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章 北上

(昨天脑袋抽了,美洲那时候的确没有马,我早就知道,就是写的时候忘记了,已经修改了过来。)

相比狄平夏在北方的顺利,易信从进入当地人的势力范围,就遭遇到了重重的阻碍。

在历史上曾经雄霸一方的阿兹特克帝国如今还没有成立,还仅仅是刚发展起来。

这是因为在北方,一个个部落还处于原始阶段。

但是在南方,因为气候导致的文明发展比北方更快,已经有了明确的阶级和统治阶级,到处都已经形成了国家的雏形。

1372年,一位库华坎与阿兹特克混血的国王阿卡马皮奇蒂利登基。正值特帕尼克斯国与阿兹特克人进行扩张时,墨西哥谷东部的阿科华国逐渐强大起来。

两国爆发战争,阿兹特克人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战争胜利以后,特诺奇蒂特兰也成为了一个大城市。

1426年,特帕尼克斯君主特佐佐莫克去世,特帕尼克斯国陷入内乱。

经过两年的战争,阿兹特克人的新君王伊茨科阿特尔才最终获胜,他整合了当时特诺奇蒂特兰、特斯科科和特拉科潘组成了同盟,并取得墨西哥谷地的统治权。

原先特帕尼克斯国的领土被三分,分别归属三个国家。特帕尼克斯国的国库也被瓜分,特诺奇提特兰获得百分之四十,德斯科科获得百分之四十,特拉科潘获得百分之二十。

这三个国家结成的同盟,在接下来一百年年内将主宰墨西哥谷,并向沿海大举扩张。在此期间,特诺奇蒂特兰逐渐成为同盟中的主导力量。

但是他们的强盛也是印第安人最后的辉煌,因为到了十六世纪,也就是1529年。西班牙人的到来,彻底中断了印第安人的发展势头。

这个时候的中美洲,有点像一千多年前的中国,部落之间形成了联盟,但是有一个宗主国。

中国的盟主是周朝,周朝的统治被结束之后,进入了春秋战国时期。而中美洲的盟主是特帕尼克斯国,如今他们已经处于统治的最后阶段。

因为今年已经是1421年。

受到特帕尼克斯国的影响,中美洲这里的部落都经历了一次时代的跃迁,这是中美洲各大部落发展的比北方更好的主要原因。

战争虽然会摧毁一些文明,但是也促进社会的发展,新文明的诞生。

特帕尼克斯国发展的越好,周围的部落模仿的也就越快。中美洲的许多部落都已经不再是家长制。而全部划分了阶级,有了统治阶层。

只不过,因为美洲没有轮子,没有车的出现,所有人都还被限制在一个地方。

没有车辆的运输能力,转运能力,再大的势力也根本无力向远方征讨。所以才形成了一个个部落,而不是一个庞大的国家。

易信登陆的区域是后世的萨里纳克鲁斯,这里也是墨西哥地势最窄,最平坦,土地最肥沃的地区。

他们的目标是濒临墨西哥湾的韦拉克鲁斯,那里也是“麦哲伦”记载的有象形文字出现的部落,疑似殷商后人聚集的区域。

但是,刚一上岸,他们就遭遇到了这里瘴气的侵袭,六千人有超过十分之一都病倒了。

热带雨林地区对任何不适应这里气候的人,都不是那么的友好,虽然他们有了万全的准备,准备了各种药物,但是在这么多人都病倒的情况下,他们暂时也只能驻守当地,然后派出人手探查周边情况。

在原本的历史中,西班牙人抵达墨西哥的时候,他们被当地的土人认为是“白神”。

按照这种逻辑,大明人登陆的时候,不被认为是“黄神”,也应该获得更加友好的对待。

但是事实证明,这一切不过是乐观的想法。当地的土人因为炎热的气候,比大明人略黑,但是还能看出是黄种人的底子。

因为这种肤色的相近,他们反而缺少了那种恐慌与尊敬。

而这些雨林地区的人与北方的作战方式也大不相同,他们很少有大批人马的作战,主要依靠小股人马的偷袭。

北方土人作战用木棒,石块,长矛,这里虽然也用石块和长矛,但是他们更喜欢用各种带毒的吹箭。

因为语言不通,那些土人对大明士兵也没有应有的恐惧,他们虽然不敢直接面对人多势众的大明士兵,却用各种陷阱和偷袭让大明士兵苦不堪言。

这个时候,羽林卫学出来的士兵,还有从南方山区抽调的士兵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他们用特种作战的方式,将那些偷袭的人马一个个擒获,并且搜寻到他们的老巢。

