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4章 危机解除

在吩咐完侍卫后,胡宗宪转而坐回到书案前,开始继续处理先前未曾完成的事务。

正当胡宗宪提起毛笔,打算对眼前的公文作出批注时,只听从书房外,传来了郑泌昌的叫喊声。

“总督大人,大好事啊,船,有船来了!”

“什么!”

胡宗宪被郑泌昌所带来的这个消息给震惊到了,不由得失神了片刻。

而就在胡宗宪愣神的这段时间,手中的毛笔一个没拿稳,‘啪嗒’一声掉落在面前的公文上,形成了一块不大不小的污迹。

胡宗宪回过神来,连忙将毛笔从公文上移开,但为时已晚,先前毛笔掉落的地方的文字,也已经变得模糊不清。

在这之后,只见郑泌昌迈着急切的步伐,进入了总督府书房,其刚一进入总督府书房,便不假思索地向胡宗宪禀报道。

“总督大人,大好事啊,就在不久前,下官先前派去码头盯梢的那些下属回来报告说,说是有好几艘运送粮食的大船,到达了码头!”

胡宗宪在从郑泌昌的口中得知这个消息时,整个人还有一些恍惚,旋即追问道。

“你刚才说什么,再说一遍!”

尽管郑泌昌对于胡宗宪所提出的这个要求,感到颇为奇怪,但他还是将自己先前说过的话,又重复了一遍。

而这一次,胡宗宪的反应明显要比先前要大得多,只见其脸上满是笑意,轻抚胡须,朗声道:“哈哈,好啊好啊,这样一来,浙江的那些桑农就有救了!”

胡宗宪在说到这里的时候,又重新将目光转移到郑泌昌的身上,出言询问道。

“对了,这些粮食是从江西那边运过来的吗?”

听闻此话,郑泌昌的脸上顿时流露出为难之色,思衬良久后,旋即回答道。

“总督大人,下官暂时还不清楚这些粮食是从哪里运过来的,下官在得到这个消息以后,便马不停蹄地跑来向您汇报,因此,并没有对这方面进行查证……”

胡宗宪闻言,摆了摆手,表示自己并不在意此事,旋即吩咐道。

“你马上派人将这些运来的粮食,都收纳进粮仓之中,同时让马宁远那边张贴告示,告诉那些桑农,就说官府即将为他们发放救济粮!”

郑泌昌闻言,当即神色一凛,不假思索地回应道。

“是,总督大人!”

正当郑泌昌打算就此离去时,只见一名侍卫急匆匆地跑进了书房,向胡宗宪禀报道。

“总督大人,您先前派出去送信的那人回来了,据他说,他还带了一封福建巡抚谭纶的亲笔信!”

郑泌昌闻言,猛地顿住脚步,脸上满是不可思议的神色,无声自语道:“难不成,眼前的这些粮食,都是谭纶送过来的?”

胡宗宪仿佛是看出了郑泌昌心中所想,旋即将目光转向那名侍卫,出言吩咐道。

“马上让他来见本官!”

“是,总督大人!”

侍卫很快便领命而去,不多时,只见先前被胡宗宪派去送信的那名亲信,进入了书房。

其刚一进入书房,便单膝跪地,沉声道。

“总督大人,小的幸不辱命,已经将信成功送到了福建巡抚谭纶的手中!”

那名亲信在说到这里的时候,旋即从怀里掏出信封,将其递交到胡宗宪的面前,恭敬道。

“总督大人,这封信是福建巡抚谭纶,委托小的带给您的!”

胡宗宪闻言,在将信接过后,旋即不紧不慢地开口道:“嗯,辛苦你了。”

“哪里,能够为总督大人效劳,是多少人都求之不得的福气啊,小的也只不过是做了应该做的事情而已。”

胡宗宪听闻此话,略微颔首,旋即吩咐道。

“嗯,行了,伱下去吧!”

“是,总督大人!”

