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六章 秋闱

“宣,吕宋府知府许柴佬见驾……”

随着內监的一声声传唤,许柴佬带着自己的两子一女,战战兢兢地跟在内侍的身后,踏进了这个庞大帝国的中枢之地。

三十年前,当他因家贫不得不出海讨生活的时候,根本没有想到,自己有一天能够站在这里。

如今水泥在应天府已经普遍存在了,外面的大街小巷都换成了水泥地,但是在皇宫中,除了太监宫女们走的是水泥地,大部分路面依旧是专门烧制的金砖。

走在这样的路面上,看着眼前巍峨的宫城,许柴佬的眼睛忍不住有些湿润了。

他仰起头看了看天,却想起这是逾规的表现,连忙又低下头来。

不过这一下他注意到两子一女都浑身发抖,显得神情紧张。他连忙低声斥道:“轻松一点,殿下你们又不是没有见过。”

这两子一女是许柴佬最器重的后代,除了留在吕宋的长子,他对这两个儿子的期望最高。

这两个儿子不仅是嫡子,从小请了秀才教育,也是七个儿子里面最聪明的。

而这个女儿,虽然是小妾生的,却是他的女儿里面长的最漂亮的。

三年前,这个女儿才十一岁,自然不能送到朱瞻基的面前。但是现在她已经满了十四岁,他带进皇宫,就是想要看看朱瞻基会不会对这个女儿有意思。

反正对他来说,没有那些读书人的虚荣,早年为了抢生意,抢地盘,他也干过不少黑活。

要不是遇到滇国公,给了他一个身份,他还在当海盗。

如果能成为皇亲国戚,丢一点面子,落一个卖女求荣的名声算什么。

他已经老了,两个儿子再能干,也只是在商业上。也不可能像他一样,能继承知府的位置。

许家要是不想衰落,必须现在就开始想办法。

他这次带两个儿子来京,就是想要把两个儿子安排进羽林卫学去,只要能在那里进读三年,以后许家就不用担心了。

进入谨身殿的偏殿,许柴佬惊讶地发现这里不像早朝时候的大殿,朱瞻基高高坐在上面,连脸都看不清。

现在的朱瞻基已经换了一身明黄的常服,这身龙袍除了只有四爪之外,跟皇上身上穿的一模一样。

不过,他现在翘着二郎腿坐在沙发上,像一个公子哥,而不是威严的帝国继承人了。

一进门,许柴佬不敢怠慢,向前只走了一步,给三个孩子留下了下跪了位置,就跪了下去。“微臣许柴佬携子女叩见殿下。”

朱瞻基摆了摆手,说道:“这里不是大殿,不需要大礼,过来坐……”

许柴佬还在犹豫,跟他相识的解缙知道他不懂规矩,笑着说道:“到这里可以自在一点,按殿下的吩咐……坐。”

今日只有六个顾命大臣在座,分别坐在朱瞻基身后的两边。但是加上站立的内侍和锦衣卫,依旧形成了强大的气场。

许柴佬战战兢兢地顺着李亮的安排,坐在了朱瞻基右手下位的第一个位置,目光有些好奇地盯在了上方朱瞻基面前的大茶台边,一个美丽的身影身上。

这国之重地,怎地有女子出现?

不过看到她姿态优美地用一套紫砂茶具,泡好了一壶香浓的铁观音,他有些明白了过来。

茶泡好了,女子率先给朱瞻基端了一杯,其他几杯被端给了几位顾命大臣,还剩下了一杯,被一个内侍端给了许柴佬。

朱瞻基笑道:“许知府出身晋江,想必现在也知道福建成了浙江之后最大的茶叶产地了吧?”

许柴佬恭维说道:“微臣早些年一直嫌福建茶浓,不如龙井,毛尖这些名茶。但是在殿下的推广之下,如今的铁观音价格大涨,实乃百姓之福。”

朱瞻基问道:“据闻你早些年一直在移植茶叶到吕宋,如今可有收获?”

