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四章 混乱元夜

汝南王府。

“爹爹,孩儿探知,赵曦出城了。”

赵宗愈只说了这个,就不再说话了。他虽然负责联络那些花腿闲汉,可具体怎样用,什么时候用,还得他爹做主。

“出城?早已经回城了。且于牧马监解决了千年骑兵烂蹄的难题……唤宗晖来,汝出去吧。”

汝南王说话之间顿了顿,好像是下了什么决心。

当知青州的富弼,京西路的韩琦,连带着准备进京履职的庞籍,接连专门撰写了赞扬鄂王爷的折子时,赵祯真的高兴的找不着北了。

然后他便随意的赏赐了……

赵曦不管这些,他得配合着将作监把自己想要的玩意儿鼓捣出来。

先是从皇后娘娘那儿讨要了两万贯……皇后娘娘居然没问要干嘛。

这可苦了王中正,两万贯呀,得他扛着,还得送给将作监大匠。

赵曦从来没经手这么多钱,这才第一次发现,原来以为的都是错的,什么银票,什么银两,全都是扯淡。这……居然就是扛钱。

其实还是有银两交易的,就是娘娘也有银两。只是娘娘以为他跟他爹一样,是做赏赐的,所以,都给他的是铜钱。

赵曦还交代了王中正,要购置些硝石、硫磺和柳炭,还有坩埚、竹筷什么的。

做爷就这点好处,基本上是用嘴干活的。

……

得有三个多月吧,将作监终于给赵曦送过来了。还别说,时间是长了点,可东西是真的很精致,比赵曦想象的还好。

红木的手柄,半尺长的青铜管,还是双管的,上下管的间隙恰好可以放通条。

可以看出,这大匠确实费心了。无论是燧石还是撞锤,包括铁跕都用的是好料。

“王爷,那大匠说,若不是将作监里有些存料,就这两个玩意儿,估计最少的三万贯……”

王中正说这话的时候,好像很不以为然。就是个王爷玩耍的,还三万贯?王爷又不是不记你的人情,有必要这么夸张吗?

大匠的话,赵曦信。不过人力,就单说这铜管,估计不知道废了多少。

赵曦不知道大匠怎样测验沙眼的,但赵曦能感觉到,就这两把燧发枪的铜管,绝对不比后世的铸件差。

唉……这根本就不存在推广的可能呀。

这玩意儿寿命不确定,每把万贯,别说国朝并不富裕,即便真有宽裕的钱,相公们宁愿都发了贴钱,也不会让装备禁军。

更何况,如今的大钱都快铜铅各一半了,国朝无丰铜之地呀。

“中正,帮本王记住那大匠的名字,以后有用。”

有用?王爷还是会还人情。王中正总觉得那大匠应该折扣了不少,两万贯,就这么俩小玩意儿……

小玩意儿?

王中正自有了品级,便有了单独的一间屋子,很多事赵曦没法在慈明宫做,便在他这里鼓捣。

他已经准备好了跟后世相差无几的黑火药。

没有定量装备,就是等着这燧发枪回来后看药锅的大小。

然后王中正又有事儿了,就是想办法搞到弹珠……

一切都弄好了,赵曦觉得应该可以。就是不能试,这里是内苑……年龄限制太多了。

本来还想着元日快到了,自己可以趁燃放爆竹时自己可以试试,结果,这节日,他根本就没有属于自己的空闲时间。

那怕今年毕业闰正月……

挺有意思,两个元日,两个元夕,这大宋还真就两次放衙,两次元夕夜狂欢。

这些对赵曦已经引不起兴趣了。

没了晏殊,没了欧阳修,连范仲淹……这老范该去创作他那个《岳阳楼记》了吧?

