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八五章 不患寡而患不均

如其说太子殿下讲明了五点,不如说是陈述了五个步骤。

在如今的形势下不得不说太子殿下所说的是最合适的做法。

停止裁撤,能迅速消除如今臣工和汴梁禁军的敌对情绪。

而随即而来的工坊城选兵,可以直接从禁军内部瓦解禁军的凝聚力。

而转民籍的方式方法,由让汴梁禁军有了更多的选择。

这些所有的措施,全部撇开械斗的两营,已经表明了朝廷的态度……对械斗者不妥协。

然后让械斗的军卒戎边,无法说清是否算是处罚。

接下来才是重点……更戎,护卫营军卒分散军中,重组护卫营,然后将禁军铺面收归公产……每一点,太子殿下都在一个恰如其分的线上。

富弼明白了,所有的一切似乎都在殿下的预料之中,也就是说,文彦博是在替殿下铺路背锅。

富弼看了看文彦博……一脸的沮丧。

时隔多年,一次不相干的交锋,文彦博再一次落了下风。

文彦博还不能说什么,太子殿下这是在为他收拾烂摊子。

这一番操作下去,代训亲卫的事做成了,很大一部分臣工不会继续揪着不放。

护卫营军卒入军伍了,近两千的校尉,可以想象再有几年或者十来年,整个国朝的禁军将焕然一新。

而这次裁撤的核心冲突……禁军营地铺面的收益,直接收到了枢密院。

近百年的演变,这些铺面在大家族里已经不足一提,真正在意这些收益的是汴梁禁军将领,而这些将领无一例外的戎边了。

西军回朝后,原本利益纠葛最深的铺面,已经不会再有人提起了。

只要按照太子殿下这种步骤推行下去,那一方面都考虑到了,惩戒奖赏,条理分明!

政事堂的都看的很清楚,却不得不就这样接受了,没得选。

也只有这样,才能让政事堂从这个泥潭里脱身,才能让文彦博不至于掉层皮。

虽然主导的是文彦博,可事情属于政事堂统一意见后推行的,文彦博因此事出外…~都还真做不出来。

……

“陈焕,护卫营重新选兵,不能也不会让整个护卫营全部入军伍,我的意思是你留下来吧,不必入军伍了,就在护卫营,做下一任的护卫营指挥使。”

陈焕违命,是因为自己的原因,赵曦需要照看他。

违命,作为护卫营军卒的身份,就是政事堂也毫无办法,因为是太子亲军,处置权在他赵曦。

可一旦入军伍了,处置权自动到了枢密院。

赵曦不认为文彦博会不计较这事。

因为陈焕的违命,让文彦博陷入麻烦中,并且不得不接受一系列并不太符合政事堂意图的措施。

这所有的一切,最终恐怕都会栽在陈焕的头上。

“敬从殿下安排。”

陈焕眼里的失落是很明显的。

他不是什么世家子,也没有多深的跟脚,他当初参加护卫营选兵,就是想博一个跟脚。

有一个跟脚,他不认为自己不能在军伍中做出名堂来……

而现在,所有的护卫营军卒未来都很广阔,只有他,不得不一直留在护卫营。

他也知道,处理械斗,那是适逢其会,该他倒霉而已。

因为他当时的防区正好在虎卫械斗营的地域,这不是谁有意为之。

他也知道,一旦他入军伍了,很有可能会受到打压,甚至丧命。

他甚至已经跟吕教导说过,若有可能,他希望到西军的最前线……

“别想那么多,留在护卫营的成就未必就比领军差。很多事人们看不到结果……”

陈焕能不能理解,赵曦话只能说到这。

护卫营……以后绝不单纯是护卫营了。

在赵曦的规划中,护卫营在未来将是国朝低级将领的培训基地,或者说是国朝未来将帅的摇篮。

若没有械斗这件事,赵曦本来是留给高敬贤的。

这时代的师徒关系,并不弱于宗亲。做了护卫营,或者应该说国朝第一所专门的校尉培训基地的第一任军事主官,陈焕将来的人脉到底有多广,就是赵曦也无法估量。

朝廷几乎是完全按照太子殿下的几条在执行。

曾经也想过往里面夹带私货,可任何一点有倾向的想法加进去,都有可能导致这些措施推不下去,甚至再一次出乱子。

这些天汴梁的整个禁军营,都洋溢着欢快……因为工坊城来选人了。

现在不是早年,当年转民是肯爷爷求奶奶的不想去。如今整个汴梁城都清楚,工坊城不仅仅代表着朝廷重视,更是衣食无忧的存在。

这时候也想投门扒窗找关系,却发现工坊城来选人的,直接把标准公布了,甚至直接言明,最终的入选名单和具体达标情况也会公布……这根本就没留操作的余地。

每个人心里都有杆秤,就工坊城制定的标准,营地里谁能否达到,人们都很清楚。

最终的结果也确实如此……除了羡慕嫉妒,可能恨的心态的很多。

可有这公开的标准放着,就是有不忿,也都得憋着。

虽然这次被选走的很少,毕竟禁军再一次减少了…~最终还是逃不了被裁撤合并的命运。

“转民?”

