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八章 一切,由华夏来定

罗幼度听到了宝贝儿子的滴咕,心情大好,拍了拍他的肩膀说道:“这才哪跟哪,未来有你表现的时候。”

他看着有些委屈的罗康叡,暗自发好笑,其实大理国他本打算过几年让给罗康叡去打的,让他累积一点功勋威望。

至于罗康叡有没有军事天赋,这个不重要。

再差,还能差的过杨广?

就杨广那对自己人毫无人性,对敌人满口仁义,百万大军拿不下一座辽东城的货都能横扫江南,覆灭南陈,成为杨吹口中津津乐道的功绩。就大虞朝的实力,又有曹彬在巴蜀布局多年,对付大理,就算拴条狗在位子上都能打赢。何况是一个活生生的人?

只是大理自己不争气,内部暴雷,将机会都喂到嘴边,不吃都过意不去,只能顺手便将其覆灭。

这放眼四顾,连倭国、高丽都收拾了。若依照华夏千年认知,还真就没有什么可以打的对手。

想了一想,罗幼度决定让自己的儿子开开眼界,走到大殿后厅书架旁,抱起了角落里不起眼的箱子。

箱子很大,但并不沉,罗幼度这些年为了锻炼身体(耐力持久),搬起来毫不费力。

罗康叡看着自己的父亲搬着一个大箱子出来,大大的眼睛中充满了好奇,见自己的父亲将箱子放下打开,才发现里面是叠放好的一层层羊皮,足足有十数层之多。

罗幼度将羊皮取出,因为太大直接就摊在了地上:正是一副巨大的地图。

相比纸张,还是笨重的羊皮方便保存,而且不容易损坏。

“这是世界地图?”

罗康叡惊奇的看着面前的地图,眼中透着不可思议,这与他之前看的所有地图皆不相同。

自汉朝张骞凿空西域以后,东方就展开了对西方的探索,唐朝李治时期疆域甚至扩张到了咸海,与世界诸国的往来也很是频繁。但对于地图绘制方面,华夏自古皆有一种自傲心态,几乎所有流传下来的世界地图皆以华夏为中心,然后东西南北诸国就位于边边角堆积在一起,以此来彰显华夏王朝之广阔。但其实这种做法弊大于利,并不利于扩展眼界。

罗幼度很抵制这种做法,不过他也没有什么好的办法。

黄巢当年的一把火,将很多资料典籍都烧毁了。

大虞朝廷立国初期连河湟、河西的地图都是老旧的,何况是西域更远的西方?

罗幼度确实知道什么五大洲四大洋,但让他画又怎么画得出来?

这些年不断与西方往来,罗幼度通过各种手段收集了许多西方地图,官报上也会时不时的公布一些西方的东西,以便扩展视野。

不过现在西方的发展远不及东方,他们自己对于世界的理解也限于周边的一亩三分地,以至于将李圣天这样的货色当作中国皇帝来对待,甚至在他们的书里记载打服了中国皇帝,让还引导他改信了大食法,这样的荒唐记录。

罗幼度坐稳位子以后,尽管很多东西都不装了,却也不能张口就来。

不过他已经借助古籍之名,给不少人灌输东海的尽头有一个广阔的大陆,那边有着不亚于华夏大陆的富饶物产。

出于罗幼度这些年的威信,对于这些超于他们理解的知识,大多人都觉得可信度极大,然终究未能实证,存有一定质疑。

哪怕是林仁肇都未必全信,他信罗幼度,但不信罗幼度嘴里的那本古书。不过他向往星辰大海,有着超于常人的冒险精神,不管古书中记载的那片大陆存不存在,他都想乘风破浪去看一看闯一闯,见识一下大海的尽头。

面前的这幅地图就是罗幼度根据手中拥有的东西方地图,加上自己凭借记忆的填补,绘制成的史上第一幅世界地图。

“这才是真的世界!”