当一个部落被完全剿灭,又一个部落被完全剿灭,当地的土人才安分了起来,转而开始寻求对话。

在大明的计划里,这段只有两百公里宽的大陆架,将会是大明占领整个美洲,东西方联络的重要据点。

虽然南方的巴拿马更窄,但是那里距离南北文明都太远,并不适合担当据点。

易信的任务是在当地建立大明的统治势力,寻找大明与当地人的关系证据,或者干脆直接制造当地人与大明的联系的证据。

通过这种方式,在当地建立粮食供应基地,打通了太平洋和加勒比海之间的联系之后,然后向北发展。

所以在对方开始寻求对话之后,他并没有进行报复,而是积极与各大部落联络。

语言不通是双方之间最大的障碍,他登陆近一个月的时间,依旧没有跟各部落建立真正的联盟,他们依旧还在学说大明话,而大明人也在积极学习对方的语言。

不过,一支两千人的先遣队已经抵达了朱瞻基指定的拉本塔,寻找他所说的神庙。

而跟当地人接触了之后,领队的两个羽林卫学的千总,非常确定。这里的人哪怕已经跟他们的语言不通,但是相互之间应该有千丝万缕的关系。

因为这里的人不仅肤色跟他们相近,而且人称代词“我”、“你”、“他”的发音,与古代中国人称代词的发音几乎一样。

他们称“花”也是“发”,发音与大明官话中北方的口音完全相同。

当他们教起了对方大明官话,这些人也是学的最快的,因为太多的发音,跟大明人差异不大。

易信他们艰难地建立起了信任,并且用医术和农业在当地土人中建立起来了威信。

不过因为目的不同,他们只能先按部就班地缓慢发展。

而在印度半岛,最炎热的八月过去,朱棣也正式拉开了向帖木儿国进攻的大潮。

在他抵达印度半岛的两个多月中,他已经让整个印度半岛山疙瘩那些小国,见识到了大明的威仪。

那近五万骑兵,七万步兵,还有庞大的水师组成大军,让许多人口都不到十万的小国彻底被震撼住。

一个个小国迅速臣服,特别是卡维里河以南的区域,包括沿海地带的小国,他们没有丝毫犹豫,就倒入了大明的怀抱。

但是在印度的北方,因为德里苏丹国的威胁,许多小国依旧不敢完全倒向大明。

这让朱棣下定了决心,决定首先给德里苏丹国一个教训,或者干脆就直接推翻他们的统治。

征讨德里苏丹国,其实跟征讨帖木儿国的难度差不多大,因为即使是从距离德里最近的海滨城市苏拉特北上,距离也差不多两千里。

但是,德里苏丹国与帖木儿国首尾相应,既然要对付帖木儿国,搂草打兔子,不打白不打。

实际上,这个时候的德里苏丹国已经与帖木儿国并没有了利益关系。

这个国家的统治者是来自帖木儿国的四十大家族,他们大多是突厥人和阿拉伯人,这是他们跟帖木儿国最密切的关系。

但是在国家层面,如今德里苏丹国的统治者们,并不愿意自己的头上还有一个太上皇,与帖木儿国的关系主要体现在贸易方面。

但是对众多印度教派的国家来说,整个德里苏丹国占据了旁遮普,中央省,河间地区的大片肥沃土地。

他们势力庞大,威慑着周边的小国臣服,是个不折不扣的大反派。

因为朱棣的改变主意,东征军的行军路线又要进行改变,在傅安的安排下,这支东路军应该的从印度河,也就是后世的巴基斯坦沿着沿着印度河北上。

这条路线是前往开伯尔山口最近,也是最平坦的路线。

