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 两篇稿子

大一下半学期,卓群因为在稿子上所下的工夫,过得愈加顺风顺水。

4月初,他精心编写的《邮看风云——1997年邮市崩盘始末》成稿完成。

一点也没让看好他的伯乐失望。

由于卓群文笔老道,理论观点清楚,资料依据详实,照片精彩有力。

交稿时又恰恰是邮市暴跌开始后不久。

所以当《都市生活报》的主编,把这篇洋洋洒洒、长达一万二千字的长篇纪实拿到手里,才粗略一翻,就喜不自胜。

二话没说,就让卓群去财务室直接领钱。

紧跟着一个字儿都没改,主编就专门在本周的周末版,加印了四个版面印刷卓群的稿件。

等于是为他出了份特刊啊。

结果一经推出,那是火爆京城啊。

当期《都市生活报》的发行量比以往足足增加了三万份。

而随后的现实演变,更证明了卓群在文中所提出的,邮市资金回流股市的观点。

这就更让卓群的这片文章的份量惊人,让他的名字在新闻圈里倍受关注。

说实话,已经惹得不少报社主动找猎头打听他的下落了。

有不少人主动上门,找到学校里和他约稿谈买卖。

可偏偏卓群已经不缺钱了,现在尤以名誉和信誉为重。

所以出于未来还想去《都市生活报》工作,要在报业长期发展的考虑。

他主动放弃了靠一稿多投大捞一笔的机会。

哪怕是有人给他开出了千字千元的天价稿费,也是想也不想的一概拒绝。

而行业里是没有秘密的,好事、坏事都会传千里。

《都市生活报》的主编在得知此事之后,岂能不高兴?

可主编欣喜之余,也开始发愁了。

因为卓群的个人操守没问题,可像他这样的高水准稿子也确实难得。

行情水涨船高是必然的。

一次诱惑抗过去了,总不能指望人家回回能如此。

那么为了今后能长期拿到这么优秀的稿子,他多少也得有所表示才行。

否则未免让人家失望。

可涨多少合适呢?

结果就在他正琢磨这个问题,想不出准谱儿的时候。

5月到了,股市又开始暴跌。

卓群竟奇迹一般,再次拿出了一稿刚刚完成《股市风云录》来找他了。

质量完全没问题,还是一贯高水准。

深刻、醒目、严谨、生动、接地气,有理有据。

偏偏还是眼下最抓人眼球的社会热点。

而且还是和邮市相呼应的题材,完全可以视为上一篇稿子的后续。

那么完全可以料到,所产生的效益和影响会有多么大。

另外,主编还很清楚,卓群是压根就没考虑别家,直接把稿子送到他这儿来了。

这样的态度就让人感动啊。

这么一来,主编开诚布公,索性把实际情况都跟卓群说透了。

他声称报社的稿费有严格标准,尽管他会跟上级竭力申请一下。

但可能最多,也就只能出得起千字六百的价格了。

没想到这话一说,卓群竟乐了,还摇上了头。

随后完全出乎主编意料,他主动说不用加钱,就维持四百千字的稿费即可。

主编还以为自己听错了,当场就昏头转向了。

没想到卓群自有道理,给出的一番解释特别让人爱听。

他说从自己的第一篇稿子开始,《都市生活报》就对他的稿子很重视。

主编主也对他很器重。

从来没因为他是新手,压过他的稿费,给的价格最公平。

还给了他毕业到《都市生活报》工作的机会。

这些好处他不但都记在心里,也觉得这样的关系让他特别踏实,可比多拿几个稿费可强多了。

所以他很珍惜,也想投桃报李。

哪怕他的稿子在外面被炒得再高,他也愿意按原有价格,交给《都市生活报》发表。

因为在他看来,骆驼再大,也是下不出金蛋来的。

稿子行情可以无限被炒高,但不具备持续性。

就跟邮市股市一样,最终得回归合理。

何况他也认为少年成名不是好事。

既不想站在风口浪尖上,也不想走急功近利的路。

他未来的路还很长,还是想踏踏实实去工作、去积累,很需要主编的指导和关照。

所以希望今后主编能不吝赐教,能做他步入社会和报业的导师……

好嘛,这话说到这份儿上,全齐了。

什么叫高质量的溜须技巧啊?