许柴佬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道:“吕宋多风,多雨,一年只有两季,茶叶远远比不上本土。”

在朱瞻基出海之时,南洲被发现,得到消息的朱棣就让大臣们为各地重新命名。

南洲(澳洲),南洋(东南亚),西洋(南亚),西洲(非洲),欧罗巴,这都是被大明官方确定下来的名称。

而这些地方的大明人称大明,则必须称本土。

这个本土的面积有点大,北到北冰洋,西北到乌拉尔山脉,正西以大清湖(巴尔喀什湖)为界,西南以喜马拉雅山脉为界。

虽然目前是以大清湖为界,那里暂时还是奕力把里和帖木儿国的地界,但是从朱棣将乌拉尔山脉都划入大明,也能知道大明的野心远不止此。

要不是欧洲实在太远,人又太混杂,朱棣恨不得把整个地球都包圆了。

他执意要打帖木儿国,目的也是想把大明的西边地界一直打到里海去。他可是一直想要重现大唐荣光。

至于打下来之后如何管理,他才不会管。

与许柴佬闲聊了几句,让他显得不那么紧张后,朱瞻基询问起了吕宋如今的情况。

吕宋的发展,实际上是出乎朱瞻基的预料的,在他想来,纳吉即使以后成为大明的粮仓,也需要十几年的时间。

但是许柴佬从永乐三年,被郑和儿戏般地封为吕宋总督之后,那里其实就也已经进入了良性的发展。

以前的时候,许柴佬是依靠自己的能力对当地进行开发。虽然他教会了当地的土人开垦荒地,种粮种茶,造船制陶。

但是他个人的力量太弱了,根本满足不了整个吕宋的需要。

而且,吕宋的土人也太懒了,树上的水果摘下来就能填饱肚子,为什么要去辛辛苦苦干活?

好看的衣服那么贵,穿一段时间就坏了,我何苦要穿衣服?何况,吕宋根本不需要穿衣服!

所以,许柴佬虽然在当地发展了十几年,却一直没有带动整个吕宋的发展。

但是从朱瞻基发现南洲,在上面发现了大片金矿,消息传回了大明,一切就不一样了。

何况,在吕宋岛上也有大片的金矿。

吕宋距离应天府的距离,实际上比到交趾还要近,只是没有大陆相连而已。

现在,吕宋已经成了大明开发南洲的桥头堡,受到的重视自然不一样了。

原本福建的海禁,在东番岛重新设立水寨的时候,就已经名存实亡。

如今,在官府的宣传下,大批没有土地的农民,在海军和內监船队的运载下,一批批地送到吕宋。

他们从南洋拉回粮食,从福建,江浙一带人多地少的地方拉人过去,这样船就来回都不放空。

官府的动员跟私人偷偷摸摸地开发是完全不同的,大批的百姓被运到了吕宋,那里的土地就能随便开发。

官府不仅可以借贷种子,工具,还能五年免税。更重要的是,吃不完的粮食还能卖给官府。

虽然生活略有不便,但是內监的贸易船队每隔一段时间,都能送来食盐,布料,工具,甚至还有从西洋(印度)拉回来的牛。

从古至今,印度都是世界最大的养牛场,在后世,他们有三亿头牛,在现在虽然没有统计,但是数量也不会低于一亿。

这是个非常惊人的数字,关键的原因就是在印度牛是神物,不能被杀。

印度教的历史有两千年,两千年来,印度的牛除了自然老死,被杀的寥寥无几。

这样繁殖下来,才造成了印度牛的泛滥。

內监跟印度人做生意,眼过去布料,瓷器,茶叶,运回来的除了金银,就是牛的数量最多。

这些牛被平价卖给农户,只要哪能活过三年,还官府一头小牛,就能少出一半的钱。

这也让民间老百姓们的养牛激情都被调动了起来,如今大明不仅马匹众多,牛的数量也增加的很快。

吕宋就是在这种环境下,进入了迅猛的发展期。三年多时间,吕宋就增加了三十万汉人,开发的土地超过两百万亩,再加上原有的三百多万亩土地,如今的粮食产量能达到两千万石以上。

