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北海的人都是撒币!

听到刘斌要给工匠发钱,两位内阁大臣都很吃惊,因为这严重颠覆了他们的三观。

在他们眼里,百姓给朝廷服徭役才是天经地义的,哪有干活还要给钱的?

大明有很多离谱的制度继承自蒙元,比如户籍制度,匠人有匠籍,一人作为工匠,子子孙孙都只能当工匠。

他们每年需要自带干粮给朝廷服役,就是帮朝廷干活做工,朝廷一文钱不给,等服役期结束,才能回家干些私活,补贴家用。

就是因为这样的制度,导致许多匠户逃亡,慢慢的朝廷也就没有工匠可以用了。

类似的情况不止匠户,军户,灶户,逃亡更甚。

刘斌将大明后来的历史给两人讲了一遍,然后才说道。

“两位学士,以工代赈懂吗,大明的百姓那么穷,还要来服徭役,营造紫禁城这样的大工程,要累死多少人?

“他们辛苦给朝廷干活,回家却拿不到任何好处,反而还要耽误家中的生计,久而久之,这些百姓会不会对朝廷有怨言?

“现在正好我们需要一个向市场投放钢钱的机会,我看给工匠发钱就不错,既方便了朝廷发行新币,工匠又能得实惠,还会对朝廷感恩戴德。”

杨荣和金幼孜全都皱着眉,以工代赈他们当然懂,给朝廷刷声望也是好事,百姓能富裕起来也是好事。

“但是,如此巨量的钢钱涌入民间,恐怕货价会出现混乱,到时候吃苦的还是百姓啊,霄国公,这又如何解决?”金幼孜不解地问道。

刘斌闻言顿时就乐了。

“两位学士可听说过宏观经济学和货币学?”

两人都摇了摇头,杨荣问道,“莫不是管仲之书那种学问?霄国公还懂这个?”

“对,和管仲那套学问差不多,但后世经过几百年发展,研究的更细,虽然经济学我也不太精通,不过一些浅显的道理我还是能说一说的。

“货币,我们后世将其称为一般等价物,它只是在货与货交换的过程中充当媒介,用来方便交易,同时又要受到交易双方的认可。

“比如你有一匹马,但你要换一个蒸饼,如果没有钱,那你怎么换都肯定吃亏,卖蒸饼的也找不开对不对。”刘斌一边讲解,一边举例说明道。

两人都点点头,这么浅显的道理他们自然知道。

“同时,我们又将货币分为两种,一种是有实用价值的,叫实物货币,只要双方认为有价值,一斗麦子,一块铁,一匹布,都可以叫实物货币,钱当然也是。

“还有一种信用货币,本身没有任何价值,全靠朝廷的信用兜底才会有人使用,是朝廷的信用赋予了它价值,这就叫信用货币。”

金幼孜和杨荣对视一眼,异口同声道,“大明宝钞?”

“对,那就是信用货币,但我们今天先不说信用货币,我们说实物货币,也就是铜钱和钢钱。

“现在大明缺铜钱缺的厉害,导致铜价虚高,还存在大量以物易物,或者用宝钞交易的情况,这种情况,我们后世称为通货紧缩。

“比如两位学士,朝廷发给你们的俸禄是什么?”刘斌笑着问道。

杨荣和金幼孜闻言都有些尴尬,“胡椒。”

刘斌又问,“用胡椒当俸禄,拿回去再置换别的东西,可还方便吗?”

“当然不方便。”两人再次异口同声。

用胡椒发工资不方便交易,他们都知道,但朝廷确实没钱啊,

他们能怎么办?

永乐朝发胡椒还算是好的,朱元璋刚建立大明那会更穷,既没钱又没货,发工资都发不出来,怎么办?

朱元璋当时是给当官的发地,一人给你们一块荒地,自己种去吧,种出来的粮食就是你们的俸禄......

“那两位学士再想想,大明百姓日常交易中,有多少交易是通过铜钱进行交易的?”

两人又对视了一眼,“恐怕十分之一都没有,大多数都是以货易货。”

“那就对了。”刘斌摊摊手。

“这就是通货紧缩,因为钱币太少,导致盐铁布匹丝帛这些本来应该是商品的东西,现在却充当了货币的角色,这是不正常的。

“布匹应该穿在身上,用来御寒,铁应该打造成农具,促进农业生产,而现在却因为通缩,导致市场交易占用了大量本该利于民生生产的资源。

“因为布都拿去交易了,百姓身上没得穿,铁拿去交易,百姓就用不上趁手的农具。

“因此哪怕我们现在向市场投入几倍的钢钱,都不会导致物价上涨,相反,因为流通的钱币增多,才会让布铁这种商品回归本来的商品属性,变成衣服和农具,到百姓手中,促进民生发展。

“至于你们担心的事情,因为钱太多,货太少,导致通货膨胀,钱币贬值,货价升高,恕我直言,这是不可能发生的事情。

“从短期看,钢钱会迅速占领货币的地位,替代其他货物成为一般等价物,把所有其他商品从‘货币’这个角色中踢出去,这个过程会很长,想让整个大明都用上钢钱,我看起码要几年时间。

“至于几年后会不会通货膨胀,我看依然不会。”

“为什么?”金幼孜还是有点理解不能,“霄国公刚才不是说,钱多货少就会通货膨胀吗?”