待那名亲信离开后,胡宗宪也没有要避开郑泌昌的意思,旋即将手中的信封拆开,开始浏览起了上面的内容,只见上面写着。

“总督大人,您的信下官已经收到!”

“实不相瞒,早在两天前,陛下那边,便遣人给下官送来了一封信,让下官即刻往浙江调粮,下官在收到信后,不敢有丝毫延误,连夜派人将一万八千石粮食装船。”

“截止到下官收到您信件的这一刻,运送粮食的船队,已经出发了两天,因此,总督大人您不必担忧,只需安心等待粮食送到即可!”

胡宗宪在将信中的内容从头到尾浏览了一遍后,将书信放至一旁,脸上一副恍然大悟的神色,无声自语道。

“原来如此,这一切都在陛下的掌握之中,陛下圣明啊!”

一旁的郑泌昌,将胡宗宪脸上那副恍然大悟的神情尽收眼底,对于那封书信中的内容,也更加好奇。

胡宗宪似乎是看出了郑泌昌心中所想,在将那封书信收好后,方才出言解释道。

“嗯,眼下的这些粮食,就是从福建那边运过来的!”

眼见自己心中的猜测得到了证实,郑泌昌的脸上顿时浮现出惊愕之色,下意识地说道:“可那个谭纶是清流那边的人,他怎么会……”

只不过,郑泌昌的话还没有说完,便被胡宗宪出言打断了。

“有时候,立场并不重要,这天底下的事情就是这样,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事情好也好在这里,坏也坏在这里!”

胡宗宪在说到这里的时候,将目光转向郑泌昌,又紧接着补充道。

“你不妨想想看,倘若谭纶没有送来这些粮食,咱们又该如何?”

郑泌昌顺着胡宗宪的这个思路继续往下想,旋即,脑海中所浮现出的画面,让他感到不寒而栗。

胡宗宪见郑泌昌一副若有所思的样子,轻笑一声,缓缓道。

“既然如此,那本官送你一句话吧,日后说不定能够用得上!”

郑泌昌听闻此话,猛地回过神来,旋即恭敬道。

“还请总督大人示下!”

胡宗宪闻言,将目光从郑泌昌的身上收回,沉声道。

“做事时,不问可不可能,但问应不应该!”

“不问可不可能,但问应不应该……”

郑泌昌反复咀嚼着胡宗宪送给自己的这句话,良久,郑泌昌整个人仿佛似有明悟,看向胡宗宪的眼神之中,满是感激:“下官多谢总督大人!”

胡宗宪闻言,微不可查地点了点头,旋即出言吩咐道。

“嗯,你先下去忙吧,一定要尽快让那些桑农得知,官府即将为他们发放足额的救济粮!”

“只有这样,方才能够稳住目前的形势!”

郑泌昌在听完胡宗宪的这番话后,当即拱了拱手,沉声回应道。

“是,总督大人,下官一定将此事办妥!”

……

另外一边,郑泌昌在离开总督府后,在派人接收粮食的同时,还顺带着将这个消息告知了马宁远。

不多时,城内大大小小的街道上,都出现了敲锣打鼓,四处吆喝的官差。

“大家都听好了啊,官府再过几天就会为大家发放足额的救济粮,还请稍安勿躁!”

“官府那边,也已经在城内各处都张贴了告示!”

“都听好了啊,官府再过几天就会……”

很快,经由城内百姓的口口相传,绝大部分的百姓,都得知了官府在近期内,即将发放足额救济粮的消息。

对于那些种植桑苗那些百姓来说,这毫无疑问是一个好消息,官府能够发放足额的救济粮,也就意味着,自己和家人,都不必再忍饥挨饿,担惊受怕了!

不过这其中,也存在有许多不同的声音,例如:“既然如此,那么先前为什么不给我们发足额的救济粮,为何要拖到今天?”

“一定是官府内有人贪墨了本该属于咱们的救济粮,应该揪出这些贪官污吏才是!”