一亩地能出四石粮食,不是因为土地肥沃,完全是因为那里一年三熟。

实际上,那里的老百姓比大明的老百姓轻松多了,他们完全不需要精耕细作,除了除草,几乎没有任何投入。

当吕宋那里的消息逐渐传回了大明,引得大明的老百姓移民的心思更强了。

也因为吕宋增加了那么多人,所以在朱棣抵达吕宋的时候,许柴佬就提出了在吕宋设置布政司,因为一个知府管不了这么多的一块地盘,这么多人。

但是朱棣却把责任推给了朱瞻基,他现在一门心思跟帖木儿国打仗,哪里有心思管吕宋的事情。

许柴佬本就有心来京城向朱瞻基效忠,自然是开心无比。伺候走了朱棣,他就将一切准备妥当,来到了应天府。

朱瞻基对吕宋的情况比较了解,也知道光靠一个知府,很难管理好一个十一万平方公里的海岛。

在吕宋设立布政司是势在必行的,不过布政使的安排,就是一件麻烦事了。

按照道理,应该是让许柴佬继续担任布政使的,毕竟吕宋就是在他的带领下发展起来,而且谁也没有他在那里的威信高。

可是,他不仅不是科班出身,至今为止连四书五经都读不通顺。也就是他发达了以后,才跟着秀才学认字,现在勉强能看懂朝廷公文。

一个偏远地区的知府不算什么,但是一个布政使,那可是后世的省级官员啊!

这样的时候,当然大部分人都不会同意。

所以朱瞻基当着许柴佬的面,并没有讨论布政使的人选,只是赞同了他的提议,并且答应了把他的两个小儿子安排进羽林卫学。

至于许柴佬的女儿,朱瞻基早就过了猎艳的阶段,他现在的女人都都分配不均了,如何还肯招惹大臣的女儿。

这又不是“礼物”,可以玩了之后扔在一边,想起来就去临幸一次。

所以,许柴佬高兴之余略微有些失望,不过在走的时候,朱瞻基又给了他一个惊喜。

因为送了两个儿子来京城就学,朱瞻基将太平坊的一栋空宅子送给了他。

这房子原本住的是户部一位年迈的侍郎,因告老还乡,被空了下来。

许柴佬为之大喜,他来京城也不是没有置产之意,只是没有想到,能被“分配”到这样一套房子。

因为这不仅仅是一套房子,更是身份的象征。

而且,让他一个知府住侍郎的府邸,这也表示朱瞻基本就有心让他坐上这个布政使的位置。

这一点其他人也都看出来了,所以等许柴佬离开之后,就纷纷劝说起朱瞻基了。

他们的理由无非就是许柴佬不学无术,担任二三品大员,实在不符合体制。

大明的知府基本上是四品,只有少数几个地方,比如应天府府尹是三品。

但是布政使可就是最起码三品起步,如果布政司的前面挂上承宣,那可就是从二品了。

朱瞻基说道:“我能许林三夫妇伯爵之位,能许勋贵在海外拓疆化外之国之利。这许柴佬不费我大明一兵一卒,就将江苏大小的一块地方变成我大明疆域,如何不能破例?”

这样一说,其他人就登时知道朱瞻基心思已定。

其他人不敢再劝,但是解缙却不管这么多,开口说道:“殿下,这许柴佬也是我旧识,我并无偏颇之意。若是你封他为伯爵,封他为总督都可,但是唯独布政使不可。此乃朝廷序列之官员,不可儿戏视之。”

见解缙这样说,蹇义立刻说道:“殿下,臣身为吏部尚书,肩负考核百官之任。这许柴佬若是年年下等,殿下当如何自处?何况他许家在吕宋家大业大,犹如一方大豪。此等人物,还是将其列入勋贵之列更为妥当。”

朱瞻基一想也是,这许柴佬原本是一方大豪,只是机缘巧合当了知府。但是实际上,他依旧是以大家长的方式在管理吕宋。

如今朝廷既然将吕宋纳入国境,让他当一个布政使,还不如让他当一个伯爵,这样爵位也能继续往下传,还不影响文官序列的“纯洁”。

这样把思路一换,朱瞻基也觉得封许柴佬一个爵位,比给他一个官当更合适了。

于是,朱瞻基纳谏如流,点了点头说道:“诸位爱卿所言甚是,是孤想的简单了。不过,吕宋还是我大明海外疆域,不可事事都随本土,这提刑按察使司的职位,却要由一熟知南洋民情的将领担任,而不能是文官。”

这一点上,几位大臣也不会直接反对,直接应了下来。

反正在武将系统里面,熟悉南洋情况的人也不少,寻找一个合适的人选就好了,人情还是他们的。

朱瞻基又坐了下来,问道:“下一位接见的是谁?”