很好,最起码自己没毁了千古名篇。

就是元夕夜变的无趣了。

庞籍……让赵曦想起了包公案。因为今年的元夕夜他终于见着这千古名臣包拯了,也自然的想到了这个庞籍。

可惜他不是太师,包拯也不是黑炭头,更没有被驴踢过脑袋。

挺白净的人,精神矍铄,两眼炯炯有神,看人看喜欢用盯。

相反,庞籍略显得苍老一些。可能是被西北的风沙刮的。

听闻庞相公一直主持西北事宜,在与大夏的交锋中颇有建树。没一点奸臣样,从头到脚都无不表露着对大宋的忠贞。

再说了,包拯现在也就是个御史台的台谏,而庞籍已经是枢密院使。

要说包拯在朝堂上嘚嘚几句还有可能,若他要跟庞籍争斗,恐怕还不是一个量级的。

庞籍已经是昭文阁大学士,而包拯还两个直学士没混上。

赵曦在宣德门楼上,再不能跟以前那样乱跑了,乖乖的待在自己那个固定的位置上。学着老爹看朝臣们吟诗作对。

没了大家,就是吟诗作对也没人挑唆赵曦了。

早几年,王爷已经与大拿媲美,如今……还是别找茬打脸了。

赵曦来回看包拯和庞籍,可惜,看不到有一点矛盾存在。反倒包拯对庞籍相当的尊重……挺没劲的。

也不知道那个傻蛋编排的这故事,让他有了这样的小心思。

好吧,无聊就无聊吧,就是还得有一次无聊,自己还没试成燧发手枪……赵曦倍感遗憾。

第二个元夕,内苑并没有再次张灯结彩,老爹也没有再次召唤朝臣们登宣德门看热闹。

听说是包拯嫌老爹看相扑有点垂涎,还听说是娘娘说不该奢侈……甭管怎样吧,赵曦觉得这样对,自己也省得陪大叔们吃冷风发呆。

内苑没了热闹,赵曦如平时那般早早入睡了……

“出了什么事儿?”

睡梦中,赵曦被一阵阵喧哗吵醒了。

喧哗的声音太大了,跟打战一般,在这宁静的夜晚声音很大。

“曦儿,莫慌,爹爹和娘娘都在。”

这时候,赵曦发现老爹和娘娘都到了自己房间。很奇怪,这到底是怎么了?

“圣人,汝陪着曦儿,吾出去看看!”

“官家!莫出去!”

娘娘的嗓音都变了……

“娘娘,到底出了何事?曦儿能知道吗?”

赵曦看娘娘的神情和表现,知道事情肯定不一般。从来没见过娘娘如此失态,任何时候都是那样端庄的。

更没有对老爹如此尖着嗓子喊叫,那怕是当初自己从秋千上掉下来,那怕是娘舅曹傅被弹劾,都一直很淡定的。

而今天……

“曦儿,应该是有殿前司值守作乱!”

我嘞个去!赵曦也头炸了!本以为这些年,他大把的撒钱,应该养住这帮人了,没想到居然还有这样的事发生。

第一四五章 计谋只是心里较劲第四零四章 大理接管原则第六七八章 人选第四二二章 这样应该可以第六九零章 很正确的决断第四五七章 这又何必呢第三零七章 等着西夏寇边第八八四章 道理第一八七章 共与不共天下(五更第一更)第八七七章 时机第九三章 诚实是美德第二八八章 真有这样的傻缺第九一一章 条件第二七章 童英宴散第六二零章 心思第一七五章 诡异的边境迎接(第四更)第八七三章 追击第八六五章 北辽来使第一三三章 征途第九二六章 别无选择第九章 和一手好稀泥第七三九章 因无知而无畏第五二四章 混乱第一二七章 第二晚第四零一章 这是香饽饽第四九七章 事事烦心第二五四章 众生相第一六三章 避重就轻第二三四章 何至于此第二八章 玩到御膳房第七七章 也或许是天伦第二七二章 开城迎土鳖第一九四章 管城李诫(第三更)第六四零章 怎么会是这样第五四三章 最担心的第五零三章 抛出一块骨头第三五章 又一次弄瓦之喜第四六七章 很失望第五零六章 借力借势第九三八章 荣誉勋章第八五二章 期望成奢望了第八一零章 故意为之第五五三章 辽使又来了第五六三章 大宋很生气第五七章 赵曦你干嘛第四零六章 吕惠卿的差遣第七六八章 都是做给人看的第八零一章 微服私访(十五)第五四章 有意无意的营生第八三九章 唯变化永恒第五七一章 添柴火第八一六章 一以贯之的需要第四一六章第二八五章 霸道和王道第四二七章 大宋讲武堂第二一二章 千般头绪第四三九章 引导第三三三章 如何打第一七七章 有目的最好(继续五更,第一更)第三零七章 等着西夏寇边第四四四章 有些事做不得第一四一章 坑人和哄人第七一九章 高遵裕部危险了第六七二章 王韶的决定第五七八章 狠辣第八六九章 逃民的大匠第一九五章 馅饼砸中的人(第四更)第五二九章 弹劾第一四八章 不愿做看客的殿下第一一一章 让他真死去第九四二章 成了第一八三章 依契约办事(第二更)第五零九章 官家的市易法第九五七章 三日第二二六章 决不饶恕第四八零章 可以杀第三一四章 不同往日第六九五章 宋国已经不再是原来的宋国第四一二章 典籍背后第二九九章 被动和主动第三七七章 谁更能沉住气第六七三章 赵曦的真的目的第七六八章 都是做给人看的第四八七章第八七章 六率之议第七二二章 撤第六一三章 彻查第二六六章 早朝议第八七一章 适逢其会第四零九章 我要见上国皇帝陛下第五零六章 借力借势第三九六章第九二五章 堵死最后的路第六二二章 又捎带其他目的第四五三章 都不纯粹第十七章 刘成朔风烈第三七零章 玩个开心第九章 和一手好稀泥第二六章 童英宴(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