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九一章 最基础的一环(第五更)

赵曦发现,不管什么事,只要放在朝堂上,就没有利索的解决的,非得争吵。

职司定下了,接下来赵曦得考虑先后顺序的问题。

盔甲和火器制造、铸币的制行、自襄阳到汴梁的运输通道、东川铜矿、会无铁矿等等。这时候赵曦才发现摊子铺的有些大,他根本顾不过来。

朝廷闲人很多,领着俸禄不干事的相当多,问题是这些事好像交给其他人很难做好。

不管做什么事,要想有捧场和跟随者,必须得让人看到预期效益。

盔甲和火器是现成的,但必须有铜铁矿和运输通道的支撑。而运输通道……想让朝堂增加这份支出,赵曦提都不想提,提出来了,只是磨蹭一段时间,给这些扯淡人多些扯淡的借口。

铜铁矿……唉,算了,赵曦所想的并不是找一堆杂碎去那边混事,更不想真的用商贾的方法去压榨矿工,最终让大理本地势力钻了空子。

只能是个规划了,慢慢来,一步一步做。赵曦必须选择一个最基础的。

“殿下,自开朝以来的币制全数收集完毕。市井及易货使用,基本以铜、铅的比例不同而在实际中的价比不同,铁钱另论。”

“国朝钱监众多,各地所制各有不同。甚至国朝尚有不同军州钱币不可互换的情形,更有甚者,前朝钱币仍使用……”

苏颂所说的,是赵曦根本没想到的。

连安南和大理都流通的国朝货币,居然在国朝各军州不通用?

“殿下,国朝历年铸币均可达二三百万贯,铜七铅三者,虽尚有流通,但被私藏者居多,且边陲之国也如此。”

“而铜四铅六者,虽市井商贾流通颇多,但实际兑换已是千五之数,且逐年增高。”

赵曦终于明白了,为什么当初在朗颂和高邦,就是西军也对那些铜钱热衷…

统一的国度,居然货币不统一?也算是奇葩了。

强令统一?赵曦也就想想罢了。

自开朝就是这样了,存续如此之久,赵曦不相信是干净纯粹的。

良币驱逐劣币,虽然时间久一些,同样,温水煮青蛙才能把青蛙煮熟了。

如今国朝以饶、池、江、建四州的钱监为主,共计九处钱监。凡朝廷于一处允许,便九处皆制,所以导致了虽然同款钱币,优劣不等。

钱币是国朝信用,就这样随意的被糟蹋了。

赵曦真不知道该怎样评价这个天下,更不知道如何评价如今这些精英。

也难怪,都是以诗词歌赋混出生,以嘴皮子混朝堂的,能指望他们了解经济规律?

“样币可曾完成?”

交给苏颂新币的样图也有小半月了。做钱币样品不难,关键是赵曦对钱币的成分做了要求。

比如铜质钱币,他要求铜锌搅和着做,还得不能脱离铜的颜色。

比如银币,他也是要求添加铜锌的,比如金币,他要求添加白银……

所有的比例赵曦都不清楚,他就这么跟苏颂说了。也就是苏颂,换个人恐怕都很难做的让他满意。

铜色好说,银和金的鉴别,世人都清楚,在添加其他材质后,还必须让人看不出来。这需要试验。

关键是,按他设计的造型,币型的图案是龙,是后世的那种龙,而不是国朝认同的龙型。还添加了边缘的锯齿纹……

赵曦要的不是不断轮换的钱币,他要的是可以与国朝同寿并始终坚挺的币种。

听到赵曦这话,苏颂抽抽着嘴角,苦涩着脸掏出了三枚钱币……只有三枚,这还是经过自己无数次试验,大匠无数次打磨才做成的。

就这三枚样币,已经远远超过了它本身的面值。

真不知道太子殿下怎样想的,就这钱币,如何可以批量生产?

这……赵曦手里抚摸着样币……还行吧,只能说还行。

最起码基本要求达到了。硬度、成色以及一般认知的辨别方法,都应该认同金银铜币的材质。

只是手感……怎么说呢,没有让他熟悉的感觉,还是有些粗糙。

“如何做的?”

“不断的试验配方,然后由大匠不断的捶打,几乎到了千锤百炼的程度。殿下,到达这种程度的钱币,恐很难大量制作……”

苏颂很疑惑,只是太子殿下有些事弯弯绕太多,他总觉得这样币就是太子殿下用来糊弄朝堂的玩意儿。

“一锤一锤的打?”

这是苏颂呀!没想到居然用的是最笨的办法。

“没做模范吗?”

“模范?”

