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章 京城演艺圈的新势力

参加的饭局多了,就能接触到形形色色的人物,林子轩由此对京城演艺圈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这是由各种小圈子混杂而成的微型江湖。

基本上有以下几个圈子组成。

部队文工团和地方文艺团体,这是较为笼统的区分,这时候军人受到尊重,部队文工团的成员都有军人的身份,很多歌星和演员都是文工团出身。

电影演员、电视剧演员和话剧演员也有不同的圈子,这主要是看在什么单位工作。

还有学校组成的圈子,戏剧学院、电影学院和广播学院,以及其他艺术院校,这些学校毕业的学生各自都有自己的小圈子。

戏曲界和相声小品演员等等,这也是京城演艺圈的一份子。

华国其他地方来京城闯荡的北漂一族也是个圈子,他们互相照应,彼此帮忙。

这些圈子交错在一起,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大体上聊几句就能找到彼此都熟悉的人物,大家都在四九城混日子,对各种圈子里的成员和掌故门清的很。

对于外人来说,想要进入这些圈子并不容易,首先你要有这个资格,得到认可,其次就是有熟人介绍,否则也就不是圈子了。

这时候的演艺圈风气尚好。

所谓的圈子大抵上是前辈提携和照顾后辈的一种方式,大家时不时的聚在一起,聊聊演戏的经验和最新的消息,能够增长见闻和拉近关系。

林子轩入行一年,算是京城演艺圈的新人。

在他身边同样有一个小圈子,这就是以京城电视艺术中心为主的一群人,不过他们这群人在京城演艺圈还属于小字辈。

葛尤和冯晓刚虽然在演艺圈混了不少年,却一直没有混出名堂。

张国粒在蓉城算是个腕,但在京城属于粉嫩的新人,还没有打开局面。

他们这群人和其他圈子有交集,论起来大家都有渊源,比如葛尤和冯晓刚有部队文工团的关系,葛尤家的老爷子是电影圈的前辈。

林子轩毕业于京城广播学院,也会混在广播学院的圈子里。

这个小圈子以前或许不太惹人瞩目,不过随着《编辑部的故事》的热播,让他们在电视圈里崭露头角,引起了不少人的关注。

相较于葛尤的一炮而红,林子轩和冯晓刚这种搞幕后工作的就低调许多,只有真正的圈内人才会重视他们。

尤其是林子轩,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写了三部热播的电视剧,《渴望》更是红遍全华国。

这怎么都算是奇才了。

以前林子轩是在做自己的事,交际的圈子比较窄,现在扩大了交际圈,认识了不少圈子里的前辈,得到了认可。

不少演艺圈的前辈认为林子轩他们这个小圈子敢想敢干,打破传统,是一股新势力。

当然,这是一种善意的勉励。

林子轩对此有着清醒的认识,他们还只是在电视圈有了点名气,在电影圈还是个不折不扣的新人,想要在这个演艺圈混出名堂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就比如他们琢磨出的这个《大撒把》的本子,艺术中心没有钱投资,只能找电影厂合作,在京城也只有京城电影制片厂会拍摄这种略带文艺的剧情片。

