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 朕的漠南 再见萧胡辇

罗幼度明显误会了胡铭的意思,以为他是来给自己当狗的。

作为天朝之主,他本能地觉得能够给自己当狗,那是一件很荣耀的事情,立刻就给蒙古下达了命令。

他并不介意养条狗,哪怕对方是蒙古。

能养敢养,罗幼度自然就有把握将之打死。

罗幼度来到古代已经很多年了,已经深入这个时代,深知有些东西,不可逆转。

漠北那个地方朝廷是不可能完全实际控制的,那里环境恶劣,戈壁沼泽沙漠,交通又不方便,物资亦不丰富,夏热冬寒,还有各种野兽出没。

中原百姓移民到幽燕之地都不太情愿,何况是漠北?

在铁路火车未普及之前,封建时代想要掌控漠北太难了。

即便出兵征伐,也无济于事,只要对方避战,在几百万公里的土地上,要找到几万人,无异于大海捞针。

漠北注定是游牧民族的专场……

最好的办法就是多养几条狗,让他们有事没事地互咬一嘴毛。

然后以漠南作为战略缓冲地带。

蒙古既然识趣,那便将他归为北方的一号猎犬。

有了一号猎犬的加入,对于与东契丹的决战是一件天大的好事。

南北一起夹击,此战将无太大悬念。

唯一担忧的就是东契丹会不会自暴自弃主动认怂,龟缩东北,不敢出战。

不过到了这一步,东契丹就算认怂,也有点迟了。

胡铭却听出了弦外之音,忙道∶「伟大仁慈的皇帝陛下,我主愿意听从调遣,只是漠北地处苦寒,我蒙古百姓生活极为恶劣。希望陛下能够大发慈悲,将漠南之地赠予我族栖息。我蒙古上下必将感念皇帝陛下大恩……」

罗幼度这时才明白,自己是自作多情了,蒙古不是来给自己当狗的,而是来跟自己谈条件,讨要漠南来了?

瞬息间,罗幼度原本多出来的几分热情的表情变得冷漠,看着胡铭道∶「也就是说,你们惦记上了朕的漠南?」

胡铭瞠目结舌,手足无措说道「漠漠南何时是陛下的?」

罗幼度道「此时此刻,朕说得。」

面对罗幼度这般不要脸的言语态度,胡铭一时间完全不知如何回应,傻眼了片刻,立刻低下了脑袋说道「陛下坐拥四海,拥有天下最富庶之地。漠南古来是东胡世居之地,我蒙古乃东胡之后,我主只想要回故地,让族中百姓过上好日子,仅此而已。我主是真心归附,陛下为何拒我主于千里之外?」

罗幼度摇头笑道「就因为朕坐拥四海,尔等就想分一杯羹?」

他直接起身,目光灼灼地看着胡铭道∶「回去告诉你们族长,我华夏疆域,寸土不让人。他若真心归附,朕欢迎。存有窃土之意?就让他掂量掂量自己的份量。」

他说着直接转身向后殿走去。

胡铭见到了这一步,忍不住在背后大声道∶「陛下就不担心我们与东契丹联合?」

罗幼度停住了脚步,回头道「你这是在威胁朕」他摇了摇头道「让他来吧!朕等着……」

他并非不知道同意了蒙古的要求能够让战事更加简单,但有些底线不能退让。

他要的是可以控制的狗,而不是桀骜的狼。

漠南经过后唐、契丹的治理,已经有了一定的生机,尤其是中京大定府。

契丹与汉人共存,契丹、奚人畜牧,汉人耕种,相得益彰。

罗幼度准备将这种情况发扬下去,将基本汉化的契丹融合,用他们掌控漠南草原,将朝廷的实际掌控权扩张到漠南。

原本蒙古的统一就让他怀有一定忌惮,

现在他们想要在这种情况下虎口夺食,那是痴心妄想。

胡铭失魂落魄地走出幽州府衙,满脑子迷茫,完全不明白罗幼度为何敢在这时候得罪蒙古的,难道真不怕他们与东契丹联合?

