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三章 知遇之恩

七月初,林子轩被推选为京城作协的副主席。天籁小说www.⒉3txt.com

京城作协拟定召开“林子轩作品十年研讨会”,邀请京城的作家和文艺理论家对林子轩近十年来创作的小说和影视作品进行讨论和总体评价。

京城作协采取的是理事会制度。

理事会主席一名,副主席七名,秘书长一名,驻会专业作家和合同制作家若干。

驻会专业作家是终身制,无论是否继续创作都能从作协领取工资,待遇等同于公务员。

合同制作家属于新事物,从八六年开始实行。

在合同期间,作家从作协领取基本的生活费用,同时每年必须在省市级以上刊物上表或出版不低于十五万字的作品。

合同制作家也分为驻会、专职、兼职和挂职等。

林子轩属于驻会作家,不过不是终身制,他没赶上好时候,如今作协取消了终身制。

和合同制不同,他没有硬性的写作任务,比较自由。

林子轩是九六年加入的京城作协,以他在国内文坛的名气早就可以捞个一官半职了,可上面的位子就那么多,除非有人退下去,才能轮到他。

国内论资排辈的现象相当普遍,只能慢慢的熬资历。

今年京城作协理事会刚好有一位副主席生病住院,估计几年内没有出院的希望。

林子轩前往医院看望过那位副主席,现在应该是前副主席了。

既然顶了人家的位子,就算平时没什么交往,这时候也要表现出对于前辈的尊重。

成为京城作协的副主席只是向上的一小步,整个作协的体系极为庞大。

各地的作家协会都是华国作协的分支机构。

华国作协共有主席一名,副主席十四名,主席团委员三十名,这四十五人组成了华国作协的最高权力机构。

林子轩现在是京城作协的副主席。

他的升级之路是京城作协的主席,华国作协主席团委员,进入三十人大名单。

接下来才有机会角逐华国作协副主席的职务,最终登顶成为华国作协主席。

按照五年升迁一次来算,也需要二十年时间才有机会成为作协的领导者。

这还要看有没有机遇。

就像这次,如果不是那位副主席住院,他还要再等上两三年才行。

有了慕致远在文化部门的关系,林子轩有很大机会在五十岁以后成为华国作协的主席,不过他对这个职务并不热衷,太耗费时间和精力。

他只要能混到主席团委员的地步,拥有言权就行了。

华国作协主席团委员的成员大多是国内的著名作家,有些是少数民族的作家,或许不太有名气,却代表着华国的多样性。

主席团委员参与处理作协的日常事务,对各项议案有表决权。

他们有权利向国家有关部门提出艺术方面的建议。

在全国作家协会代表大会上主席团委员能够和国家领导人直接交流,这就是言权。

林子轩觉得自己四十岁前能进入华国作协主席团的三十人名单就算是非常幸运了。

京城作家协会在这个时候推选林子轩为理事会副主席,召开“林子轩作品十年研讨会”,和《渴望》续集的拍摄有不小的关系。

《渴望》续集从布消息到现在,一直备受关注,热度不减。

这十年华国社会的面貌变化很大,人们的思想观念日益开放,有着太多的话题可聊。

林子轩的作品刚好跨越了整个十年,和时代的展合拍,极具代表性。

九零年的《顽主》和《渴望》,前者展现了改革开放初期社会青年的迷茫和困惑,后者则是对八十年代的一种回顾和期盼。

当年《顽主》刚一表就遭到了社会的批判,传统作家们对其口诛笔伐。

甚至有作家在作协大会上指责《顽主》是一篇反动小说。

十年过去,现在来看,一切显得那么的可笑,只能说在那个时代大家的思想还没有放开。

随后的《外来妹》、《编辑部的故事》、《京城人在纽约》、《过把瘾》等等,每一部电视剧都是当时时代展的一种反映。

把这些影视剧串联起来,就是一部九十年代的展史。

《活着》和《许三观卖血记》是对历史的反思,是用沉重的笔触描写劳动人民的苦难。

这两部小说在国外的影响力不小,在国内还没有文艺理论家进行过系统的研究。

至于《卧虎藏龙》和《小雪的大冒险》不是这次研讨会的重点,这两部小说稍显另类。

《卧虎藏龙》里有传统文化的底子,对道家文化做了详细的阐释,不过武侠小说一直难登大雅之堂,传统作家对此颇为排斥。

《小雪的大冒险》作为一部国内的童话小说,故事背景却在西方,还是魔法世界。

这个不太好讨论,这部童话小说在国内外畅销,受到读者的追捧,或许可以谈谈作品如何走出国门的话题。

这次作品研讨会预计举行一个礼拜的时间,主要议题是作品如何反映时代。

京城作协这么做显然有蹭热度的嫌疑,借助《渴望》续集的影响力吸引媒体的关注度。

他们还想和林子轩建立合作关系。

京城作协不光是负责工资,还要组织各种活动,促进京城地区创作的繁荣和展,扶持新人,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等等。

