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御下

驿亭酒肆。

张琼吃饱喝足,跑到对面客栈睡觉去了。

罗幼度、曹彬、潘美依旧天南地北的瞎聊。

潘美此人不像曹彬那般纯粹,小心思非常的多。

这不是贬低,而是不同人有着不同的生活方式。

曹彬是什么出身?

周太祖郭威妃子张氏的外甥,跟郭荣这个皇帝沾亲带故的,自己也是将门之后。有这身份在,换谁都能做一个存粹的人。

潘美不同,他的父亲就一军中小校。

想要不为人后,得一步步向上爬,相比曹彬万千条机会让他选择。

潘美只有一条曲折的路自己走,没有一点心思,早就湮灭于大众了。

年轻的时候放低点姿态,是为了日后能够俯瞰众生。

罗幼度自己能走到今日,也是一路算计出来的。

因故罗幼度特别能够理解潘美的心情,相比那些天生就是天之骄子的存在,无根无基的他,没有一点心思,怎么可能闯出一条大道?

他看出了相比曹彬单纯对军事的痴迷,潘美更想学的还是自己为人处事的经验,以及身怀的管理学与御下学问。

罗幼度存着拉拢潘美的心思,并不吝啬在这方面对潘美的指点。

管理学,罗幼度是有什么说什么,潘美能够接受多少,由他自己。

但是御下之术,罗幼度还是收着说的。

御下是一门很高深的东西。

古往今来,能成大事者,不无拥有非凡的御下手段。

这御下包含方方面面,上到君王统御臣子,元帅管理大将,大将指挥士卒,下到一个客栈掌柜管理店小二,甚至于孩子王管理毛孩子都能涉及其中。

御下最简单最直白的方式就是画大饼,让人相信跟着你有未来有希望。

但是这饼怎么画,画什么样的饼是有讲究的。

一味的画饼,不求实际,是空谈,忽悠傻子。

这世上哪有那么多傻子忽悠。

所画大饼必需跟利益结合,让人一边看到成果,一边得利。哪怕没有成果,失败了,也要给人希望,而不是永远的海市蜃楼。

罗幼度在这方面有着自己的感悟体验,并非单纯的空谈。

看了一下时间,罗幼度对曹彬道:“你去叫张琼,让他准备一下,是时候去跟韩老哥汇合了。”

曹彬作揖离去。

罗幼度见曹彬离开,对潘美说道:“对于不同的人,要有不同的手段。就如猫狗。猫这种动物,天性懒散,你不能给它吃饱。一但吃饱,它会自己找个地方睡觉,在它饿之前,不会理你。对于猫,我的态度是饿着养,随叫随到。至于狗嘛,敦厚忠诚。只要你将他喂饱,它愿意为你干任何事情。然一但你喂不饱它,由别人接手喂养。时间一长,哪怕忠诚如狗,也会成为别人的。”

这话说的有些腹黑,罗幼度知道曹彬不太喜欢,将他支开了。

潘美却是大有体会,不住点头。

用猫狗作比喻,已经是最大胆的了。

因为御下之术的巅峰就是帝王术。

罗幼度对中国几千年的历史都有一定的涉猎,对于历史上诸多皇帝的御下手段也有一定的了解。

将御下之术用至巅峰的人,罗幼度个人以为刘邦说第二,无人敢说第一。

有的人说若不是韩信感念刘邦的恩德,没有同意项羽的三分劝说。或者韩信野心大一点,听了蒯通的话,也许天下就三分了,刘邦得不到天下。

说这话的人一定不了解刘邦。

没有韩信,刘邦确实不一定能打赢项羽。但是只要韩信在刘邦的麾下,三个韩信都不是一个刘邦的对手。

韩信手中权力最巅峰的时候在灭齐之后,手中雄兵十万,带着灭魏、徇赵、胁燕、定齐的威势,向刘邦讨要伪齐王。

世人大多只是知道,刘邦气得跳脚,多亏了张良、陈平暗中踩他的脚,压住了他的火气,向韩信妥协。却不知刘邦妥协之余,还给灌婴、周勃写了信。

然后灌婴、周勃直接带兵南下,对项羽进行了包围,根本就没有理会自己的上司韩信。

灌婴、周勃这一走,韩信手中的兵,直接少了一半。

封齐王,是刘邦的施恩。写信调走灌婴、周勃。是施威,告诉韩信权力我可以给你,也收得回来。

刘邦妥协是为了击败项羽,而不是惧怕韩信。

很多人搞错了这一点。

刘邦三番四次的轻易从韩信手中夺权,为得是什么?

他知道韩信厉害,根本就不给韩信建立自己班底的机会。

韩信手下的大将曹参、灌婴、周勃、张耳,哪一个不是刘邦的铁杆?