“殿下,是襄阳知府俞士吉从固原派回的特使,如今固原救灾已经告一段落,静候殿下下一步指示。”

李亮有些羡慕地看着王彦侃侃而谈,将固原那里的情况跟朱瞻基介绍了一番。

这也是接见人员之前必须要做的准备,否则的话,朱瞻基什么都不知道,见了人说出不该说的话,闹出了笑话怎么办?

固原那边的事已经发生了两个月,该运的粮食运过去了,该救的人也已经救了。

虽然当地损失惨重,但是大多数时候,老百姓只能自认倒霉。

像现在朝廷能派人送去粮食,送去种子,让当地老百姓能活下来,就已经是大恩大德了。

听王彦介绍完毕,朱瞻基点了点头说道:“那就把他们叫进来吧……”

一直到了快午时时分,朱瞻基接见了最后一个来自川西的巡抚,今天的工作就告一段落。

他现在其实很轻松,因为大部分事务都被分配给了各部,基本上只有大事和人事问题才会到他这里来。

除了这些,就是军事问题和意外突发事故的处理。就连原本的一些难以追责的刑事案件,现在也很少送到他这里来处理。

如果连三司会审都解决不了的案件,拿到他面前来让他拿主意,岂不是胡来。

大臣们对朱瞻基的放权也十分开心,以前的时候,不论大小事务,朱棣都喜欢插手,仿佛不这样就显示不出来他这个皇帝的重要。

其实这完全没有必要。

皇帝只要抓住钱袋子,枪杆子,人事任命这三样,其他的事务基本不需要事事操心。

何况,明初的这帮大臣们,还是比较尽心尽责的。

他放权,大臣们也开心。这就相当于每个人手里的权力都加重了。

不过,明着放权,朱瞻基手里的锦衣卫和咨情司依旧严密地监督着整个官场系统,各部事务在这两个衙门都有备份,每十天也会做成简报的形式汇报到朱瞻基这里。

一些事他可以放手,但是整个朝廷的大小事务,身为监国太孙,必须要有一个了解。

而且,一些不符合他处理意见的,也能拿出来彰显一下他的存在,不要让那些大臣就认为他好蒙骗。

不过整体说起来,他这个监国太孙还是当的比较轻松的。

以至于,有时候下午还会觉得无聊,想着是不是多给自己找点事情做。

但是想了想,还是算了,就这样挺好的。

“殿下,请留步……”

朱瞻基回头一看,是国子监祭酒,大学士胡俨。“胡爱卿还有事务?”

胡俨从袖子里掏出了一叠奏折说道:“臣日日见殿下,自然不会跟那些外臣来争着见殿下。不过这秋闱的各地主考官已经挑选出来了,还想请殿下先过目,然后到朝堂上廷议。”

秋闱是中秋节之后,桂花开放的季节开考,所以又叫桂榜。

过两天就是六月初一了,有些地方远隔千里,这主考官也的确该选拔出来,让他们出发了。

朱瞻基点了点头,接过了奏折说道:“孤下午就看,明日给爱卿意见。”

胡俨又躬身问道:“据闻殿下要在明年春闱的考题里加上夷人时政,地理,可有此事?”

朱瞻基也不掩饰,直接点了点头说道:“孤正有此意。”

“这八股文考核乃是太祖……”

朱瞻基打断了他的话说道:“爱卿就不要提历史,祖制了。此一时彼一时,当初的大明连读书人都找不出几个,国子监设立二十年,里面的学生还没有考核就被委派各处任职。

可是如今呢?今日的读书人十倍于当初,还能用同样的考题吗?何况我大明如今蒸蒸日上,日日有新变化,地域越来越大。

那些只会读死书,写几篇文章,却不懂农事,不懂外交,不懂天下各地风情的腐儒要来何用?”

