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四一章 拉拢一批(求订阅,求月票)

阿拉伯数字相对于中文数字的便捷,这是每一个后世的人都很清楚的,即便是这个时代的人,一眼也能分辨出来。

而标点符号的应用,更是能让复杂的经意阐释,变的简单起来。

但是,这两种的推广,却不是这么容易的。

阿拉伯数字还好说,即使有人反对,但是便捷的应用方式还是能让人们慢慢接受。比如在度量衡上面的应用,就能逐渐让人接受。

但是标点符号,却被儒家视为洪水猛兽一般的存在。

从最开始的世家垄断学术,到杨坚打破世家垄断,开创科举。

学术的话语权被从世家逐渐转移到了一个新兴阶级,那就是士人阶层。

几百年来,士人阶级在经过了唐朝世家阶级的衰落,宋代的士人阶级崛起之后,已经成为了新的垄断学阀。

他们故作高深,设置了高门槛,为的就是不让学术泛滥,然后稳定自己的利益阶层。

所以,他们是最不愿意标点符号的出现的,因为标点符号让经意变的容易阐释,他们就失去了引以为豪的垄断权。

不过现在对朱瞻基有利的是,蒙元的入侵几乎消灭了整个华夏的文化传承。在蒙元统治阶段,儒家从一个统治阶级,变成了帝王的工具。

王与士大夫治天下,在蒙元时期,彻底变成了帝王霸权。

朱元璋夺得天下以后,对士人阶级也是利用多于扶持。虽然经历了建文帝短暂的儒家复兴,但是还没有等他们聚起声势,朱棣又把一切都打破。

现在儒家还没有形成根深蒂固的利益阶层,人们当官也不是只有科举一条路。

就好比杨士奇,这个在后来做到首辅的好运儿,一辈子没有参加过科举。

在工部,也有超过三分之一的工匠,可能大字不识一个,也能成为九品官员。

虽然他们不可能身居高位,但是现在的大明,绝不止只有考八股文一条路。

在儒家还没有形成难以打破的势力的时候,有些东西虽然推广困难,但是阻力也绝对没有那么大。

只要能打开一个缺口,朱瞻基就能培养出另外一批辅助阶级,利益阶级,让他们成为儒家的对手。

而且,朱瞻基绝不是想要灭掉儒家,儒家是封建时代必不可少的统治武器。他做这些,只是为了削弱和平衡。

十个阿拉伯数字,还有简单的标点符号,只需要简单地介绍,就能让人会意。

解缙和胡广还在试着用阿拉伯数字来计算的时候,几个年轻人却已经意识到了阿拉伯数字的方便。

解桢期就有些兴奋地说道:“殿下,此数字相对于中文数字,简单易记,更主要的是,列举公式,不论在上下左右,都不会引起混淆。”

的确,这也是阿拉伯数字最值得推广的原因之一。中文的一二三,都是用横杠来代替,在计数的时候,往往容易分辨不清。

而且现在因为大都使用毛笔,所以由上而下写字,这样的时候,一二三就更容易混淆了。

一帮人还在议论数字和标点的作用,有家丁进来汇报:“启禀老爷,大老爷和姑爷下堂之后来了,同来的还有杨侍读。”

解缙的兄长解纶曾任御史,不过现在调任国子监应天教授,这对一个纯粹的文人来说,也是一个号合适的职位。

解纶与解缙一样,都有些书生意气,当官是在有些不合适,当教授却适合的多了。

黄金华是解缙的妹夫,如今任礼部主事,职位也是清贵之职。

他们的到来理所当然,只是解缙有些不明白杨士奇怎么会在这个时候到来,所以还楞了一下才说道:“待我亲自去迎。”