而且在大明的威慑下,沿岸地带的小国已经筹集了大批的粮食和船只,可以让大明军队北上。

但是现在,这些计划全部要改变,因为要征伐德里,河流不畅,还是骑兵最为快捷。

八月底,以隆平侯张信,驸马都尉沐昕为主帅的一万骑兵,先是乘船北上,抵达孟买北方的苏拉特。

这个时代,孟买当然还不存在,那里还是一片沿海的小岛,只有几个小镇。

真正的大港口是柯枝,是果阿,是苏拉特这些古老的港口城市。

与此同时,一支由三千大明士兵,八千印度士兵,五千印度劳役组成的船队,押运着粮食,火药,沿着印度河一路北上,为东征军提供补给。

东征军出发之后的五日,朱棣才率领大军启程,前往北方的忽鲁谟斯。

跟随大明舰队一起出发的,还有印度各国贡献出来的五万劳役。

他们虽然不能上战场,但是不管安营扎寨,还是运送补给,都是用的上的。

朱棣即使要尽量减轻大明士兵的负累,能将全部的精力放在战斗上。

隆平侯张信因为在朱棣靖难之前的投靠,一直深受朱棣宠信。所以这次出征,他也被任命为南路军前营总兵官。

但是担任他副帅的沐昕却知道张信聪明只是小聪明,没有大智慧。此人要不是朱棣宠信,早就因为犯下的过错贬职。

实际上,他也不是没有被贬过。永乐十二年,张信随从北征,监督运饷。

朱棣在隰宁进行大检阅,张信因前一夜强掳民女,荒唐了一夜,第二日称病不至。结果被朱棣贬为办事官,不久因为在北征中立下功劳,才官复原职。

在异国他乡出征,沐昕深知情报的重要性。他身为副帅,大力提拔了一批羽林卫学出来的将士担任前中后军的警戒任务,就连整个情报机构,也全部交给了他们和咨情司的內监,锦衣卫。

这一路北上,虽然全部是骑兵,但是受限于各地的补给补充,大军每日只行军百里,预备用十五日的时间抵达德里苏丹国的境内。

那个时候,朱棣也会在忽鲁谟斯登陆,并且准备妥当。

朱棣要求一万东征军不管战况如何,必须要在十二月初一占领开伯尔山谷,这对他们来说,并不艰难。

九月初十,受益于印度各小国的补给充足,向导的积极配合,大明军队提前一日抵达了德里苏丹国南部最重要的门户斋浦尔。

德里苏丹国是****的国家。苏丹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教最高教长,集君权和神权于一身。中央政府有36个部,首席大臣“瓦齐尔”名义上掌管各部,实际上只管理财政。

他与军事部总督、宗教和司法部大臣、机要秘书兼情报大臣成为苏丹国家的四根栋梁。此外,还建立了行省制的地方统治体系,由***地方军事贵族掌权。

由于统治阶级都是中亚来的***教军事封建贵族,以突厥人和阿富汗人四十大家族为核心,他们占有大量的军事采邑土地“伊克塔”,并依靠中亚外族雇佣军为统治支柱。

苏丹政权对印度教封建主及各阶层广大居民采取敌对、歧视、迫害等高压统治政策,尤其是强征人头税及强迫改宗***教,刺激了印度教各阶层的民族感情和宗教情绪。

苏丹将被征服的印度国土以“伊克塔”(军功田)和“瓦克夫”(清真寺教田)、“伊纳姆”(***教阿訇的终身赐及田)的形式封赐给有军功的***军事封建贵族及清真寺和阿訇,作为他们的军事封建采邑领地和教产。

