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零九章 筒车可行(第三更)

今天的汴梁城醒的特别早。

各家的女人把王介甫要求挑水灌溉的事,当作踏青了。那热乎劲,跟元夕日的狂欢也不差多少。

东宫的女人忙乎了一晚上,最终真的是没什么用。想穿什么,根本不是她们自己可以做主的。

一大早礼部有遣人来了,很简单,那怕是去挑水灌溉,皇家还有的礼仪不能没有,就是粗布衣裳,几时出城,怎样走路,挑水的前后顺序,都必须得按照固定的程序。

苏氏觉得很扫兴,可也不敢当着礼部官员甩脸子。至于滔娘和段氏,都是清楚的。

这时候的黄河大堤很热闹……这得有几千人吧?反正赵曦看了一眼,肯定是比他护卫营的军卒多。

所有在汴梁的朝官,有诰名的妻妾,再加上各家的下人和随从,以及忙乎着分配区域的吏员……王介甫,真有你的。

这还没算在外围负责守护的军卒呢。

都是些四体不勤的君子,让他们来挑水灌溉,纯粹就是玩的,玩事,也玩人。

汴梁的黄河大堤不错,毕竟关系到京师近百万人的生命,负责干这事的,只要不丧心病狂,就不会在这事上玩猫腻。

也正是大堤的合格,让挑水这简单事,变得有难度了。

国朝是以农为本,那怕是皇后娘娘,也在内苑里要开垦一块地,表示不忘稼穑。

所以挑水是都会的。

可这是大堤,还是相对合格的大堤。

是漫坡不假,整个漫坡都是光溜溜的,可没什么台阶让这么多人用。

挑两桶水,在这样的坡度上行走……王介甫该不是真有玩人的心思吧?

шωш¤ Tтká n¤ C○

看着这些莺莺燕燕,叽叽喳喳,跌跌撞撞的诰命,赵曦真的替老王家的先人担心。这才开始,估计已经被诅咒几千遍了。

王安石倒是以身作则,桶不小,王安石挑着也相当稳当,不能说健步如飞吧,但在这些臣工里,也算是基础扎实的。

赵曦已经记不得上次挑水是什么时候了。即便是前世,他也是十五六岁时干过这活。

人好像对于动作类的技能忘不掉,一接触,赵曦就知道自己能行,还是会用巧劲挑水的。

就是爹娘和自己的女人有些狼狈,桶是小桶,赵曦看着跟后世孩童们玩具差不多。即便这样,赵曦已经两趟了,他们也就刚刚到了坝顶……下坡就更难了。

“爹爹,娘娘,让孩儿来吧!”

尽孝心应该不会被说啥吧?特别是不管自家刚出百日的产妇,先管爹娘的行为,应该是被士林夸奖的吧?

确实,紧挨着爹娘的是相公,赵曦顿时被赞许的目光包围了。

“曦儿,爹娘需要做到。”

累不累的不说,挑的多少不说。上天这样的干旱,似乎是在对帝王得失做警示,所以,赵祯需要做到。

很扯淡,问题是这时代都信这个……也有可能是一个可以鞭策帝王的措辞。

“可以用筒车的!”

我嘞个去!赵曦瞬间尴尬了。他能想不到吗?只是不说而已。

可苏氏可不管这个。本来以为是件好玩的事。

她好歹也是大小姐,祖父就已经做官了,那挑过水。

想玩来着,结果从河边,就挑这么一点水到坝顶,整个肩膀就受不住了,脚疼不说,小腿都打颤。

就有些想不明白了,朝廷为啥不用筒车呢?非得让人受这罪!

她是南方人,家乡筒车多的是。

可是我的姑奶奶,人家王介甫也是南方人呀!人家不比你聪明?就你知道?

赵曦遇上这样的内人,也是服了。

苏氏的这话,顿时让场面有点静。

“苏妃,何为筒车?”

富弼家的,也是前执宰晏姝长女。本来是南方人,只是跟随母亲侍奉祖母,一直在洛阳及汴梁长大。真不知道什么是筒车。

赵曦看了看富弼……这是妇女们议论的,挨不着男人的事。

王介甫总不能跟女人们计较吧?

苏氏很乐意在这场合表现。还算知道规矩,先是看了看娘娘,又看看滔娘,征得同意后,就开始表现了。

苏氏是个聪明人,而且工笔画还不错。

就那样蹲着,随手抓了块石块,就在地面上画起来了,一边画还一边讲解,生怕人们听不懂似的。

“可行?”

老爹这样问了,不管是相公们,还是赵曦都也不再藏着掖着了。

结果是,没人吭声!这王介甫是厉害,挟二三十年的声望到朝堂,居然能让相公们回避。

赵曦躲不了,他爹本来也是冲着他问的。所以,他不能再管王安石那本来就黑的脸了。

“回爹爹,可行。”

“营造筒车可难?”

