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8章 报纸发售

在那之后,又过了几天。

傍晚,浙江,浙直总督府。

此刻,只见愁眉苦脸的郑泌昌,将众人都召集至总督府议事大厅,共同商议接下来的应对之策。

只见郑泌昌坐于上首,在环视一圈后,颇为无奈地叹了一口气,缓缓道。

“眼下阁老他们暂时还没有给出回应,我们得想办法撑过这段时间!”

郑泌昌的话音刚落,一旁的何茂才紧接着补充道。

“最近一段时间,那些桑农几乎每天都会聚集在总督府的门口闹事,再这么下去,官府的牢房都快关不下了。”

何茂才在说到这里的时候,停顿了片刻,又继续补充道。

“要不,咱们还是先将粮仓内的粮食,先拿出来一部分,发放给那些桑农吧,再这么下去,形势很快就将控制不住了!”

何茂才的话音落下,一旁的马宁远以及高翰文也紧跟着应和道:“是啊,眼下还是应该先暂时发放一部分的救济粮,先把那些桑农稳住再说!”

“要是到时候激起民变,咱们几个可都吃不了兜着走!”

郑泌昌在听完众人的劝诫后,也是无奈地点了点头,缓缓道。

“在这之前,我就已经派人前去计算了一下,倘若按照最低的标准进行发放的话,粮仓里的救济粮,最多还能够支撑二十三天!”

“要是二十三天以后,还没有粮食运抵浙江的话,我们就全完了!”

就在这时,一旁的高翰文仿佛是突然想到了什么一样,将目光转向郑泌昌,旋即给出了自己的建议。

“布政使大人,您说,咱们能不能够从宁波港那边弄点粮食过来?”

一旁的何茂才以及马宁远在听完高翰文所提出的这个建议以后,也是两眼放光,旋即猛地一拍大腿,沉声道。

“对啊,咱们为什么就不能够去宁波港那边弄点粮食过来呢?”

说完,何茂才以及马宁远都一脸希冀地看向郑泌昌,期望他能够给出回应。

一开始,郑泌昌对于高翰文所提出来的这个建议,也是颇为赞同,正当其打算拍板决定时,却猛地想起来,前不久,自己刚将海贸司的那些官员得罪了!

郑泌昌想到这里,恨不得狠狠地扇自己两耳光:“郑泌昌啊郑泌昌,你说你没事去招惹海贸司的那些人干嘛,现在好了吧,粮食肯定是弄不到了!”

迎着众人希冀的目光,郑泌昌只得硬着头皮说道:“我觉得这件事情不太靠谱,难道你们忘了,负责海贸司的人是谁吗,是户部侍郎高拱!”

“他高拱作为清流那边的人,又怎么会让我们轻而易举地获得粮食呢?”

郑泌昌在说到这里的时候,故意停顿了片刻,以便观察众人脸上的表情。

当他看见众人脸上那一闪而过的失望之色时,当即话锋一转,继续道。

“不过眼下也没有别的什么办法了,咱们还是死马当活马医吧,我亲自去求他们!”

郑泌昌在说到这里的时候,又继续补充道。

“不过你们可别对这件事抱有太多的期望,毕竟,海贸司是由户部侍郎高拱负责的!”

郑泌昌的话音落下,剩下的那些人,也是不由得松了一口气。

毕竟,愿意做出尝试,总比什么都不做要强得多!

眼见事情已经商议出了一个大致的结果,一旁的马宁远旋即将目光转向,坐于上首的郑泌昌,出言询问道。

“那咱们多久开始发放救济粮?”

郑泌昌听闻此话,在思衬片刻后,给出了回应。

“就从明天开始吧,眼下将这些桑农稳住,才是关键!”

“嗯,没问题,待会儿回去后,我马上就让官府张贴告示!”

