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 竟是女人

对于这一次的情况,许多人都感到莫名其妙,尤其一些作家。

因为大家以前根本不知道张若虚此人,即算知道,也是古时那位“孤篇压全唐”的大诗人,可不是眼前这位武侠小说作家。

君莫愁被一些读者顶的够呛,尤其有人提及“绿帽子”之类的笑话,弄的其他读者哭笑不得。

一些媒体出来凑趣,竟将君夫人的资料给逗了出来,巧的是,君夫人长的倒十分貌美,正是青春年华。

于是,有些读者的恶趣味来了。

“前些日子,有位仁兄的猜测,如今看来,还是颇有见地的。只叹君先生家事不谐,本该反躬自省,偏偏咽不下气,跑来报纸上凑热闹。弄到这步田地,世人皆知了,怕夫人在家中要与夫人打饥荒了……”

————八卦门徒

这种揶揄口吻,最招人生气。

可通篇文章,只是逗趣,虽恶心人,却说的模棱两可,看不出半个有关“绿帽子”的字。当然,理解上并不会有什么障碍,许多读者反倒有种会心一笑的愉快感。

于是,话题的方向变了,《射雕》粉丝的郁积之气也消,反倒逗弄起君莫愁来。

“若虚先生原是这样的人,真是没想象到,那被骂也是应该的。大家要有些同情心,不要再指责莫愁先生了……”

————小猪

“要是我,我也选若虚先生。看文章就知道是个古典文雅,风流蕴藉的人物。能写出黄蓉这样可爱的女性,一定是个知道疼人的男人,君先生的脾气差了点……”

————白凝

“‘一枝梨花压海棠’是真正的人间悲剧,若是出现意外,也是意料之中的事,不值得大惊小怪……”

————胖子

“没想到张若虚先生也是个风流人物,嘿嘿,原本只喜爱他的才华,现在不得不崇拜他的为人了……”

————鼠辈

“彪悍的人生,需要彪悍的事迹……”

“若虚先生人品有问题,让人失望,看在《射雕》的面子上,勉强原谅他……”

“人不风流枉少年,也枉中年…………”

“勇敢地追求真爱,我们很期待……”

“……”

纷纷扬扬的言论,有些源于读者,有些是报刊工作人员自己编写的,说的含蓄幽默的有,说的露骨的也有。

对于亲身参与此事的人,和大部分了解此事的人,对这些言论自然不信,只是当做趣事写着玩。

只是大家偏一本正经地说,就像确有其事似的,一部分人的目的,不过是为了恶心君莫愁,更多人则只是为了凑热闹,国人围观看热闹的习性,从来没有改变过。

其实君莫愁年才三十五六,夫人则是三十左右,勉强可算“郎才女貌”,而且两人情感极好,可不是什么“一枝梨花压海棠”。

但此事一出,两人还真闹了些矛盾,君夫人对自己被人揶揄,很感愤慨,所以打发丈夫晚上睡书房,不准踏足卧室一步,这绝对是君莫愁所不曾预料到的。

故而,过了几天,他终于未能忍住,在报上又写了一片文章:

“近来议论纷纷,甚嚣尘上,诸位对君某群起攻之,不知意欲何为?

辨事研物,难免言语相交,本无甚出奇。只如今却涉及内人,无中生有,措辞轻薄,可是君子所为?

虽已是开放社会,妇人名声,仍要尊重才是。更何况既是‘个人恩怨’,自当直接找君某,何故‘株连’她人?”

这一连串的疑问,也算合情合理,再加上处于“受害者”的位置,确实易遭人同情。

只是君莫愁旧性不改,并不仅仅抱怨一番:

“君某年近不惑,水平不敢当如何高超,经历见识总还有几分。

对《射雕》之评价,出于自身责任,不忍文坛为些许宵小之辈搅乱,有感而发而已,非为提高名声,非为吸引眼球,更非为所谓‘个人恩怨’。”

话中有自夸之嫌,即算是实话,也惹人生厌。

至于“宵小之辈”指的是谁,无从得知,大概是《射雕》作者与读者的总称吧。

接着,他又提到武侠小说,重新恢复了那张利嘴:

“武侠小说,不过是些下流读物,一些无聊文人的胡闹之作。

历来为正统文坛所鄙夷,前辈高人的文集中已有提及,非君某的独创观点。

《射雕》既是武侠小说,自然处在其中。再者,与以前的小说相比,《射雕》还要差上几分,前日的批评,如今看来,还算是轻了。

至于君某言语,有人批评过于犀利,这是个人风格问题,本没有是非之分。至少,君某所言,还算在理,亦敢挺身拍胸负责。”

武侠迷们听了,自然要怒的。

自己喜爱的东西,即算真的这般不堪,谁又希望听到这样的话?