“也就是母范。”

“这……”

苏颂说着,还指了指赵曦手里的样币。

好吧,赵曦明白了。理解的根本不是一回事。

钱币的制作,是先有了模范,然后需要从熔化、轧片、冲饼、滚边、清洗、烘干、压印,到最后称量。

在现时,有些是真的做不到。

人力?算了吧,总不能钱币的制作成本高于它的面值吧!

“殿下,浇铸之法不能达到殿下所言之币型……”

说着,苏颂又拿出三枚样币,跟如今钱币类同。

说不清,没法说清。赵曦搞不懂苏颂怎样做出的样币,而苏颂无法理解赵曦所说的模范。

只能是一同到护卫营工坊了。汴梁没有钱监,赵曦也没想过去现在的钱监里掺和。

所谓的主持钱监,赵曦有他的目的,最终可能会是清理整顿国朝的钱监。

至于还能不能存活,取决于是否按照他的规矩来。

等来到将作监,赵曦也终于明白了这样币怎样来的……居然是经工匠捶打后,一点一点凿磨出来的!

服了!

赵曦没说话,直接又到了制作盔甲的作坊。

赵曦把三枚钱币沾满了菜油,丢在浇注盔甲的母范里,然后让工匠浇注,并且正反两面都如此这般。

苏颂嘴角更抽抽了,多日的耗费,太子殿下就这么随意的处置了。

等那个带着钱币缺如的盔甲成型后……

“如果这不是盔甲,而均为千斤之重的锰钢锭,且一处地下,一置高位,瞬间落下后……”

应该不用再说了,很明白了。

溶化不用说,轧片的事对于苏颂来说应该不难,他可以想出办法。

赵曦做了个冲饼的示范,基本把铸币后面的程序都省略了,现时能做到这点已经算是极限了。

第五三三章 大设想第二八八章 真有这样的傻缺第七五零章 西夏又遣使了(感谢盟主财叔宁打赏,今日第三更)第二七六章 不是一人在战斗第二六七章 想撇开单干了第九一二章 吉甫所言极是第四九一章 各怀心事第九一八章 变化第九二零章 群情激昂的限制第三六八章 名头真的不重要第八九七章 疆域的妄想第八二九章 出行第二七七章 姑且的做法第六一二章第八八七章 扼杀第七零二章 官家昏聩了第六三零章 新论语第六七零章 说话的方式第八三八章 有了些想法第二七四章 最后的问题第五四三章 最担心的第二三一章 试探第七二零章 各方的反应第二三零章 护卫营的新任务第三九四章 混乱的朝议第四三六章 见识的差距第一零八章 一场蹊跷的大火第二三三章 死无对证了(加一更)第九九章 选兵诏令第三九三章 又谋划什么第二四四章 因伤致仕第八零二章 什么也没发生第四一八章 这事做的不好第八百章 微服私访(十四)第五七章 赵曦你干嘛第九三四章 态势第七三七章 来不及了第四八四章 我是君王第四二七章 大宋讲武堂第一四二章 吾乃赵曦第五八八章 王安石也有昏招第九五四章 突破防线的意外第五九八章 顺势第三一五章 秦州第三六三章 当阴谋对上实力第四一七章 都糊涂着第二八九章 戴帽子唬人第四四九章 打一个叉第八九五章 时机第九三一章 战马第六五六章 谁还为他求情?第三一三章 出征和十杀令第七二五章 被包围了第一七五章 诡异的边境迎接(第四更)第一一零章 这算是了结了第六八七章 唯一的办法第七二四章 河殇第四五五章 情况很严重第三三三章 如何打第三一六章 令行禁止的造就第七五一章 官家的文武观(感谢盟主财叔宁打赏,今日第四更)第九三四章 态势第五十章 给他们找点事第六二零章 心思第四八三章 这是责任第七八二章 是后路还是谋局第五零四章 都是精英第六二八章 初步成型的模式第五七六章 预料之中第四一八章 这事做的不好第九二二章 真正的末路第六二三章 熟悉又陌生的氛围第一六四章第七八八章 微服私访(二)第三四七章 战前最后一次会议第四章 唯一新奇的嬉戏第五一四章 这算屁的大捷(上)第三二零章 第一枪第八三五章 原因第一二七章 第二晚第四零八章 试试何妨第九百章 另一种推演第三八零章 这就是矛盾转移第一二七章 第二晚第二四七章 不得不赚钱第二一六章 并无戏言之心第八零八章 君王需要腹黑第三七七章 谁更能沉住气第四三二章 乱局第七三七章 来不及了第三零四章 欢喜和忧第九一五章 各行其事第二九零章 东宫偏门为谁开第八七七章 时机第二零六章 这不能随便说(第五更)第二六二章第八三八章 有了些想法第七四章 混乱元夜第九六一章 形势向好第二五八章 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