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零六章 见闻(八千字大章)

对阵的双方分别是A组的两支球队,一队的夺冠热门海军第一舰队球队,一队是公认的牛腩,南城百姓队。

海军第一舰队里面球星众多,段仁志如今是大明的超级球星。他虽然身体不是最强壮的,但是比赛意识出众,球技超人,是众多百姓的偶像。

这个南城百姓队原本是个三流队伍,球员大部分都是南城土生土长的的百姓。

他们没有球星,球技也不出众,靠的就是整体的配合熟悉。在春季的淘汰赛中,他们出乎意料地进入了冬季决赛圈。

因为进入决赛圈之后,每踢一场比赛,都能得到不菲的奖励。所以他们才有了银子招兵买将。

但是整体来说,他们的势力逊色海军第一舰队,在观众看来,他们也就是决赛圈小组赛的三轮游,很难进入十六强。

是的,如今的比赛不仅比赛规则直接套用后世的,就连比赛的模式也直接套用后世的。

春季比赛是全线普选,最后选出三十二只球队进入决赛圈。

到了决赛阶段,三十二只球队分成八个小组,前两名晋级,形成十六强。然后是八强,四强,最后决出前三名。

比赛结果也没有出乎大部分人的预料,海军第一舰队获得了胜利。

段仁志虽然本场比赛没有进球,但是送出了三次助攻,比赛结束的时候,全场都在高呼他的名字。

第一舰队的队员们赛后来到了朱瞻基的包厢下面,纷纷单膝跪拜,行了击胸礼。

朱瞻基也走到了宽大的窗口,向众人挥手致意,又引发了全场的欢呼。

这个时候虽然才四点多,但是天色已经逐渐暗了下来。有衙役的执勤,观众们有条不紊地开始退场。

朱瞻基的包厢有专门的通道出场,外面也被清空,顺利地携带妻儿一起,出了体育馆。

一帮孩子依旧非常兴奋,就连孙娴她们也都激动不已。她们都难得出宫,今日的比赛虽然吸引不了她们,但是能看到那么多的表演,已经不虚此行了。

于谦他们则依旧心潮澎湃,刚到京城,就欣赏了一场如此盛大的比赛,让他们都激动不已。

一行人出了竞技场,又被已经对京城比较熟悉的康顺他们带到了一家酒楼,几人点了饭菜,就开始大快朵颐。

“廷益兄,你是准备在京城熟悉几日,还是从明日开始就认真苦读?”

于谦想了想,说道:“过几日再读书也不晚……这京城有太多新奇的地方,我准备明日开始到京城到处看看。”

康顺眉飞色舞地说道:“这京城比杭州真的要好玩多了,秦淮河畔的青楼,各个女子都姿色不俗。教坊司的歌舞表演,也精彩纷呈。还有那鼓楼大街一带的海外商品店铺,不少都是美貌的夷人女子在卖货,能去看看那些大明没有的东西,还能欣赏美人。

还有长安坊西侧的内库大街,全部都是工部和內监出产的最新产品,许多东西我连见都没有见过。而內监开设的几家动物园,里面有世界各地的稀奇动物,去了也能长长见识……”

于谦点了点头说道:“这些我想看,但是我更想看的是夹江工业区的工厂,还有太孙殿下的下马桥研究院。殿下在下马桥那里建设的理工学院,现在也开始招生了吧?”

康顺点了点头说道:“理工学院竟然建的比国子监还要大,还要奢华,唉……不过也就这里能去看看。夹江工业区的工厂,一般人都不让进,最多只能在外面看看,至于下马桥的研究院,更是连靠近都不允许。”

于谦笑着说道:“不一定非要看到那些格物变化,光是看到京城的一些改变,也能知道殿下对大明的改变。只有了解到殿下心里想的什么,我们才能更好地为大明服务,为殿下服务。”

王乾也赞同地说道:“今日遇到一个半大小子,不过粗通文墨,竟然还敢鄙视我等。不是我不明白,这世道变化快啊!”