“非像某些人等,行迹隐秘,外界言论纷纷,仍不敢现身自辩。偏又挑唆读者,攻击他人,且涉于人闺房中事,手段之下流,于私德有亏,令人不齿。

若是对君某所言不服,尽可站出来,不必作妇人行迹,藏头露尾,暗中伤人……”

“某些人等”是谁,不言自明,本来一片中规中矩的文章,可能消弭争端的,却又变成了骂人。

所以,一轮新的热闹又开始了。

前次那位比较活跃的“无名小卒”又冒了出来:

“君先生的文章似乎文明了许多,难得难得,可喜可贺。

说到‘风格’问题,既然这篇比上篇有所不同,看来并不是什么固定不变,原只在个人愿意与否。

在此,送先生一句话,‘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愿先生勉励,继续前行。

至于‘个人恩怨’,只是笑语,没人会当真,君先生不必挂怀。倒是文末的口气,十分易造成‘个人恩怨’,望先生三思。

说‘某些人等’挑唆读者,此事应该不会发生,因为到现在为止,‘某些人等’,一直在‘藏头露尾’,并未做出过任何回应,更何况‘挑唆’?至少,在下绝没有遇到这种状况,更不是要‘攻击’谁,不过是因为正义感发作,‘有感而发而已’。

辨事研物有的是方法,冷嘲热讽却不算其中一种,算的话,也只是很差的一种。以这次的文章看,先生做好的机会还是很大的……”

看着似乎一副好人的面目,为君莫愁提醒建议,却充满了讥刺的味道,尤其对君莫愁文章的一再引用,使得效果更加明显。

君莫愁读到这篇文章时的脸色如何,无从得知,大抵上不会太好。

另一位名叫“中学教师”也来凑热闹:

“我就不明白了,武侠小说怎么就这么不受君先生待见呢?君先生的童年是如何度过的?难道都不曾看过这类书?

前辈高人的评论,我不敢指摘。

只如今世易事变,情况的转变发展,绝非前辈高人所能预见。

所以,前辈高人的言论,并不足以判定。如何评论这一类型,不妨坐下来细细思考一下,再作判断不迟。

至于说《射雕》比以前作品差的话,就显得没见识了。

因为凡有见识的,都能看出来,这本小说的特异之处,与在各方面的突破。

由此可见,君先生对武侠小说,根本不熟,全凭前人的几句话,即妄作评论,实在不是一个评论家该有的行为……”

“中学教师”看来倒不是什么脾气柔和的老师,文章不像“无名小卒”那样暗藏杀机,几乎直来直往,却充满爆发力,言语中节,很有说服力。

至于其他读者,自然也闹纷纷的一片:

“君先生这篇文章写的奇怪,到底是为了干什么?通篇读下来,莫名其妙,是解释?道歉?抱怨?愤慨?或是挑战……”

————难得糊涂

“前面还呼吁要尊重妇女,后面即批评别人‘作妇人行迹,藏头露尾’,实在是个伪女权主义者,最讨厌这样的人……”

————白凝

“说什么风格犀利,都是假的,主要还是不要脸……”

“张若虚先生不站出来,那是风度好。总不能希望别人都像你一样,到处乱咬人吧?真不理解你是怎么想的……”

“……”

大家带着一种自娱自乐的狂欢感,积极地投入到其中,乐此不疲。

可能是因为娱乐不多的缘故,也许因为文坛出现这种事很稀奇的缘故,这次事件吸引了很多人的注意。

《射雕》的知名度,也因为论战而得到增大,一些非武侠爱好者,因为好奇,也都涌来一睹为快。

最高兴的莫过于报刊了,谁对谁错跟他们没关系,他们也不在乎。

他们在乎的是销量,所以在里边推波助澜,弄出了许多花样。当然,同样高兴的是读者,难得的热闹,自然要同来围观的。

同时,由于君莫愁的第二篇文章,许多人也把目光转向了张若虚。

仔细思考起来,他就像一团迷雾,带着极度的神秘,捉摸不清。自论战以来,或说的更早些,自《射雕》登报以来,从未传出过有关他的消息。

这次事件弄的纷纷扬扬,使得读者的好奇心大大提升,希望能听到她的看法。

读者纷纷去信,希望能知道一些关于他的消息。可是等了许久,终究没有回复,大家只自顾自地瞎猜测:

