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二八章 治河之议

今年也算是国朝的多事之秋,大换届、太后和惠妃薨、重臣接连离世等等,到了现在才多少稳定下来了。

其实,即便是朝堂这段时间有些忙乱,并没有影响国朝各方面的发展,多年的蓄势,也在今年有了迸发的迹象。

朝廷这时候也终于把治理黄河提上了议事议程。当初,朝臣还以为这只是官家出兵西夏的一个借口。

滑州水患过后,这几年汛情不严重,朝臣们倒是已经完了这茬,这时候官家又再次提起了······

“治理水患,水土保湿是本,中上游的泄洪分流是标。平灭西夏后,工坊城在勘探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也该着提上议程了。”

“这是沈存中等人走遍西北制作的沙盘,苏阁老和存中说一下,诸位听听可行与否······”

赵曦虽然能记得后世黄河的几处水利设施,包括什么万家寨、三门峡、小浪底等等,只是他不清楚以现在的技术力量能不能完成那样的工程。

有时候赵曦妄想过,如今国朝的钢铁和水泥······想多了,此时的工艺再怎么进展,也不可能跟后世的二十世纪初相比,没有基础学科发展的支持,科学的发展终归是不可能快速了。

说白了,现在的所谓钢铁水泥,那就是个样子货,比三合土或许强一些,或者说都比不上三合土的坚固。只是能缩短做工的时间而已。

至于钢铁,之所以能在火器上有多突破,更多的原因是苏颂的误打误撞,有了符合枪管基本要求的合金成品,这是偶然。

这些年工坊城一直在努力,甚至出现了乱七八糟、稀奇古怪的玩意,赵曦浏览过,大多是无用之物。

赵曦肚子里的那点东西,在早期的护卫营,已经基本上全部倒腾完了,讲武堂也都记载着,剩下的就只能是等所谓的厚积薄发了。

想着治理黄河,赵曦有些走神,脑子里冲塞着后世的那些水利设施。

这时候谈水利枢纽跟发电,那就是天方夜谭,赵曦也知道不可能。可他又不想因为这时候随意的建造水利设施最后影响后世水电设施的建造······大宋没有像李冰父子那样的天才水利专家,也做不出都江堰那种可以沿用千年的水利设施。

赵曦心里的治理黄河,只是想在后世青海、甘肃、内蒙、山西、陕西以及河南等地,找些合适的地方,用人力和火药炸开一些缺口作为泄洪道,确保汛期下游的安稳。

还有一个办法,就是大力推广煤炭,严禁砍伐,改善黄河中上游的植被,减少泥沙携带量。

辅助的,赵曦还想在所有黄河之流中,都采取这样的办法。形成一个之流到主流,所有河流都有泄洪道的设置。

这样做有个好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黄土高原的水利灌溉,甚至有利于农桑······

“官家······官家······”

“哦,商议到哪了?”

内阁大臣你一言我一语的说了半天,赵曦脑子飞了,一句都没听进去。被王安石喊回来了······

他是君王,倒是没人说他什么,不过,这也让内阁诸位不怎么重视这事了。

人就是这样,好了伤疤忘了疼,滑州决堤很久了,这些年又用水泥加固的沿河的堤坝,在内阁大臣,乃至整个朝臣心里,治理黄河似乎不那么着急。

“官家,遵官家早期的建议,中上游治河,下游受益的观点,子容和存中以为应该在上游黄河的之流都分别建造泄洪道,黄河主干道也要择地建造泄洪道······”

“不过,黄河几千里,如此庞大的工程朝廷度支有限,众说纷纭,未统一意见。倒是推广石炭使用,改善植被之事没有异议。”

王安石赞同治理黄河,甚至说赞同官家所提的上游治理原则,可要说是按照苏颂和沈括所提的做法,说实话,王安石是反对的。

即便是官家授意他俩这样提,王安石也是反对的。

照苏颂和沈括所提的做法,那是堪比长城和大运河的工程。国朝财政稍微有些好转,也是刚刚才有了中兴的迹象,朝廷一旦这样做,势必将国朝再次拖进一个黎民怨声载道的田地。

黄河水患确实是国朝的大害,但它是天灾,并且并不是年年发生,十年八年的有一次水患,以国朝现在的实力,根本不在意几万几十万的流民安置。

可如果朝廷真的实施这样的大工程,不仅仅是会掏空朝廷的税入,更是会在征伐民役,进一步影响农耕,最终会是一个劳民伤财的景象。

这是不可取的!