马宁远听闻此话,也很快放下心来,旋即出言回应道。

只见郑泌昌顺势端起一旁的茶杯,轻啜一口,在环视一圈后,转而开口道。

“嗯,既然事情都已经商量的差不多了,那么大家就回去好好准备吧!”

“嗯。”

在这之后,何茂才、马宁远、高翰文等人,先后从座椅上起身,然后离开了议事大厅。

……

一夜的时间很快便过去,第二天一大早,在天刚蒙蒙亮的时候,那些事先得知消息的桑农,早早地便在官府发放救济粮的地方,排起了长队。

眼见有人插队,一旁负责维持秩序的官差当即上前,在将来人揪出来以后,用力一脚,将其踹了个狗吃屎,而这一幕,自然引得众人哄然大笑。

“安静,都安静!”

“谁要是再敢大声喧哗,我就将他弄到队伍的最后面去!”

官差的话音落下,现场那些,排着长队的桑农纷纷闭上了嘴,毕竟谁也不想排到最后面去,要是到时候因为这件事,领不到官府发放的救济粮,又该如何?

此刻,在他们的脸上,满是希冀之色,因为官府早先承诺的救济粮,总算是开始发放了,有了这些粮食,他们以及他们的家人,就不至于饿肚子。

王家村的王二壮,也在队伍之中,自从上次高翰文前来统计完情况后,他与剩下的几名同样种植桑苗的村民,便无时无刻不关注救济粮一事。

而昨天傍晚时分,官府那边刚刚张贴完公告,王二壮等人就得知了这个消息。

而为了抢先一步领取到官府的救济粮,他们干脆就睡在了官府发放救济粮的地方,不过与他们抱有同样想法的人不在少数,所幸他们来的比较早,排到的位置也相对靠前。

正当王二壮愣神之际,只听官差的声音传来,将其重新拉回到现实:“官府已经开始发放救济粮了,都排好队,一个一个来,等排到你们的时候,说出你们的姓名籍贯即可!”

官差的话音落下,这一眼望不到尽头的队伍,仿佛又重新“活了过来”又开始讨论起了官府发放的救济粮究竟有多少的这个话题。

“安静,都安静!”

而这一次,人声鼎沸之下,官差的声音很快被淹没了下去,没有掀起半点波澜。

此刻,在队伍的最前面,摆放着一张长长的桌子,桌旁坐着几位胥吏,见第一名桑农排到了面前,旋即用不包含任何感情的声音询问道。

“名字,籍贯?”

“张二牛,福源村人。”

话音落下,只见其中一名胥吏拿出相对应的名册,在上面找到张二牛的名字后,在他的名字上画了一个圆圈,旋即吩咐道。

“去那边领粮食吧!”

“多谢大人,多谢大人!”

在这之后,只见张二牛千恩万谢地来到一旁,从士卒手中接过粮食,不过当其掂量了一下粮食的份量后,脸上浮现出疑惑的表情,旋即出言询问道。

“大……大人,这跟先前说好的不一样啊,俺家有四口人,怎么只有不到两升粮食?”

那名胥吏听闻此话,颇为不耐烦地瞥了一眼张二牛,旋即开口道。

“就这么多,你不要的话,就把粮食留下,我好发给下一个人!”

听闻此话,纵使心中有万般不甘,张二牛也只得自认倒霉,低下头,不敢再说一句话。

因为如果将这几名胥吏惹怒的话,说不定自己连这点粮食都没有了,到头来,忍饥挨饿的,还是自己的家人!

有了张二牛的前车之鉴,后面的那些桑农,也不再敢再就此事有任何意见。

他们只是沉默着来到胥吏的身前,如同没有感情的木偶一般,报出自己的名字籍贯,在领取到属于自己的那一份救济粮后,他们并没有着急离开,而是像老鼠一样,四下观望,确认无人注意自己后,方才将粮食小心翼翼地收好,低下头,快步离去。

总督府内,郑泌昌正坐于上首,听着手下的汇报。

“布政使大人,眼下,救济粮已经开始发放,只不过那些桑农,似乎对官府发放的救济粮的数量,颇有微词。”

郑泌昌听闻此话,微不可查地皱了皱眉,旋即端起一旁的茶杯,轻啜一口后,方才不紧不慢地回应道。

“他们还敢有意见?”

