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9章 我爹是石守信

第699章 我爹是石守信

李继隆再入洛阳,眼前景象与记忆中已经是天差地别。

记忆中的洛阳依旧有着战祸留下来的痕迹。

城中百姓都聚于城东,城西、城北、城南皆荒废多年,鲜有人迹。

现在他从城北而入,左右都是兴起的屋舍。

相比记忆中汴京的拥挤,洛阳明显整齐宽敞许多。

洛阳的整体结构与长安一样,属于街坊布局,街坊之间整齐划分。

生活区、市场区都有鲜明的规定,确实少了几分汴京那样随处支个摊就是店铺,皇宫门口推个车就能做生意的热闹,但环境却无疑上了好几个档次。

人流不少,但不见拥挤。

他先去城中驿馆与自己的护卫汇合。

依照他的原定计划是自己确定蒙笋身份以后,让自己的护卫联系洛阳方面的人实行抓捕计划。

但蒙笋是武德司的人,洛阳这边自然不会配合,反而怕他们误事,将他们关在了驿馆。

也因如此,李继隆在洛水岸边没有见到自己的随行护卫,蒙笋也亲自出面打消了李继隆多余的心思。

李继隆身份摆在那,驿馆的兵卒也不敢刁难,两边通了气,领着人便出来了。

李继隆看着满腔抱怨无处说道的护卫,有些过意不去,找了一家很不错的酒肆,请他们大吃了一顿。

李继隆说道:“这事让你们受委屈了,我自罚三杯。今夜我们还得连夜赶路,待到汴京,每人赏五贯通宝,你们自行玩乐。但注意一点,莫要以为到了汴京,就可以不守军规。大虞军法,在大虞疆域之内,都虚遵守。”

护卫们先是一凛,随即喜笑颜开。只要有钱,找姑娘都是合法的,何须触犯军规?

李继隆连喝三杯,便不再饮,而是竖耳聆听说话人讲述忠烈传,正说到苏定方西灭突厥,开拓西域的英雄事迹。

虽说听了不少遍,李继隆还是有一股热血沸腾的感觉。

他看着说书人下去,掌声中有人高呼:“我朝名将辈出,武功之盛,定然能够重新夺回西域……”

酒肆里响起了阵阵“夺回西域”的呼喊声。

李继隆一脸愕然,想不到这中原百姓竟然也有跟自己一样的感觉。

其实他不知道,中原这一亩三分地,先让沙陀人占据欺凌,后让契丹人祸害,即便是后周也有沙陀军事集团支持。

而罗幼度这个正统汉人南征北战,让四分五裂的江山重新归于一统,还覆灭了契丹这样的仇敌,重新打回了身为汉人的自信。以至于不少百姓都以为罗幼度是天上下凡的救世主,对于他的崇拜无以复加。

李继隆感受到大虞朝廷无比强大的自信与凝聚力,更有一种心潮澎湃的感觉。

待护卫们吃饱喝足,李继隆领着他们连夜赶路前往汴京。

外臣入京是需要向朝廷通报的,李继隆自然也不例外。

他为了抓“西域细作”已经耽搁了些许时间,可不想最后闹到让罗幼度这个皇帝担心,派人来寻自己。

昔年李处耘因为能力太过出众,在折从阮麾下任职的时候,让折从阮的外甥嫉恨,特地到朝廷诬告李处耘有罪。

经此一事,李处耘吸取了教训,处处谨小慎微,哪怕成为罗幼度最信任的大将之一,也是如此。

而李继隆受父亲影响,同样有这种心态。

一行三十余人在黑夜的官道上快速奔驰……

李继隆跟随父亲训练过深夜奔袭,即便在路况不明的荒野,他们也能凭借依稀月光,快速奔行,何况是宽阔的官道。

至于他身后的三十余人更是精英中的精英,都是李处耘为自己儿子精挑细选的勇士。护卫李继隆安危是其次,面对中原境内的三大禁军不丢凉州边军的脸才是关键。

他们逐一跟随在李继隆身后,相隔不过一个马身,以相同的速度前行。

一口气奔行了十余里,突然官道上一道黑影横穿而过。

李继隆吓了一跳,猛地一拉缰绳,将战马拉得直立而起。

他身后的护卫骑手也展现出了超凡的骑术,纷纷拉停了战马。

李继隆绷着脸,将马背上的弓箭,低呼道:“什么东西?”