刘斌解释道,“因为几年之后,从北海到大明京师的铁路就修通了,到时候会有数不清的商品流入大明市场。

“钱币虽然在快速增加,但货物同样也在快速增加,就比如这北海的糖,运到大明,难道它不值钱吗?”

说到卖糖,金幼孜眼睛又红了,合着说这么半天,你特么就是在这炫富的是吧?

杨荣则是恍然大悟道,“我明白了,钱少货多,钱价就会虚高,以货易货,又会影响百姓生计;钱多货少,又会通胀,导致钱币贬值,货物价格虚高。

“霄国公的意思是,钱币和货物要一起增多,这就是国富民强?”

“对。”刘斌点点头,“这在后世,我们就称作经济增长。”

“那这钢钱和铜钱又该如何兑换?”等两人弄懂了什么叫通缩和通胀,金幼孜再次提出问题。

刘斌掂量着手中的一枚钢镚,“我们打算用两枚钢钱兑一枚铜钱。”

“两枚钢钱换一枚铜钱,这会不会有些......”杨荣和金幼孜一人拿着几枚硬币,都有些欲言又止。

这种新钱通体银白色,非常坚硬,正面写着永乐通宝,反面是‘永乐七年铸造’,下面还有两条交叉的麦穗,花纹异常精美,硬币的侧边还有滚轧的花纹。

按照刘斌的介绍,不锈钢材质不仅遇水不会锈蚀,甚至泡到醋里也不会生锈,当真是一等一的好钢。

同时为了迎合古代人使用钱币的习惯,不锈钢的永乐通宝,中间也用冲压机冲了一个圆孔,方便把钱串起来。

用两枚不锈钢硬币换大明一个铜板,这在双方看来都是一件很扯淡的事情。

一枚永乐通宝的铜板,重量在3.3克左右,上下误差也就0.05克。

而刘斌他们用不锈钢板冲压出来的新版‘永乐通宝’,直径和铜板一样大,但稍微要比铜钱厚一些,每枚硬币重5克。

两枚钢镚净重10克,换3.3克的铜,相当于铜钢价格比,1比3。

按照现代国际期货市场的价格,不锈钢撑死五千块/吨,而铜的价格是八万六千块/吨,这可是十几倍的差价。

按刘斌他们的想法,用三比一的价格收购铜板,简直就是在抢钱,太坑古人了,这事做的有点不地道。

而杨荣和金幼孜却认为,大明似乎占了大便宜,北海的人好像都是撒币!

其实这个价格并不是他们胡乱定制的,而是参考了大明的综合物价之后定出来的。

大明的冶铁业很发达,在当时是世界第一,永乐朝的时候,民间私营铁厂和官办铁厂,加起来差不多年产一万吨钢铁。

因此大明的百姓很容易就能区分什么是铁,什么是钢,而且相比其他朝代,钢铁价格还比较低。

而钢材在大明的价格,南方一般是十贯铜钱,换一驮钢。

一枚铜钱是一文,中间开方孔,用绳子串起来,一千文就是一贯,五百文是一吊,250就是半吊子,通常也用来骂人。

十贯就是一万枚铜板,一枚重3.3克,加起来就是66斤铜。

一驮钢差不多是270斤,66斤铜换270斤钢,铜钢价格比是1比4。

刘斌给出的价格是1比3,貌似好像北海这边占便宜了,但其实不能这么算。

铸币是有损耗的,起码你要烧煤吧,不炼成钢水怎么浇铸?因此铸币有成本。

上面说的十贯铜板换一驮钢,那说的是钢材,钢锭,你想打制什么东西,一样要算上加工费。

而且大明的钢是什么钢,最好的钢材也不过是苏钢,也就是用灌钢法炼制的普通碳钢,还是会生锈的,能跟北海的不锈钢比吗?

北海的不锈钢在大明人的眼里,那简直是天外神铁,居然不会生锈,不是神铁是什么?

综合铸币成本算下来, 再加上钢材质量本身的附加值,两枚硬币换一个铜板,基本上就是把不锈钢的价格和大明的普通钢材价格锚定了。

在杨荣和金幼孜他们眼中,这么好的钢材,居然卖这么便宜,北海的人不是撒币是什么?

