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绿色金条

在关阳与关晓军的一再闹腾之下,本来不同意两人买冰棍儿关云山最好还点头同意了两人的恳求,又跑去县城为两人批发了一箱子的冰糕。

关晓军这次学乖了,跟姐姐关阳在田野的条条小路中找了一个四通八达的十字路口,然后将冰糕箱子放在了树下的阴凉处,两人就开始了吆喝。

这个十字路口,全村的人,基本上有三分之一的人干农活的时候,要在这里路过。

因为这条路比较平坦,又很宽阔,村里赶车拉麦秸的人,都愿意走这条路,哪怕是绕远道,也比在崎岖的羊肠小道上一路战战兢兢要好。

路上行人多,关晓军嘴又甜,冰棍儿虽然卖的没有前天多,但赚的却并不比前天少,因为他这次不买一送一了,最多两毛钱三块,再多就不给了。

这样一来,姐弟俩就有了空闲时间了,关阳干脆拿来小板凳,蹲在地上写作业,而关晓军则捧了一本从父亲床头拿来的《济公传》进行翻看。

一个六岁的小孩竟然看起了大部头的小说,这让路过的村民啧啧称奇,不过大家都认为关晓军只是在翻看书里面的插画,肯定看不懂里面的文字。

别说这些村民这么想,就连在关晓军身边的关阳也是这么认为。

她都已经上了三年级了,现在也只能勉强看一些小作文,再长一点的小说,看着就有点吃力了,关晓军如今才六岁,连一年级都没有上,字儿都不认识,怎么可能看得懂那么厚的书?

她也当关晓军只是拿着书玩儿,还嘱咐关晓军道:“这书你别弄丢了,妈妈还要留着剪鞋样儿呢!”

卢新娥不识字,对书籍从来不怎么爱惜,有时候给关阳姐弟做鞋子的时候,就会随手从关云山的床头拿出一本书,撕下来几页比着孩子的脚丫子剪出几个鞋样儿,然后对照着鞋样儿为姐弟俩做千层底儿的布鞋。

关云山的好几本书都惨遭卢新娥的“毒手”,变成了缺页少码的残本。

关晓军此时手中的《济公传》,这本书封面的后页也已经不翼而飞,被卢新娥给剪了去。

在八十年代的时候,全国的图书市场陡然火爆了起来,精神上极度贫乏的知识分子,对书籍有一种疯狂到极致的渴望,无论什么书,只要有字儿,那就能看。

走在路上,偶遇几张带字的残纸片,他们都能从地上捡起来看完才扔掉。

当时的新华书店刚刚开张卖红宝书之外的书籍时,整个书店都被挤得水泄不通,就是农村乡镇上的书店,也有不少人勒着裤腰带花钱买书看,这是一个对精神食粮极为渴求的年代,全国书店的书基本上都卖疯了,就连朱光潜关于文艺的学术论著都被卖到了脱销的地步。

直到八十年代中期,这种买书的浪潮才渐渐的平稳下来,但喜欢看书,喜欢阅读,喜欢名家名著,这种阅读传统却一直流传了下来,直到两千年后,网络文学的兴起,传统书籍的销售才渐渐衰落,电子阅读成了时尚,网文成了最大的文化载体。

关晓军此时手中的《济公传》就是在八十年代的一批文学作品中比较通俗的一类,主要是针对阅读深度不够的大批人群,这些书也可以看做是当时的评书艺人整理出来的评书话本,然后经过一些作家们的润色加工,直接刊行面世。

这样的评书话在当时有很多种,《隋唐演义》、《赵匡胤演义》《岳飞传》《明英烈》《三侠五义》《十二金钱镖》《济公传》等等作品,基本上都是评书艺人口语化形式的作品。

此时光关晓军家里,单单关于济公的作品就有《济公传》《济公外传》《济公后传》《济公后传续》这么一大套作品。

两千年后,非著名相声演员郭德纲说过一个“九僧八道战韩殿”的段子,其实就是《济公后传续》里面的一节内容,不过书里面的人物叫韩颠,音同字不同。

郭德纲说这个段子全国就他一个人会说,未免太过夸大。

他说这个段子的时候,关晓军家里还躺着这本书呢。

现在看着手中的这部书,关晓军觉得又熟悉又陌生,又有一种亲切感。

这套书,他前世一直都保留着,一整套书承载了他童年的一大部分记忆,有时候从书橱里翻开看的时候,思绪总是忍不住飘到八十年代的童年。

如今自己重来了一次,看着手中这本书,当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奇异情绪从心头涌现。

就这么捧着书坐在炎炎夏日的阴凉处,听着清风鸣蝉,偶尔被拉车的骡马惊醒,入目的便是堆成小山的小麦秸秆在缓缓游动。

这种悠闲的感觉令人沉醉。

到了下午三四点钟,冰糕卖的差不多了,姐弟俩开始收摊,他们还要出去放羊去。

今天的收入还算不错,抛去一块钱的成本,一共挣了十块零三毛,关阳满足的不得了,高兴的小脸通红,“这下买文具盒肯定够了,铅笔橡皮小人书也都能买了!”