如果政策放开,他们自己办一家电影公司,那也要到处拉投资,组建剧组和后期制作都需要人脉,还有审核和影院放映的环节。

只要不是拍摄地下电影,就要把正规程序摸清楚。

说到底,他们缺少制作电影方面的经验,这是新人都会面对的问题,还需要继续学习。

这段时间,他们这个小圈子加入了两位新人。

陈晓艺带着两个女孩子不时会过来聚聚,一位叫做徐繁,一位叫做江姗。

她们三人在戏剧学院是同班同学,毕业后都分配到了京城话剧院,在做话剧演员的同时朝着影视行业发展。

徐繁比较安静,看起来是个有主见的人,江姗性子活泼,透着江南女孩的灵秀。

“你们话剧院忙不忙?”林子轩关心道。

“我们刚工作,还在实习阶段,单位的大戏轮不到我们,只能演一些小角色,空闲的很。”陈晓艺略带抱怨的说道。

话剧行业比影视行业更为保守,讲究论资排辈,刚进单位不可能马上就能让你当主角,给你开一台大戏,那不现实。

即便是陈晓艺这种已经走红的演员也不行,这就是规矩。

就像林子轩在京城广播电台一样,前三个月基本上都是打杂,表现好了才会有机会。

“没事,让小林给你们写本子演电视剧。”冯晓刚出馊主意道。

“有本子也没钱拍,今年咱们的预算差不多了,只能等明年了。”林子轩摇头道。

拍完《我爱我家》这部戏基本上就到年底了。

艺术中心目前来说处于盈利状态,不过花销也大,要改建摄影棚,添置拍摄设备,还要买一辆面包车,不然拍摄外景很麻烦。

而且,办公地点总不能一直在华国电视台,李虹正想着在外边租房子。

她看中了海淀区四季青公社的两排平房,条件简陋了点,环境还不错,有一个大院子,这只是暂时的办公地点,等赚了钱再盖办公楼。

“咱们是既缺钱又缺人手,日子过的紧巴巴的,英雄无用武之地啊。”冯晓刚感叹道。

“放心吧,冯哥,今年来个开门红,明年肯定就大丰收,到时候咱们有钱了就可着劲的花,一手拿一个大哥大,一个用来打电话,一个用来接电话,自己打给打自己玩。”林子轩玩笑道。

“那不是有病么?就是有钱也不能这么作啊。”冯晓刚大笑道,“还别说,这段子以后可以用在电影里,挺有意思的。”

“咱那《大撒把》的电影本子找到路子了么?”林子轩询问道。

“京城电影厂倒是有想法,不过还在讨论,估计要个把月才能有结果。”冯晓刚回应道。

“要真成了女演员就别找了,也照顾照顾咱们自己人。”林子轩提议道。

“这还不是一句话的事,让她们和尤子试试戏就成。”冯晓刚点头道。

这就是圈子的作用,一个圈子里的人自然会互相帮衬着。

第一百七十一章 停播第二百八十三章 起步第二百三十三章 阳光正灿烂第五百四十七章 主动权第五百七十五章 提醒第四百八十一章 京派第五百六十四章 怀旧第五百八十一章 十七岁第五百八十九章 招标第六百八十章 经纪第六百零三章 学习第六百二十四章 动员第五百八十九章 招标第四百零四章 获奖之后第九十七章 好日子第三百零五章 忙碌和闲适第三百二十九章 传统第二百七十章 上映第七百九十八章 开学季第五百八十九章 招标第六百二十六章 过节第五百八十一章 十七岁第二百七十章 上映第六百七十章 时机第五百二十七章 在路上第一百一十五章 这里是战场第四百七十三章 未映先火第六百八十章 经纪第五百二十二章 留级事件第六百六十一章 时不我待第二百五十七章 娱乐片的春天第一百一十六章 相通的情感第三百二十七章 内心戏第四百九十六章 补考第二百三十七章 武侠第五百九十章 公关第二百零四章 相识于微时第七百零九章 配合第八十六章 大制作第三百九十五章 大数据第八百零四章 成名之前第五百四十七章 主动权第六百一十八章 倔强第八百二十三章 宣传第五百五十三章 长大成人第二百八十一章 契机第八十四章 故都的秋第五百五十八章 目标第四百一十三章 回顾第五百零八章 综艺第七百三十八章 婚礼第六百六十八章 未来第五十六章 两种不同的生活态度第七百五十五章 新年第四百六十章 众说纷纭第二百五十章 好消息第二百一十九章 获奖第七百四十二章 破冰第四百四十二章 主旋律第二百五十四章 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第二百六十一章 大势所趋第六百七十二章 好彩头第四百四十九章 合适第六百七十一章 大使第四十一章 青春正当时第五百一十八章 亲热戏第四百九十章 余地第七百八十六章 同学第六百二十七章 心性第七百二十五章 连线第三百五十二章 实力第四百七十九章 主动第五百六十章 夜色温柔第三百三十九章 旅游第五百零二章 代价第七百八十章 娱乐圈第七百七十八章 印象第六百一十六章 电话第四百七十五章 主角第四百九十七章 一切尽在不言中第一百零六章 记住这种感觉第七十一章 石桥第一百零八章 一道坎第五百九十八章 争议第七十三章 交情第一百八十四章 主旋律和大众化第七百五十八章 大片时代第二百九十一章 一个导演第五百零五章 版权第四百零七章 选题第五百二十五章 竹林戏第二百二十五章 小世界第六百零二章 渠道第五百三十三章 培训第五百一十六章 锻炼第四百二十三章 神帖第四百一十八章 公益广告第三百五十七章 优势第七百二十章 会议第一百一十章 在纽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