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一章 娜塔莎的心路历程

杨明志扭过头再次看着耶莲京娜。

“怎么,你还有什么事?我们的英雄副师长同志?”耶莲京娜戏谑道。

“是,还是有事!等一会儿我恐怕是坐实了英雄的身份,再说,我本来就是苏联英雄,若不是咱们和上级失去密切联系,我现在可是应该佩戴勋章的。闲话不多说,我只是想说,在那两个姑娘的心目中,我的身份地位确实非常重要。”

“废话!”耶莲京娜仿佛在苛责,下一秒又乐了。“在我看来,你这人简直就是那两人的父亲一样的角色!”

“父亲?算了吧,我还没有那么年老。现在别开玩笑了,接下来轮到娜塔莎。”

就像杨桃所经历的事,娜塔莎亦是如此。在军营中不少战士尤其是老兵们,早已知晓这个孩子已经实际成为了孤儿。是谁制造的?是德国人。

真是因为孑然一身,她才更珍重现在的生活吧。对于她,有了丈夫,有了战友,这些感情弥足珍贵,她也愈发把白俄罗斯这里看做自己的第二故乡?

不过也确实可以,杨明志和妻子的想法很相似。再者,时代已经悄悄的改变了,现在的时间点,中华民国和苏联已经是实际的盟友。1941年12月9日,因为珍珠港事件,中国正式向日本和德国宣战。在法理上,至此中国战场成为二战一部分,而蒋中正也成为中印缅战区最高指挥官(后来被撤这是后话)。

德军如同魔鬼入侵苏联,似乎唯一的目的就是把所遇到的苏联人全部杀死。

在开战初,大量苏军士兵被包围,后勤崩溃。再者由于部队大部分是临时扩充的,很多人的战斗意识不强。本着好死不如赖活着的心态,他们举起了双手,结果他们还是死了,被德国人当做牲畜一般杀死。

基于这种情况,逃入这片沼泽地的两万人,基本上家家是有亲人为德军所杀。

娜塔莎向前几步走,面对着数千人,深情演讲起来。

杨明志赫然发现,这丫头也是完全不需要演讲稿。她的演讲饱含深情,很快就到了关键性部分。

娜塔莎陈述着她的故事,她本是一个九年级的学生,如若没有战争,今年十六岁的她就要上十年级了。在学校,她的成绩还不错,如若再努力一把,就可以考大学。但是战争爆发了,她和广大同学被疏散回家,非常的黑色幽默,她的学校就在列奇察城内。

“这次军事行动,我终于又一次去了我就读的城市,我甚至已经远远的看到了高中的教学楼。但是这一次,我是扛着钢枪去的,整个城市也与几个月前完全不一样。”

娜塔莎的遗憾的说到这些,引起很多人共鸣。就在军营外聚集的人群,以及在场的一些士兵。大家可是乌克兰人,不少还是基辅市民。那么现在的基辅又是什么样子?因为频频遭遇隐藏起来的游击队,以及残留的苏军正规军的暗杀破坏,德军在基辅城内大开杀戒。

当然杀的最多的,还是犹太人、吉普赛人,以及大量的城内的教师、科学家、医生等知识分子。城外的娘子谷已经成为几十万人的乱坟岗……

聆听女孩演讲的人们在酝酿着愤怒。

娜塔莎继续陈述,如果是杨桃自述的故事是发生在远东,这里的人们觉得距离太远难以将心比心。那天娜塔莎的话,就如同刀子一般直插人们的心脏。

“德军就是要杀人,他们会杀死遇到的一切人。我的父亲已经参军,或许已经战死在某地。敌人突入我的村庄,母亲将我和弟弟藏在地窖里,我们连续躲了很多天,当我们从地窖里出来,发现整个村庄的人都被杀害了。而我的母亲……”女孩哽咽起来,不禁回头看了看杨明志。

这话引爆了气氛,这些话可是对全部的集体农庄广播,很多人为之落泪。

娜塔莎亦是哽咽,缓缓说道:“在这里,我要感谢副师长同志。是他,亲自将我和弟弟救出地窖,如若没有转战中的284师发现我们,我和弟弟也已经死了。同样还是他,发现了我,提拔了我。至此,我才能拿起枪复仇!”

