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一十一章 大区制

张凯也知道这种事情,不是一时半会就能决定下来的,于是点了点头:

“行,后面咱们找机会再聊。”

“张叔,您别只盯着海藻产业啊!”小宝见机会难得,当场毛遂自荐道:“说起来,我负责的'徐钢'也算是高科技企业,州里如果有意向,咱们不妨合作一把?”

“哦?这里面还有内幕?”

张凯顿时来了兴趣。

“嘿嘿,不瞒您说,我们公司的主要研发方向,都集中在了超导材料上,钢铁厂是我爸硬塞给我的,不指望它能赚钱,能支撑得起实验室就行了。”

小宝赶紧解释道。

实事求是的讲,他对超导材料的前景并不乐观,这里面风险很大,不是短时间内能成功的,如果能够获得官方的支持,无疑会减轻很多负担。

这个窟窿不能全指望老爸。

张凯摸了摸下巴:“超导?这东西我倒是略有耳闻,不过知道的不多,你给我好好科普一下。”

“张叔,我就不跟您解释专业术语了,您只需要知道一点,超导材料是可控核聚变计划中的重要一环,必不可少。”

“可控核聚变?”

张凯精神一震。

这可是国字号的第一大超级项目,每年的研发投入,几乎占到了整个财政支出的百分之十,仅次于教育支出,这是一头名副其实的吞金巨兽。

当然了,超导项目一旦获得成功。

它所带来的效益同样很惊人,甚至能成为雪梨市的支柱产业。

徐东忍不住插嘴道:“老张,我们家老五学得就是核物理专业的,博士毕业后,更是直接进入了EAST工作。

这些年下来,他虽然没有取得什么颠覆性的重大成果,但在《大夏物理学报》发表了五篇论文,我都收集起来了,回头给你送过去。”

“嚯,早就听我妈说了,你们家老五是学霸,没想到这么厉害,如果我没记错的话,这个'物理学报'应该是世界三大顶级期刊之一吧?”

“张叔,您没记错,不过这些论文当中,有两篇是我老师的研究成果,我只是第二作者。”小宝连忙补充道。

“那也很厉害了,你还年轻,平常人只要能发表一篇论文,都能吹一辈子了,真是后生可畏!”

张凯不由得感慨起来。

老徐家的祖坟绝对是冒青烟了,老一辈出了一位世界首富,年轻一辈也不逞多让,各个都是出类拔萃。

徐可、徐皖夏、徐皖商和徐皖周,姐弟四人不管放到哪,都是人中龙凤。

也就徐乐差了一点。

不过听说这位姑奶奶无心经商,一心扑在了家庭上面。

也不能说是遗憾,毕竟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追求,况且有个小女儿留在身边也不错,名副其实的贴身小棉袄。

还是老徐有福气啊!

小宝谦虚地摆了摆手,随即开门见山道:“张叔,我已经和雪梨大学达成了合作协议,但仅靠这一所大学肯定是不够的,只有州里加入进来,才能吸引到更多的合作单位和人才。”

“行,既然你有心大干一场,那州里不管怎么说都要尽一份力,过两天我打算去你们'徐钢'参观一下,到时候咱们再来详谈。”张凯笑着点了点头。

这里面不仅有老徐家的人情,他也刚好缺一个突破口,扶持高新技术不是一句话的事情,花得是真金白银。

州里需要树立一个典型。

只要有了成功桉例,到时候说服大家就容易了,毕竟事实摆在眼前,阻力必然会小上很多。

“张叔,我以茶代酒敬您一杯。”

小宝顿时大喜过望。

……

确定了合作的事,徐东紧接着打听起了首都的情况,前面说了,袋鼠国这边适合养老,商业大环境恐怕不容乐观,他需要因时制宜。

大儿子刚接手公司不久,经验不足,大方向上还得他来把关。

张凯没有绕圈子,直截了当道:

“据我所知,上面应该没有迁都的打算,琼岛这地方怎么说呢,最好是作为纯粹的科技中心,免得分心其它。”

这也是这些年来的经验教训。

“这样的话,燕京会不会太偏了?”

“不会,琼岛虽然不是首都,但依然是亚互总部,未来它会分担一部分首都的职能,你们可以把这种特殊关系理解为双首都制。”

“双首都制?”徐东若有所思。

“没错,亚互如此庞大的面积,不管把首都设在哪里,都不可能做到有效管理,有关部门已经在酝酿大区制,最迟明后两年就会实施。”

“大区制?怎么个划分法?”

徐东连忙追问道。

这里面信息量很大啊!