身后一人紧张地说道:“狼?”

另一人忙道:“这附近怎么可能有狼,许是条野狗。”

李继隆摇头道:“都不是,黑影又肥又大,狼、狗没那么壮实……”他在最前头看得最清楚,这冷静下来,细细一想,带着几分迟疑的说道:“可能是猪……”

身后护卫闻言登时不说话了,也不知怎么接话。

这时一人指着右后方说道:“衙内,你看!”

现在的衙内还是一个正常的词汇,指的是衙内指挥使。

如李继隆这种没有军功在身的将门子弟,父辈通常会让他担任自己的亲兵。

到了李处耘这个级别的大帅,有建牙的权力,牙门亲卫长,又叫衙内指挥使,简称衙内。

李继隆顺着亲卫指的方向看去,却见远处隐隐约约可见火光移动。火光速度奇快,可见是骑在马背上疾驰,若有若无间还能听到嬉笑的声音。

紧接着一连串的灯火亮起……

李继隆一行人这才发现不远处是一个小村庄,吵闹怒骂声随即传来。

这是闹贼了?

李继隆不敢相信在这中原地界,竟然还有毛贼?经过他父亲的多年努力,凉州境内都见不到如此猖狂袭击村庄的贼人。

情况容不得他多想,李继隆道:“点火,我们去看看情况!”

随着火把的燃起,李继隆向着村庄的方向快速疾驰而去。

在途中李继隆还遇到了好几头惊惶失措的黑猪。

“有人来了,快跑!”

“快跑!”

……

李继隆耳中听着呼唤逃跑的声音,眉头挑了一挑,先前听到嬉闹声就觉得有些问题,现在到了附近,清晰的听出对方声音中的稚嫩:哪有毛孩子骑马当贼人的道理。

他心里有些迟疑……

耳中听到了村民的哭嚎声:“我的猪,我的猪啊……没了你们,我们一家怎么活!”

还有不住的咒骂……

李继隆听得心里难受,脑子里浮现百姓高呼“夺回西域”的激烈情感,喝道:“分头去追,将他们都给我擒回来!”

他一扬马鞭,冲着一处火把就追了过去。

李继隆骑术高超,坐骑又是罗幼度送的千里驹,爆发起来速度奇快,在干硬的田地间奔跑飞跃。

在他前方有两人,看身影一大一小。小的在前头奔行,大的举着火把照明。

似乎发现了身后的追兵,前方传来阵阵惊呼:“快,舒二,快拦住他,拦住他!”

那个举着火把的身影听此呼喊,将火把丢向了李继隆。

李继隆早已取长枪在手,挥手一荡,精准的将火把弹开。

见对方高举着兵器向自己杀来,伴随着尖锐的破风声,一根烧火棍从正前方如毒蛇般捅过来。棍尖吞吐闪烁不定,忽然抖成一朵棍花,捅向他的前胸。

李继隆屏住呼吸,反手一枪挑在棍身上,身体微微左倾,企图将这一棍化解。岂料棍身不为所动,偏移少许之后依然向他肩膀捅过来!

对方武艺竟然不差!

李继隆赶忙身形再变,身体于马背右侧倾斜,闪过了这一招。

黑影“咦”了一声,似乎有些意想不到,自己手拿把掐的一招会这样给闪开了。

两人交错而过。

李继隆并没有罢休,身体向后彻底躺倒在战马上,右手运枪照着对方背影用力猛扫。

“啪”的一下,直接打在对方的背心,将他击与马下。

这一招得手,李继隆都有些意外,从对方出手的武艺可以看出对方身手不凡,但似乎不精于马战,如此轻易的让他击倒,有些出乎意料。他也不去多想,对着那小小的黑影就追了过去,还高呼道:“站住,别跑!”