罗幼度指着地图告戒自己的儿子。

罗康叡看着巨大的地图,眼中闪着异彩。

罗幼度道:“这天下之大,四处都是我儿攻略征服之处。但要切记一点,守天下比打天下更难。作为一国之君,最怕的不是平庸,而是志大才疏,好高骛远。干什么事情,都得量力而行。”

罗康叡一脸肃然的颔首道:“孩儿明白,隋炀帝杨广就是很好的例子。”

“不错!”罗幼度一副孺子可教的表情,从警示后人的角度上来说,杨广对后人的贡献,确实是独一份的。

将一个冉冉上升的盛世朝代玩崩,蠢一点的都做不到。

罗康叡对于自己的父皇最是崇拜,他这个年岁也没有到真讲逻辑的时候,一点也不怀疑自己父亲说的话,只是感慨道:“原来天下是让四大海包围住的。”

罗幼度顿了一顿,说道:“目前来说,确实如此!”

“目前?”罗康叡听出了话语中的歧义。

罗幼度道:“因为这个叫法是父皇定的。”

他手指着西方说道:“我华夏中国乃天下之中,由父皇划分世界,则东西南北四大海,然后华夏土地居中,为中洲,四方诸国土地皆围绕中洲分定。我东方自无异议,但西方……为父估计他们不会乐意。”

罗康叡闻言开怀而笑:“那就跟他们讲道理好了,孩儿记得父皇说过朝闻道,夕死可矣。”

罗幼度也忍俊不禁,眼中却有着几分炽热。

他想起了自己年少的时候,妥妥的愤青一个,只是后来走向社会,受到了毒打,这才转变的圆滑世故,开始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长袖善舞。

犹记得年少就很不爽为什么后世的很多东西都是西方定的,就连世界纪年法都要以西方的公元为主,以耶稣诞生年为元年。

但不爽归不爽,改变不了世界。

可现今罗幼度发现自己现在似乎能够做到以前敢想却做不到的事情,少年的义气烧得心头火热。

耶稣能跟老子、孔子相比?统一纪元,为啥不能用他们的生辰,或者直接用大虞开国之年?

至于四大洋,也不存在的,只有四大海,心情好再封个四海龙王,应该很不错。

总之未来世界的一切,由华夏来定。

-----------------

于阗王宫。

李圣天身着龙袍,显得威严肃穆,太子李从德恭敬的居于一侧,在王宫的大殿下首正是从沙州逃出来的葛卓希。

葛卓希有些狼狈,曹延禄众叛亲离,最后被沙州豪强联手献给了大虞朝廷。

葛卓希却凭借于阗这些年对于沙州归义军的渗透,在小豪族的帮助下,逃离了沙州。

李圣天听着沙州发生的一切,无力的揉着脑仁,说道:“此事怪不得卿,只能说大虞天子确实了得,他这些年对于西方的控制,远在我们预料之上。也罢,本就没有报以多大希望,只是略有不甘罢了。”

他只是说得轻松,十数年的谋划,就这样化为虚无,如何能够轻易释怀?

李圣天一直想制霸西域,这才舍近求远,与归义军打好关系,希望能够借助归义军的力量,成就大业。

归义军的曹家能够面对回鹘、慕容氏的双重压力,还能坐稳位子,李圣天给予了不少支撑,尤其是将宝压在曹延禄身上,倾注了不少心血。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李圣天此举是高瞻远瞩,于阗与喀喇汗王国僵持了五十年,归义军给了于阗莫大的支撑。没有归义军,于阗撑不了那么久。

可是现在投资还未获得回报,归义军已经改姓,所有的付出都打了水漂。

现实版的赔了夫人又折兵,这让李圣天悔得几欲呕血。

葛卓希此番出使沙州,也是想趁着沙州还姓曹,捞回一点,填补一下国内的经济。

毕竟为了打赢这场战,他已经掏空了这些年累积的库存……

李圣天忽然想起一事,说道:“朕记得卿与法渊大师交好?”

葛卓希道:“昔年臣游历天竺于那烂陀寺与之相识,确实有一段往来。三年前出使高昌,还曾与之谈论佛法。”

李圣天细思片刻,双手一合道:“卿还得再去一趟高昌,此事若成,当计一大功。”

葛卓希忙道:“愿为陛下赴汤蹈火,只是不知此去高昌,目的为何?”