“官府大发慈悲,怕他们饿死,免费给他们发放救济粮,他们还敢有意见?”

“真是一群刁民,一点也不体谅官府的难处!”

眼见郑泌昌这位顶头上司起了牢骚,方才的那位下属也摆出一副义愤填膺的样子,出言附和道。

“是啊,布政使大人,这群刁民真是不识好歹!”

“要我说,咱们就不应该给他们发救济粮,让他们尝尝饿肚子的滋味。”

郑泌昌听闻此话,不着痕迹地将目光从这位下属的身上收回,跳过了这个话题。

“行了行了,你给本官好好盯着现场,要是出了什么问题,本官拿你是问!”

郑泌昌的话音刚落,那名下属便拍着胸脯保证道:“布政使大人,您尽管放心好了,有下官在,绝对出不了任何岔子!”

紧接着,郑泌昌仿佛是突然想到什么似的,将目光转向方才那位下属,旋即补充道:“倘若要是让本官知道,有人敢对这笔救济粮动手脚的话,就别怪本官翻脸不认人了!”

“是,是是,布政使大人,您说的对。”

“要是有人敢对这笔救济粮动手的话,下官第一个饶不了他!”

只见那名下属不停地用手帕擦拭着,额头上不断冒出的绵密的细汗,连声应和道。

郑泌昌将目光收回,旋即下了逐客令。

“行了,你也别老是在本官面前晃悠了,本官接下来还有事情需要处理。”

“是,布政使大人,下官这就告退!”

在郑泌昌下了逐客令后,那名下属不敢有丝毫停留,连忙离开了总督府,不过他在离开总督府的时候,神色异常匆忙,仿佛是要着急去处理什么事情一样。

郑泌昌看着这位下属匆忙离开的背影,面色顿时变得阴沉下来,无声自语道:“妈的,等这件事情过后,看本官怎么收拾你们!”

在这之后,郑泌昌则按照先前的计划,踏上了前往宁波港的路途。

……

自上次前方大胜,以及鞑靼大汗被生擒这两个劲爆消息以后,还未平静多久的京城,则迎来了第三个劲爆消息————朝廷发行了名为大明日报的报纸!

早在几天前,朝廷发行报纸的消息就已经传得沸沸扬扬,京城内,无论是达官显贵,还是贩夫走卒,都对朝廷即将要正式发行的报纸,充满了期待。

毕竟,这可是难得的新鲜玩意儿!

在这期间,不乏有各种各样的消息流出,半真半假,令人难以琢磨。

不过目前,唯一能够确定的是,目前报纸将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报纸专门面向官员士绅,售价二十文一张,另外一种报纸,则是专门面向那些普通老百姓,售价两文钱一张。

两种报纸的价格,相差了十倍,而这,也让那些官员士绅们颇为满意,在他们看来,这正是双方社会地位的体现:“瞧啊,你们这群低贱的百姓,就连报纸都只能看最低等的!”

而那些百姓对此则不以为然,在他们看来,只要价格便宜,就都能够接受。

毕竟,现实生活实在是太苦了,总得给自己找点慰藉才是。

为了不产生冲突,面向官员士绅的报纸,以及面向老百姓的报纸,是分开进行售卖的。

而今天,恰好是赵贞吉休息的日子,一大早,闲来无事的他,便打算前往售卖报纸的地方,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来支持朝廷的事业。

开玩笑,这报纸可是皇帝一手推行的,要是销量不好看,皇帝的面子往哪搁?

作为臣子,最为重要的一件事便是为皇帝分忧!

