟子之言,更合朕心。用夏变夷,未闻变于夷者。”

他并非极端主义者,可以接受以中原文化影响世界,却接受不了狄夷用他们的文化来影响中原文化,然后说这就是中原文化。

文化可以包容吸纳先进的东西,却不能变质。

罗幼度站起身子,高高的俯视耶律贤,说道:“朕可以接纳契丹百姓,但不认契丹天子。”

耶律贤默然不言,只是作揖一礼,闷声咳了咳。

他也不指望能够真的说服罗幼度。

罗幼度若是真能同意他的观点,也坐不稳天子之位。

罗幼度深深地看着耶律贤,说道:“自得知你南投以后,朕一直在猜测你用意何在?为何会背弃契丹,远来我中原。今日我算明白了,你远来中原是为了给契丹博取最后一线生机。你已经看穿了未来,你留在契丹,契丹没有半点胜算。反倒是离开契丹,契丹还有一丝丝的希望。”

耶律贤脸色微变,仰望着罗幼度,眼眸中透着一丝恐惧,并没有反对罗幼度的话,而是平静地说道:“如此看来,草民也是尊上手中的一枚棋子?”

罗幼度颔首道:“不错……”他说着,带着几分严厉的说道:“只是你跳出了棋盘,坏了我的大局,令我不得不改变计划。”

耶律贤倒吸了口凉气。

正如罗幼度说的,耶律贤选择离开契丹,就是为契丹博取最后微不足道的希望。

耶律贤作为皇位第一继承人,最初是有野心的。

耶律必摄的出现,破碎了耶律贤的野心。

耶律贤看得太明白了,中原出了一个罗幼度,一统之势,无可避免。

契丹已经分裂,不能再乱了。

再乱就会重蹈当年突厥颉利可汗的覆辙。

当年的突厥多强?

东起契丹、室韦,西尽吐谷浑、高昌诸国,窦建德、薛举、刘武周、梁师都、李轨、王世充,即便李唐初期,也得仰着突厥鼻息而活。

控弦且百万,戎狄炽强,古未有也。

但是内耗分裂,再加上一场天灾,李唐轻易灭之。

固然有李靖、李绩这类人厉害,可总归是内部自身的因素,给了李唐可乘之机。

耶律必摄的行事作风,不容于老臣。

耶律贤明白哪怕他自己什么都不做,这些老臣也会找上他,将他出来,从而将原本就实力大损的契丹,一分为二。

耶律贤还以为这是事态发展的必然因素, 直到现在,才明白,是有人一步步推动的。

耶律贤苦笑:“尊上之心思城府,草民佩服。即是如此,要杀要剐,悉听尊便。”

罗幼度道:“朕为何要杀你?”

耶律贤说道:“草民坏了尊上大计,不该杀吗?”

罗幼度摇头道:“用计取胜成固然好,不成就不成了,并不影响最后的结果,只是过程会简单一些而已。能够跳出来,放得下,这是你的本事,朕还是很欣赏的。只是有些好奇,明明有更简单的办法,为何还要受这罪?不是胡辇营救得及时,你们怕是死在路上了吧。”

耶律贤道:“轻易的一死了之,且不说会不会造成后患,自己自然也是不甘心的。在尊上眼中,草民是夷狄。但草民又何尝不想生生世世生在中国?看百家争鸣,诵孔孟之道,感受千年璀璨文化的底蕴?”

他回头看了一眼殿外,说道:“能够踏足这中原,于愿已足……咳咳!”

罗幼度问道:“真的于愿足了?”他戏谑地说道:“朕抄了孔家的书楼,收集天下古籍,聚于华夏书馆。未来还打算,整理天下书刊,合编一套大典。你不想看一看未来?”

耶律贤听着脸都揪在了一起,仰望着上首的中原天子,纠结了半晌,说道:“草民本只有一愿,可来到这中原,百念丛生,哪里甘心。”

罗幼度张开双手。高声道:“那就是了,朕身为中国天子,坐拥天下,哪有容不得一个耶律贤的道理。”

章节报错

喜欢问鼎十国请大家收藏:()问鼎十国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第九十章 稳定大局第七十章 争夺三叉水第一百四十六章 格局之差第二十一章 影响扩大第二十二章 最后悔的事第四十二章 乌江渡口阻击战第684章 报仇 中原的弱点第八十五章 用人之法第七十章 契丹易主第五十章 歼中原水军,扬李唐雄风第三章 前线无粮第三十三章 兵临舒州第一百四十一章 活得通透敞亮第三十一章 成都,朕来了!第681章 焰火中的进攻第七章 演戏第二十九章 可朕舍不得第十八章 跟想的不一样第一百一十三章 万胜王丁部领第二十一章 给丑丑选伴第三十一章 谋取舒州 金陵夜话第四十一章 赠马第一百四十四章 理念的冲突第二十八章 变得不止一人第一章 大军出征第678章 三军北上第二十六章 火中取栗第六十六章 佛家也认祖第六十五章 李谦溥出兵第十章 齐活了第四十六章 欠人情 赠剑第四十四章 达成一致第三十八章 舒州城落第十八章 跟想的不一样第六十一章 看谁都是内奸第五十二章 唯一活路第四十一章 妄自尊大第三十四章 西北局势第三十八章 登基大典第三章 文化入侵第七十八章 心寒第二十章 该丢就丢了第一百六十二章 惊吓 神器第六十六章 各方算计第七章 玩得比较花?第一百三十八章 尽心服侍第四十六章 欠人情 赠剑第七十七章 南逃石堡城第五十七章 萧家姐妹第一百九十一章 十二年第四十二章 悲愤赵匡义第四十八章 深谋远虑第一章 自尽第694章 送行第一百六十一章 通知第六十章 降了吧!第680章 一边决死 一边过节第一百四十三章 也有味了第四十九章 曹彬:畏江南如虎第八十章 开海之功第八十九章 驾崩第四十七章 出兵河湟第一百七十五章 乐极生悲 惊闻噩耗第十一章 各领一军第十一章 不死不休第六十八章 折赛花入宫第十七章 小胜第六十六章 伏击不成就强袭第三十五章 符王来了!第七十二章 迎“大小周后”第五十九章 散布假消息第八十六章 洞察先机第三十四章 西北局势第一百七十七章 向西求援,发动圣战第四十五章赵家兄弟的好感第七十八章 龙盘虎卧第三十八章 登基大典第九十五章 毫无节操第695章 明智的真腊国王第四十八章 真义士!第四十九章 算你狠第四十章 劳模石守信第三十二章 大雨倾盆第四十一章 赠马第四十七章 酒馆斗殴第五十章 料事如神第三十八章 宰相肚量第八章 委屈的赵匡胤第六十四章 朕的漠南 再见萧胡辇第一百八十三章 死咬不放第八十七章 人得向前看第五十五章 记忆中的叔父第四十九章 算你狠第九章 卒虽少,可用矣!第二十九章 可朕舍不得第十六章 最不起眼的最致命第六十八章 更乱的局势第三十六章 眼睛有点红第十一章 灌酒第七十九章 折赛花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