胡俨被他说的脸色一阵青,一阵红,朱瞻基很担心他有脑血管病,一个不好就脑出血了。

所以他又转变了语气说道:“天下时政,地理丛书孤已经让人刊印,发行天下。有半年多时间熟悉,到明年二月,那些依旧不看这些书的文人,就是自断前程……”

胡俨被朱瞻基给了一个台阶,脸色才好了一些。但是他依旧不甘心,说道:“可是这历朝历代,从来没有我华夏子民学习夷人学识之先例啊……”

朱瞻基反问道:“那君子六艺,现如今又有几个文人能全部精通?”

胡俨彻底无语了,朱瞻基的这一问可谓是直接揭了老底。

儒家从古至今其实就一直处于变化中,他们说的好听要固守传统,其实把老传统抛弃的比谁都快。

要是按照周朝时期的当官标准,现如今的文官们,几乎没有几个合格的。

周王朝的官学要求学生掌握的六种基本才能:礼、乐、射、御、书、数,然后才能当官。

儒家把这一套也装进了自己的教育系统,但是如今呢?能掌握其中一半学术的大臣都不到。

你自己都把传统丢了,现在还有脸说别人不守传统?

朱瞻基的话当然要含蓄的多,但是意思就是这个意思。他要是敢直接说出来,胡俨恐怕都敢直接撞死在他面前了。

对这个大臣,朱瞻基没有太多好感,因为他不是干才。但是也没有多少恶感,因为胡俨的操守,人品都还是不错的。

听到朱瞻基这样说,他只能躬身再拜,叹道:“老臣会将这个消息传遍天下……”

(今日大封推,稍晚会加更一章。)

第一一六章 拜师(二更求订阅)第一九一章 时机成熟第八十四章 火车第二十一章 白莲教第二二七章 家法第一一八章 纳吉(还有吗……)第七十章 钦差第七十二章 改进第二二零章 新气象第四十七章 遭遇第二三一章 移花接木第八章 郑家第一零九章 报纸第三章 克太子第一一零章 工序第十五章 太子又死了第一零二章 傻妞第一九三章 颁旨第五十一章 后记1第六章 学文(求推荐票)第五十六章 铜山第二章 处政第四十七章 遭遇第一六五章 大赦第一二四章 黄金(祝大家情人节快乐)第一一一章 滑翔翼第五十三章 风暴第一三四章 爷孙第八十四章 火车第三十二章 犹豫第九十九章 构架第一零六章 水泥第一六六章 矛盾第六十四章 喜好第一一九章 官司(第五更)第三十三章 两种待遇第一二零章 偶遇(求订阅)第一四九章 包围第四十二章 刀第一零九章 报纸第七十九章 认错第九章 旅途第一二零章 震动第一二九章 归天第五十章 老人第一一零章 如意第一零七章 战争的红利第二零九章 正道邪道第三十五章 接触土人(八千字大章)第二一三章 刺杀与条约(摇摇摇头兄弟盟主加更总十更)第六十章 返回北平第四十六章 教孙第二十六章 得与失第二十六章 得与失第三十九章 德里苏丹国魏征《谏太宗十思疏》第四十三章 绕过非洲第二十二章 杀鸡骇猴第十一章 各国第九十四章 社会(求推荐)第二十八章 格物学第三十九章 德里苏丹国第六十章 返回北平第一一七章 报复(祝大家新年快乐)第十章 林家第十章 学与道第一五九章 心机第四十六章 海权论第三十四章 探索第十六章 人心不定(又是一万二求订阅)第七十九章 暂不声张第一六六章 矛盾第一七四章 特使第十七章 结果并非我想象的那样第四十章 天道第三十二章 坟第四章 谁家天下第七十六章 倭寇第七十章 钦差第一四七章 移民规划第二一五章 琉球第一八九章 出现第十三章 渤泥国第一二零章 偶遇(求订阅)第一九八章 火第十二章 借机第一四三章 风向(紫轩煜尘盟主加更2)第一四零章 金钱与军权第三十章 胜利的威慑第二一九章 南亚计划(七千字大章)第二十四章 表白心迹第四十二章 试探的本意第三十七章 前往西洋第一四八章 小题大做第五十一章 大明来了第四十四章 联络第一四三章 规矩(求订阅,求月票)第四十六章 海权论第十三章 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