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九六章 推一把

舆论肯定会影响朝政,这是毋庸置疑的。赵曦也是正因为了解这点,才一直没有放松过舆论的掌控。

就如现在,朝廷的官制改革方案,以及三级决策制,都已经完成了朝堂征询,却不得不暂时停下了推进…~因为民间论政还在如火如荼中。

说是民间论政,谁都知道,这就是朝臣们斗争的另一块阵地。

赵曦还一如既往的浏览各种抵报的各方文章,可惜,很少有新意的文章了。都是围绕着圣贤教诲、朝廷诏令、过往与将来的关系、品性和自我约束等等展开讨论。已经见不到让赵曦耳目一新的立意了。

但从各方的文章中,赵曦感觉到了火药味越来越浓,就是不知道这个爆点会在哪?会何时点燃?

还有一点,赵曦再没在各种文章中见到搅局者那种引导方向的文章。有时候赵曦甚至想撸起袖子亲自去捣乱一次……

搅局者恐怕是真的没能力控制局面了,估计他也不会想到会是这样。

搅局者若不再出手,赵曦很担心皇城司能不能找到源头。

赵曦依然没召集集议,议政的事还不到时候,驿站的事他在等赵琴和老六家的策划书。

“论政之事越演越烈,各种抵报层出不穷,已经到了泛滥的地步。朝廷必须得有所表示了!否则情况将不可收拾。”

原来王安石并不在意这所谓的民间论政,可看现在的情形,真的到了朝廷不得不管的地步。

就因为这个论政,汴梁一夜间好像又多了几家抵报印社。乱!很乱!

“朝廷出手?朝廷如何出手?国朝从来没有因言获罪的刑律,别说是士子,就是勾栏瓦台戏说官家朝政,也没有惩处过。仅仅是议政,还是忧国忧民的议政,朝廷根本无法入手!”

韩琦不是针对王安石,他也烦,也觉得这议政有失去控制的迹象。可根本没办法!

“实在不行就将抵报全封了!”

这…~你王介甫牛!

不过照王介甫的性子,他真敢这么干。

“封那个?《时论》还是《蹴鞠快报》?《内参》还是《士林苑》?”

“若是可预计要祸乱朝政,安石不介意奏请官家全部封掉!”

王安石才不管韩琦是调侃还是真的。

他王介甫这是要兴文字狱?封掉所有抵报?先不说这涉及到千万人的营生,就说这性质……跟焚书坑儒又有何异?

富弼摇了摇头……他已经六十六七了,面对大宋百年难得之欣欣向荣的景象,他不舍,一直在为大宋考虑接替他富弼的朝堂执掌人。

可惜,不管是韩琦韩稚圭,还是王安石王介甫,都要差那么一点。有能力,也有魄力,谋略和智慧也在线,就是在大局观上缺那么一点。

若不是韩绛过于倾向官家,或许韩绛才是最合适的接替者……想什么呢?

“说是民间论政,说白了还是士林阶层为主。目前并没有什么犯忌的言论,没必要喊打喊杀的。”

事实真如富弼若说吗?表面或许是这样吧。尽管文章的措辞多少有些尖锐了,毕竟还停留在论政的层面,没有抨击,没有指名道姓的涉及朝臣,还在朝廷容忍的范围。

“不过,正如介甫所言,汴梁层出不穷的抵报,朝廷也应该有所表示…~奏请集议吧。”

原来相公们也有恼火的一天,这是赵曦没想到的。

其实,相公们真正恼火的,并不是议政论政的文章,而是恼火未知和不可控。如果这是朝议时争辩,谁支持什么,谁反对什么,都是可见的,甚至可控,因为你可以对应到某个人,能了解他的所求和缺点。

但是这种随便一个名字,就可以在抵报上胡言乱语的情形,让相公们感觉不可控了……不但不知道立场背后的人,更无法判断最终的走向。

可这是言路,是在朝廷推行监察衙门后,撤销御史言官以后,可以让朝臣畅所欲言的阵地。

内参弹劾文章需要署名,一旦刊登还必将查办,属实了会惩戒被弹劾的,不属实了,撰写弹劾文章者,会被内参降低信用品级,最终也将作为擢升的参考。

哪有这些抵报随性呀!

没有哪位相公会去阻塞言路……偏偏相公们奏请对现下的情况予以应对。

“封停?”