“霄国公,这白钢钱本来就比铜钱重许多,将近两个铜板的重量,我看就算一枚钢钱换一枚铜钱,也是可以的。”杨荣提议道。

他实在有些接受不了这个价格,这么好的钢材,比普通钢材翻上一倍的价格很合理吧?为什么要卖那么便宜呢?

“诶,不行。”刘斌立刻摆摆手。

“两位可别忘了,我们不是卖钢材的,这钢钱也不是商品,而是为了解决大明货币不足,通货紧缩的问题,想要让这钢钱快速流通,就必须稍微让一点利。

“我们以二比一的价格投放市场,百姓定然踊跃兑换,至于以后,价格就交给市场自己来定。”

其实还有件事他没说出来,按照刘斌他们的推测,铜钢价格比可能会上升到1比4,甚至1比6,1比8。

因为用钢镚换回来的铜钱,一律回收,送到北海变成各种工业原料,市场上流通的铜钱只会越来越少,物以稀为贵嘛,等铜钱少了,价格自然就涨上去了。

不过他并没有说出来,省的这俩人回去之后乱说,传出去之后,就会有人恶意炒作铜价。

与此同时,就在三人讨论如何向大明投放新币的时候,老和尚姚广孝也正在参观伊尔库茨克城,许多新的城市规划让他大开眼界,原来城市还可以这样搞?

第27章 北海之人竟是秦墨后裔?!第4章 工业变法!第19章 现代科技颠覆三观!第7章 大明的空军元帅回到了北海第33章 总排水量超万吨的灭国舰队第44章 我只有六十多万石的糖...第18章 朱棣的北海之行第43章 买车是假,投奔是真第45章 哪家的姑娘?第8章 北海器械之利骇人听闻!第2章 神奇的北海之人第24章 倭国/带清:听我说谢谢你......第5章 五年计划之超级工程第11章 北海的人都是撒币!第12章 刘老公,此事切莫声张!第22章 大明要彻底开海了?!第7章 大明的空军元帅回到了北海第24章 倭国/带清:听我说谢谢你......第11章 北海的人都是撒币!第11章 北海的人都是撒币!第43章 买车是假,投奔是真第11章 北海的人都是撒币!第42章 盐商想要买卡车?第38章 都是带英惹的祸!第9章 北海的土地上流淌着蜜糖!第7章 大明的空军元帅回到了北海第17章 拖拉机手王三喜第36章 朱棣着急了!第30章 纠结疑惑的马哈木第26章 霄国公他...飞走了第37章 李远不愧是能当将军的第4章 工业变法!第44章 我只有六十多万石的糖...第7章 大明的空军元帅回到了北海第31章 过洋牵星王景弘!第2章 神奇的北海之人第7章 大明的空军元帅回到了北海第42章 盐商想要买卡车?第4章 工业变法!第4章 工业变法!第14章 解决牧民的生存问题第24章 倭国/带清:听我说谢谢你......第1章 伊尔库茨克州穿越了!第36章 朱棣着急了!第7章 大明的空军元帅回到了北海第33章 总排水量超万吨的灭国舰队第39章 农垦师出现逃兵了!第41章 你给我们立字据!第23章 北海布政使司正式成立了!第12章 刘老公,此事切莫声张!第31章 过洋牵星王景弘!第4章 工业变法!第20章 二位殿下吵起来了!第35章 东征岛国军略第26章 霄国公他...飞走了第43章 买车是假,投奔是真第13章 阿鲁台请求内附大明!第16章 顺宁王他听话吗?第6章 全面接受五年计划第32章 吓死人的西洋船队第40章 朝廷这是疯了吧?第3章 摊牌了,我们是穿越者!第32章 吓死人的西洋船队第31章 过洋牵星王景弘!第38章 都是带英惹的祸!第1章 伊尔库茨克州穿越了!第29章 霄国公是懂战略的!第17章 拖拉机手王三喜第35章 东征岛国军略第38章 都是带英惹的祸!第35章 东征岛国军略第30章 纠结疑惑的马哈木第15章 贤侄画的饼太馋人了!第40章 朝廷这是疯了吧?第26章 霄国公他...飞走了第32章 吓死人的西洋船队第5章 五年计划之超级工程第5章 五年计划之超级工程第43章 买车是假,投奔是真第24章 倭国/带清:听我说谢谢你......第9章 北海的土地上流淌着蜜糖!第33章 总排水量超万吨的灭国舰队第16章 顺宁王他听话吗?第41章 你给我们立字据!第27章 北海之人竟是秦墨后裔?!第39章 农垦师出现逃兵了!第13章 阿鲁台请求内附大明!第38章 都是带英惹的祸!第14章 解决牧民的生存问题第42章 盐商想要买卡车?第8章 北海器械之利骇人听闻!第1章 伊尔库茨克州穿越了!第23章 北海布政使司正式成立了!第23章 北海布政使司正式成立了!第11章 北海的人都是撒币!第15章 贤侄画的饼太馋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