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七零章 玩个开心

盐税是间接税,征收对象是盐商,并不是从食盐本物上征税。也就是说,食盐专卖,朝廷只是管控,并不是从事贩卖。

赵曦很清楚这点。自己决定放开榷场,相当于容许部分盐商参与了进出口贸易。这本身并没有什么,东南之地,大量的海船都是在开展进出口贸易。

这里面最让人纠结的,无非是食盐专卖的问题,担心一旦放开食盐交易,会冲击到国朝的整个盐税体系。

果然,赵曦在说完这堆话以后,都愣着。

太子殿下说的好像有道理,又似乎说的跟他们想的不是一个概念……

“殿下,一旦放开食盐采买,朝廷将无法掌握国朝食盐总量,盐税将成为无根之木。”

“其次,青盐价廉,制造成本低廉,国朝食盐高企,是因为产盐成本决定的。一旦放开食盐贸易,会导致国朝官办盐业入不敷出。”

唉……毕竟还是有局限性呀!不管是韩琦富弼,还是文彦博曾公亮司马光,这都算是当今的惊世大才,可思维还是固化了。

“诸位相公,是放开易货有效管控可掌握食盐总量?还是明面上禁止食盐交易,而私盐贩卖成风更能掌握食盐总量?”

“至于朝廷盐业入不敷出的问题,第一点,我已经申明了,由三司使核算怎样的入境税可确保境内盐业可维持,也就是青盐定价的问题。”

“其次,提高朝廷盐业工作效率,扩大规模,降低成本才是根本。”

“还要说明一点,与西夏交易,朝廷可以以规模取胜,以量带价,赚取高额利润,用所产生的利润补贴朝廷盐业,改进朝廷盐业的制造工艺……”

“当然,并不是说任何人都可以从事食盐贩卖,在这一点,朝廷要制定详细的资格评定细则,从而来审批怎样的商社,才具备从事食盐贩卖的资格。”

朝廷,应该从具体事务中脱离出来,把精力放在审批和监管上。

有些事赵曦不能一下子全部倒出来,不是赵曦没理清楚,是没人能接受的了。

就如现在,赵曦只说方向,并没有详细的把整个可操作性的细节都去讲明。

政事堂搞懂了,搞明白了,那才是真明白。

赵曦这也不是圣旨诏令,只是集议时的提法,相公们无反驳的理由,也不存在封驳,也就是说,不管成与不成,政事堂都得沉下心来去钻研。

只要有心钻研了,赵曦不担心这事的推行。

赵曦没做过帝王,但他比这时代多了千年的见识,也懂得如何做一个定方向的一把手。

说白了,这不是要辩论,只是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了,政事堂乃至朝廷最终如何做,想必没人会置之不理。这是外事参杂内政的大事。

关键是这里面涉及的利益太大了,大到任何人都舍不得不重视的地步。

商议时站在国朝的角度,这是操守,但私下里,谁都会仔细计较自家能在这场盛宴中如何获利。

甚至了解了其中利益后,在制定细则是,会不留痕迹的留下些口子……

人的趋利性,赵曦很懂,他不担心最后的推行,因为他知道,即便是会造富一部分人,同时也会让朝廷乃至黎民受益。

这时候,没人再继续这个话题了,不能争辩,因为大局上的分歧,争辩不出结果来。

可相公们又不好明说让官家裁定…~

赵祯很清楚自己的角色,在听完儿子与相公们的交流后,眼睛看向了陈琳。

善……就一个字!

赵祯是真的有些感慨,儿子不同于他。他施政,更多的是集采众议而定,而儿子却是让朝廷不得不接受自己的方略。

一个善字,也让相公们暂时息了继续下去的心思。

“官家,殿下,另有一事。经各方组成的殿下遇袭案的审理,由于牵涉广泛,目前已经牵连到十余名六品以上的官员。”

“祖宗法度,不得对士子用刑,故,案情再难进展。”

这事涉及到太子殿下,又是谋反的大罪。否则,政事堂早就叫停了。

即便是这样,政事堂也有叫停的心思,认为适可而止是最合适的方式。

太子殿下遇袭,并没有多严重的结果。如今,除外近万的军卒,已经涉及文武官员近六十多人了,已经是人人自危的局面,没必要继续了。

不得用刑?这应该是他们最大的凭仗吧?

别说不会交代任何问题,恐怕就是现在也没有任何参与此事的证据吧?

到时候,再以谋反之人口供不得作为证据的理由,然后一推六二五,顶大了无非是贬黜而已…~打的好算盘!

赵曦看了看相公们,没人接话。在富弼陈述了此事的现状后,没有一个人开口接茬。

很为难吗?应该是想把难题推过来吧?