韩信但凡敢说一个反字,曹参、灌婴、周勃、张耳他能调动哪一个?

刘邦围杀项羽的时候也没有用尽全力。

他留了一支兵马在齐国,曹参部,刘邦麾下历经大战最多的攻城略地最多的强兵,名义上是留下来平定齐国尚未降服的地方。

但只要韩信有胆子不接受刘邦楚王的册封,想回到齐地立足。

就看韩信能不能活着回到齐地。

刘邦自己的军事水平中上,远不能与韩信相比,但他敢用韩信这种兵仙猛虎,自然做足了伏虎的手段。

这种巅峰的御下手段,罗幼度可不敢跟曹彬、潘美讨论细说。

他们也不需要了解这些,身为将相,懂得御将兵足矣。

即便如此,依旧让还未接触到这一层次的潘美受益匪浅。

潘美起身行了一个大礼道:“潘美今得先生指教,受益良多,愿以先生为师,只恨不能陪伴左右,聆听教诲。”

罗幼度忙道:“不可如此,仲询还大我几岁。你我以朋友相交,相互探讨学习,互相为师。你如此大礼,我哪里受得起。”

潘美执意拜了三拜:“从古到今,莫不以达者为师,怎可以年岁而定。”

罗幼度劝他不动,也就由得他了。

两人再度坐下,罗幼度道:“以你之才,不因困居陕州。若有机会,我会向朝廷举荐,将你调入京师,或者其他好的岗位,你可愿意。”

潘美再次起身作揖道:“学生愿听先生安排。”

两人心照不宣的一笑。

罗幼度此番回京,必然一飞冲天,他需要自己的班底。

潘美这样的人才,不就是最好的班底基石?

第六十七章 要争,便争吧!第九章 知己第二十一章 夔州失守第九十章 冗官与发展第665章 趁机击溃南朝第一百六十二章 马前卒第四十四章 谁还玩老套路?第三十六章 殿前司的军人,为何不行?第二十三章 现在投降,还来得及嘛?第八十三章 丑丑、阿貔第四十四章 五代冠首第六章 兵不血刃下南平第四十二章 要让虞国付出代价第三十九章 三降将第三十五章 见李重进第九十八章 对马岛惨案第五十九章 赵匡胤,不可典禁军第二十四章 开弓没有回头箭第六章 政治战略第二十五章 声名大噪第四十八章 别去招惹了吧!第一百四十一章 活得通透敞亮第三十九章 皇家日报第四章 诱其腹心第692章 全新的庙堂局势第四十五章 鲜明对比 忠义伊审征第一百一十七章 偷跑第三章 文化入侵第七章 打到他妥协第三十九章 潘美归来第一百八十二章 开门红第三章 只为四海归一第682章 不畏死的康家父子第五十五章 攻取渝关第七十一章 仇恨的种子第一百七十七章 向西求援,发动圣战第四十三章 搏杀第三十八章 朱元来访第六十四章 欺我中原无人?第三十三章 兵临舒州第七十一章 针锋相对第二十一章 屎都赶不上热乎的第二十章 张琼的单纯心思第一百五十六章 洞若观火第三十二章 瞬间奔溃第二十章 收编第八十四章 冲出东华门第五十六章 以为受到天罚的倭军第二十五章 自己人第十九章 风驰电掣王昭远本书由来!第六十七章 全线溃败第六十四章 夜间取城第三章 文化入侵第二十四章 小小的诱惑第四十六章 讲道理是为了打服第五章 耶律贤第五十五章 记忆中的叔父第一百九十二章 来贺(终章)第四十五章 挑事第694章 送行第九十三章 如此君臣第十九章 断案第七十七章 可怕的内卷第十八章 老少两狐狸第二十八章 变得不止一人第二十五章 自己人第696章 远谋不如实利第一百六十五章 理论与实战第一百七十四章 心动的感觉第四十三章 汴京见!第二十六章 火中取栗第二十九章 再次内卷第七十四章 人马嘶鸣第五十五章 孤注一掷第十五章 饿极的猛虎第五十七章 死第一百六十七章 状元、探花第八十章 吓傻的赵家兄弟第四十五章 殿中策(上)第七章 打到他妥协第三十八章 登基大典第一百二十五章 能干事,也能惹事第二十八章 利益捆绑第八章 破局第三十九章 熟悉的名字第五十四章 巢湖水寨第二十章 小太监秦翰第二十六章 不敢赌第十二章 定计第十一章 各领一军第七十五章 文德殿夜第八十六章 怀念故国第十五章 大婚之日第七十一章 针锋相对第八十三章 孔明灯第665章 趁机击溃南朝第三十九章 皇家日报第四十八章 别去招惹了吧!第三十七章 徒劳无功的萧胡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