“我也是听说的,只知道个大概,整个亚互大概会被划分为八个大区。

国内以红龙江为界,分为**区和江南区;整个东南亚属于夏南区;袋鼠国对应的是东澳区和西澳区;最后再加上菲洲的北菲区、中菲区和南菲区。”

“人口分布也太不均匀了吧?”

二宝诧异道。

“州有大小之分,大区当然也有强弱之分,不过这八个大区各有各的优势,谁能笑到最后还说不定呢!”

张凯笑着摆了摆手。

徐东反应很快:“我说老张,难怪你对发展经济如此上心,雪梨是袋鼠国的首都,看来这西澳第一任大区长的位置,非你莫属啊?”

“不大可能,毕竟我才刚上任,即便能升上去,也是很多年以后了。”

张凯摇了摇头。

“那可不一定,只要你政绩够突出,上面没准会破格提拔。”

徐东下意识地勉励道。

“哈哈,借你吉言了,不过话说回来,发展南新州靠我一个人肯定是不行的,老徐你可要帮帮我啊?”

“我都退休了……”

“你才退休不到一年,影响力肯定还在,当年你在南菲搞出了那么大的动静,硬生生地创造出了马普托奇迹。

跟你说句实话,我这边正等着新官上任三把火呢,你可不能厚此薄彼?”

张凯趁机诉苦道。

徐东当即双手一摊:“不是我不肯帮忙,实在是今时不同往日。当年我在菲洲,也是各种机缘巧合之下,误打误撞才创造出了后来的局面。”

第七百一十二章 殉职第七百好四十九章 主动出击的校花第九十六章 李科长请吃饭第一百四十三章 大派送第八百一十二章 浮动核电站第四百一十四章 “甜枣”第一百零二章 锦旗(求首订)第七百三十九章 婚礼和开业第两百一十二章 回四合院第六百三十二章 冰河时代第四百五十六章 父子纵论第两百一十六章 小马买房记第两百八十六章 眼泪掉下来第八百七十八章 2041~2049第七百八十五章 电视机第七百八十五章 电视机第四百零二章 吃人嘴软第六百五十七章 一百100000000第五十七章 潘家园旧货市场第五百八十八章 “打秋风”第七百一十七章 天上掉馅饼第三章 四合院第一百八十六章 登门第四百七十五章 下线第一百七十八章 收养第一百六十五章 马俊的悲剧第一百五十二章 医用口罩第四百九十七章 枯萎病第五百五十章 小宝的钢铁厂第一百四十九章 流感征兆第三百三十七章 参加拍卖会第五百四十七章 见色忘义第五百七十七章 外贸格局第一百零五章 捐款(求首订)第两百四十五章 生蚝第六百九十六章 放手一搏第六百六十三章 金价第三百四十七章 群体免疫第六十七章 徐爸买车第两百零四章 风起西海岸第七百八十九章 忌讳和现实第六百一十章 造富神话第四百一十四章 “甜枣”第一百三十一章第四百一章 处理鲸鱼肉第六十五章 庐阳现状第五百八十五章 喜从天降第六百五十三章 车子VS房子第一百六十八章 踩背第七百五十四章 毕业季第五百四十九章 早恋第九百一十三章 老领导第七十八章 租写字楼第两百九十四章 交接第七十一章 马玲玲的一天(中)第两百七十五章 签约第六十四章 马玲玲姐弟第六十九章 参加婚礼第四百五十五章 补贴第六百一十二章 慈善演唱会第五百六十章 罐头到货第七百八十八章 宵禁第六百一十三章 《LOSER》第八百六十三章 星星之火第六百九十五章 各家反应第七百四十三章 挂靠第八百五十六章 一个都不能少第九百二十二章 波士顿财团第四百七十九章 数码店第八百零二章 拍电影第一百三十三章 菲州浩哥第八百四十章 暴发户第两百八十二章 北上第三百二十章 托付(求全订,冲精品)第五百零一章 五年后第一百八十七章 火速领证第两百零一章 外贸第三百零一章 分鱼(2)第九百二十八章 《徐东回忆录》(大结局)第七百五十三章 人不如牛第两百三十九章 鱼丸(求订阅)第两百七十八章 午饭风波第七百八十九章 忌讳和现实第七百八十章 婚礼开始第五百五十八章 小跟班第一百六十三章 口粮紧张第九百零五章 支票第九百零八章 回燕京第五百九十八章 弃婴第五百一十九章 小伙伴们第七百五十五章 “面试”第七百三十六章 标语第八百七十九章 提前退休第三百九十章 负罪感第六百二十四章 徐斌捡漏第十一章 搬家第四百四十九章 置业第一百二十三章 鼠慌第六百一十二章 慈善演唱会第四百四十七章 “厨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