“是转民,可惜是让你纯粹的脱离军籍,朝廷并不管你的死活!”

“这话不对,没看见后面吗?给补偿的……”

“景老三,凭你的年限,也能补偿差不多百贯新币,做个小买卖没问题。”

“比不上人家指挥使……”

当转民通告公布后,应该是汴梁禁军思潮最乱的时候。

如果说裁撤合并时,整个汴梁禁军是一个整体,那么工坊城选人就变成了大团体敌对小团体。

现在嘛,就纯粹是一盘散沙了。

每个人都不一样,各自都在盘算自己如何选择合适。

况且,补偿标准很明显偏向于将领,也就让原本还算凝聚的人们,彻底散了。

也就在这时候,龙卫十五营和虎卫七营,也就是发生械斗的两营军卒,全部被搭配河北戎边,还是把整个队伍打散了发配。

而当时敢械斗的两营军卒,包括将领,没一个多嘴的,都乖乖的接受了朝廷的安排。

这……

本来对于转民标准有点意见,想再鼓动人们闹事的,看到龙卫十五营和虎卫七营的结果,也悄悄的不敢有小动作了。

这时候再乱,先不说朝廷会不会妥协,有多少人凑热闹都很难说。

第六八二章 嗜杀之君又怎样第二九章 点心有毒第三五章 又一次弄瓦之喜第四二五章 争吵 多吵吵第九八章 苏颂是个有意思的人第八五三章 胡萝卜的指引第八九八章 这战没法打第四五二章 吐青苗第九七章 自辩书第三七四章 狠第三七八章 算不算内斗内行第四八一章 闲不下的王安石第四二七章 大宋讲武堂第一七一章 偷鸡不成的结果(第五更,谢书友打赏)第九六一章 形势向好第三八四章 赵曦的手段第八九章 庞太师第七三三章 此事休要再提第九一四章 无礼第九零三章 我的大宋第五一章 事情大发了第八九五章 时机第五六七章 条款第五八四章 他们有了信念第二二八章 拷问良心的机会第四三七章第三五五章 溃散第五百章 面授机宜第八六三章 秀场第九六七章 大定乱了第四三七章第二九五章 约斗第六百章 还不到时候第五二五章 奏对第一零八章 一场蹊跷的大火第五四八章 野望第一三四章 糜烂的广南战局第六七三章 赵曦的真的目的第七章 成为悬案的绳祸第四零五章 这是闹那般第六四零章 怎么会是这样第七四章 混乱元夜第七九一章 微服私访(五)第三八零章 这就是矛盾转移第一三三章 征途第八四三章 太子成长了第八五一章 王安石的执着第八九三章 番骑队第八六六章 还以为什么事呢第八二五章 说不清第五六九章 河东第四六八章 细思极恐第九五六章 谁做冤大头第二五七章 什么怪事都有第七二三章 完了 全完了第五一四章 这算屁的大捷(上)第四一七章 都糊涂着第一七零章 都不是省油的灯(日更奉上,感谢书友打赏。)第四四七章 故技重演第四八七章第二四九章 意有所指第三六四章 这就是实力第三七零章 玩个开心第七九三章 微服私访(七)第十五章 你们也玩这个第六零六章 三级职能第五一四章 这算屁的大捷(上)第六八零章 终于等来危险了第二零六章 这不能随便说(第五更)第三一一章 狄青请战第五一四章 这算屁的大捷(上)第一二七章 第二晚第二四四章 因伤致仕第五四二章 诡异的军情第五六六章 矛盾转移第二六六章 早朝议第九三六章 封桩库第四九零章 走一趟第八二一章 谁也威天命第八六三章 秀场第三八五章 不患寡而患不均第五零八章第七九五章 微服私访(九)第六六零章 不堪大用的韩琦第八九四章 尝试性作战的结果第八二八章 治河之议第二三七章 事急从权第四九章 高下立判第二一四章 请君出坑第六二六章第一九零章 格局决定做法(第四更)第一六二章 一次小胜第五三一章 处置第八七七章 时机第一一三章 太子隐疾第七三六章 李宪的郁闷第五一九章 总则第四八四章 我是君王第六五六章 谁还为他求情?第六五三章 还是贸然行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