大批的印度人都失去了土地,只能当佃户。因此人民起义和教派运动不断爆发,民族、宗教及阶级矛盾十分尖锐。

总体来说,德里苏丹国只不过是北印度一个最大的区域王国,其疆域的大小同国力的强弱成正比。

这些被征服、被统治的地区名义上属德里苏丹,实际上又分三种情况:由中央政府直接掌管的地区称哈里萨,即国有土地,主要限于德里和河间地区。

其次是由省督掌管的地区,也就是伊克塔类封地。

最后是臣属的印度教国王或酋长掌管的地区。国家只对前两种地区征收田赋,对后一种地区只要求按年纳贡。

斋浦尔就是最后一种,这里的统治者辛格家族一直是最忠诚的印度教徒,只是屈服于德里苏丹国的武力,成为德里苏丹国的附庸。

为了应对大明的攻击,德里苏丹派出了五万人的直属军队,直接接管了斋浦尔的城防。

可是,大明军队早就了解到了这一情况,也没有将与德里苏丹有二心的辛格家族作为主攻的对象。

一万骑兵只是在城外耀武扬威了一番,用火枪打烂了城墙上面的德里国旗帜,就继续北上。

这一下,就轮到德里国的阿拉伯将军图格鲁克难受了,因为是城防战,他的麾下虽然有五万人,却只有五千骑兵。

现在大明士兵根本不攻城,他的麾下骑兵不多,连追也不敢追。

但是如果就此放大明军队毫发无损地北上,那他的人头恐怕不保。

不得已,他只能命令麾下的五千骑兵衔尾追上,想要等到前方的阻截军队拦住大明骑兵的时候,前后夹击。

但是,当他们追上来的时候,两千将战马全部拴起来的大明士兵,分成了四个方阵,等待着他们进入了包围圈。

虽然是五千对两千的兵力,但是当枪声响起,没有受过枪声惊扰,巨响训练过的印度骑兵,阵势直接就乱了。

那些马匹在一阵阵的枪响之下,惊慌失措,不少士兵被发狂的马匹掀下。

而大明士兵的火枪威力第一次真正展现在印度人的眼前,五千骑兵只有不到三百人逃离,其他士兵全部倒在了大明士兵的抢下。

只是短短的一个时辰,两千士兵全歼五千骑兵,这一幕,让收拾战场的那些印度仆从军无不视若天人。

他们拔下了德里士兵身上的衣服,捡起了他们的武器,缴获的马匹更是让许多人喜出望外。

因为这些收获,他们的干劲也是十足,当天晚上,就挖出了一个足以埋葬四千多人的巨坑,在第二天的黎明到来之际,四千多光溜溜的尸体被扔进了坑里,原地多出了一座新鲜的土山。

得到了逃回来的士兵传来的消息,图格鲁克命令关闭城门,再也不敢派人出去。

强大的大明已经让他胆寒,面对大明人可以隔空伤人的火枪,他们手里的大刀长矛根本难以对大明士兵造成伤害。

只有弓箭手可以发挥一点作用,但是大明士兵都配备了钢丝软甲。因为钢丝软甲的普及,大明甚至在这次西征的时候取消了盾牌兵。

在不能生产钢丝的时候,手工拉制的钢丝造价高昂。

但是当钢丝能够源源不断地量产,用织布的模式就能制造出大片的钢丝网,这种钢丝软甲的造价,就变的非常低廉。

为了让德里人听到这个消息,张信与沐昕还特意在距离斋浦尔不远的水晶宫殿湖边休整了两日,然后才又继续北上。

果然,越来越多的德里军队想要来阻截,但是听到五千骑兵一个时辰就被全歼,吓的连忙后退。

越来越多的士兵拦在了前面,却不敢露面。大明士兵也毫不畏惧。除了每日让印度仆从兵打探前方的情况,依旧缓慢地直入敌人的兵力最多的地区。

他们行进的速度降低了一半有余,虽然表面上看来,他们似乎一直莽撞地进入德里人的包围圈。

但是在对方的人数没有达到二十万之前,他们这一万士兵依旧在等待。

每一天,他们行进的路线都被严格分析,如何接敌,如何对阵,如果敌人势头猛进,又该如何暂避锋芒地撤退。

“大人,沙赫布尔是对方最后的机会。过了沙赫布尔,就是平原地区,那个时候,我们的骑兵再无阻拦,可以直接抵达德里。所以,在沙赫布尔,等待我们的肯定会有一场大战。”

斋浦尔到德里,只有斋浦尔北方有一片山区,然后就是大片的平原。德里人想要拦截大明军队,只有沙赫布尔是他们最后的机会。

张信看着面前的这一批羽林卫学的千总,以前不觉得,这次出征,他能明显感受到羽林卫学的士兵,在各个方面,都要比一般的士兵要强的多。

他们如今已经占据了军队的中层位置,再过十年,再过二十年,这大军就全部都是他们的天下了啊。

以前的时候,他一直有些不在意羽林卫学的作用,现在看来,以后自己的儿子,也都该扔进去好好历练一番。

“各部士兵都已经准备好了吗?”