“张若虚应该是那种风度翩翩的人物,喜好美食,热爱旅游,聊起天来幽默风趣。喜欢调皮些的女孩子……”

————汐润

“以我的观察,我感觉张若虚一定是像洪七公那样的人物,游戏风尘,神龙见首不见尾。因为经历惯了风雨,根本不会在乎这些乱七八糟的事,最多也就一笑置之,指不定正在哪个地方偷吃美食呢……”

————逗小丑

“以笔力而言,张先生的文字中正冲和,悠然隽永,年龄应该在四十岁左右。再加上内中的古典气息,定是个饱读诗书的人,最有可能是大学里的文学老师之类,当然,也不排除中学老师……”

————毛笔

“张先生一定是个雅士,说不定是哪位知名作家的代名,所以直到如今,还不敢出现自爆身份……”

————十三妹

“想象当中,张若虚应该是个三十多岁,面上含笑的那种男人。言行文弱,目光深邃,长的清癯而英俊……”

————娜娜

“许多人猜测张先生长的英俊,其实,这是完全没有道理的。按比例来讲,作家能长的周正些,已属难得,何况英俊。我敢打赌,等张先生出现的时候,保证能惊碎一地眼睛,许多女生要失望的……”

————王错

“《射雕》的作者可能是位老人家……”

“其实,他是谁,我根本不在乎。大家读他的书就是了,何必在乎作者是什么样子……”

“希望张先生不要吓到大家……”

“上次‘绿帽子’的事,不知是真是假,若是真的,张先生一定是个有魅力的人。我不是说长的好看,也许长的挺一般,但气质很吸引人……”

“请报刊立即登载照片……”

“……”

这一动作,将围绕在君莫愁身边的火力吸引了不少,大家不再一直围攻他,而是热烈地参与讨论,猜测张若虚的身份。

只是,情况一直没什么进展,始终是大家的胡乱猜测。

直到,一份报刊登载了这么一篇文章:《张若虚竟是个女人!》

单看标题,已经足够吸引人了,还有近来读者的关切,所造成的噱头,实在是大。

“本报记者应读者要求,前去查访新进武侠小说作家,张若虚是何人。

先进了《京城晚报》,探询消息。《晚报》的相关人员透露,对于张若虚的身份,报中并无人知晓。《射雕》是直接从 南方报刊,《桃源报》拿来的。

于是,记者又去了下相市,找到《桃源报》总部。

可惜的是,《桃源报》的工作人员也不知晓。在记者的再三询问下,终于有人透露了一个消息:《射雕》并不是作者投稿的,而是报社负责人之一,张倩依女士直接拿来,安排连载的。

并且,工作人员又透露,凡有关《射雕》的事,全由张倩依女士负责,包括签字出版等等。而报社人员做出猜测,《射雕》的作者,就是张倩依女士自己!

至于张若虚的真实身份,记者没有得到确切消息,经过猜测推理,张倩依女士的可能性很大。”————《日新报》

就像一枚重磅**,炸的读者外焦里嫩。

大家猜测了那么久,什么奇思妙想都有过。猜测过张若虚的年龄,面貌,喜好……就是没讨论过性别问题。

从《射雕》连载开始,大家的意识里,张若虚就是个男人。

无论是文风,还是报上的那副毛笔字,都与女性没有半分关系。后来再加上“绿帽子”事件,更增加了这种认同。

而张若虚是女人的报道一出现,则证明大家原来的种种猜测,全部错了,而且是完全不搭边。

在报道的下方,还附着张倩依的简介:

“张倩依,下相桃源人氏,自小即聪明伶俐。其父张秋枫,当地名士,才华出众,文雅宽厚,为当地人所尊崇,惜体弱多病,已逝世多年。张倩依自幼受父亲教诲,爱读书,涉猎广泛。

工作后,努力认真,很得领导赏识。因能力出众,屡次升迁,如今已是报社主要负责人之一。”