走出府衙,迎面却见一支红色骑军飞驰而来,人数在百人上下,人皆身着红色山文甲,骑乘着乌珠穆沁马,身挂长弓,要配弯刀,甚为威武。

为首的竟是一名女子,身上穿的也是山文甲,但模样款式更加精美华丽,兜整上镶嵌着精美的花纹,甲片呈十字形编缀,更加衬托将领的气势。

萧胡辇?

只是一瞬间,胡铭就知道了来人的身份。

若说漠南近年来风头最重的莫过于这位萧家长女,她在张家口高举为父报仇的义旗,广募牧民,训练军队。

有中原的财力物力支持,又有萧氏这杆大旗,不少契丹零散牧民投奔以及小部落举部投奔,其中甚至包括了耶律贤、耶律颇德这两位契丹赫赫有名的人物。

从最开始的萧术鲁列、萧挞凛父子的两千余帐,到现在已经发展到了四万余帐,以如一个中上规模的草原部落。

随着实力的扩张,萧胡辇开始向漠南扩张,抢占北契丹、东契丹的草场。

东契丹尚好,他们实力不俗,且在中京大定府一带,为了防备中原,他们早早的建造了各种防线。

他们学习中原早年的堡坞,在关键要塞建造多个环环相护的堡坞,用来抵御中原未来的进攻。

东契丹的假想敌是中原,堡坞的构造极为坚固,萧胡辇自然无力攻克,最多是绕过堡坞劫掠一些牛羊人口。

北契丹自然成了萧胡辇扩张的方向。

北契丹自身的地位很尴尬,作为横跨漠南漠北的豪强,太平王耶律罨撒葛与东契丹分裂之后,一开始凭借自身的关系,在云九州与漠北蒙古、沙陀之间如鱼得水,一边吃着与中原贸易的红利,一边扶持起蒙古,倚为助臂。

如果耶律罨撒葛把握住了机会,还是很有发展前景的。

但耶律罨撒葛就此满足,没有乘机做大做强,反而满足现状。

最终从主动陷入被动。

罗幼度对云九州下手,兵不血刃逼降了耶律敌烈,断绝了与北契丹的往来。蒙古崛起后,也不满耶律罨撒葛保守,动了自立门户的心思。

北契丹实力大损。

萧胡辇抓着这个机会蚕食北契丹的草地,一开始萧胡辇还需要杨业、云九州的支持,后来契丹老将耶律颇德的加入,年轻的萧挞凛飞速成长,萧胡辇已经能够与北契丹掰手腕,甚至处于上风。

蒙古与北契丹的隔阂,也因为北契丹越来越弱的原故所致。

大哥的实力不如小弟,小弟哪有不动心的道理?

胡铭目光一直落在萧胡辇骑士座下的乌珠穆沁马,心中有了不好的感觉。

蒙古马与契丹马都是以耐力著称,但蒙古马脾胃更好,生命力更加顽强。

一般战马想要有力量战斗,必须要**粮养膘,才能稳定发挥,而蒙古马即便喂食粗粮,也能维持稳定发挥,甚至长途奔袭。

胡铭在多年前就跟兀氏乞儿建议,减少蒙古马的出售,他们军备远不及契丹更比不上中原,唯一的优势便是漠北特产,擅于作战的蒙古马。

蒙古马是他们的优势,不能让自己的优势,为敌人掌控。

最初他们并没有多少选择,他们离不开中原的物资,只能被动地做着交易。但随着内部的统一,物资的共同分配,已经开始注意这个问题了,严禁蒙古马的出售,更别说蒙古马中的精品乌珠穆沁马。

萧胡辇的亲卫队人人皆骑乘乌珠穆沁马?

这是不是意味着中原已经大量装备?

