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六三章 大理的嫌疑

工坊城火器账面很规范,即便再规范,毕竟是十几年的账目,不是短时间能理清楚的。

赵曦没有留苏颂,也能理解苏颂的欲言又止。太子遇袭,这毕竟是涉及宫闱的事,臣工的是不适合介入过深的,甚至说,苏颂已经做到的臣子的极限。

不知是苏颂有意,还是说工坊城火器账目就是按时间顺序排列的,呈上来的账目,赵曦首先看到就是最早的火器账目。

账目很完整,甚至连最早期在护卫营作坊的那些火枪和火药,都记录在册,包括历次训练、作战、出征等所有的领取、耗费、回收、销毁的登记。

赵曦看着账目,有点沉浸其中了,似乎在重复他从组建护卫营的历程······这是一个让自己冷静最好的方式。

从火器批量生产,到首先装备护卫营,再到自己跟老护卫营的校尉军卒一起训练,记录着一次次训练的消耗。

枪管发烫以至于直接废弃,火药的定量装配,铅珠弹头到铁珠弹头,散弹到单珠式弹头······一件件,一桩桩,在赵曦的脑海里反复着。

不对!赵曦突然想起,使用火器的训练问题······

太子遇袭的现场,出现了第一代火器的残留物,却没有一个皇城司的探知是被火器所伤,所有的伤亡基本上都是箭矢······这说明什么?

借枪!唯有歹徒借枪,没有经过训练而仓促间组织袭击行动,才肯能出现火器没有建功的情形。

“中正,让你问当时在现场的那些探知,详细的情况如何?”

赵曦似乎找到的切入点。

“回官家,在皇城司探知发现异常的一瞬间,太子卫队在第一时间就做了分工,大部护送太子离开,而小部分留下阻击歹徒。事实上,所有留下阻击歹徒的探知,全数没了,根本没有探知了解当时对战的详细情况。”

“官家,护送太子离开的探知回忆,因为在伏牛山一带,枪声传的不算远,他们都只听到有枪声,以为全部是阻击歹徒打出的枪声。”

等等,赵曦又觉得那点不对。

太子因为乘漕运船只漏水,从而转陆路,出于对太子安危考虑,皇城司绝不会选择偏僻的通道,只会是转官道,而官道还是连接漕运码头和轨道站点的官道,怎么可能没有人迹?

“中正,皇城司调查目击证人如何?”

赵曦对自己都有点埋怨了。自太子遇袭开始,朝廷诸多事务,一直到现在,他都在要求结果,没关注过程……都没法说清他是重视还是不重视了。

“回官家,没有目击证人。每年大朝会前后,地方州府都会邀请驻军对当地适龄丁壮进行选兵训练。”

“自从役兵制实行,兵员入选成为地方官员考评内容开始,地方州府就一直邀请驻军对适龄民夫训练。”

“所有的训练都是针对选兵项目的。每到训练民夫丁壮时,地方州府都会划定一些区域为禁行区。太子路过襄州官道时,正是襄州封闭官道训练的最后一天。”

若不是如此,皇城司不至于在襄州的调查一无所获。

可皇城司没有直接对地方州府的权利,襄州的理由是正当的,所有的条陈都合规,皇城司的调查也只能到此。

“地方训练丁壮的时间固定?还是随各地情况而定?”

这些琐事,赵曦还真不清楚。

“回官家,皇城司也针对这一点做过比对。各地时间不固定,一般在农闲时,各地州府任意确定时间。”

“襄州的时间,是襄州本地参政议政离开后,州府公务与农活同时闲着,便确定了这个时间。”

“皇城司查验过,襄州的训练时间和地段,都是在之前确定的,也就是太子遇袭之前,基本与朝廷拟定大庆时间接近。”

在这方面皇城司找不到理由,否则,就单指太子遇袭在襄州一带,就足可以对襄州州府问责了。

可惜,朝廷要求保密,就连太子遇袭的地方,都由皇城司收拾干净了。甚至整个襄州州府的官员,都不清楚有太子遇袭的事件。

“官家,因为汉水的原因,襄州一带水运繁荣,陆路官道路人本身就零星,封闭官道训练在襄州也是惯例。”

王中正也曾有过对襄州州府官员的怀疑,可调查的结果让他没法保留这样的意见,更不敢随意向官家建言…~皇城司的职责和权限,让他不能过多的涉及朝堂。

“主导训练的官员是谁?”