简介只几行小字,非常少。

通篇没有提《射雕》的事,可是,给人的感觉却是处处与《射雕》相关。尤其是写他父亲一段,完全是为了解释,她为什么能写出《射雕》。

文章边上还有一张小照,这是记者在在《桃源报》时,无意中发现的。张倩依以前干过记者工作,有关她的照片挺多,记者眼睛雪亮,顺手牵羊摸了一张出来。

照片中,张倩依衣着朴素,很显大方。再加上明眸善睐,柔和美丽,看着很善心悦目。许多读者见了,倒有种惊喜的感觉。

当然,事情不可能这么顺利地结束的。

对于一枚重磅**来说,当然会产生很大的回响。

“奇事年年有,今年特别多。张若虚是女的?我一直怀疑自己听错了。这也太冲击人了,一个年轻的小姑娘都能写着这样的东西,难道我一大把年纪活到狗身上了?想想真伤人心……”

————七步成诗

“凭直觉来讲,我感觉事情不会这么简单。在我的感觉来看,张倩依女士应该不是《射雕》的作者,虽然我解释不出原因。

再者,报上的报道,也不过是记者的猜测。这种猜测与推理,过于草率简单,很容易出错。或许,张倩依女士是从别人手里拿的书稿,因为书稿主人与她十分亲密,所以很多事才委托她来办理的。

当然,从个人愿望来看,我是十分愿意她是张若虚的,因为,一个女人能写出这么磅礴大气的武侠小说,太给女性争光了……”

————白凝

“这是真正的美女作家,美女与作家,货真价实……”

————马越

“对于这种说法,我不屑一顾,是媒体的炒作罢了。作为资深武侠迷,我读的武侠小说有多少,自己也数不过来。女性写武侠,不是没有,但非常罕见。写出来的东西,也是另一种风格,极易辨别。

《射雕》这种中正平和,悠长雄健的作品,绝不是一位女性能写出来的。倒不是我看不起女性,而是男女思维是不一样的,写出来的东西很难相同……”

————资深武侠迷

“想象中的中年男人,变成一个娇滴滴的小姑娘,真心接受不了……”

“其实也不是不可能,总要承认天才的存在……”

“一切只是猜测,并不能代表结果……”

“……”

第三十六章 校庆来临第五章 琐事第九章 拒绝第二章 义学第四章 有人找茬第八十五章 触电第三十三章 两女应约第四十五章 晚会(五)第八十四章 闲聊第四十章 电影上映第二十三章 一夜爆红第四十五章 晚会(五)第七章 父女重逢第十章 矛盾第八十五章 触电第十一章 华山绝技第五十四章 身份告知第三十章 怒立楼前第二十六章 猫腻值日第二十六章 猫腻值日第八章 节目之后(二)第三十四章 热议第七章 攻击第七十六章 另一要求第三十九章 措手不及第五十四章 简单评论第六章 上节目(三)第七十七章 出版前第三十五章 好奇妈妈第六十二章 新书第三十五章 我是神经第十章 节目之后(四)第十章 矛盾第五十六章 《东风破》第二十二章 小李飞刀第三十六章 传奇留香第五十五章 相信未来第四十一章 意外重逢第二十八章 访谈节目第十三章 宝玉第九十章 电影第七十五章 微微反响第二十二章 品三国第四十九章 晚会(九)第二十三章 比较第四十五章 风向偏转第五十一章 晚会(十一)第三十九章 措手不及第三十九章 现身第四章 神秘来电第四十九章 大师情怀第八十五章 触电第十五章 尾声第九章 国史大纲第二十章 兰亭序第八十四章 闲聊第五十三章 火与冰第二十七章 张斯讲鬼故事第十四章 信件第四十二章 身后的声响第二十四章 郦清回复第二十五章 枪械联想第六十九章 比较第十一章 万历十五第七十六章 另一要求第三十二章 闲扯第四十四章 晚会(四)第四十七章 波涛汹涌第三章 《明朝》的风情第二十一章 事前琐碎第三十三章 敏振表态第四十六章 旧相识第九章 闲事第三章 身份曝光第八十章 骑车第二十章 书房杂事第三十一章 邀约第十五章 我很忧郁第十二章 相关评论第三十二章 闲扯第四章 《活埋》第三十二章 食堂偶遇第四十五章 采访与录像第十六章 喊声姑姑第十一章 毕业生第二十六章 猫腻值日第四十章 已在困局第十八章 领舞第四十九章 广播与电视第五十五章 交朋友第四十六章 晚会(六)第十九章 电影上映第三十四章 编剧律师第五章 上节目(二)第三十二章 雨薇扇火第九章 国史大纲第二十八章 发出挑战第五十二章 节目与漫画第十一章 万历十五第五十七章 曲动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