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四五章 这犹豫要不得

接下来是固定的一套程序,不管是夸街,还是琼林宴,赵曦没有再出幺蛾子…~或许政事堂是这样认为吧。

人习惯遗忘,赵曦懂。他就是有诸多的想法,也没想过一个接一个的去考验臣工们的耐力。

隔一阵来这么一下,在臣工们心里承受边缘,永远不激怒他们,慢慢的把自己的所思所想灌输给他们,这才是赵曦的想法。

国朝百年,士大夫是怎样的三观,不是那么容易改变的。尽管赵曦对自己控制朝堂的能力还算满意,可依然没急躁。

做一个调停者,比与整个士大夫阶层对立要轻松很多。

政治,从来就不是针尖对麦芒,循序渐进,在不知不觉中完成各种变革……这是赵曦的策略。

各种各样的经验教训,后世太多了,赵曦懂得。

朝堂进入一个相对平稳期,也不是无所事事。

新科进士的安置,历来都不算是小事。国朝官员升迁的考评、磨堪、举荐……是一个完整而繁琐的流程,从地方官,到朝堂诸司,参与者颇多。

所以,新科进士有怎样的开端,对于未来仕途有很大的区别。赵曦没关注这些,他需要看着政事堂相公,和六部九卿的主官就行,太多了照顾不过来。

紧接着就是农时,就是这样安排的,每年科考结束,就是农时了,似乎取士就跟种庄稼一样。

这些年,有安南等国源源不断的粮食供应,国朝应该没什么饥谨之忧,但农事,依然是国朝的头等大事。

农桑为本,这话在各种各样的奏折里都能看到。

也是,民以食为天嘛,即便是到了后世,农业也是第一产业。历朝历代,能解决百姓肚子问题,就不会有大的社会动荡。

这也是赵曦年少时,就先从安南入手的原因。

没有后世那些高产的农作物,没玉米、没土豆,更没有后世那个创造奇迹的杂交水稻圣人,他能做的,就是另辟蹊径了。

后世有记载,一直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安南那一带,都是水稻主要供应国。

打通了跟安南的粮食通道,激发安南人种粮热情,确保国朝粮食供应,这是双赢的事。

这是赵曦一厢情愿了,国朝真正的农事,绝不会像他想的那样。

后世的农村,和如今国朝的农村,完全是两个概念。

赵曦来到这个时代,走出皇宫,也就到过有限的几个地方。

不过说来也怪,自从打通安南的粮食通道,好像国朝就没发生过什么大的灾荒。

特别是赵曦即位这几年,年年大丰,风调雨顺……最起码奏折都是这样说的。

即便如此,朝廷一样重视农事。

这些天就是政事堂的相公,跑司农司的时候也多。催促司农司下派官员,到各地督促农事,督导各地常平仓的种粮销售……

这块土地上的人,这个民族的传承,对田地有着天生的情感。

米价常年保持在二十文左右,可人们对土地的那份执着,没一刻松懈过。

挺好,臣工们做事,君王是喜闻乐见的。

“官家,回朝述职的官员,往来于诸位相公府邸……”

这很难避免,特别是国朝当下。官员擢升是需要荐主的,特别是有意混朝堂的,相公们是必须要通过的。

今年又是轮换的大年,嘉佑二年的那群人,也到了重新任职的时间……有的繁乱了。

不过这种事王中正汇报的没来由呀,每年都有这样的情形。

赵曦抬头看了看王中正,等着他的后话。受自己影响这么多年,王中正不会无的放矢,更不会扯闲事。

皇城司的各种消息,他需要甄别,然后挑选有意义有作用的跟自己奏报。

“章惇、曾布、吕惠卿等,先后拜见诸位相公后,频繁往来于王大参府邸……”

哦,这倒是有点意思了。应该还有个吕嘉问吧?

王安石变革的几员猛将,这时候就要露头了?

赵曦不太清楚曾经的那个历史,王安石是怎样变法的,倒是对于他变法的左膀右臂知道一点。

他甚至不知道王安石是先变法才把这帮人拉起来,还是先拉起来这帮人然后才倡导各种新法的。

反正这个时候,王安石还没有提出来,倒是这帮人先冒头了。

说不清,或许是庭辩的事,让王安石感觉到了势单力薄的弊端,毕竟双拳难敌四手,凭他王安石父子,就是有千般能耐,也架不住满朝堂的狂轰乱炸。

赵曦早就等着了,他的很多想法,都需要借王安石变法的道,真的等很久了。

终于要来了吗?