朱瞻基却很清楚杨士奇为什么到来,自己把他儿子送去了应天府,他自然会来打个招呼,探明一下朱瞻基的心意。

不一会儿三人被解缙引了进来,朱瞻基安坐不动,胡广却站起身来,以示尊重。三人不等解缙介绍,就向主座上的朱瞻基长揖行礼。

朱瞻基起身回了一礼,请他们在左右坐下。几个小一辈的也连忙换了下座,请几位长辈上座。他们虽然跟朱瞻基年纪差不多,但是这个时候,是没有什么话语权的。

接下来,在饭前的这段时间,众人的话题自然集中在了数字和符号上面。

虽然几位对于符号的出现持肯定态度,但是一谈到推广,几个人都不敢表态了。

还是在国子监担任教授的解纶首先表态说道:“殿下,国子监固然可以推广数字和符号,但是有谁来断章,谁来推广,还需从长计议。”

所谓断章取义,也是儒家掌握话语权的最大标志。

比如一句“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就在中华历史上打了两千年的嘴官司。

这句话可以翻译成为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也能理解为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同时也能理解为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在两千多年封建时代,几乎所有的执政者都是以第一种方式来执政。

但是在来自后世的朱瞻基看来,应该是最后一种才真正符合人性,道德,以及社会发展的规律。

如果民众可以使唤,便任由他们发展,如果不听话的时候应该教育他们该怎么做。

这还只是其中的一段,极具代表性的一段,而在整个四书五经里面,有无数关于断章取义的分歧。

所以,谁能取得断章取义的资格,这一点也非常重要。

这比推广标点符号本身,更为重要。

朱瞻基笑道:“我只是认为这种数字和符号对我们有用,所以想来征询解师的建议,然后由解师上一份奏章,交由我皇祖父定夺。”

这种事虽然要推动,但是绝对不能由朱瞻基出面。于公,他没有亲政,于私,他的文坛地位不够,所以,让解缙来推动,才是最合适的。

这个时候,别提胡广有多羡慕了,长揖说道:“臣虽不才,却也愿与大绅兄共同磋商,写出一份方略。”

胡广很为翰林侍读,确实比解缙更适合,因为他经常能见到朱棣和朱高炽。

这个时候,解纶,黄金华,包括杨士奇也都站起身来,长揖说道:“殿下,请允许臣等附名。”

朱瞻基满意地笑了起来,他今天打的注意就是这个,解缙名扬四海,解纶是国子监教授,黄金华是礼部主事。

再加上一个翰林侍读的胡广,这个阵营的力量虽然算不上超强,却也绝对不弱了。

只是没有想到,今日还又搭上了一个杨士奇。虽然现在的杨士奇还不算牛掰,但是作为非科考出身的五朝元老,他的影响力可要比其他人大的多了。

朱瞻基起身长揖说道:“甚好,此事我就托付诸位了。数字和标点符号的应用,最少能让经意释读容易三成,诸位这是造福天下学子。”

众人连呼不敢,一个个脸上满是喜色。

此事虽然会得罪一批老派的文人,但是同时正如朱瞻基所言,会造福万民。

所以在这件事上面,他们的付出和收获是不成比例的,得到的远远多于付出的。

何乐而不为呢?

解缙夫人打发了管家来通知开席,众人这才暂时中断了话题,或净身洗漱,或直接前往餐厅。

这个时候,杨士奇才来到朱瞻基身边,长揖到地说道:“臣子愚鲁暴戾,犹如井底之蛙,多写殿下代为管教。”

朱瞻基问道:“应天府可有结案?”

杨士奇应道:“臣来此时已得到消息,因扰乱治安,违城门令,判处劳役一月。”

这个处罚说重不重,说轻也不轻。

作为朱瞻基吩咐押送过去的人犯,劳役三个月,半年都很正常。

但是作为杨士奇的儿子,应天府推官还是看了一些杨士奇的面子,劳役一个月。

这样既不会损了朱瞻基的脸面,也不会往死得罪杨士奇。

杨士奇管制不高,但是在内阁却是经常能跟朱棣商议事情的皇帝秘书,说起来,级别比不上应天府推官,却要清贵许多。

朱瞻基点了点头说道:“既然侍读已经知晓此事,此后当严加管教,京城不比泰和,由不得他无法无天。”

杨士奇又施礼说道:“臣今日前来,有两事相求。”

朱瞻基不以为然地说道:“且说来听听。”

“一是臣想接回犬子小妾赵氏,她毕竟是犬子小妾,此事一出,与他名声有碍。今后我定当严加管教,让他对赵氏好一些。”

朱瞻基摇了摇头说道:“赵氏浑身伤痕累累,自泰和来京一千五百里,竟然靠一双脚走来,这样连婢女都不如,怎样弥补才算对她好?”