“回爹爹,不难。且因钱监事宜,东宫已在将作监屯下些许筒车构件,只需组装即可。”

老王,你尽量理解把,这事就这么碰巧了,真不是专门为你准备的。

这还得重新准备呢!我也没法!

这还挑什么水呀?人是太子殿下惹的,祸是东宫闯的,得利的是大伙……都不用挑水了,等着筒车安装并评判效果就行。

今日是放衙了,休沐了,正好能轻松一天。

赵曦看看这些幸灾乐祸的相公们,再看看似乎有话跟自己说的王安石……

这老王不至于这么脆弱吧?是女人说的,爷是真无心搅和你这事。

说实话,赵曦心里挺怕王安石的,不只是现在,是根深蒂固的,这家伙的名声太大了,一直大到千年之后。

刚才赵曦想逃开来着,比如说去将作监看看筒车组件,然后陪着他们一起过来安装……反正能躲过去王安石的搭讪就行。

可是不成呀!文彦博那个老家伙,好像就喜欢看爷的糗样,直接让苏颂走了,还装模作样的拖着自己问询筒车的事……

你倒是一直拽着问呀?还有富弼、曾公亮,包括包黑子,等等这些人,硬等着王安石把闲事安排好了,朝这边来了,他们立马没问题了。

嘿嘿,都是在士林颇有名望的,一个太子,自幼名声便响彻士林民间。一个文臣,挟三十年名望重临朝堂。让这俩人有个交锋……这热闹应该有点瞧头。

看他们走没走远,也不靠近的样子,赵曦就知道,都冲着看热闹不嫌事大的心思。

“殿下……”

就这一声,叫的赵曦都有些心颤。

第八九章 庞太师第三一五章 秦州第二三一章 试探第三八五章 不患寡而患不均第八五章 后续第六八七章 唯一的办法第六零二章 官制(中)第五章 秋千绳断了第五二零章 监察第三三九章 西夏的战略统一第一一七章 机会来了第二十章 惹了天火的宿卫第四六章 资善堂族学第五六七章 条款第二三章 童英宴(二)第八九七章 疆域的妄想第三四六章 时态和态势第四九四章 猝不及防第二四八章 是否开放常平仓第一四二章 吾乃赵曦第八六五章 北辽来使第一七二章 唯有等(继续五更,第一更)第一一一章 让他真死去第二一六章 并无戏言之心第八二章 有贼人作乱第七三二章 最后的一环第一百章 这就是护卫营地第八七零章 商业立法第二五七章 什么怪事都有第四零七章 有些意外第四三零章 万马齐喑究可哀第四三八章 官家的道第八零三章 这叫什么事第四六章 资善堂族学第一六五章 走着看吧第四七七章 蛊惑第四三五章 我玩的不一样第四七六章 丢人现眼第六十章 话语权第六九五章 宋国已经不再是原来的宋国第五九一章第八八六章 不臣第六五三章 还是贸然行事吗第九四一章 找不到主力第七五零章 西夏又遣使了(感谢盟主财叔宁打赏,今日第三更)第三八章 那人是谁第二六五章 经不起缪赞第八一三章 扶上马送一程的恐惧第三五四章 相安无事的第一晚第十七章 刘成朔风烈第五二一章 揣度第六一七章 又一个惊人之举第五八一章第七一一章 重点是如何进城第四七七章 蛊惑第六七二章 王韶的决定第七三二章 最后的一环第二五章 童英宴 (四)第三七五章 司马光也想疯掉第六六章 何事得意第八六四章 这才是诱惑第七零三章 形势突变第六九四章 不得已的选择第二五八章 选择第四二三章 说得过去第三五六章 大围剿开始第四三七章第九五七章 大势已成第一五四章 统一战线第八八章 换个说法第四三一章 来一次辩经第九六章 横生枝节第五六七章 条款第五五七章 萧卓尔一口老血第七五三章 战争结束之后(下)第六一一章 闲话第二一三章 炸开这道山梁第九四七章第三八九章 恐怖的朝堂第七一二章 沙州第八七九章 含糊第四二二章 这样应该可以第六六七章第二七六章 不是一人在战斗第二五零章 都是粮食闹的第八六九章 逃民的大匠第七九三章 微服私访(七)第二七六章 不是一人在战斗第五零五章 故意折腾第八百章 微服私访(十四)第五一七章 借圣人手打脸第三四五章 不准备放走第六六三章 韩琦的危机感第六八一章 第一拨第一六四章第一七四章 震惊是接二连三的(第三更)第五一章 事情大发了第六零四章 三级制衡第一一八章 据理力争为出征第七三三章 此事休要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