小小的黑影并不能很好的驾驭座骑,听到这一声呼喝,手忙脚乱,栽倒下马来,惨叫了一声。

李继隆翻身下马,向那小小的黑影走去。

黑影吃痛,但还是不住后退,最终爆出一句话:“别,别过来!我爹是石守信……”

李继隆在追击的时候,已经意识到对方不是什么盗贼,而是一群愚弄百姓的富家子弟,有了一点点心理准备,可听到“石守信”三个字,还是忍不住,稍微停顿了脚步:

石守信!

大虞庙堂军方仅次于韩令坤、高怀德、韩通的人物,与当今天子关系极为密切,昔年负荆请罪一事,早已成为了家喻户晓的佳话。

这一下让李继隆有些骑虎难下,担心给自己的父亲带来麻烦。

小家伙确实是石守信的儿子。

石守信有三子:长子石保兴、次子石保吉、幼子石保从。

石保兴、石保吉皆已从军,在军中历练,其中石保兴勇猛不亚于其父,在此次北伐契丹中亦展现出超凡的武艺,立下了不小的军功,石保吉也甚为勇悍,颇有其父之风,只是年纪尚幼,还没有上得战场。

还有一子就是此间的石保从,石守信本打算也在他年少时丢去军营历练,却受到了石父、石母的拒绝,说家中有两子从军足矣,无须三人皆入行伍,刀头舔血,总得给老石家留一人,传宗接代。

石守信一想也对,便将石保从交给了自己的父母培养。

石保从在祖父祖母的宠溺下长大,在洛阳与一群将官二代结拜往来,在洛阳横行无忌。

因为年幼,一群孩童少年也干不出什么伤天害理的事情,大多情况都是惹不起躲得起,稍微严重一些的,也能用银钱摆平,逍遥自在。

这种情况无形中也助长了将官二代的气焰,他们开始变着法子寻乐。

在洛阳城里,他们玩得过火,也会受到府衙的惩处。

于是琢磨出了新的法子,去远离城镇的村庄,策马狂奔,闹得鸡飞狗跳。

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将村里的鸡鸭猪羊放出来,驱赶着进行一场狩猎游戏。

他们只为嬉戏,射死的鸡鸭猪羊也不带走。

一行人都骑着快马,小地方的村庄到顶不过几匹驮马,如何追得上?

鸡鸭猪羊这类动物受到了惊吓会奔逃,但驯服的天性也注定了跑不远。乡里乡亲的相互帮着找,大多都能找回。

至于死去的鸡鸭猪羊,回收贩卖自食,也能回些本。

面对这种情况,大多人只能自认倒霉,将之归为天灾。即便村里的管事从城镇请来捕快调查,大多是不了了之,即便发现了些许蛛丝马迹,也不敢多言。

最终结果显而易见。

直至今日遇到了夜行的李继隆,给他逮了一个正着。

看着面前的小子,李继隆有了定计,道:“你说是便是了?正好,家父与你父石国公有交情,便将你带去汴京,让石国公处置。”

他不能当作什么事情都没发生。

他可以当作没看见,但掺合了,却又畏惧逃跑。事情万一传开,他李家可就没脸见人了。尤其是传到天子的耳中,更是如此……

即便运气好没有传开,自己今日此举,只怕也将这些二代们都得罪了。

就他们背后的权力,不难查出自己的身份,暗中的刀更可怕。

不如将他们全部擒下,交给他们各自父亲,逼迫他们承情。

于法说不过去,但于情无可指摘,就算传到天子那里,也是自己做法失当。

他押着石保从与自己的部下汇合,如他所想的一样,给擒来的家伙没有一个是简单的角色。

除了石守信的儿子以外,还有韩令坤的外甥,向训的孙子,王晏的孙子,王审琦的侄儿,魏仁浦的外孙等等等等,都是一群背景深厚的将二代,官二代,足足有八人。

得知他们身份的李继隆都有一种腿软的感觉……

至于小村里的人远远了解一些片面情况之后,已吓得躲了回去。

李继隆硬着头皮强撑着从行囊里掏出了三贯钱,丢给了一并擒获的家将,说道:“这些钱你们拿去安抚村里的百姓,弥补他们的损失。在下凉州都督李处耘之子李继隆……”

