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花痴

第30章 花痴

还没出阁的女子,冒然打听一名男子的情况,不合礼法。

陈圆圆放下手里的蜡笺,秋水眸子看了一眼旁边的沈宜修,见她坐在小橱数格妆镜前,在垂云髻上嵌了一朵三品梅。

沈宜修在江南是一位出了名的花痴,尤爱在庭院里种上各种花草。

与众不同的是,不像江南望族小姐那般,追捧各种奇花异草。

沈宜修喜欢侍弄普通花草,用她冠绝江南的移接技法,移种出独属她一人的名品。

沈宜修嵌在垂云髻上的三品梅,便是她在暑月用野梅移接,侍弄出的名品三品梅。

一花三子,有红、粉、白三种花色。

女为悦己者容,书香门第出身的沈宜修,今天因为一首新词的‘人生只若如初见’,女为诗词者容了。

沈宜修在垂云髻上嵌了一朵三品梅,又借来陈圆圆的胭脂,略施粉黛,本就眉眼如画的姿容,越发的顾盼生姿。

放在平时,陈圆圆早就打趣了一句大晚上粉黛轻描,厢房里只有她们两名女子,不曾有俊朗公子坐在这里,如同锦衣夜行了。

陈圆圆却顾不上与沈宜修调笑,犹犹豫豫,想要询问李冕的情况。

碍于女子的三从四德,始终说不出口。

沈宜修放下手里的胭脂红釉粉盒,瞟了她一眼,笑道:“圆圆姐应该是想要询问李公子的情况,不瞒你说,奴家对他的出身生平了解不多,只知道他是个寒门子弟出身。”

李冕的驸马身份,以及今科乡试的解元公,属于人尽皆知的事情。

沈宜修以为她知道,没有说出京城里人人知道的事情,只以为陈圆圆是想询问才子的出身生平。

寒门?

陈圆圆拿出一只青花釉盖碗,放在半月桌上,提着铜壶冲泡了一杯栀子陈皮茶,脸靥上出现了困惑。

以李冕的衣着打扮,身边还跟着一名小丫鬟,不像是寒门子弟,更像是官绅子弟。

沈宜修又不可能欺骗她,难不成是与她一样,父母早亡,被家里的亲族收养。

“茶都洒了。”

沈宜修伸出白皙手掌,握住了陈圆圆提着铜壶的玉手,娴静笑着看向了她。

两只细润白皙的玉手握在一起,倒是一件赏心悦目的事情。

只可惜,无人欣赏。

沈宜修随手拿起一块绢布,在半月卓上擦干了水迹,调笑了一句:“看来圆圆姐是思春了。”

陈圆圆的脸靥微红,想起了浆洗宁绸圆领袍时,散发出的一股男人气息。

又想到那日清晨,胸前的波涛汹涌弹跳出来的场景,脸靥越发的酡红了。

好在现在是夜晚,只是用红罩灯照亮了厢房,看不清脸上的红晕。

沈宜修又幽幽叹了一口气:“以李公子这首新词里人生若只如初见的才情,哪名少女不怀春。”

陈圆圆长舒了一口气,原来只是一句调笑,不知道她和李冕的关系。

她想到这里,忍不住笑了,能有什么关系,两人不过是见过几面罢了。

再者说了,沈宜修又不知道她和李冕相熟。

那日清晨的窘迫场景,只有两人知道,别人无从知晓。

沈宜修很想与李冕见上一面,坐在一起,畅谈诗词歌赋。

只可惜……她与李冕不熟,作为还没出阁的女子,又不能主动邀请已经成亲的李冕,只能暂时放下畅谈诗词歌赋的想法了。

沈宜修拿回来蜡笺,再次欣赏了一遍,突然惊咦了一声:“以前只想着人生只若如初见的才情了,忽略了蜡笺上的字体,圆圆姐快看,这是一种从未出现过的字体。”

陈圆圆作为一代名伶,对于琴棋书画样样精通,接过来蜡笺只看了一眼,立即明白了沈宜修为何一脸的惊咦了。

当今仕林的读书人崇尚台阁体,在于贴学的盛行,以及是科举考试的官用字体。

英宗年间,三杨先后入了内阁,以匀整为工的字体著称,形成了如今的台阁体。

蜡笺上的字体笔画方正,棱角分明,符合当下人对于字体的欣赏。

陈圆圆眨了眨秋水眸子,颇有见解的说道:“这种自成一派的字体,既有汉隶的余韵,又有魏楷的痕迹,几乎是把汉隶和魏楷融为了一体。”