“已经通知下去,所有士兵都无比期待。”

火枪的威力的确增强了大明士兵的自信心,只有自己打别人,别人打不到自己。这样的一边倒战斗,对方不要说二十万人,就是一百万,他们也敢战一场。

因为长途行军,他们的弹药携带的并不多,每个人都是五十枪的基数。然后辎重队又运送了一批备用,平均到每个人身上,也就二十发弹药的基数。

既然不好补给,所以他们相当珍惜弹药,并没有主动出击的想法。而是想要等敌人聚集在一起的时候,一举将敌人打残,打废,让他们再也不敢跟大明士兵作战。

而因为武器的差距,德里人现在只能依靠人数来建立心理优势,正如张信他们预料的一样,敌人在不停地后退,不停地汇合。

沙赫布尔,这座斋浦尔北方,扼守山区出口的小城,将近二十万德里士兵组成了漫无边际的阵营。

对大明一万士兵,两千仆从兵就敢直接正面迎敌,德里人不敢相信,却又不能不信。

他们还以为大明军队会绕开他们,可以没有想到,他们竟然直接迎了上来。

而张信他们深知,这已经是德里一半的兵力了,只要打残他们,德里人即使不望风而逃,他们对周边各国的威慑,也会大减。

九月十四,沙赫布尔城南二十里的摩诺赫尔布尔山谷,一万大明士兵在占据了一个小山头之后,面对着看不到边际的德里士兵,停住了脚步。

第二章 小露一手第一八二章 备战第八章 习武第七十二章 相见第五十一章 绝不后退第七十六章 倭寇第四十五章 孔家第一一四章 计划第三十九章 铭记历史第二十二章 粮食哪去了(汐牧羊人宗师加更)第一七零章 异人(摇摇摇头盟主打赏加更七)第一零一章 冒险第八十八章 发现第五十九章 代理人第二一六章 文化与经济第三十五章 真相大白第一六八章 燧发枪第四十三章 尘埃落定第一九零章 父子之争第八十五章 缘由第一零五章 盟友第二章 家天下第二二三章 银行与异人第十八章 惊喜第六十一章 问计第四十四章 联络第五十七章 耀武扬威第一零三章 幼军扩招第七十九章 暂不声张第四十章 杀无赦(八千字大章)第一七六章 清查第九十章 工部第八十二章 各方第一九九章 错第一四七章 移民规划第一三四章 宁波第四章 西北第二三六章 太孙下西洋第六十三章 喧嚣结束第一一三章 惩罚第一四七章 移民规划第一九零章 父子之争第五十六章 拜见殿下第二十三章 发明带来的欣喜第一二四章 黄金(祝大家情人节快乐)第十四章 战争准备第一一四章 选定第一四八章 小题大做第十二章 代理人第九十二章 华夏第五十章 老人第十三章 态度的转变第二十一章 各有打算第九十七章 激动第二一四章 班师回朝第九章 拜师第十四章 逃兵(求推荐票)第三章 新生活第五十二章 被遗忘的人第二十九章 达芬奇的冒险(八千字大章)第三十六章 缘分第九十三章 格物第六十三章 选妃第四十八章 活动第六十章 布局第二十九章 不同的路第七十五章 探寻东洲第一零三章 不对称的战争第二00章 分功第一四三章 风向(紫轩煜尘盟主加更2)第一二九章 陈诚(求订阅,求月票)第三十七章 对策与觐见第三十八章 处政与安排第一三九章 处置第十七章 备战第十七章 备战第七十七章 科学教第一五六章 警告(摇摇摇头兄弟盟主加更6)第六十四章 喜好第八十七章 叔侄第一一五章 二狗子(求订阅,求保底月票)第一四三章 风向(紫轩煜尘盟主加更2)第二零二章 报仇第九章 拜师第九十三章 格物第一六七章 产学研一体化第三十七章 机遇第九十九章 初入第八十七章 叔侄第四十九章 大势第二二三章 银行与异人第三十一章 根第十二章 第一次下西洋第二章 勋爵第二一零章 活捉与贸易第四十六章 教诲第九十八章 刘江抵京第八十章 纠纷第四十一章 黄金城第十一章 朝议(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