“所以我等更要了解这种变化是如何开始的,不懂民生,如何能为好官?今日却是一个孩子给我等上了一课。”于谦苦笑着摇了摇头,心里对京城的一切都感到了新鲜与好奇。

入夜之后,为了让于谦和王乾两人见识京城的繁华,一行人沿着灯火阑珊的繁华街道,一路步行,回到了位于太平坊的方宅。

京城繁华,不同于杭州,杭州犹如小家碧玉,有一种特有的清秀和内敛。

而京城却如同一个贵家公子,有一丝不同凡响的张扬,也更加喧嚣。

于谦看着这不同于杭州的繁华,内心里却一直想着今后的路、

他原本想来,自己这次能考上进士,不奢望前两甲,能有一个同进士出身,选为庶吉士。

然后经过几个月,半年的入职进修,以后能当一个七品县令,就能算是一帆风顺了。

可是,自从来到了京城,原本平静的心就逐渐迷失了起来。太多的不一样的地方,太多的新奇感受,让他对自己原本的计划产生了很深的怀疑。

读了圣贤书,就一定能当官吗?自己能当一个好官吗?

因自幼备受父祖器重,这些年来,他可谓是十指不沾阳春水,除了读书,了解一些外面的时政,对民生,民情都只是略知皮毛。

今日刚抵达京城,眼前的许多事物自己都不了解,一个半大小子,还把他们几个教训了一番。

虽然那个小子的话有些偏颇,但是这见识,甚至远超过他。

在他二十多年的成长历程中,除了读书,当官,他从来没有想过其他的路。

但是对这个天下的认识一直局限于一个学子的见识,自己真的就能当一个好官?

跟于谦陷入自我怀疑不同,王乾却表现的非常兴奋。

在竞技场的时候,他因为有些恐高,一直表现的非常控制。蹴鞠他懂的也不多,不像其他人一样兴奋,但是过后,他的精力也是最充沛的。

自小家贫,他一心读书,接触外界也少。京城的这一切都让他觉得非常新奇,仿佛来到了另一个世界。

连绵不绝的厂房,进去就觉得头晕的竞技场,还有大街上随处可见的夷人,都让他新鲜无比。

特别是今天还亲眼见到了太孙殿下,那个伟岸的身影,让人忍不住想要向他臣服。

当太孙殿下握拳举起手臂的时候,他也忍不住举起了手臂,跟着殿下一起声嘶力竭地喊着大明万岁。

过后他才感觉到,抑制不住的泪水已经流了满脸。

才来到京城的第一天,他就见到了殿下,让他对在京城的期待更大了。

他不像于谦见多识广,也不像于谦有更多的选择,心思也更单纯。

他只知道,自己一定要认真苦读,才能改变自己的命运。

一行人来到了方宅,并没有直接走正门,而是来到了西院的侧门。

堂堂尚书府,能在春闱期间,免费给他们这些同乡学子提供一个吃住的地方,这已经是大恩典了,不能奢望更多。

于谦他们住的房子早已留了出来,虽然不大,却也有七八间房的一个小院子。

他们两人来的晚,就只剩下了三间偏房,房间不大,有一床,一桌,两椅。

因为回来的晚,管家已经安歇,他们没有去打扰,直接回了屋。

书童已经整理好了房间,他们洗漱了一番,就此安歇。

于谦晚上喝了点酒,心里也有些事,没有说话的兴致。书童睡在地上,还在兴奋地说着今日的所见所闻。来到京城,显然让他也很是兴奋。

一夜无话,于谦第二日天刚亮就醒了过来,让书童去院中水井打了水,洗漱之后,才看到康顺他们起床。

于谦耐心地等他们洗漱之后,一起去拜见了老管家。

方家在钱塘也是大户,但是却是到了方宾这一代才发达起来。

于家虽然现在没落了,但是祖上当过元朝的杭州路大总管,相当于现在的浙江布政使,底蕴深厚。

面对于谦,老管家并无倨傲,还怀念了一番幼年时于家在杭州的声望,勉励了于谦一番。让他在方宅不要拘束,有什么需要尽管跟他提,然后打发了他出来。

于谦在钱塘的时候,见多了方家子弟的嚣张跋扈,今日见了老管家,如此和气,还有些诧异。

除了管家的小院,于谦问起,康顺才低声说道:“外面有传闻,方尚书因为贪腐,恶了殿下,才被打发到西北主持军务,如今方家人心惶惶,个个低调无比。”

孰是孰非于谦不想评价,已经住进了方家,他也不会因此就另居他处。

这样首鼠两端,乃是官场大忌。连同乡之情都不顾,不仅会得罪方家,更会让其他人认为他于谦是趋炎附势之辈。

见康顺表情有些郁郁,于谦安慰他道:“方尚书已位极人臣,我们不过还是一学子。即便我们住在他家,也不会连累我等。既然承了方家的情,今后记住这份香火情就好了,无需担忧。”

康顺笑了笑说道:“只是有些郁闷,倒也不至于因此就疏远方家,否则我成什么人了!你今日想要到处看看,要不要我给你带路?”