“回官家,是襄州团练判官刑恕刑和叔。”

刑恕?这个名字赵曦好像熟悉。哦,就是那个跟多个大儒都相当亲近的刑恕。

从王中正描述的情况,襄州府好像没什么问题。不过,赵曦还是将这个名字记下了。

就如礼部郎中蔡卞以及其兄长蔡京一样,他都记下了,还专门用一块板子,将哪些看起来没关联,却又似乎有关联的人和事物记下来。

这是后世的方法,烦乱的线索,他需要有个直观的认识,从而不至于再次出现判断失误。

王中正见官家不再问,又偏偏在板子上增加了襄州、团练、刑恕的名字,跟蔡卞、礼部,蔡京荆湖路一样,都在这个版面上,很零散。

王中正没敢多问,只是继续小心的伺候着官家,陪着官家翻阅工坊城火器的帐目。

赵曦翻阅的很细,也时不时的停下来感慨,当然,只是内心感慨。

虽然只是工坊城火器的帐目,可同样是大宋崛起的过程。

在大宋这样一个朝堂氛围中,能达到今天这样的地步,确实挺不容易。

赵曦从来到这个时代,就没想过与这个时代格格不入,而是用心融进这个时代,然后缓缓的变革。

还好,多少有些改观了。

这是……怎么把这茬忘了!除了工坊城火器库,能留存着火器的地方还有大理!

因为高氏谋反,大理段氏求援,以及朝廷对大理一定程度上的控制,当初朝廷是向大理支援过火器的。

大理有嫌疑,赵曦的心有点往下沉,整个事件所指,似乎正向他一直尽力回避的方向发展。

第七三三章 此事休要再提第九一七章 没有冬日第二三三章 死无对证了(加一更)第五五六章 乱象第四八八章 其实是钱的事第七九五章 微服私访(九)第七四四章 这样就挺好(感谢盟主财叔宁打赏,今日第一更)第三八三章 文彦博难了第一八七章 共与不共天下(五更第一更)第六一六章 权利架构第八六八章 苏颂的想法第七二六章 演戏要演足第八六三章 秀场第三七三章 背锅的人第七九九章 微服私访(十三)第三四零章 相公的忧和帝王的喜第七九一章 微服私访(五)第八八二章 贪欲第三七五章 司马光也想疯掉第四零三章 文武的认知第八十章 小王要大解第七九零章 微服私访(四)第一八五章 徒木立信(第四更)第六九六章 董毡跪了第七七六章 这是搞株连第二五一章 此事蹊跷第十五章 你们也玩这个第四八二章 老王 你得多招人恨呀第八八七章 扼杀第一五九章 浪子野心第六零四章 三级制衡第一六六章 一而再再而三第二九三章 再加点份量第七八四章 郊迎第二章 惊掉眼球的痊愈第七八七章 微服私访(一)第三九章 徐才人自缢了第六三六章 都看着呢第六零一章 官制(上)第五五五章 暗战第一四五章 计谋只是心里较劲第七七二章 汴梁的漕运之议第四二八章第三八三章 文彦博难了第八章 甲子桃第一八五章 徒木立信(第四更)第七百章第四零五章 这是闹那般第五零七章 真实目的第一七四章 震惊是接二连三的(第三更)第四五九章 吴充的无妄之灾第八六二章 立场和态度第四一八章 这事做的不好第五八五章 见仁见智第八零七章 农无税的设想第二六六章 早朝议第二九一章 分而待之第五七五章 这才是正事第三七六章 交换的筹码第一一八章 据理力争为出征第五七一章 添柴火第九三九章 医疗点还是安置点第二四章 童英宴(三)第九四章 多数事没真相第三八章 那人是谁第八九章 庞太师第一七九章 没准备妥当(第三更)第一九一章 最基础的一环(第五更)第五三五章 朝廷该如何处置第二一九章 这才是麻烦第六六四章 泄洪口的选择第五六五章 强弩之末第六二二章 又捎带其他目的第五六零章 谈判以外的事第八二五章 说不清第六零三章 官制(下)第四七七章 蛊惑第一七九章 没准备妥当(第三更)第三七五章 司马光也想疯掉第八五一章 王安石的执着第一三四章 糜烂的广南战局第一二八章 疯子把人玩疯了第四零四章 大理接管原则第十七章 刘成朔风烈第三九七章 我想要大理第一六五章 走着看吧第一四六章 就这么简单第四三三章 有辱斯文 践踏经典第四七九章 伟大的想法第二零六章 这不能随便说(第五更)第八二三章 为难的事第六八七章 唯一的办法第八章 甲子桃第一九一章 最基础的一环(第五更)第六七六章第五十章 给他们找点事第六三一章 役兵之议第四四七章 故技重演第二一零章 精神宣扬(第四更)第一八一章 有点得意忘形了(第五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