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挖个大坑,埋了吧!

第114章 挖个大坑,埋了吧!

崇祯二年一开春,大明朝就闹哄哄起来了。

满朝文武、豪门世族大张旗鼓的招募兵卒,积极筹备粮饷,憋着一股子劲儿的扩充各自的‘兵力’。

大江南北,黄河两岸,一时间风起云涌、刀光剑影。

就连大宦官魏忠贤都开始担心,草包皇帝是在玩火自焚啊。

这要是大家都起兵造反,大明朝岂不是瞬间就乱成一锅粥?

对此,朱由检笑而不语。

不就是乱一些么,怕什么?朕还想着更乱些才好下手呢!

再乱,还能乱过崇祯十七年?

更何况,在陕甘一带的茅元仪,现在已然不是当初的那个书呆子了。

拥有精兵八九万,其中三万铁骑,全部配备了最新式的火枪、火炮和火箭弹发射器,进可攻城略地,退可一日三百里。

这样一支铁军,加上他这个当皇帝的大首领,若是被一群临时招募的地方军打趴下……

打死魏忠贤,他朱由检都不相信。

延安、庆阳、平凉三府之地,既有粮仓董志塬、泾河川,又有华亭煤矿等丰富资源,在大明学堂、大明工程局的暗中帮助下,早已今非昔比。

更何况,秀才造反,十年不成。

大明朝这艘破船还没完全沉没之前,所有的人都不会松手,因为,那些读书人比吴三桂、尚可喜等武人的脑子更清楚。

翻船了,大家都玩完。

大家很有默契的,敲骨吸髓的同时,又对大明朝这艘破船缝缝补补,凑合着还能吃香的喝辣的,谁都有好日子过。

至于老百姓?咳,谁关心过……

……

陕甘的延安府、庆阳府、平凉府一带,却是另一番景象。

军民大生产,热火朝天!

大片的耕地按人头分下去,重新签订文书地契,使之成为农民自己的土地,几乎所有的人,都铆足了劲儿的干活。

甚至,就连一些没什么恶行、所以并未被砍头的土财主,也开始下田耕地、抢种,竟然比那些农民还在行。

为此,茅元仪请他们吃了一顿羊肉泡馍,以示鼓励。

除去三万铁骑保持日常的训练,其他数万老兵卒化整为零,被茅元仪一股脑撒了出去。

一方面,是为了巩固三府之地的战果,以免他们义军队伍前脚一走,后脚就让那些被镇压下去的官府、土豪们翻过身来,将那些老实巴交的农民整死;

另一方面,则是为了强推番薯、玉米之种植。

庆阳府的董志塬、平凉府的泾川河,自古以来都是所谓的粮仓。

百姓人心目中,小麦才是粮食。

其他的玩意,都是骗人的。

所以,茅元仪不得不将所有田地,分为甲乙丙三等,强行推广番薯和玉米。

其中,甲等良田,让老百姓继续种植小麦;乙等、丙等土地,则必须种植番薯和玉米。

山地种番薯,沟坝河谷地,全面推广玉米。

他们以卫、千户所、百户所、总旗、小旗为编制序列,实行层级管理,分赴延安、庆阳、平凉三府,一边加强训练,一边动员、组织老百姓春耕抢种。

十名兵卒为一小旗,五小旗为一总旗,两个总旗、百余人组成一百户所;

十个百户所组成一千户所,长官为千户;

五个千户所,组成一卫,也就是五千六百人左右。

遵从草包皇帝朱由检的建议,茅元仪给每一卫所、千户所、百户所和总旗,都派驻两名长官。

两名长官,不分正副职级。

其中,一名主要负责带兵打仗、训练兵卒、帮助老百姓开荒种地等事宜。

另一名长官,则专门负责后勤给养、思想建设、协调和管理地方等事务。

一句话,一名管打仗,一名管生活。

这个时候,当老师的优势便渐渐凸显出来了,两百多名知根知底、品学兼优的学生,成为这支队伍的核心骨干。

茅元仪稳坐董志塬上,种种田,读读书,偶尔派兵撩拨一下洪承畴,日子过的悠闲而充实。

有时候,他也会感叹一句:到底是皇帝造反!

在朱由检的密旨下,大明工程局、大明学堂都有一批人潜入陕甘,兴修水利,指导农耕,修筑各种秘密堡垒。

到底是专业人才,短短的一个月内,三府之地就发生大变样。

当然,主要是面貌上,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那些泥腿子看上去老实巴交的,见了生人就忍不住缩手缩脚,穿的破破烂烂的,简直就是一群叫花子,给人的感觉是又懒又笨。

可是,自打大家都分到了属于自己的土地,每一个人,恨不得半夜起来去犁地的精神头,让茅元仪也感到吃惊。

同时,更是心生怜悯。

这,便是大明朝的百姓人家啊。

活着,很卑微,只为一口饭吃。

可就算是此等卑微的要求,却在豪门世族、各级官吏、三饷、杂税的层层压榨下,都难以得到保障!