这事如果搁以前,就现在的局面,估计老爹该叫停了。然后对所有可能有关的,来一次大范围的贬黜,以表示皇权的威信,就那么算了。

至于现在……

赵曦也看向了自己的爹。

查……还是一个字。

可怎么查?动用军伍袭击太子,作为扶一程的官家,这样的决定都理解。

问题是,若能撬开这些官员的嘴,政事堂也没必要把问题交上来集议了。

赵祯心里倍清楚,对于那些犯事的官员,对于幕后那些人,对于这些相公,他赵祯都懂。

如果自己还康健,说不定真的就这么过去了,可现在,赵祯不想给儿子留下尾巴。这事必须彻查到底。

至于怎么查,那是朝廷该考虑的。

“陈押班,让皇城司在专案组的人找一下工坊城的李明仲,请李明仲营造二十间一丈见方的禁闭室。”

“诸位相公,不必用刑,只需要将有关案犯关押到禁闭室即可。谁交代清楚了,谁从禁闭室出来。”

护卫营有禁闭室,大伙也曾尝试过,体验过,没人能扛得住三天。

赵曦很想看看,这些死鸭子嘴硬的文官,仗着不能用刑的说辞,在禁闭室又能坚持多久?

跟我玩?那咱就玩开心点。

“护卫营军卒熟悉禁闭室的运作规程,可由护卫营军卒负责禁闭室的看管。”

“诸位相公,政事堂可遣人随同,若整个过程护卫营军卒没违规,随同人员不得开口,不得有任何声响,否则以同罪论。”

“不用刑?”

“不用刑,只是换个关押的环境。”

到最后,他们会明白,不用刑比用刑更可怕。

第七四九章 什么算金瓯无缺(感谢盟主财叔宁打赏,今日第二更)第二六七章 想撇开单干了第四一二章 典籍背后第三百章 这才是就绪第九五五章 中军宫帐的危险第八六六章 还以为什么事呢第六五六章 谁还为他求情?第六九八章 官家的推断第七二三章 完了 全完了第四四一章 想一出是一出第二五四章 众生相第九二二章 真正的末路第四零三章 文武的认知第二零六章 这不能随便说(第五更)第九一四章 无礼第二二六章 决不饶恕第九六零章 故意留下的后门第七五九章 陷入死局的调查第二九零章 东宫偏门为谁开第四一章 记账法烧着谁了第八七零章 商业立法第二五九章 脸打的很疼第七七四章第二六四章 相国寺的因果第四二五章 争吵 多吵吵第一二七章 第二晚第五二章 被戏耍了第一八二章 牛皮大的不毛之地(继续五更,第一更)第八零六章 工农优先的问题第七零六章 怕了第四三零章 万马齐喑究可哀第一章 王爷诈尸第一零七章 大发了第七三四章 意外出现的西夏骑兵第五五九章 目的从来不单一第四二一章 迈出一步第一一一章 让他真死去第七九章 皇子出行第九二三章 人之将死其言不善第一一三章 太子隐疾第一二三章 谁更无耻第四五五章 情况很严重第七九五章 微服私访(九)第三八五章 不患寡而患不均第七七九章 人该为自己的行为负责第一二一章 动员宣讲第三八三章 文彦博难了第二四六章 未雨绸缪第九一章 第一次论政第三百章 这才是就绪第七九二章 微服私访(六)第七八六章第六零五章 三级遴选第七三一章 大谋局的形成第五三四章 狼烟起第九一三章 事情本来就该这样第三四六章 时态和态势第六九九章 赵曦漏掉的第一一四章 成婚前的教授第六四九章 入夏第三三章 第一弹 军粮第六三五章第一七五章 诡异的边境迎接(第四更)第八二零章 别无选择第六零九章 人事(下)第五一一章 闲事不闲第五九五章第四二七章 大宋讲武堂第二八四章 该露露獠牙了第八二八章 治河之议第九零五章 文章哪有寻常事第一三零章 适可而止第七四九章 什么算金瓯无缺(感谢盟主财叔宁打赏,今日第二更)第八六九章 逃民的大匠第六四九章 入夏第五八二章 原来如此第五六九章 河东第九五零章 两重天第四八八章 其实是钱的事第三零一章 帝王和相公的挫败感第五四三章 最担心的第二章 惊掉眼球的痊愈第八零四章 因为朕也想知道第七六六章第七八八章 微服私访(二)第四二七章 大宋讲武堂第七九一章 微服私访(五)第三六一章 爹是儿子背后的山第七六三章 大理的嫌疑第八二四章 真相不重要第一五八章 老侬 你一定要逃走呀第一五二章 玩一把第九三零章 一级战备了第九十章 选兵还是武举第八二一章 谁也威天命第二零三章 不明白(第二更)第八四九章 石油引发的第九六六章 不战而屈人之兵第九三八章 荣誉勋章第九二章 护卫营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