“官家,老臣以为,倘若真的在上游全部建造泄洪道,黄河之水皆在上游被截,很可能汴梁乃至大运河航道都会受到影响,从而断绝了国朝运河航道这条生命线······”

王安石倒没有直接说这是好大喜功的做法,换了一个说辞表明了意思。

看诸位都颔首,这应该是内阁统一的意见了······

“是不是有什么误解?或者说是没有说清楚?”

赵曦有点愕然,怎么都会这样想?赵曦就是再傻,也不至于在同一时间,在正整条黄河的沿河,全部开工建造泄洪道······

不至于吧,难不成臣工真的以为国朝发展到这程度自己就飘飘然了?

“量力而行,量入而出朕还是知道的!诸位不必担忧,朕还不至于昏庸。朕让苏阁老,存中所说的只是一个方法方面的建议,是一个指导,或者说是一个长远性的计划,并不是要求在特定时间内要全部展开的。”

“这需要相关数据的支持,需要地形地貌的支持,需要朝廷财力的允许,需要工匠以及营造工艺的支持,不是一蹴而就的事。”

“朕在前期已经责令钦天监、都水监以及工坊城整理历代黄河在各个时期、各个地段的水位。”

“朝廷建造泄洪设施,只是在合适的地段,合适的时间,营造只作用于泄洪的水利设施。而且,朕的意图并不是要全面启动,不是在短时间内完成,甚至说是一个百年大计而已······”

第二七三章 全方位展示第二八六章 我不想活的没脊梁第五四一章 不该狂喜第二五三章 贪婪是要付出代价的第二九六章 扬长避短第九六零章 故意留下的后门第九四八章 评估第三三三章 如何打第六七一章 就是这么自信第九零四章 文章平常事第六三章 初临朝堂第九四二章 成了第二六二章第六一八章 第一次议事第六八三章 朕的意思第五三九章 战略部署(中)第八一一章 新旧内阁第四五九章 吴充的无妄之灾第九一五章 各行其事第九六六章 不战而屈人之兵第九一五章 各行其事第七零五章第八七一章 适逢其会第七零四章 统一思想第二七六章 不是一人在战斗第九二七章 耶律乙辛的命运第三一四章 不同往日第六零五章 三级遴选第三二零章 第一枪第六八七章 唯一的办法第五五七章 萧卓尔一口老血第九三二章 最后一坑第三七三章 背锅的人第三零五章 该结束了第九零六章 边境乱事第六四章 至贱无敌的景洵第五八零章 心知肚明第二七零章 热闹了第二五三章 贪婪是要付出代价的第四三四章 自己说了算第六九六章 董毡跪了第二八六章 我不想活的没脊梁第八五九章 一言定人生死的感觉不好第八九六章 非全力出征第五三九章 战略部署(中)第八九八章 这战没法打第一一四章 成婚前的教授第四五三章 都不纯粹第二七七章 姑且的做法第二四零章 事与愿违第九二九章 北辽先宣战了第八零九章 替富弼分担些第四九三章 又砸脚了第二六七章 想撇开单干了第四十章 内苑之乱第三一六章 令行禁止的造就第五三二章 枉作小人了第四五八章 死保吕嘉问第九三一章 战马第二三零章 护卫营的新任务第四八七章第七八二章 是后路还是谋局第二一三章 炸开这道山梁第二八八章 真有这样的傻缺第二九九章 被动和主动第八七五章 幌子第四四章 元夕夜 下第二二九章 改造第三一九章 折家的听调不听宣第四一五章 推一把第六五三章 还是贸然行事吗第七二章 马蹄损伤第七零七章 朕是要灭掉西夏第六六九章 另一个目的第九三二章 最后一坑第六一七章 又一个惊人之举第六七章 君子六艺第八二一章 谁也威天命第六零二章 官制(中)第三五八章 求全责备了第四六九章 枪头赵允弼第五五章 做该做的事儿第二七五章 先利其器第六二八章 初步成型的模式第一零三章 韬光养晦的憋屈第二六九章 一念定性命第八八三章 普查第二一零章 精神宣扬(第四更)第四七六章 丢人现眼第八二二章第六四章 至贱无敌的景洵第六三九章 先礼后兵的兵第三七八章 算不算内斗内行第八零九章 替富弼分担些第六一七章 又一个惊人之举第九六零章 故意留下的后门第一五四章 统一战线第四五九章 吴充的无妄之灾第七六一章 火器线索第五八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