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漕运体系

长平公主在窗棂旁,听到李冕说了一句没有得到教训,也是不由得掩唇轻笑了起来。

乍一听不对,甚至有可能被名士骂上一句歪理学说。

仔细一想,李冕这句话却是把历史给剖开了,说出了血淋淋的现实。

历史记录了无数个教训,废后不祥,嘉祯皇帝还是废了皇后。

对于孙传庭来说也是一样,变法无论是成功与否,参与变换的人最后都没有好下场。

商鞅成功了,却被车裂了。

王安石更是被骂了几百年,各朝臣子充满着对他的污蔑。

按理来说,孙传庭听到了变法两个字,应该谈之色变。

孙传庭偏偏要在大兴县推行新政,有着变法的心思。

这也是李冕佩服孙传庭的地方,既然答应他要前往大兴县担任钱粮师爷了,就用心帮他谋划起来。

李冕要么不做,一旦要做了,就会比任何人都要无所不用其极。

李冕只要想去做某件事,不是用心,而是要不择手段的达到目的。

因为李冕心里很清楚,在官场上只有不择手段,才能活下来。

李冕挥了挥手,示意芸娘收拾好眼前的棋枰,把所有的棋子放在棋盒里。

李冕开始说起了漕运的弊政:“漕运河道的弊政,首当其冲的就是帮费,其中包括了兑费、尖丁后文、船户花红、席片加贴、演戏酒席、通关米结等等各种繁杂的银子。”

孙传庭听到李冕开始谈起漕运的弊政,只是听了第一段话,神情立即变得认真了起来。

李冕这番话说得极为详尽,很多事情就连他也是头一次知道。

孙传庭现在比起任何时候都要庆幸,聘请了李冕担任钱粮师爷。

就凭借他对漕运弊政的了解,孙传庭对于再一次前往大兴县推行新政,心里有底了。

长平公主立即把红桥叫了过去,从红木书案上抽出来一张官青纸,提起湖笔在红丝砚里蘸了蘸墨汁,准备记录下来李冕说的这番话。

长平公主吩咐道:“你把相公说的话重复一遍。”

红桥被人需要了,这人还是长平公主,脸容出现了得意的神情。

她快步走到了红木书案旁边,没有愧对了鸾台陇客的雅号,一次不差的说出了李冕刚才讲述的那番话。

长平公主把每一个字都记录了下来,随后把写满了文字的官青纸放在一旁晾干,又抽出了一张官青纸铺在了红木书案上,拿着镇纸压好。

李冕说完了帮费,从棋盒里拿出来一枚黑瓷棋子,放在了棋枰上。

他又从棋盒里拿出来一枚黑釉棋子,没有放在棋枰上,握在了手里。

李冕继续说道:“除了帮费以外,还有官吏的坐粮验米费,每条船收取四百两。仓场衙门辛苦费是八百文到两千文钱。漕运河道早就形成了各种条条框框的规矩,不是任何人都能随意触动,这一次前往大兴县推行新政,看似只是整顿大兴县的漕运官员,实际上是站在了所有漕运官员的对立面,甚至是站在了官绅的对立面。”

孙传庭知道李冕说出的这话不是危言耸听,说的还比较收敛了,没有提到另外一个人。

真要是说出了那人的名字,恐怕在场的所有人都要吓到了。

李冕没有藏着掖着,直接了当的说了出来:“王安石能够推行新政,那是因为获得了宋神宗的支持,至于咱们俩,呵呵。”

李冕没有明说,只是笑了两声。

孙传庭明白他的意思,真要是在大兴县进行变法,尝试着推行新政,最后只会变到嘉祯皇帝的头上。

李冕不想过多的打击孙传庭,不过一些事实总要说出来,免得到了最后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李冕暂时不去谈漕运河道背后的利害关系了,还没有收到幕银,就开始提前做起了钱粮师爷的营生。

他开始说清楚漕运河道的层层关系:“英宗年间,以济宁为分界线,漕运河道分为两段,南段交给了六部侍郎来掌管,北段就是由都察院的副都御史来掌管。到了后来,由于漕运河道的日渐繁忙,地位一天比一天高,朝廷便设立了漕运总督,为了方便漕运总督与六部尚书打交道,大多是安排京城里的一位侍郎或者都察院的副都御史兼任。”