杨士奇语塞了,这种两口子的夫妻之间的事,他这个当父亲的也不好插手啊!

他顿了一下又说道:“臣少小离家,不能侍奉母亲,后又留贤妻二子在家乡代臣尽孝,没有尽到做父亲的责任。如今孩子大了,臣也不知如何自处,想请殿下能代为管教。”

这个老狐狸,尾巴真正露出来了。那个小妾赵氏他其实根本不在乎,在乎的是第二个请求。

朱瞻基拒绝了第一个,第二个就不好意思再拒绝。而将儿子打发到如日中天的朱瞻基身边,只要不是胡作非为,今后想要谋一个好职位,自然不在话下。

不过,他将儿子交到朱瞻基手里,这也是表明投靠的意思了,所以朱瞻基只是略微考虑了一下,就答应了下来。

“等他服了这一个月的劳役,就让他到幼军报道吧!”

感谢月野蛮人,大隋章德公的打赏,谢谢大家的订阅和月票支持

第四十六章 教诲第六十章 布局第六十一章 见面礼第三十六章 质问第二十七章 计划书第四十六章 教孙第一二六章 想法第一三二章 炼钢之难第一七四章 特使第一二五章 海权(摇摇摇头盟主第一更)第五章 天才第六十九章 开始要债第六十三章 喧嚣结束第二十三章 我们的世界第一一三章 惩罚第二二三章 银行与异人第十一章 各国第一九九章 错第一四五章 安排第一章 迎接第一二七章 拜祭第七十五章 探寻东洲第一二四章 迎接(第十更求订阅)第二章 勋爵第三十八章 有客东来第五十六章 铜山第五十九章 代理人第五章 碰撞第七十二章 改进第一四四章 重担第一零一章 蓝烟第三章 新生活第三章 皇宫第一一七章 报复(祝大家新年快乐)第九十三章 格物第四十九章 风暴第一五四章 天何不公?第七十四章 商议第二十五章 星城第五十一章 绝不后退第二一二章 征服者第一二一章 火车第二十四章 表白心迹第二十一章 聚合第六十八章 质问第五十五章 区别对待第五章 天才第一三零章 静与动第二十七章 白左第十五章 局势与大势第六十四章 从欧洲到大明第十五章 殿下,使不得啊第一三八章 推让第九章 拜师第二二二章 心态与进京第三十六章 环境第一章 迎接第九十四章 社会(求推荐)第四十五章 打秋风第一百章 北上第六十九章 开始要债第一零四章 英国公回京第一零八章 国家与民族第四十二章 文明地抢劫第八十三章 交易第三十四章 继承人第三十二章 锦衣卫的前途第三十二章 坟第七十七章 科学教第九十七章 送行第五十一章 后记1第一五七章 搅屎棍第一四九章 包围第四十七章 出兵休达第八十九章 真正的枪第四十五章 打秋风第一三二章 炼钢之难第五十五章 利益第一二六章 第三支使团(求订阅)第二二七章 家法第六十二章 控制第四十八章 备战第八十章 父子第三十六章 环境第一百章 生日第五十五章 利益第十八章 帝王之术第一二九章 陈诚(求订阅,求月票)第四十八章 先礼后兵第一一三章 新年第七十八章 海军司令第三十五章 接触土人(八千字大章)第七十七章 科学教第四十二章 青壮派第三十六章 环岛之行第二零六章 火烧大阪第四十一章 黄金城第一零六章 见闻(八千字大章)第一二四章 黄金(祝大家情人节快乐)第二二一章 银行与试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