“官家,封停不妥。不说目前印制抵报已经是一项产业,单凭议政而封停抵报……国朝无此先例,这也不是盛世贤明之为。”

“我等之所以集议,是因为如今的民间议政有不可控的趋向。若如是《时论》一般,承办者可追溯,若有犯忌,朝廷自然有罪责的目标。”

“但现今的汴梁抵报业进入一种非正常的迸发状态,鱼目混珠,良莠不齐,存在很大的隐患。臣等因为,对此情况,朝廷应该有所表示。”

这应该是政事堂的诸位商量好的。

听完富弼的陈述,赵曦一时没表态。

经过从赵琴那儿了解到的情况,赵曦已经知道了抵报业的庞大,利润也是相当的可观。

赵曦不确定相公们到底有没有其他心思,到底是因为民间议政,还是因为抵报产业。

赵曦在发起抵报产业时,参与者还只有老六家,也不可能让朝臣去摘桃子。

现在……难不成当下民间议政愈演愈烈的情况,有朝臣们的推波助澜?还真难说。

唯有出现不可控的局面,或者是混乱的局面,朝廷才有可能出手整治抵报业,也才有可能整合整个产业,才会出现进入这个产业的机会……

有点乱………难不成这个开局不是搅局者挑起的?还是说朝臣在趁火打劫?

“这样吧,有市易寺在先,着礼部起草关于兴办抵报的标准,参照市易寺关于产业入门的方法,对抵报业建立审批制度,实行准入制。”

“趁这个时机,可以将勾栏瓦台等行业一并纳入监管,全部实行准入制。”

“朝廷不需要谋利,纯粹为监管而实行准入,是为了如富所若说的追溯有源。这一点一定要告知商户,避免被误解为与民争利。”

“还有一点,在朝廷准入条款没明确之前,朝廷暂时还是不能粗暴的封停抵报,毕竟这是士林议政的阵地和渠道,要温和妥善解决。”

不管这次事件是无意,还是朝臣在推动,亦或是搅局者挑起,赵曦还想再看看。关键是,一直还没有等来爆点……赵曦觉得有些遗憾。

一旦朝廷实行准入制,不知道会不会促使这个爆点点燃?

第八八一章 狡诈第三一二章 战略谋划第三一五章 秦州第一一零章 这算是了结了第六章 绳之错非人之过第五二五章 奏对第七六章 一枪撂倒第七十章 骑行第二二四章 烂人的未来第五一四章 这算屁的大捷(上)第一四五章 计谋只是心里较劲第八四六章 岛链战略第四六二章 我很仁慈第四四六章 真心不爽第四一二章 典籍背后第七九一章 微服私访(五)第五八六章 撞枪口的苏轼第四六章 资善堂族学第三九零章 这一手玩的好第六九五章 宋国已经不再是原来的宋国第三五零章 谈笑间灰飞烟灭第三五章 又一次弄瓦之喜第六七五章 官家跟大家的不同第八二零章 别无选择第十五章 你们也玩这个第四一八章 这事做的不好第七七五章 谁考验谁第三六五章 这就是嚣张第八五九章 一言定人生死的感觉不好第三八章 那人是谁第一九四章 管城李诫(第三更)第八七五章 幌子第八七章 六率之议第四一二章 典籍背后第四六四章 意外第一零八章 一场蹊跷的大火第五六四章 白登山第四一一章 没省油的灯第五一三章 看热闹的朝堂第七九六章 微服私访(十)第八八零章 说辞第一二八章 疯子把人玩疯了第七二五章 被包围了第八二一章 谁也威天命第四二章 宫墙外的世界第九七章 自辩书第五四八章 野望第二四八章 是否开放常平仓第九六章 横生枝节第四一六章第二三二章 耀武扬威第八二三章 为难的事第六二五章 这个狠了第二二零章 这就是马车第八三二章 安魂处第七三九章 因无知而无畏第七四二章 首功之议第三七章 钱财算什么第四八三章 这是责任第二九二章 那就备战吧第五七二章 针锋相对第七七章 也或许是天伦第六三二章 谁告诉朕怎么回事第八六三章 秀场第七九二章 微服私访(六)第六十章 话语权第二七零章 热闹了第三七二章 杀第一九八章 搞了个毛线(第二更)第九一九章 借力是本意第二零五章 谋划深远(第四更)第二二三章 一群烂人第六八一章 第一拨第三五零章 谈笑间灰飞烟灭第九四三章 首战告捷第四七三章 老王这锅背的冤第十七章 刘成朔风烈第二九七章 躲猫猫第三六八章 名头真的不重要第三一五章 秦州第九五九章 大清剿第八七七章 时机第七四零章 该收关了第一五五章 杀不是唯一手段第三六八章 名头真的不重要第八九一章 出兵方略第九三零章 一级战备了第四四七章 故技重演第一四零章 太子祈天第八九一章 出兵方略第六九九章 赵曦漏掉的第二七四章 最后的问题第一九八章 搞了个毛线(第二更)第七七章 也或许是天伦第三一八章 各自论战第八二章 有贼人作乱第五二五章 奏对第三四九章 开打了第七四四章 这样就挺好(感谢盟主财叔宁打赏,今日第一更)第一四六章 就这么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