李冕说到这里,放下了手里的黑瓷棋子,落在了棋枰上,又从棋盒里拿出了两枚棋子。

李冕这一回没有等到说完话,直接把两枚黑瓷棋子放在了棋枰上:“漕运河道除了漕运总督以外,还有两名比较重要的官员,一位是给漕运总兵官,也就是常说的漕运总兵,过去是掌管漕河沿线的漕军。后来由于设立了漕运总督,两者的职权有一部分重复了,漕运总兵的威望和地位便降低了一些,大多数时间在徐州处理漕船运输。”

孙传庭听着李冕把漕运河道的各种关系,娓娓道来,讲述的条理清晰。

孙传庭的神情也越来越认真:“本来觉得给了晋冠那么多的幕银,都快赶得上布政使聘请的钱粮师爷了,总觉得你是赚大了,现在看来,倒是孙某赚大了。”

长平公主停下了手里的湖笔,脸靥微微扬起,听到孙传庭说起了夸赞李冕的好话,心里油然而生了一股自豪感。

红桥记下了李冕所说的每个字,趁着姑爷暂时停住了嘴,赶紧帮着他说起了好话:“谁说姑爷的解元公是因为运气好,肚子里没有多少才学,全都是因为陛下清点了姑爷的名字,成为了乡试的第一名。先不说姑爷过去做出的那首新词,就拿姑爷今天对于漕运的独到见解,那些与姑爷一起参加乡试的读书人,没有一个人能够比得上姑爷。”

长平公主转过去眸子看了一眼红桥,知道她是在帮姑爷说好话,却还是忍不住露出了欣喜的笑容。

虽然是好话,却也是实话。

被别人吹上天的钱东涧,给相公提鞋都不配,看来所谓的江南才子也是名不副实。

才子这两个字,不过是仕林相互吹捧出来的名头罢了。

第139章 草原回信第139章 草原回信第7章 埋下一颗种子第91章 一封奏章第153章 心愿终成第102章 雌雄难辨第154章 我家娘子第113章 果断出手第76章 贺锦第93章 一两银子第76章 贺锦第122章 捡到枫叶第75章 私盐第155章 历史教训第107章 看似无缘第29章 沈陈第15章 妖娆第124章 妒心作怪第39章 生活第94章 十六钱第102章 雌雄难辨第89章 长平公主的心思第115章 心思动摇第156章 漕运体系第150章 刺杀原因第59章 男人第75章 私盐第31章 清客园第12章 看来岂是寻常色第44章 以后的打算第74章 解决刘鹅头第130章 良玉练兵第121章 红叶传情(大章)第84章 涉及到了嘉祯皇帝第33章 芸娘第124章 妒心作怪第136章 皇庄换马第129章 不留后患第84章 涉及到了嘉祯皇帝第103章 高僧真高第125章 意料之外第118章 三次偶遇第48章 别有用心第51章 绍兴师爷第7章 埋下一颗种子第50章 豆腐宴第73章 推到台前第24章 百万漕工第19章 妓品第118章 三次偶遇第30章 花痴第73章 推到台前第119章 缘分天定第105章 良缘天赐第126章 心有所属第94章 十六钱第90章 一封送到御前的奏章第117章 透明水晶第82章 官盐第20章 钱粮账册第58章 心狠第100章 红螺寺第141章 钱家算计第117章 透明水晶第96章 家生子第38章 赠伞第78章 紮火囤第34章 撞见陈圆圆第129章 不留后患第29章 沈陈第80章 拿下万四泉第13章 钱粮第62章 手弩第1章 催花莺燕借春看第17章 没钱第77章 漕口第97章 亭亭如盖第72章 养济院的少年第148章 名伶邀请第83章 手段第67章 京城浮收第27章 木兰花令第48章 别有用心第39章 生活第149章 遭遇刺客第109章 大小玉儿第121章 红叶传情(大章)第100章 红螺寺第134章 清流不清第77章 漕口第151章 如是消气第124章 妒心作怪第52章 出事了第23章 漕运火耗第132章 皇庄练兵第121章 红叶传情(大章)第99章 粪段第139章 草原回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