因此,赵贞吉打算,暂时先买个百八十份报纸,就算自己看不完,到时候也能够分给家中的仆人一类的。

而当赵贞吉兴致勃勃,乘着轿子,赶到专门售卖报纸的地方时,顿时傻了眼。

他发现,这里早已聚集了许多官员士绅,凡是今天不用上值的,尽数都到达了现场,就算今天有事需要当值,也会让自己家中的管家代自己前来。

“我记得,今天严阁老和徐阁老好像不用当值,也不知道他们两个会不会来?”

赵贞吉在轿夫的搀扶下,从轿子里下来,看着眼前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互相寒暄的官员,如此想到。

那些官员见赵贞吉前来,纷纷停止寒暄,看向赵贞吉的眼神是又敬又畏,旋即连忙上前,跟赵贞吉问好。

“哈哈,见过赵大人!”

“赵大人,您今天也有时间过来啊!”

面对这些同僚的寒暄,赵贞吉也尽数回以笑容。

不一会儿,现场的气氛便如同先前一样,重新变得融洽了起来。

第291章 让裕王和景王来见朕(最后一天,求第53章 请愿第374章 落下帷幕第248章 皇帝将要去国子监授课第109章 众人皆惊第8章 御前会议(1)第299章 拉开帷幕第248章 皇帝将要去国子监授课第148章 行刑第211章 消息送到第428章 重归于好第180章 皇帝已经知晓一切第52章 煽动第26章 新年写给书友的一封信第452章 指不定要捅出多大娄子!第34章 重拳出击第210章 皇帝出手了第298章 你怎么睡得着的啊?第376章 正式起航!第172章 官府的宣传第54章 提议第105章 初露端倪第106章 逐步推进第334章 徐阶上门第213章 赵贞吉感到震惊第465章 老东西早该滚蛋了第187章 谭纶的奏疏第531章 讨要一个说法(大家七夕快乐喵)第274章 设计国旗第26章 新年写给书友的一封信第226章 皇帝亲临兵器司第258章 名为手雷的新式武器第85章 赴京第311章 就凭你,也想劈死朕?第429章 严嵩:原来我们都在陛下的掌握之中第344章 坐立难安的严嵩第252章 出乎意料第508章 就让我赵贞吉,来跟你们斗上一斗吧第42章 四处碰壁第67章 先斩后奏之权第40章 漩涡第335章 司礼监实习生冯保第494章 倒行逆施第206章 拍卖出海凭证 (求月票)第183章 嘉靖怒斥群臣第496章 进亦赢,退亦赢第286章 朕给你们,你们才能要(求月票)第61章 祈雨术和劝说第445章 歪嘴龙王剧本第77章 找寻第485章 虫豸之间的战斗!第110章 新任礼部尚书人选第407章 身份的象征第290章 公忠体国第360章 都是你们自找的第529章 严世藩,你这个蠢货!休息一天,今天只有一更第385章 集会第80章 上架感言第43章 另有隐情第82章 礼制不可违第77章 找寻第69章 毫不相让第190章 高拱推荐的人选第150章 封赏第378章 新任河南巡抚的人选第125章 准备动手第61章 祈雨术和劝说第20章 两封信第136章 逮捕汪直第142章 海战第297章 一石激起千层浪第471章 你们这群虫豸,都洗干净脖子等着!第119章 祭文 晒书第166章 对徐阶的奖赏第520章 剥皮充草第282章 科举考试临近第10章 御前会议(3)第315章 科举考试开始第300章 赌上一切的严嵩第264章 正式行动第33章 出发第347章 官绅一体化纳粮的构想第66章 一勺粥第75章 。盐税与主考官第325章 严嵩的状态不对劲第21章 各方动静第94章 不堪一击第453章 太医院见闻第330章 小心行事第516章 胡宗宪收到信了第281章 暴怒的赵贞吉第176章 海瑞要冒官场之大不韪第455章 谈话第25章 请帖第269章 回家第69章 毫不相让第461章 逆转生死第23章 苛税第163章 嘉靖想要将计就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