“不敢叨扰长安兄,既然这京城已经有了地图售卖,我今日买上一份,到处看看。”

他们都是同窗学子,相互之间熟悉。要是于谦有具体目的地,康顺肯定会带路,但是只是出去随便看看,他也就不必跟着了。

不过他还是将自己来到京城的一些经验告诉了于谦,等到于谦和王乾的书童收拾好,兴致勃勃地背着包袱出来,才相互告辞。

正要出门之际,康顺才突然想起来,在背后高声提示道:“廷益兄,出门之后切记注意那些街坊老人,特别是胳膊上套了红袖箍的。在他们面前不可丢垃圾,更不要随地吐痰,否则……唉……”

他这样语焉不详,反倒是惹起了于谦的兴致。他笑着跑了回来,拉着康顺不让走。“说说看,这是怎么回事?”

康顺不说,他的书童只是笑,于谦不让走,几个人闹作一团。

他们还在这里拉扯,赵舒成这个时候也洗漱完毕,听到他们的话,就忍不住哈哈笑了起来。

康顺不好意思说,他却没有顾虑,笑道:“廷益兄要注意这些老人,他们可是应天府的一景,虽然是协助衙役维护治安,管辖的权力可一点不小。长安兄就是因为吐了一口痰,被罚了五个铜子,还在街上被教育了一番,执勤一个时辰。”

赵舒成说的每句话,于谦他们都懂,但是连在一起,就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了。

详细问了一番,他们才知道应天府竟然会从百姓之间,招收身体健康的老人,协助应天府衙役肃清治安,而且在街上维护卫生。

这些老人大都是家中闲余人等,收入菲薄,现在被安排上街,宽街一人负责两百米,窄巷一人负责五百米到八百米不等。

这段街上,不管是有了纠纷,还是有人不遵守卫生,他们都有权利管辖。

一旦有人违规,他们就能让人替他们扫大街,维护治安,自己躲清闲。

就管这样的一件事,不会劳心劳力,一个月能领粮八十斤,月钱五百文。

所以如今整个应天府,到处都能看到这些老人到处巡逻,京城治安也登时好了许多。

这件事还是大明独一份,目前还在试行,要是效果良好,今后会在全国推行。

于谦皱眉想了想说道:“虽然每人看似钱粮不多,但是这应天府百万之众,怕不是需要万余老人才能维持局面,这每个月都是数千两银钱,数十万斤米粮啊!仅这一地就如此耗费,想要全国推行,怕是不易。”

赵舒成笑道:“这些自有殿下和朝廷大员操心,那里轮到我们担忧。我们只需要记得,出去之后不可随意惹是生非,也不可将陋习带到京城否则堂堂一个举人,在大街上扫大街,可真是斯文扫地啊……”

于谦平揖笑道:“多谢提醒,要是真的出了这样的事,我怕是都不好意思出门了。”

带着两个被警告了一番的书童,于谦和王乾他们这才出了门。

出了太平坊,他们来到了距离太平坊不远的国子监,如今地图虽然依旧是重要的军情物资,但是那些是详细的军情图,全国地图。

像应天府的城市地图,并不在保密之列。

他们买了一份比例标准的新地图,上面被分成了几种颜色。

绿色区域是谁都能去的,包括国子监,城中的大部分区域。

一些衙门被涂成了黄色,这些是不能随便冲撞的区域,不得随意窥伺。

还有一些是红色区域,没有通行证,任何人不得随意靠近。

于谦注意了一下,他最想去的夹江工业区,有一半黄色,一半红色。而下马桥农庄,靠近城墙的东部,除了皇家医院全部都是红色,只有新修的理工学院那里是黄色。

与之相反的是,城中除了皇宫,内库是黄色区域,就连大部分衙门的区域,都是绿色的。

王乾有些奇怪,忍不住说道:“连五军都督府,六部都是绿色区域,为何那些工厂反倒是红色区域?这不是说,那些工厂比六部还要重要吗?而且,皇宫竟然也才是黄色区域,岂不是说,皇宫还没有那些工厂重要!”

