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笔来

大年初一一大早,陶玉书领着陶希文、陶希武这两个小的见着人就拜年,成功收割了一波压岁钱,林朝阳也跟着出了点血。

陶、杜两家在燕京亲戚并不多,只有丈母娘杜若慧有个堂哥在燕京,前些年陶家人四散各地,陶玉墨就是寄住在这个堂舅家里。

因着这段过往,陶家人对堂舅一家都万分感激,大年初二的时候陶父特地带着全家到堂舅家给拜了个年。

堂舅叫杜若林,这些年一直在部队,因此在嗡嗡嗡中受到的冲击非常小,一家人住在石景山脚下的军区大院。

堂舅一家四个子女,两男两女,三个都成家了,只有最小的儿子杜峰还没结婚,现在是燕京军区战友文工团的文艺兵。

两家人难得聚在一起,肯定要吃顿饭,大家忙碌着午饭的时候,杜峰斜倚在沙发上,捧着一本《沪上文艺》悠哉悠哉的看着。

陶玉书到厨房帮忙,却被陶母嫌弃笨手笨脚,给赶了出来,无奈只好坐到旁边的沙发,拿起茶几上的《十月》也读了起来。

“姐,你读的是中文系,什么时候也发表个小说啊!”

看了一会儿小说,杜峰问陶玉书。

闻言,陶玉书翻了一个白眼,“大舅说的一点都没错,你就是不学无术。你以为中文系是培养作家的地方?”

杜峰并不在乎陶玉书的贬低,“不然呢?”

“中文系的全名叫中国语言文学系,文学只是我们研究的一个方向而已,中外文学、古代汉语、古典文献、应用语言这些也是。中文系是培养学者的地方,不是培养作家的。”

连资讯发达的21世纪都需要张雪峰这样的报考专家存在,七十年代的杜峰问出这样的问题也就不奇怪了。

“哦,这样啊。”

听着杜峰的语气带着几分遗憾,陶玉书问道:“怎么?想考大学啊?”

“没有,我就随便问问。我这水平你又不是不知道,考什么大学啊。”

陶玉书调侃道:“你这水平很高嘛,我看又是《十月》、又是《沪上文艺》。”

“在部队闲着无聊啊。诶,你说,我写点东西投稿咋样?”

陶玉书看了他一眼,表情微妙,“你什么时候这么爱好文学了?”

杜峰神色突然扭捏起来,“还不让人追求进步了?”

陶玉书偷偷问道:“要追女孩儿吧?”

被拆穿了心思,杜峰的脸上露出一丝意外和窘迫,顾左右而言他,“这你就别管了,你就给我指导指导就行。”

陶玉书没有回答他的话,拿过他正在看的《沪上文艺》,翻到《秋菊打官司》的部分,问道:“这篇小说看了没?觉得怎么样?”

“看了,写得好啊!”

“具体说说,好在哪里。”

杜峰便秘一般吭哧了好一会儿,只说出了五个字,“秋菊写的好!”

陶玉书无奈的摇了摇头,“我看你啊,这辈子跟文字工作无缘,吹你的小号去吧。”

“你别瞧不起人,以前是我不爱看这些东西。”杜峰不服气的说道,但眼下他还得求人,哀求着说道:“姐,你帮帮忙,给我出出主意。”

“我可帮不上忙。”陶玉书怕被他缠上,赶紧起身,正好林朝阳走过来,她顺势便将他推了出来,“问你姐夫吧,这个他在行。”

早在半年前,杜家人便得知了陶玉书嫁了个农村丈夫,还把人跟带进了城的消息。

每每聊起,家里人总会为这个姐姐感到遗憾。

今天总算是见到了林朝阳的真人,只相处的短短两三个小时,杜家人对林朝阳的观感还算不错,至少在接人待物上是非常知进退、懂分寸的,不是他们想象中乡野村夫。

“姐夫,你还懂写作?”

杜峰的语气中包含了充分的不信任,林朝阳笑眯眯的看着他,“略懂,略懂!”

陶玉书把他推出来当挡箭牌,林朝阳也不好推辞。

杜峰把他拉到一旁,嘀咕道:“姐夫,就是……那个……给女孩子……嗯……”

便宜小舅子好歹也是个小军二代,如此作态只能让林朝阳感慨这纯洁的七十年代。

“写情书是吧?”

林朝阳一句话总结到位,杜峰迫切的点了点头。

“情书写了没?拿来我看看。”

杜峰将他拉到了二楼的房间,在抽屉里掏出一叠被搓磨的不成样子的信纸,递给林朝阳之时又有些扭捏。

“小萧同志:你好。***教导我们: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走到一起来了。一切革命队伍的人都要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

经过一年多时间的相处,我对你产生了强烈的好感,我欣赏你那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和对文艺工作的热爱……”

林朝阳看完沉默良久,这玩意能叫情书?