只不过这些声音,都被桑农们给无视了,此刻他们的脑海中,满是期待。

在城内的一处张贴有告示的地方,许多桑农聚集于此,他们在听见那些官差们的宣传后,便来到了张贴告示的地方。

但无奈,在场的人没一个识字的,因此,众人只得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面面相觑。

就在这时,恰好一位老童生颤颤巍巍地从旁路过,众人见状,连忙将其拉住,又说了些好话,方才让那名老童生同意,替他们念念告示上的内容。

眼见那名老童生答应,众人当即为他让开一条道路,并纷纷用一种期盼的眼神看向那名老童生,而那种眼神,是老童生许久未曾见过的。

旋即,只见那名老童生冷哼一声,趾高气扬地从人群为他让开的道路上走过,待其来到告示前,颇为费劲地睁大浑浊的双眼,断断续续地为众人念起了告示上的内容。

“自……自公告张贴之日起,凡……凡种植桑苗,并在官府的名册上,留有姓名籍贯等信息的桑农,都可以领取到足额的救济粮,具……具体的时间,静候通……通知!”

待那名老童生将告示上的内容念完以后,人群顿时爆发出一阵欢呼声。

“好啊,好啊,这下不用再饿肚子了!”

“是啊,这下总算能够吃个饱饭了!”

告示上所张贴的消息,令在场的所有桑农都心情大好,对于他们来说,这代表着希望,继续生活下去的希望!

而那名老童生看着眼前欢呼雀跃的人群,心中也似有所悟:“老夫皓首穷经一辈子,期间更是受尽白眼,到头来,连个秀才也没有考中!”

“既然对功名方面已无任何念想,老夫还不如趁着身子骨还能够活动,多做一些有益百姓的事情!”

在下定决心后,那名老童生,旋即如同来时一样,颤颤巍巍地离开了现场。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城内突然出现了一名老童生,他每日都会守候告示旁,替那些不识字的桑农亦或者是百姓,讲解告示上的内容。

百姓们对此无不感激,眼见那名老童生生活困顿,因而,对其多有接济。

……

蓟州,总督府。

此刻,只见蓟辽总督杨选,将手中这封由内阁那边派人送来的书信,颇为随意地放至一旁,旋即,陷入了思考之中。

不久前,朝廷那边派人送来消息,说是让蓟辽总督杨选亲自率军,协助现任的札萨克图汗土买罕,平息来自部落之中的叛乱。

杨选在得知这个消息后,当即开始调动辎重粮草,并为即将到来的战斗,做好了预案。

杨选原本以为,接下来只需安心等待土买罕到来,大军就可以正式开拔,前往察哈尔部平息叛乱。

谁知,在这个节骨眼上,内阁那边,又传来了最新的命令!

信中的内容与先前的大差不差,只是在最后还额外补充了一句,要在协助其平息叛乱的同时,尽可能地将土买罕的羽翼剪除。

片刻后,只见杨选回过神来,感慨了一句:“唉,先前的预案又白做了!”

在这之后,杨选唤来下属,出言吩咐道。

“去,把尚书大人请到总督府来,就说本官有要事相商!”

“是,总督大人!”

下属很快领命而去,不多时,只见兵部左尚书杨博在侍卫的引领之下,进入了总督府。

刚一进门,杨博便察觉到了杨选的脸色有些许异常,顾不得寒暄,出言询问道:“怎么了,出什么事了?”

杨选闻言,并没有立刻做出回应,只是用手指了指一旁的空位,缓缓道。

“先坐吧!”

待杨博在座椅上坐下以后,杨选当即将先前那封由内阁那边派人送来的书信,递交到杨博的手中,不紧不慢地开口道。

“你自己看看吧!”

杨博闻言,从杨选的手中将书信接过,开始从头到尾地浏览起了上面的内容。

时间就这么一分一秒地过去,待杨博将书信中的内容浏览完毕,并将其放下后,杨选按捺不住心中的好奇,连忙询问道。

“如何?”