于谦摇了摇头,他也不明白朱瞻基为何会这样划分。

不过看到这样的划分,他现在似乎有些明白了过来,为何应天府的老百姓,会对官员失去以往的尊敬了。

五军都督府,六部,朝廷的这些衙门,百姓能在门外随意窥伺而不违法。

可是那些工厂,研究院,连靠近都不行。这说明殿下把那里的一些技术,看的比朝廷大员的安全还要重要。

“下马桥那里不好进,我们先去夹江工业区看看吧,那里虽然不能进去,但是一些大路还是能过的,我们也去看个新鲜,在杭州,可没有这么多的工厂建在一起。”

王乾也没有意见,他早就对那如同一座新城的工业区好奇不已了。

四人找了一辆载人的马车,说了要去夹江工业区一观。那马夫显然见多了外地来京想要去增长见识的客人,笑着说道:“若只是单去,四十个铜子,来回七十个铜子。”

价格虽然略高,但是应天府是京城,耗费本来就略高一些。

于谦也不讲价,笑着上了车说道:“老丈,我们初到京城,这京城奇闻奇景,你可要跟我们一一分说。”

车夫笑道:“这是自然,老汉我在应天府活了五十多年,这应天府到处就没有我不熟的。”

四人上了车,马车沿着国子监走了钟楼,鼓楼,向南绕到贡院,又折向西,走了清凉门出城。

说是出城已经名不副实了,因为清凉门这里的城防已经撤掉,百姓可以自由出入,这里与城外的夹江工业区已经形成了一片。

这车夫是个健谈的,每经过一地,都跟几人详细诉说这里的历史典故,让他们觉得这七十文,花的一点也不冤了。

刚出了清凉门,这里的街道变成了足有一百米宽,水泥路被分成了各条线,甚至在路中间还种树栽花。

马车走到这里也快了许多,突然之间,于谦的书童惊叫道:“那是什么?”

于谦顺着他的目光看了过去,只见一大片高耸的建筑连成一大片,上面还有一个个方形小口。

车夫对几人的惊诧显得非常得意,笑道:“这一片是內监给伙计们盖的房子,前面还有一大片,是工部盖的。这可是应天府的独一份,房子有六层高,人都住天上去了……”

王乾问道:“那这做饭怎么做?用水怎么办?上茅房呢?”

车夫笑道:“说了你也不懂,看到房子上面那个方形房子了吧?据说那是一个大水池,用蒸汽机把水从地下抽上去,然后每家每户就能直接接水进屋。在家里做饭,在家里烧水,上了茅房,用水一冲,就直接流到地下的化粪池,方便的很呢!”

于谦摇了摇头说道:“我家中的书坊,也买了一台蒸汽机,用这种机器带动印刷,省了不少力。却没有想到,蒸汽机还能用在这里。”

车夫笑道:“少见多怪,这蒸汽机几年前都用在矿山抽水了,只是后来殿下回来了,才改到机器上,现在还要用蒸汽机造火车了。你们看,那边铺路的工匠,就是在给火车铺路,也不知道,那火车会是什么样的。”

看着这些新奇的房子,几人都忍不住想要下去看看。不过这里还没有全部建成,外人不得入,他们只能在外面看了一会儿怏怏而走。

但是很快,他们就被更新奇的景致给吸引住了,那入目的仿佛高耸入云的大烟囱,让他们惊讶地说不出话来。

这是钢铁厂的烟囱,一共有三个,两个是工部工厂的,一个是內监工厂的。只是他们不清楚,为什么炼钢厂还要分开建设。

工部的工厂是普通钢铁,內监的钢铁厂是特种钢材,这些他们当然是不清楚的。

王乾有恐高症,现在抬头看着这几十米高的烟囱,就觉得有些头晕眼花。他很难想象,这些烟囱是怎么建造起来的。

虽然各处工厂都有幼军和海军的驻守,不能进入。但只是在工厂区里转悠了一圈,看着那些完全不同其他地方的建筑和大型设备,几个人就觉得不虚此行。

回程的路上,于谦看着这些工厂忍不住说道:“我想我知道为什么这里是黄色区域,还有一些工厂是红色区域了。”

“为什么?”