“杜峰啊,你要追的这位女同志是女教员吗?”

杜峰摇了摇头,“不是啊,就我们文工团歌舞队的舞蹈演员,她舞跳的特别好,《草原女民兵》姐夫你看过没?她……”

一说起暗恋对象,杜峰来了精神,林朝阳连忙打断他。

“不用说那么详细。你就告诉我,她是个什么性格的人,有什么爱好?”

“她啊……”杜峰回想了一下,“爱说爱笑,爱吃零食,还爱看书。”

“《十月》《沪上文艺》这些她都看?”

刚才在客厅,林朝阳注意到了杜峰旁边的杂志。

“嗯,她很喜欢文学。”

有点不太好搞哦,林朝阳思忖着,又问道:“自己写吗?投不投稿?”

“这个……好像倒是没有。”

那还好点,林朝阳又低头看了看小舅子的“情书”,就听杜峰说道:“姐夫,你帮我好好改改。”

改?

改这玩意儿,那不是屎上雕花吗?

“这玩意就别要了,重新写吧。”

“重新写?”杜峰一脸不舍得,“我好不容易写的。”

“你写情书是为了追女孩子用的,不是要搞收藏。”林朝阳忍不住吐槽。

杜峰心想也是,“姐夫,那怎么写?”

“笔来!”

第22章 短、平、快的项目第22章 短、平、快的项目第42章 内参电影真值钱第102章 友人许灵均第60章 等爷以后有钱的第80章 1979年文坛扛鼎之作第92章 学习使人快乐第5章 祖坟着了第148章 《中国文学》第118章 座谈会争锋第114章 玩的可真脏啊第133章 降维打击第152章 苦差事第20章 偷吃姐妹花第71章 结尾不够深刻第55章 你们愿意给个高价吗?第23章 《未名湖》顾问第166章 棉花胡同第147章 现象级作品第76章 《小鞋子》的反响第95章 大师也这么爱钱吗第126章 我去装装逼第136章 夸张的销量第101章 你看人的眼光真准第83章 一份稿子,收两回钱第93章 《高山下的花环》发表第117章 我还治不了你?第3章 朝阳,跟我去燕京吧第100章 钱越多,越不够花第60章 等爷以后有钱的第5章 祖坟着了第178章 不够帅第8章 毛脚女婿上门第188章 会英文很了不起吗?第115章 怎么就走上写小说的歪路了呢?第101章 你看人的眼光真准第12章 好福气啊第86章 长寿的秘诀第18章 《燕京文艺》第163章 转行当编剧?第136章 夸张的销量第23章 《未名湖》顾问第170章 阿毛的邀请第185章 有什么了不起的?哼!第130章 要两块给五块,你啥意思啊第17章 站队要认清形势第160章 我是造了什么孽第148章 《中国文学》第194章 请了个活祖宗第70章 美国愤青第62章 《十月》怎么了第107章 越想越难受第174章 伟大的亚伦·布什内尔第57章 法外狂徒继任者第177章 让人眼热第64章 被全世界孤立第155章 厨子里小说写得最棒的第98章 为了一个崇高的理想第46章 1978年的最后一天第99章 自己的媳妇自己宠第80章 1979年文坛扛鼎之作第76章 《小鞋子》的反响第16章 七七级中文系第100章 钱越多,越不够花第38章 座谈会都是捧臭脚第190章 想学我教你啊第59章 少说也得是个中篇吧第117章 我还治不了你?第81章 老师们的阅读理解第26章 把稿子带走第96章 部队需要你这样的人才第58章 培养一位国际主义战士第28章 有盼头第64章 被全世界孤立第53章 比《简·爱》还上头第45章 你这就属于作弊了第41章 想着换张床吧第80章 1979年文坛扛鼎之作第130章 要两块给五块,你啥意思啊第177章 让人眼热第32章 阿祖想收手了第181章 大家都是大学生,摆什么老资格?第112章 只要你高兴第190章 想学我教你啊第82章 我才多长时间没来第74章 作品不等于人品第33章 中国出了个许灵均第103章 好一个许灵均!第39章 我可真不是个人第62章 《十月》怎么了第75章 脾气还怪好嘞第177章 让人眼热第173章 新书发售第159章 我还有更棒的第34章 百闻不如一见第168章 最完美的结局第125章 光荣的任务第49章 好风凭借力第28章 有盼头第121章 打工人最大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