关晓军笑道:“还能买橡皮筋、焦米团子、炒瓜子、午餐肉罐头呢。”

午餐肉罐头,麦乳精堪称是这个时代最为奢侈的营养品了,麦乳精一般都是老人吃,午餐肉罐头却是老少咸宜,关阳最喜欢的吃的东西就是午餐肉罐头。

说也奇怪,老关家吃饭伙食并不差,尤其是光宏达父子最喜吃好的,简直就是无肉不欢,无酒不下饭,因此即便是八十年代,每周也能见一次荤腥,家里养的鸡鸭,时不时的就逮着杀一只炖了。就在吃的方面来说,并不比几十年后要差。

可是关阳却一直对午餐肉罐头情有独钟,到了三四十岁,做饭的时候,还喜欢那午餐肉来做饭,简直要成了午餐肉狂魔了都。

现在听到关晓军说起“午餐肉”这三个字,关阳的口水都要流出来了,但还是坚定的摇头道:“先买文具盒,买完文具盒,剩下的钱再说干别的!”

收摊回家后,两人先要为家里的老黄牛淘洗麦糠,等喂完牛之后,再赶着羊群去河滩吃草,等到放羊回来,如果家人还没有回家,那么他们两人还要刷锅做饭,为劳累一天的家人节省点时间与体力。

自从在路上“摆摊”卖冰棍儿之后,家里人不再反对姐弟俩的小生意,而关晓军则每天早上都要跑到关自在家里学习功夫跟养花种花的窍门,晚上还要跟关自在学功夫架子,日子充实无比。

而就在这个时候,在祖国的东北地区,一股有关君子兰的浪潮正在慢慢升起,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个击鼓传花的炒作泡沫正在渐渐形成就。

有时候,关晓军在看着关自在院子里的上百盆君子兰时,就感觉这那是兰花啊,简直就是金条啊。

绿色金条的风暴,即将席卷全国。

第一百零四章 上一代的爱情第六十七章 放鞭炮第二百四十三章 他年纪还小第二十六章 种子第一百四十二章 立规矩第二百二十三章 交流第八十三章 买酒第八十三章 买酒第二百七十二章 两地九十四章 偷偷的进村,打枪的不要第一百九十四章 书与花第八十九章 震撼第十一章 闹事儿第一百六十九章 分析第一百一十七章 同桌的爱情第一百七十三章 召回第五十六章 白脸青年第一百八十七章 年轻人第二百六十一章 另一支花第二百二十三章 交流第一百三十二章 在路上第一百八十五章 三剑客第一百六十二章 有信心第四章 愤怒第三章 关自在第二百五十四章 没有必要第二百三十一章 净街虎第八十三章 买酒第九十章 似乎是否极泰来第一百六十三章 销量不佳第三十六章 闻听关家有神药第二百八十四章 历史问题第二百零四章 让你们赚钱第二百四十七章 不跟你们玩了第二百五十六章 多读书第二百八十四章 历史问题第一百五十四章 上门第四十九章 恰似猛虎卧荒丘第一百零二章 黑脸第一百零一章 关老师的威风第二百六十八章 丧事第一百八十五章 三剑客第二十九章 打把势卖艺第一百六十五章 看电视第九十一章 知识就是力量第一百四十九章 关自在凉茶第一百九十九章 过去的事第七十一章 买花人第二百八十九章 当时第一百六十六章 你上电视啦第一百四十一章 你怎么这么残忍第八十二章 黑脸第一百三十四章 矛盾第二百五十九章 家事第十二章 卖冰棍儿的小男孩第一百四十七章 商谈第四章 愤怒第二百七十章 有人欢喜有人愁第六十章 回家第二百六十二章 国学养生协会第二百六十五章 不要急,慢慢来第三十一章 小高手第二十九章 打把势卖艺第一百九十二章 像流星般飞驰第一百零八章 我真的想当老师第七十九章 没把握第九十六章 好好干第二百二十六章 大动静第一百二十八章 记事第二百四十八章 第一桶金第二百八十一章 奖励第九十九章 对症下药第一百零二章 黑脸第三十八章 领人来喝茶第一百六十一章 方向性的错误第二百四十一章 有文化的关宏达第十六章 学功夫第八十七章 命运第三十一章 小高手第二百六十四章 四郎探母第五章 手段第一百一十九章 当时年少第一百五十四章 上门第二百八十三章 时代第二百三十五章 寒假第二百章 摆出来第二百八十六章 仇恨的力量第五十八章 哭泣第八十九章 震撼第一百九十二章 像流星般飞驰第七十三章 要价第一百二十章 张公子第四十二章 很残忍第九章 恩大成仇第二百三十二章 一群废物第一百五十二章 雄赳赳气昂昂第二百七十章 有人欢喜有人愁第一百七十八章 忘恩负义第九十三章 扯淡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