林子轩作为作家中先富起来的那部分人,还是影视公司的老总。

有条件对京城地区的其他作家进行帮扶,特别是在小说改编成影视剧这个方面。

林子轩对此没什么意见,既然当了作协的副主席,就要做点实事,也能落个好名声。

研讨会在京城丰台区的京丰宾馆举行,这儿经常举行政府部门的会议。

林子轩和京城作协的主席一起走进宾馆的会议室,会议室内响起热烈的掌声,他从刚开始被作家们批判到现在被接受用了十年的时间。

他看到会议室里坐着的一位老人,赶忙上前握手打招呼。

此人正是《京城》的原主编周天涯,《顽主》正是在周天涯的力荐下才得以表。

这便是知遇之恩。(未完待续。)公告:本站推荐一款免费小说app,告别一切广告。请关注微信公众号进入下载安装appxsyd(按住三秒复制)

第六百七十九章 得年轻人者得天下第七百五十四章 主持第八十一章 新人入门第一百六十一章 出路在何方第八十章 京城演艺圈的新势力第十二章 痞子文学第七百二十七章 口碑第四百四十四章 文凭第九十七章 好日子第五百九十六章 有容乃大第四百五十七章 等级第五百零四章 战略伙伴第二百二十八章 走向世界第六百七十二章 好彩头第六百四十九章 规矩第九十四章 第一个吃螃蟹的人第三百八十九章 拿不准请假第五十九章 靡靡之音第五百七十二章 梦醒时分第一百零四章 文坛多面手第三百二十五章 抓周第四百五十六章 人情味第七十章 大时代第五百四十八章 入股第三百八十章 分歧第七百三十七章 票房第四百六十三章 文化差异第六百五十九章 结合第八百章 布局第三百五十二章 实力第四百五十七章 等级第二十三章 这个世界变化太快第一百八十二章 遇见请假第一百八十五章 说服第四百七十五章 主角第四百二十九章 拍卖会第六百四十章 接机第二百六十八章 毕业作品第八百一十五章 回顾第四百三十五章 参观第五百一十五章 成长第七百一十六章 论坛第六百四十三章 出发点第五十三章 面试第五百七十七章 选择第十二章 痞子文学第三十章 家的味道第四百八十六章 天凉好个秋第七百五十章 专访第三百一十三章 小雪的大冒险第一百零八章 一道坎第四百一十一章 传言第一百零二章 客串第三百六十八章 戏包人和人扛戏第五十五章 去南方第十五章 发薪记第一百六十八章 投资未来第一百六十八章 投资未来第四百六十三章 文化差异第三百二十三章 孩子第四百三十七章 分工第二百五十一章 我很怀念它第六百八十七章 冰棍第七百零七章 处罚第六百二十二章 性格第二百六十四章 理发第二百五十三章 岁岁年年人不同第六百七十一章 大使第四百一十六章 资料片第五百五十四章 报道第六百三十四章 自主第七百一十一章 试映第四百三十二章 成名之后第五百三十章 人心的问题第四十五章 三个剧本第四十八章 那根看不见的线第七百六十七章 小雪日记第六百零六章 飞驰的少年第五百一十七章 第一步第一百六十五章 做名女人更难第七百七十八章 印象第三百三十四章 工业和艺术第七百二十章 会议第一百九十八章 困境第八百零五章 交替第五百五十八章 目标第七十二章 改变第六百九十四章 片场第四百八十六章 天凉好个秋第二百五十八章 和好莱坞的距离第三百二十章 拿奖模式第三百四十六章 观望第八百零三章 角逐第七十章 大时代第七百四十八章 卖点第四百九十四章 大赛第二百二十五章 小世界第三百零四章 市井化的江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