他说着让身后亲卫亮起了自家的旌旗,说道:“我不会为难你们自家公子,只是既然遇上了,没办法坐视不理,我会逐一将他们送还各自家中。”

第六章 负荆请罪第六十三章 连环城寨第三十二章 南唐诸将第五十六章 以为受到天罚的倭军第663章 出击 入冬第一百八十四章 火箭扬威第九十三章 如此君臣第三十五章 符王来了!第九章 夜谈第十五章 夜郎自大第一百五十八章 早熟 信任第六十五章 杀手锏第一百一十一章 逃跑第二十六章 府谷折家第一百八十四章 火箭扬威第三十章 平易近人 雷霆手段第十章 捅刀子 穿小鞋第三十一章 入宫受封第六十章 功利第六十四章 淮水列阵第四十五章 挑事第十章 并立对抗中原贼寇第一百八十七章 李处耘的底气第二章 乱其军队第一百五十七章 无敌,真的寂寞第四十五章 殿中策(上)第七十三章 王溥来信第二十三章 暗盟 惦记”赵子龙“第六十一章 谁得利,谁可疑第七十一章 士可杀,不可辱!第十章 醉酒遇名将第六十章 降了吧!第三十七章 稽首九拜第四十三章 痛揍第二十四章 欲语还休《忆相思》第二十章 该丢就丢了第五十章 深揖第六十章 教子 道理第四十三章 难求一知己第十六章 这开封府,早晚姓罗第一百五十六章 言外之意第二十四章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第三章 文化入侵第二章 罗天子爱民第七十八章 自作自受 西方平定第十三章 薅石守信羊毛第五十二章 重担加身第六十四章 淮水列阵第四十八章 此乃贼人之计也第二章 罗天子爱民第七十八章 老子就是王景第五十一章 绝对公允第701章 “朕这个皇帝,当得憋屈”第八十四章 内卷起来第七十一章 士可杀,不可辱!第684章 报仇 中原的弱点第662章 过于熟悉 处处破招第十二章兵围幽州城第694章 送行第二章 一统南方的讯号第一百五十五章 为罗天子所掳第四十五章 殿中策(上)第十四章 说客卢多逊第703章 愁嫁的周小妹第三十七章 “滚”第六十七章 要争,便争吧!第二十七章 穷惯的好处第二十章 该丢就丢了第九十四章 急于求胜第667章 敌众我寡第三章 滋生野心的环境第三十章 不祥预感第669章 孙吴在世,韩白重生第697章 妾身这里没问题第697章 妾身这里没问题第一百三十一章 心寒胆落第696章 远谋不如实利第四十二章 乌江渡口阻击战第二十三章 亚历山大的魏仁浦第二十九章 讨要花蕊夫人第四十五章 殿中策(上)第683章 城破第五十六章 以为受到天罚的倭军第六十七章 大局已定第三十九章 熟悉的名字第六十九章 莫名的从君从父第一百五十章 这里莫不是天堂第十一章 不死不休第四十七章 雪上加霜第六十九章 朴实无华的攻击第九章 知己第三十章 不祥预感第二十七章 心态改变第八章 口不对心(一)第十八章 肉袒牵羊 杨业来归第十一章 收复二州 独自领兵第八章 何尝不想生生世世生在中国?第699章 我爹是石守信第七章 打到他妥协第三十五章 备棺断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