胡铭莫名觉得脊背发凉,他们与中原的走私商人往来密切,对于这些年流向中原的蒙古马有一个大概的数字,绝无可能大量装备。

除非中原在他们蒙古还有别的贸易渠道……

想着罗幼度决绝的态度,胡铭一颗心七上八下。

「见过陛下!」

萧胡辇脸上有些红晕,大眼睛水汪汪的。

在汴京的时候,因时不时地见面,到不觉得。分别之后,萧胡辇才懂得怀春思念的滋味。

在漠北的这些日子里,她虽凭借萧家义旗,拉起了一个四万帐的部落。

但萧胡辇心里清楚,她有今日的一切,都归功于面前这个男人的支持。

不然在凶狠的草原,想要拉起一支族群,哪有那么容易。

草原上的族部对于人口是很重视的,你今天敢收留他族的十几帐族人,对方明天就可能打上门来。

像他们这样,不顾后果无脑的吸收他部牧民,真在草原上早就成为众矢之的了。

一群没有关系基础的牧民聚在一起,不过是乌合之众。

正是有罗幼度的支持,她才能拉起四万帐的的营盘;她们这群乌合之众,才不会给人盯上吞并,也是有了他的支持,她们才能拥有一流的装备以及练兵环境。

这一切萧胡辇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中,对于默默支持自己的爱郎也是越发思念,此刻再见那股压抑着的思念隐隐有溢满出来的感觉。

「坐吧,自己人客气什么。」

罗幼度指了指靠近自己的左下首,这接见萧胡辇自然与接见胡铭不一样。

他是直接在后殿内堂见萧胡辇的。

罗幼度先夸奖了萧胡辇在镇武城的成就。

镇武城就是张家口,随着萧胡辇的坐大,便在张家口的北端建立了一座镇武城,鉴于张家口的地理环境,镇武城未来将会成为连接幽津、沟通晋蒙的交通枢纽,有着极高的战略意义价值。

萧胡辇本就为一句「自己人」暗自窃喜,又听他的夸奖,只觉得一切努力都没有白费,眉目含情说道∶「都是陛下支持,我才有今日成功。」

罗幼度瞧着一身戎装的萧胡辇,忽地有口干舌燥,自出京以后一直在分析敌我局势,还未开过荤呢。

他压下心头念想,说起了正事「对上蒙古,你可有把握?」

萧胡辇眼中有过一丝遗憾,但并未迟疑,说道∶「只是蒙古,我有十足把握,但对上北契丹与蒙古,我部还差一些。「

在漠南混迹的这些时日,萧胡辇对于北方的情况备足了功课,说道∶「蒙古兴起,看起来威势极盛。却有一点不足,他们缺乏坚甲利刃。蒙古人骁勇善战确实不假,然装备上的劣势,不是轻易能够弥补的。北契丹看似实力不如以往,但耶律罨撒葛坐镇西北多年,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他手中有一支太平军,所穿铠甲是契丹铁鹞子的重装具甲,不容小觑。兀氏乞儿与耶律罨撒葛貌合神离,兀氏乞儿未敢趁虚而入,多半是忌惮于此。」

她目光灼灼地说道「耶律罨撒葛能输十次,但兀氏乞儿却不能败一场。」

罗幼度心领神会,看着越来越有大将风范的萧胡辇,心中感慨,能够力压蒙古、党项,威震西北的边帅果然在军事上别具天赋。

耶律罨撒葛在西北多年,他身边的人都是死忠,根基稳固。而兀氏乞儿崛起得太快,下盘不稳。有肉吃,他就是蒙古王,一旦战败,无利可图,他什么也不是。

这也是萧胡辇不惧蒙古,反而更加在意看起来弱小的北契丹的原因。

罗幼度对此却并不担心「放心吧,只要蒙

古与东契丹联合,北契丹就不再是问题了。」

萧胡辇军略大有长进,显然在洞测人心上还略逊一二。

罗幼度解释道∶「人心是一种很古怪的东西,尤其是耶律罨撒葛这样的人物,他可以接受自己被死敌击败,甚至拜倒于敌人的脚下。却无法接受自己的小弟超过自己,更不可能接受自己拜倒在自己曾经的小弟脚下。表面上我们与北契丹是死敌,其实北契丹与蒙古才是真正的死敌,只是他们没有揭破这一层纸。一旦蒙古与东契丹联合,耶律罨撒葛会比任何人都渴望东契丹与蒙古的失败。唯有这样,蒙古才不会爬在他头上……只有蒙古败了,小弟才永远是小弟。」