“官家,吕家的吕嘉问也在其中……”

王中正是真犹豫该不该报,最终还是报了。

倒不是忠诚度的问题,是不想让官家作难,毕竟还没什么事,说成仰慕王安石威名而拜访也不是不可以。

他也知道吕家跟皇家的关系,并且吕公著还是东宫潜邸旧臣,官家最重用的臣子。

“吕嘉问?”

“是老相公吕夷简曾孙,吕家吕公绰之孙,吕公著吕公弼的侄孙。”

有这么一层关系啊……赵曦盯着王中正。

这犹豫要不得!朝堂臣工选择性递进来的奏折,让赵曦对国事只能知道朝堂想让他知道的。

若皇城司再这样藏着掖着,这帝王可就真成了孤家寡人了。

赵曦很理解历朝历代君王信任内宦的做法,就是他也不例外。

国朝的很多制度限制了内宦弄权,可该有的,赵曦不吝对内宦赏赐,目的就是为了能有贴心人,做自己的耳目。

王中正算是自己儿时的玩伴,是陪伴着自己长大的,赵曦确实把他当成最信任的人,才让他执掌了皇城司。

他对自己也算了解,很多想法自己都多多少少流露过。

没想到他在汇报吕家的人事上,居然有了隐瞒的念头!

“噗通……”

王中正是真受不了官家的眼神,全国朝都认为管家平和,只有他王中正是最清楚的,官家是真的狠,只不过从来都是躲在幕后而已。

“陛下,小的……小的无意隐瞒,只是……只是他是吕家人,也…也不是…也没有出格的行为。小的……小的……”

“你该做的是照实汇报,没权利决定什么!随后把已经筛选过的情报交给赵琴!”

“中正,待你如何你清楚,让你做什么,担什么责任,你也明白。我不想见到再有下次!”

第一六四章第一四五章 计谋只是心里较劲第六七八章 人选第五三零章 防患于未然第一一八章 据理力争为出征第二五七章 什么怪事都有第六九零章 很正确的决断第二八三章 倒打一耙第二五一章 此事蹊跷第七六七章 朕就是通报第五九六章 推一把第七六一章 火器线索第八七零章 商业立法第四二六章第六零三章 官制(下)第六四三章 小人物的逆袭第八一三章 扶上马送一程的恐惧第五九二章 暂时的平静第九三八章 荣誉勋章第四四九章 打一个叉第三九八章 这点不可退让第五九五章第九六三章 饭菜的出其不意第一二一章 动员宣讲第九五七章 三日第一一零章 国·家第一九六章 算谁的幸运(第五更)第六一七章 又一个惊人之举第六三七章 很难说第五五零章 会有活着的西夏人吗第九二一章 舆情第六六二章第七六章 一枪撂倒第一六七章 全乱了(继续五更,第一更)第四五一章 余波第四百章 瞌睡送来了枕头第二八一章 都想歪了第三六三章 当阴谋对上实力第六一四章 官家又夹私货第五四六章 开始了第五四四章 使臣第五八章 繁乱第二九九章 被动和主动第六七零章 说话的方式第三百章 这才是就绪第三三四章 临机决断的作用第四二七章 大宋讲武堂第二零七章 王介甫的万言书(第一更)第六三九章 先礼后兵的兵第四四五章 这犹豫要不得第五二三章 折服第一二六章 再上万尹山第四四七章 故技重演第七三五章 打一下就知道了第二三零章 护卫营的新任务第三四七章 战前最后一次会议第一二二章 文宽夫无耻第一五八章 老侬 你一定要逃走呀第三六七章 拒绝禅让第七九五章 微服私访(九)第九一六章 叛的彻底第五零四章 都是精英第八三三章 天马行空的思路第九二五章 堵死最后的路第一一八章 据理力争为出征第一五四章 统一战线第二二零章 这就是马车第七五八章第九三一章 战马第九二五章 堵死最后的路第九三五章 野心第二六六章 早朝议第一七二章 唯有等(继续五更,第一更)第五一七章 借圣人手打脸第五二一章 揣度第八五四章 官家的意图第六五九章 天才的想法第四五二章 吐青苗第四七四章 还双管齐下了第一一六章 衍生第九七章 自辩书第十七章 刘成朔风烈第三四六章 时态和态势第六四零章 怎么会是这样第六六章 何事得意第六零九章 人事(下)第二二三章 一群烂人第三一章 饥饿营销初探第七四一章第四七七章 蛊惑第二一七章 一文换一文第八九章 庞太师第五七章 赵曦你干嘛第七五八章第七三六章 李宪的郁闷第八九五章 时机第八四七章第三零一章 帝王和相公的挫败感第一九三章 猜不透(第二更)第二八六章 我不想活的没脊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