“因为这是改变世界的力量,这些比春秋大义,比哪一个人,都要重要的多。有了火枪,火炮,蒙元被我们征服,有了各种战舰,东瀛被我们征服。而有了这些带来的改变,整个世界将会被我们征服。”

王乾惊讶地看了看他,又看了看身后的工厂区,若有所思起来。

于谦却有些向往地说道:“现在,我对殿下的下马桥农庄更有兴趣了。可惜啊,那里却不能进……”

车夫笑道:“若是只是沿着大路走一圈,倒也无妨,不过那里你们是什么都看不见的。今日阳光好,农庄前面的那个秦淮河公园,倒是适合你们午后去逛逛,运气好,还能看到火车跑。”

这一下几人都有兴趣了,他们只是看到了火车轨道,却想象不出火车是什么样子的。

要是能去看一眼,也不虚此行了。

回了城里,已经是午时了。在鼓楼大街,几人下了马车,这里街道宽阔,不过到处都在整修,两边还能看到被拆掉的房子。

但是依旧开张的店铺仍然吸引了大量的人潮,这里是京城西洋玩物最多的地方,各国的人,各国的特色东西,几乎都有售卖。

在这里,他们也注意到了一个左臂套着红袖箍老婆婆,一边扫着地上的垃圾,一边看着街上的状况,看见有人不守公俗良序,就会上前制止。

“果然是首善之地啊……”于谦叹了一口气,跟王乾说道:“我们找个地方填饱肚子,然后再坐马车去那个秦淮河公园。”

根据车夫的指示,去武定门东水关那里,就不用租车了。城里有公共马车,车厢更大,坐的人也更多,一人只需两三个铜子,就能坐一程。

几人对购物没有什么兴趣,随便找了个馆子,填饱了肚子,就问到了坐公共马车的地方。

从这里上车,坐到东水关,可以选择步行,也能选择坐船游览公园。

这一次,他们的运气不错,来到秦淮河公园之后,就看到南岸已经聚集了大批的人群,都在向北方张望着。

一问才知,今日下午有火车试车,所以吸引了这么多的人,在这里张望。

“火车原来是那么的长,真的太惊人了,等火车通车,我一定要坐一次,看看到底是什么滋味。”

于谦心里也很好奇,但是按捺住自己的好奇,在人群中张望着。突然听到一声长笛巨响,然后看到树林后面升起了一股白烟。

紧接着,他们就听见了哐当,哐当的声音传了过来。

一个冒着白烟的怪物从树林后面冒出了头,干枯的树枝挡不住它的身影,能模糊看清整个轮廓。于谦他们站的位置不算好,忍不住跟着转向东去的火车后面奔跑起来。

不是他们几个人在跑,而是几乎所有人都跟在火车后面在跑,都想看清火车的样子。

但是火车的速度比他们要快的多了,他们看到一节又一节的车厢从树林后面过去,看不见首尾。

当他们跑到东部一处树木稀疏的地方的时候,火车已经不见影踪。

于谦觉得有些失望,却听见一个年轻人喘气说道:“不急,不急,火车才跑第二圈,每次试车都是跑几十圈的。”

于谦一听,心里登时平静了下来,坐在了草坪上,看着河对岸那幽静的小区。

那里就是下马桥农庄,据说有大明最早的下水道,虽然每家每户面积不大,没有后花园,却有几个公共花园。

公园的这个名字,还是殿下第一次喊出来的,他要求大臣们不再给自己建设私人花园,有钱应该投入到公共花园,让更多的百姓也能欣赏到美景。

对这个大明最神秘的地方,于谦向往已久,但是想要进入,恐怕还要经过层层考验。

看到火车这个怪物的时候,于谦的心里更明白了。的确,这些技术应该保密。其他国家都造不出来的东西,只有我大明能制造,就应该只有我一家会。

他又联想到了殿下在十三年的时候,就大力推广的专利法案。

难道那个时候,殿下就已经为今天在做准备了吗?

他跟太孙殿下同岁,所以清楚地知道,十三年的时候,殿下才是气死,那个时候,他就已经开始未雨绸缪了啊!

想到这里,他更觉得殿下深不可测了。

“廷益兄,你刚才数了吗?火车一共多少节?”

于谦摇了摇头问道:“兆南贤弟,你可想过,如果明年春闱高中,以后该当如何?”