大明的读书人,你们欠百姓一句: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清明前后,种瓜点豆。

一些原本靠天吃饭的旱地,很快就成了一等一的水浇地,在清明前后,齐刷刷、绿油油的庄稼,让茅元仪都看得激动不已,忍不住吟诵一句:

“万岁爷啊,你真鸡儿强……”

……

这一日,茅元仪正蹲在田埂上,与几位老农讨论玉米的种植方法,一名学生快步送来一道朱由检的密诏。

只有一句话:

挖个大坑,都埋了吧。

这道‘密诏’没头没脑的,茅元仪却瞬间懂了。

终于要动手了!

之前的所有准备,包括牵着洪承畴的鼻子,在关中之地绕圈子,并派遣一支奇兵袭取汉中,做出一副想要入川、并可能继续南下的态势,都是为了刺激某些人的神经。

文官清流,以及其背后的豪门世家,忍不住要出手了。

这些,算是题中之义吧。

他们早就算准了,在这个烂透了的大明朝,谁要是起兵造反,攻城略地,占山为王,甚至自立为皇帝,文武大臣都觉得无所谓。

反正,带兵打仗、镇压反贼,这都是皇帝和武将们的事,跟咱读书人有甚干系?

可是,谁要想在土地上动心思,全天下的读书人,绝对会跟你没完!

圣贤书中的微言大义,没教会你如何做一个小屁民?还想着要耕者有其田?

想屁吃呢,一群没文化的!

“坑,早就挖好了,那就想办法埋人吧。”

茅元仪手里捏着那一纸‘密诏’,跟几位老农又谈笑一阵,方才起身回到自己的独门小院。

“不过,还有一件事,也该去办了。”

“埋人前,该先放上几炮,以示敬意。”

“那就、先从洪承畴开始吧!”

茅元仪走进一孔土窑,站在一张地图前,仔细推演一番后,沉思良久。

“来人,飞鸽传书,令王云燕火速前来。”

(本章完)

第290章 舔狗魏忠贤第13章 宋爱卿,你太令朕失望了!第262章 攻城战法第63章 宋应星疯了第24章 银子是用来存的第107章 这是你们逼朕的!第221章 朱由检的狰狞第12章 这一绳子勒死了没有?第296章 由检1号城的秘密第221章 朱由检的狰狞第28章 发配到海边去第111章 造反的种子第221章 朱由检的狰狞第167章 北方出事了第231章 你这人啊,老身看不透第143章 京师惊变第159章 待这边事了,便去揍高丽!第149章 一桩交易第276章 关门打狗啊第86章 此去西凉,路迢迢……第258章 风满楼第181章 由检号收割机第204章 斗智斗勇第183章 下一个基本盘!第42章 大明讲武堂第188章 打仗,不就是搞基建么第123章 朕,要开宗立派!第297章 先射一轮第113章 这一次,不一样了!第181章 由检号收割机第293章第242章 茅剃头的贴身保镖第280章 去他的庙堂!第46章 那还等什么啊!第131章 大户人家第303章 哎呀,那就太可惜了第45章 朕要修铁路!第164章 三宗大喜事第245章 牛刀小试第230章 馒头庵闲话……第216章 又出事了第171章 辽西将门第278章 黄雀在后第242章 茅剃头的贴身保镖第138章 水泥的诞生第178章 不过是喝喝酒而已……第87章 出兵苦兀岛?第18章 万岁爷,奴婢服了!第223章 纷乱之局第157章 鹰犬的学问第253章 媳妇救俺……第140章 精卫填海第6章 这不是生意第220章 一万名新娘……第149章 一桩交易第292章 乱打一气吧第128章 读书人的倔强(中杯 求首订)第24章 银子是用来存的第175章 不就是工具包么第32章 这生意划算!第144章 打灰人时代,来临了……第4章 朕太难了……第157章 鹰犬的学问第169章 斩草除根第41章 ‘四有大帅’茅元仪第280章 去他的庙堂!第273章 毛文龙 造反了?第112章 二月二,龙抬头。第180章 黑寡妇的人来了第258章 风满楼第78章 替大明百姓…给您叩首了!第180章 黑寡妇的人来了第39章 镇海伯第180章 黑寡妇的人来了第285章 深情的表白……第298章 凯瑟琳的管风琴第250章 带出泥第239章 我不太在行……第242章 茅剃头的贴身保镖第154章 一千船物资第105章 非我族类第305章 草包皇帝的日常第200章 寡妇何其多!第167章 北方出事了第299章 食人铁兽第262章 攻城战法第302章 西北 射天狼第200章 寡妇何其多!第284章 女侠之间的肉搏战第288章 曹公的后手第132章 砂仁猪心第103章 拼的就是一口气第222章 到底是文化人第283章 本姑娘看不起你这草包第6章 这不是生意第117章 不就两千多万亩皇田么……第81章 彻查到底!第57章 币行天下第36章 科学之王宋应星!第79章 朕要杀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