就得是这样的。

丝毫不见形迹,却有马屁的味道。

于是熏熏然的主编真是把卓群当宝贝了。

不但当场就宣布,卓群今后可以享受报社正式记者一切外勤待遇。

还很冲动的做了一个许诺,毕业后卓群只要来报社报道,就分给他一套房子。

就这样,卓群算是真的算是“简在帝心”了。

别看还没正式入职,他却已经完全取得了报社领导的信任,为自己未来的职场生涯铺设了一条光明大道。

而且毫无疑问,这两篇报道还有其他的好处,在持续发散着。

比方说,卓群第一时间,就把两篇稿子所获的稿费和刊登文章的报纸,一起寄回了家里。

此举不但让他的父母再度以他为荣,在老家挺胸抬头,欣喜无比。

卓群也比上一世更早的解放了父母的经济压力。

提前用自己的正当收入,让父母看上了新电视,给母亲买了“黄金三件套”。

再比方说,卓群的《股市风云录》在发稿之前,故意去找了他们新闻系的主任做了“指导”。所以这篇文章发表时,不但增添了系主任的名字。

事后卓群也“相当感激”的从稿费里,拿出了三千元交给系主任做“指导费”。

而这对他的学分和考试也就等于开了直通车。

从此,“挂科”的可能性对他几乎等于不存在了。

只要他做的不是很过分,再不感兴趣的学科也能靠“护身符”过关。

最后,还有那几个402的室友们呢。

毫无疑问,当卓群的文章屡屡见报之后。

只要是“民大”新闻系的同学,都会对卓群能靠稿子挣外快一事佩服不已。

尤其是睡在一个宿舍的哥们儿。

天天看着卓群腰里挂着从《都市生活报》领的BP机,肩背专业记者包,脖子挂着数码相机出来进去。

还能有公款报销打车费、电话费和餐费的权力。

动不动就能靠着自己挣的稿费跑到“永乐餐厅”吃鱼香肉丝和饺子去,还能惠泽旁人。

那羡慕劲儿就别提了。

所以402这几位当然也想有样学样,过上这样滋润的日子。

于是就一起求问卓群写稿赚钱的秘诀,还希望他能帮忙介绍投稿的门路。

卓群也不藏私,就把大致的套路和投稿方式都跟大家分享了。

可尽管如此,其实还是有所区别的。

因为像对乔健和许云涛,卓群就要上心得多。

他不但主动帮他们划了选题,让乔健去写出租车面临换代,许云涛去写商业房冷遇。

成稿时还主动帮他们改稿。

然后又带他们去找系里的教授“指导”。

最后还帮着他们去向《都市生活报》主编推荐。

那哪儿可能不成功呢?

所以新闻系很快又出了两大“才子”。

乔健和许云涛都以二百元千字的稿费,把稿子卖给了《都市生活报》。

反过来,顾维嘉、何旭和李凯就没这么顺利了。

他们屡屡碰壁,最后也就是何旭运气好,算是没白忙一场。

写了个电脑游戏的四千字稿子,卖给了一家游戏杂志,挣了三百元。

总之,就整个学期而言,卓群绝对算是功成名就。

不但落了个“民大名记”、“卓大款”的外号,也混成了校园红人。

无论去食堂、图书馆还是自习室,到处都有人跟他打招呼。

他受欢迎的程度不亚于真正的王子,许多人都以认识他为荣。

无论男的还是女的,不是把他当成传奇崇拜,就是喜欢他的口才,爱跟他聊天。

要么就觉得他外观出众,做朋友格外有型。

总之他是格外有人缘儿。

而且他身体还练得倍儿棒。

拳击、散打、摔跤都已经有些入门了,也找到了一定的乐趣。

甚至还多了几个颇有姿色的异性粉丝,经常会跑到体育馆来看他训练。

可以这么说,如果要是没有郭玥时常来找他,给他带来一定情感困扰的话。

他一定是会觉得时光飞快,大学生涯分外轻松愉悦的。

第一百零一章 明智选择第一百九十一章 无可参考第六十八章 并非幸运第六十一章 灾难突至第五十七章 不速之客第九十五章 特殊礼物第六十七章 迎刃而解第一百三十五章 唯一选择第一百零六章 生活变色第四十四章 意外来电第一百二十六章 倾吐衷肠第一百一十六章 郑重作别第七十一章 欲望俘虏第一章 终点?起点?第一章 终点?起点?第二十五章 第一大户第七十一章 欲望俘虏第一百一十五章 奖惩分明第十七章 钱不禁花第十章 月坛邮市第一百二十章 有所不同第四十三章 生日礼物第一百三十二章 从小到大第一百五十四章 矢口否认第一百四十一章 厚颜无耻第一百九十章 再见伊人第一百一十三章 身手惊人第七十五章 烈焰红枫第七十章 分崩离析第二十八章 交易达成第一百一十六章 郑重作别第一百四十七章 找上门去第二十六章 贵气逼人第一百八十六章 完美谋杀第一百六十四章 无法逃避第一百五十六章 百密一疏第五十章 坦白相告第一百三十三章 过于了解第五十七章 不速之客第一百八十四章 原配妻子第二十五章 第一大户第四十章 神奇战绩第八十八章 舒心日子第一百七十六章 惊醒之后第一百九十一章 无可参考第一百三十八章 惊喜连连第一百七十七章 交易条件第一百七十四章 再起疑虑第一百二十六章 倾吐衷肠第二百零一章 湖畔别离第一百三十章 最想要的第一百八十八章 生活圆满第六章 方法策略第十章 月坛邮市第九十五章 特殊礼物第五十三章 冲冠一怒第一百八十二章 赌局开始第七十四章 今昔之别第一百二十八章 一顿晚餐第一百二十四章 终于见面第一百七十六章 惊醒之后第一百零七章 屡屡得逞第一百二十八章 一顿晚餐第八十章 获益良多第一百三十四章 不请自来第一百三十一章 贝璐重启第一百二十一章 天方夜谭第一百六十七章 广告升级第一百八十一章 7月4日第一百零八章 离开京城第七十九章 双重优势第七章 永乐餐厅第一百五十章 触景生情第一百四十三章 时间之河第九十八章 尝试改变第七章 永乐餐厅第七十九章 双重优势第六十五章 惊心动魄第四十六章 野蛮任性第一百七十三章 登门拜访第五章 暴发机会第一百八十六章 完美谋杀第一百三十九章 东方快车第九十章 车内会面第九十一章 哑口无言第八十六章 鬼使神差第六十章 始料未及第一百八十一章 7月4日第一百四十六章 心想事成第一百七十六章 惊醒之后第八十七章 命运推手第五十五章 烈火烹油第七十四章 今昔之别第八十二章 两篇稿子第一百一十八章 搭讪专家第七十章 分崩离析第一百二十一章 天方夜谭第七十章 分崩离析第十六章 该着挣钱第六十七章 迎刃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