当今世道的读书人能够把汉隶或者魏楷打磨的纯熟,已经殊为不易,在仕林往往能够获得名家的称呼。

蜡笺上的字体,同时让陈圆圆和沈宜修感到了惊叹,竟是把汉隶和魏楷融为一体,自创了一种新字体。

沈宜修伸出右手托着脸靥,眼神里带了几分迷离,在脑子里描绘着李冕的形象。

厢房里,灯火晕红,照在脸上出现了一层好看的红润。

沈宜修出身于书香门第,浑身透着一股大家闺秀的气质。

在红罩灯的映照下,面若桃红。

多了几分娇媚,越发的俏丽动人了。

沈宜修一直以来都对才子读书人十分疏离,唯独一团迷雾般的李冕,有着一种莫名的吸引力,让她产生了好奇心。

沈宜修端起青花釉盖碗,呷了一口栀子陈皮茶,以往过来每次都要喝上小半壶的茶水,今天不知怎了,品不出来滋味了。

陈圆圆瞧见她目光迷离的动人神情,还能不明白怎么一回事,又犯了文痴了。

江南读书人称道的沈花痴,还有一个不足为外人道的习惯,那便是文痴。

每逢遇到称心如意的诗词,沈宜修往往都会沉浸其中无法自拔,还会在闺房里痴痴念诵,辗转反侧的睡不着。

不过,陈圆圆只见过一次,也是唯一一次。

沈宜修见到了大文豪文征明的《江南春图》真迹,拿在手里痴痴看了好几晚,始终无法入眠。

后来还是族兄沈世魁看不下去了,威胁着说了一句,再不歇息就烧了《江南春景》,这才让她恋恋不舍的歇息了。

已经年过古稀的文征明是谁,那可是江南文坛的大宗师,还是一位七十高龄的老者。

陈圆圆第一次见到沈宜修对于一名弱冠男子,露出这般的神情,尤为罕见,也是一件咄咄怪事。

沈宜修痴痴看着手里的蜡笺,突然说了一句:“圆圆姐,奴家想听牡丹亭了。”

陈圆圆幽幽叹了一口气,担心她又像上次一样,对于诗词画作害了相思病,拿出了挂在墙上的琵琶,利用独特的软糯嗓音唱出了牡丹亭。

“困春心游赏倦,也不索香薰绣被眠。

天呵,有心情那梦儿还去不远。

春望逍遥出画堂.”

(本章完)

第139章 草原回信第11章 挺甜的第89章 长平公主的心思第11章 挺甜的第80章 拿下万四泉第94章 十六钱第84章 涉及到了嘉祯皇帝第108章 自有因果第72章 养济院的少年第23章 漕运火耗第13章 钱粮第142章 马匹主人第1章 催花莺燕借春看第96章 家生子第113章 果断出手第3章 无心插柳第144章 府邸牌匾第6章 河畔盛景第91章 一封奏章第61章 草场院第153章 心愿终成第72章 养济院的少年第56章 各方心思第59章 男人第48章 别有用心第134章 清流不清第38章 赠伞第154章 我家娘子第65章 气恼第45章 咸甜第51章 绍兴师爷第44章 以后的打算第98章 营生第78章 紮火囤第123章 兜兜转转第124章 妒心作怪第154章 我家娘子第129章 不留后患第57章 孙易发的结局第4章 龙门账法第一百二十三章 请假一天,整理大纲第48章 别有用心第70章 撑腰第131章 公主造反第86章 惊动长平公主第103章 高僧真高第31章 清客园第3章 无心插柳第29章 沈陈第82章 官盐第122章 捡到枫叶第8章 话聊第41章 规矩第64章 大马第144章 府邸牌匾第113章 果断出手第38章 赠伞第75章 私盐第130章 良玉练兵第64章 大马第99章 粪段第25章 母鸡第121章 红叶传情(大章)第155章 历史教训第52章 出事了第131章 公主造反第99章 粪段第34章 撞见陈圆圆第133章 谣言抄家第116章 一家之见第62章 手弩第122章 捡到枫叶第108章 自有因果第1章 催花莺燕借春看第90章 一封送到御前的奏章第一百二十三章 请假一天,整理大纲第115章 心思动摇第114章 女真闱秘第144章 府邸牌匾第65章 气恼第120章 山猪细糠第98章 营生第69章 各个朋党第111章 二次偶遇第33章 芸娘第87章 一句诗第85章 雨后第114章 女真闱秘第21章 兰台诗会第79章 贺锦的手段第107章 看似无缘第130章 良玉练兵第52章 出事了第79章 贺锦的手段第3章 无心插柳第96章 家生子第7章 埋下一颗种子第9章 圆圆第118章 三次偶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