“朝廷自有安排,何必想的太多。”

“你忘记了殿下在发布《少年中国说》之时,提过的官员专业化?恐怕从我们这一届开始,官员的任命就会固定下来,再也不会几部轮换。”

王兆南想了想说道:“我会画画,也喜欢画画,如果以后能设计新的火车,那一定很不错。廷益兄,你呢?”

“我不知道……来到京城,我才觉得自己是井底之蛙。我想做一个有用的官员,但是现在却还没有找到属于自己的路。”

正说着,轰隆作响的火车又开了过来,这一次他们的视野不错,能清楚看到火车一节又一节地掠过,加上车头,一共有十三节。

他们听到有人议论。“据说这种火车车厢一排有六座,一共十五排,一节车厢可以坐九十人,十二节车厢,那就能坐一千零八十人啊!”

另一个显然是兵士的壮汉说道:“如果大明修好了到边关的铁路,多几列这样的火车,数千人就能直接转运边关。”

“唉,耗费太大,难……”

于谦抬头说道:“难,也不难。既然如今已经有了火车,朝廷待试车完毕,显然是要推广全国的。这火车不仅能载人,也能装运粮食,可谓是国之重器。”

王乾问道:“你们可知道这火车最快能跑多快?”

“上次邸报上说过,测试过一个时辰可以跑一百六十里。这可不止日行千里,简直快两千里了。”

王乾咋舌不已。“那要是修了京城到杭州的火车,我们几个时辰就能到家了!”

于谦摇了摇头说道:“以我所想,殿下恐怕不会先修到杭州的铁路,大明现在最该修的,应该是通向西北的铁路。”

那个兵士凝望着农庄的方向,叹道:“如果真是这样,西北有福了。”

第四十九章 大势第十一章 逆反第一五零章 临战(求订阅)第三十二章 坟第十七章 师弟第一七三章 粮食第四十一章 大胜第九十三章 格物第一二八章 病危第八十一章 纷扰(八千字大章求订阅)第一零六章 见闻(八千字大章)第九十二章 华夏第二一七章 心思第一四七章 移民规划第七十六章 倭寇第一七三章 粮食第三十五章 接触土人(八千字大章)第三章 新生活第六十一章 又吐血了第八十五章 缘由第一八六章 娶亲第二十一章 白莲教第四十一章 大胜第二章 处政第一一一章 滑翔翼第一零八章 一国两制第三十六章 环岛之行第二十八章 纪纲第五十六章 各方反应第四十四章 压力第五十六章 各方反应第七章 迁都第一二八章 病危第一零三章 幼军扩招第一三一章 刘青田后人第十四章 改变的策略第二十七章 开战第一五零章 临战(求订阅)第四十八章 活动第五十六章 铜山第三十六章 质问第六十五章 文臣第一七五章 传闻第一四二章 大婚(摇摇摇头盟主加更5)第二十九章 投靠第一一六章 敌退(祝各位书友除夕快乐)第一二零章 震动第十六章 陨石第十六章 人心不定(又是一万二求订阅)第一八四章 家(摇摇摇头盟主第八更)第一五四章 天何不公?第五十章 老人第一二五章 选才第二十四章 表白心迹第二十七章 开战第六十二章 规则与分化第七十七章 科学教第一零三章 幼军扩招第四十五章 直布罗陀第五章 碰撞第五十七章 耀武扬威第一七四章 特使第三十八章 处政与安排第二十七章 白左第四十四章 东西方文明初接触第十八章 帝王之术第一七五章 传闻第三十七章 战争的意义第一四九章 登基第一零一章 冒险第三十六章 环境第一七六章 清查第十章 林家第七十一章 目的第十七章 文明与愚昧第八章 控制手段 解开心结第一二零章 偶遇(求订阅)第一章 穿越第十六章 陨石第十六章 兼爱天下第四十八章 先礼后兵第三十四章 理清脉络第二章 勋爵第一八四章 家(摇摇摇头盟主第八更)第九十九章 初入第十六章 陨石第一一五章 战第一七二章 达成第一四七章 移民规划第一四七章 移民规划第二十八章 格物学第四十四章 行军第二零二章 报仇第一四七章 移民规划第七十六章 坦白第二二四章 实力与装比第二十二章 地球仪第一一八章 局势第六十二章 抓捕第二十九章 达芬奇的冒险(八千字大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