李圣天道:“让法渊大师劝说阿厮兰汉保持中立。”

葛卓希一时间不知说什么。

高昌回鹘现任国王阿厮兰汉,汉化翻译就是狮子王,此人名字取得霸气,却是一个虔诚的佛教信徒,也是一个没有野心爱好和平的国王。

不管西域怎么乱,狮子王都不参与,凭借自身的地利,与四方贸易。

高昌回鹘的商队最远能达契丹的上京,于五代乱世,闷声发大财。

狮子王也很通晓人情世故,契丹强则向契丹称臣,然后后汉、后周自称西州外甥。总之只要能够做生意,弯个腰配个笑脸,狮子王一点都不在乎。

大虞现在势头如此,想要狮子王保持中立,真的很难。

李圣天眯眼道:“原本没有机会,可笑罗幼度心太大,他不应该用摩尼教来统治西域。大食法对于佛教还能容忍,但对摩尼教却是不能。一个月,只要一个月,朕就能逆转西域局势。只要高昌回鹘中立,我们有能力将东方抵达在沙漠之外。”

他说着,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

这是老天爷赏赐的机会。

然而他笑声还未落下,急促的马蹄声意外入耳。

于阗王宫比不上皇宫,却也规定不能跑马,除非紧急军情……

第十八章 单骑斩将第十六章 又菜又浪(第五更)第四十六章 战事焦灼第八章 委屈的赵匡胤第八十八章 魂断陈桥驿第八章 口不对心(一)第705章 圣战第六十六章 量大理之物力,结中原之欢心第八十四章 冲出东华门第十章 龙骧军扬威第七十五章 赵普入相第四十三章 和州攻防第一章 嫡长子名“丑丑”第二十三章 符家二老各怀心思第十八章 单骑斩将第三十三章 禁军逆行第一百三十六章 让猪拱了第一百一十一章 逃跑第十九章 攻城的小前奏第一百二十九章 给小觑了第十三章后蜀名将第二十七章 顺应民意第六十五章 枢密院改制第667章 敌众我寡第十八章 无法拒绝的利诱第一百六十五章 理论与实战第一百二十二章 腾位子第五十四章 出来了,回不去了?第四十三章 老三的逆袭第四十六章 罗幼度治军第660章 后遗症第655章 追击第四十三章 汴京见!第七十六章 垂拱而治第五章 江陵城乱第二十三章 送上门的石守信第一百四十六章 格局之差第四十一章 妄自尊大第四章 诱其腹心第四十四章 达成一致第一百零五章 夜袭激战第七十二章 当牛做马第五十七章 无为县火第八十二章 各有算计第二十四章 哼哈二将第五十七章 三个月内踏平岭南第七十七章 震怒惊恐第一章 自尽第一百六十六章 被遗忘的英雄第五十四章 出来了,回不去了?第六十八章 折赛花入宫第一百四十六章 新的未来,新的儒学第一百三十章 深山中的丁部领第七章 再订方略第六十三章 甘为棋子第十九章 攻城的小前奏第六十二章 有来无回第五十五章 真不讲武德第十七章 北汉投降第四十四章 五代冠首第一百五十四章 战事起第十三章后蜀名将第一百五十五章 两场军事会议第二十八章 嚣张跋扈第四十一章 两军对垒第三十二章 旅了个游第五十一章 穷寇莫追第666章 狠辣第五十五章 孤注一掷第十六章 攻不攻嘛!第三十章 巡视御营司第十章 齐活了第十章 龙骧军扬威第七十七章 过于顺利第三十六章 何须开战理由?第十一章 灯谜 与民同乐第三十章 各有安排第二十五章 两全其美第二十七章 穷惯的好处第三十章 哭了!是吓得?还是感动?第六十章 降了吧!第八十六章 怀念故国第十五章 为我大汉,死而无憾第一章 契丹上元节第一百四十三章 也有味了第三十一章 陛下,真神人也第五十五章 记忆中的叔父第709章 愿为陛下舞上一曲第三十六章 攻城 袭后第三十七章 “滚”第一百一十六章 做个选择第五十一章 绝对公允第九十八章 对马岛惨案第二十九章 针锋相对第三十一章 诬蔑第一百七十四章 心动的感觉第二十五章 自己人第十二章 名动汴京,指日可待第689章 凯旋而归第二十八章 意在渝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