萧胡辇恍然大悟,说道∶「明白了,陛下放心,蒙古便交给妾身吧。」

她突然脸色一红,低声道「我……妾身从镇武城快马而来,有些乏了。不知陛下可安排了住宿,休息一夜,明日再北上。」

罗幼度本想忍一忍,在娶她的时候吃了她,可似乎契丹姑娘不讲究这些,那……

」驿馆是满了,就在行宫住下吧……」

-WAP..COM-到进行查看

第三十四章 另辟蹊径第二章 古都感怀第七十七章 震怒惊恐第三十二章 南唐诸将第一百八十六章 百战之军第四十九章 曹彬:畏江南如虎第十二章 不认同(求收藏推荐)第三十九章 制造战机第六十三章 甘为棋子第十九章 攻城的小前奏第一百七十三章 炫富第十八章 跟想的不一样第四十一章 妄自尊大第696章 远谋不如实利第九十一章 小人得志的罗幼度第一百七十章 全力配合第二十三章 小事引起的巨浪第一百五十一章 浴火第三十章 哭了!是吓得?还是感动?第三十二章 旅了个游第三十二章 瞬间奔溃第二十七章 顺应民意第一百二十八章 干你……第八十一章 死中求生 各寻归途第一百四十一章 活得通透敞亮第一百八十三章 死咬不放第五十七章 三个月内踏平岭南第一百五十八章 调戏圣女第一百章 韩德让的志向第一百五十一章 浴火第二十六章 无可弥补的差距第三十九章 皇家日报第五十五章 进退自如 灭门第十五章 为我大汉,死而无憾第六十章 乱局中的决策第二十二章 收复幽州第十三章 严宽并举第五十六章 发挥失常 溃败在即第一百一十八章 猥琐发育第六十八章 威压江南第三十五章 荣耀与尊严第七十章 做媒第二十三章 开府库第二十九章 御下第八十六章 洞察先机第三十三章 治将第二十九章 可朕舍不得第四十二章 要让虞国付出代价第一百六十七章 布局东南第一百七十三章 炫富第二十七章 议和失败第674章 耶律贤到来第二十三章 送上门的石守信第七十章 争夺三叉水第三十三章 治将第五十一章 牛刀小试……神臂弓第一百四十四章 理念的冲突第六十三章 连环城寨第六十章 郭荣的无奈第696章 远谋不如实利第二十四章 召见士绅第一百七十六章 臣服第三十三章 兵临舒州第三十七章 人情世故第五十一章 诈降第一百四十八章 西方使者第七十章 做媒第三十章 各有安排第四十九章 四面楚歌第658章 风水轮流转第五十三章 你来我往第九十七章 禅让第一百五十八章 调戏圣女第二十四章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第一百三十九章 驾临洛阳第十三章 刘彦贞的辉煌事迹第四十章 劳模石守信第二十章 小太监秦翰第687章 契丹灭 东北归附第八十六章 怀念故国第七十五章 吴越世代礼遇中原第九十六章 喜得小棉袄 北方之事第四十七章 酒馆斗殴第三十九章 大理权臣高方第一百四十三章 也有味了第一百五十九章 没得选了第一百零七章 死战 最后的希望第二十六章 不孝子孙第二十三章 亚历山大的魏仁浦第687章 契丹灭 东北归附第696章 远谋不如实利第四十七章 心意相通第662章 过于熟悉 处处破招第四十五章 鲜明对比 忠义伊审征第一百零七章 死战 最后的希望第十一章 各领一军第九章 卒虽少,可用矣!第三十五章 前有李谷,后有罗幼度第六十八章 更乱的局势第五十四章 死,还是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