杨博闻言,并没有立刻回答杨选的问题,转而感慨道。

“看来朝廷对土买罕还是留了一手,没有完全信任,不过这样也好,省得养虎为患了!”

“唉,只不过先前的那些规划,都得重新布置了,不仅如此,危险性也将大大提高,你此番率军前去,可要多加小心啊!”

杨选自然感知到了杨博话中的关切之意,微不可查地点了点头,旋即开口道。

“嗯,只不过这样一来,察哈尔部落的战斗力将大幅降低,在接下来与俺答汗的战斗中可能帮不上太多忙!”

杨博似乎对此并不在意,转而开口道:“无妨,他们只需要替我大明流血就行,至于杀敌一事,还得由我们亲自来!”

杨博在说到这里的时候,又补充了一句:“毕竟这是眼下最为稳妥的办法!”

杨选对于杨博的这番话也表示赞同,点了点头,开口道。

“既然行动的目的有所变动,具体的规划,以及辎重粮草的调动都得麻烦你了!”

“嗯。”

第236章 胡宗宪率军赶到江西第329章 父亲,药来了第21章 各方动静第387章 五雷轰顶(二合一)第23章 苛税第322章 提上日程第38章 敲打第42章 四处碰壁第297章 一石激起千层浪第8章 御前会议(1)第211章 消息送到第284章 做我大明的狗第57章 发布第404章 以鞑制鞑第453章 太医院见闻第217章 严峻的形势第313章 到甘露宫暂住第357章 萝卜加大棒第245章 心虚的众臣第372章 图穷匕见第346章 流言四起第617章 希望到时候,他不要怪罪我这个老师第455章 谈话第389章 第二次前往国子监授课(4k)第178章 面见胡宗宪第254章 着重赏赐第214章 饷银到位第290章 公忠体国第216章 海瑞的决定第362章 声名狼藉第118章 和光同尘第506章 准备调胡宗宪入京第202章 缉拿归案第329章 父亲,药来了第298章 你怎么睡得着的啊?第3章 上书第238章 成功逃脱第9章 御前会议(2)第41章 投票第220章 有苦难言第306章 既然如此,那就干脆一起得罪吧!第221章 金杯共汝饮,白刃不相饶!第442章 倾力相助第6章 召见第62章 再当一回男人第148章 行刑第186章 劫后余生第513章 感到无比震惊的严嵩徐阶第81章 复仇(求首订)第62章 再当一回男人第354章 如期而至的内阁议事第613章 京城并非首善之地第299章 拉开帷幕第461章 逆转生死第289章 海瑞正式任职督察院第418章 报纸发售第186章 劫后余生第117章 布政司衙门是地痞流氓的老巢吗?第302章 让他们斗个够!第522章 陛下天资英断 睿识绝人第285章 剿倭新方略 (月底双倍求月票)第100章 论功行赏与刑罚第372章 图穷匕见第434章 缉拿归案第388章 蒸汽机图纸第261章 著书立说第485章 虫豸之间的战斗!第430章 满是阴霾第540章 调集军队,全军开拔第362章 声名狼藉第68章 正式上任第2章 恭贺第220章 有苦难言第42章 四处碰壁第114章 敲定第178章 面见胡宗宪第480章 陈洪之死第173章 收取田税第306章 既然如此,那就干脆一起得罪吧!第184章 没人能够忤逆皇帝第480章 陈洪之死第226章 皇帝亲临兵器司第515章 准备清算第95章 龙骨?第528章 当狗就要有当狗的觉悟第468章 谁让人家有个好爹呢?第178章 面见胡宗宪第453章 太医院见闻第218章 居高不下的盐价第161章 行事老练的鄢懋卿发烧了,今天只有两更第316章 实验大获成功第419章 针锋相对第305章 纷至沓来第186章 劫后余生第434章 缉拿归案第479章 不然的话,别怪我不客气了!第255章 盐商将要起来闹事?第232章 肆无忌惮的盐商第337章 嘉靖与海瑞的初次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