白俄罗斯人的民族性格耿直,这个小姑娘家破人亡,选择暴力复仇,这为群众津津乐道。

杨明志本来是想低调一些,现在想不出名也没办法。这丫头说的真是感人,他看到连耶莲京娜也满脸泪痕。呵呵,这家伙本来就是孤儿出身,为契卡所培养,无限终于布尔什维克,不应该更加坚强嘛?却依旧也是个心软的女人。

杨明志继续听着。

“刚刚师长同志说了,我的战绩是杀掉了一百零五个纳粹,而我的战绩也一直成为部队报纸的头条。我成为了战斗英雄,可能还是整个方面军杀敌最多的狙击手,甚至能够获得苏联英雄勋章和称号,乃至其他的一些勋章。但是这些荣誉如何能让我死去的家人,以及那么多无辜的同胞复活?所以我要继续报仇。

原谅纳粹那是上帝的事,而我的任务就是送他们见他们的上帝。在马厩抓到纳粹就在马厩击毙,在厕所发现就溺死在毛楞,在任何地方发现他们,那里就是他们的死亡之地……”

这话是俄罗斯的古老谚语,词汇相当粗糙,却非常提气。小姑娘一说,别有一番意味。

但杨明志也淡淡的感觉到,这丫头的话说的太过了。

因为战争一点也不光荣,它只会把人类最恶毒的一面表现出来。这个丫头,在和平时期肯定是个温柔的姑娘,比如她对待自己的弟弟的态度就可见一斑。但是战争,渐渐的在改变她。今日娜塔莎说出这些话,满嘴是对纳粹的仇恨,这仇恨很可能一点点腐蚀她的心智。

在这个时代,各国的医学界和军界对士兵因为长期的战争引发的心理疾病根本视而不见。那个被炮火震成精神病的士兵,被巴顿抽了耳光,还怒斥是懦夫。

到了21世纪的美军,长期在中东遭遇敌人的游击作战,无时无刻不是精神紧绷。以至于他们退伍后,出现了大量的问题,甚至把故乡的平民当做敌人而大开杀戒。

杨明志胡思乱想了很多,这个丫头还有自己的老婆,她们俩还不知道还有三年多,战争就要胜利结束。两个人还非常年轻,必须重新融入和平生活。

这些事,就必须由他这个副师长采取心理干预手段了。就像耶莲京娜调侃的那样,像一个父亲,以“父爱”引导她们,避免出现精神异常。

娜塔莎说了很多,杨明志的思索为震耳欲聋的掌声打断!他注意到,台下的大部分士兵已经哭泣了,按照中国的古话“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处”,眼前的这支军队,无疑算是一支哀兵,而哀兵必胜!

朴素的爱国主义在蔓延,娜塔莎将不仅仅是一名战斗英雄,她本是就是一个抗争的象征。

女孩的事迹为三个集体农庄熟知,当即引起巨大共鸣。战士们鼓着掌,喊着娜塔莎的名字。小姑娘激动着捂着脸哭。

杨明志觉得是时候了,现场情绪已经到了极点,他向前几步走,抚着女孩的肩膀。

“亲爱的,你说的很好。现在可以结束了,我马上给你们俩发奖品。”

第三百三十八章 营啸之后第五百四十九章 若取巴库必取斯大林格勒第四百四十六章 进攻(三)第五十三章 神枪手娜塔莎第五百四十六章 空投物资清单第六十三章 蒸汽车床出马第五百八十六章 他们为何伐木第四百七十四章 探望女孩们(一)第二百零三章 攻克霍姆尼奇第五百二十八章 生活用品之需第一百七十三章 未来的畅想第二百二十九章 疲兵再败第十三章 惨烈的阻击战第四百二十六章 弗洛里德团的败走第七百四十四章 德军现状第二百九十九章 娜塔莎昏倒了第三百六十五章 恢复生产第六百五十章 必须歼灭他们!第六百二十四章 森林中燃烧起熊熊大火第六百九十三章 营地里第二百九十九章 娜塔莎昏倒了第三百七十章 化装侦查第三百九十六章 娜塔莎授勋第八百六十七章 震惊!我们居然是伪满洲国人第七百三十三章 如何杜绝士兵私行第三百八十三章 游击少年的殉情第一百四十九章 汇报胜利第七百三十一章 竟早已是内卫部队第三百三十二章 德军也有RPG第六百八十四章 托科夫奇兵突袭第四百八十五章 对瓶吹第十三章 惨烈的阻击战第六百八十九章 将她搂在怀里(二)第二百零四章 德军俘虏和法西斯娼妇第四百五十四章 捷报第一百一十七章 汇报情况与新的整顿第五百三十八章 化肥增产靠化肥第八百零九章 各种货物第六百四十章 死磕第四百七十六章 子弹复装(一)第六百八十章 慷慨赴死的伤员们第七百零四章 通信站扩建计划第八百八十三章 游击共和国(三)第一百七十二章 包饺子第三百九十七章 当兵为了什么第六百五十章 必须歼灭他们!第一百八十九章 空战:TB3大战BF109第三百四十一章 潜在的危机第七百二十六章 代替品——泥煤第七百零七章 敏锐的眼睛第七百九十九章 为历史而拍照(二)第十五章 全歼库恩的装甲师第一百二十九章 空战英豪波多维奇第三十四章 必争之地莫济里第七百七十四章 至少半吨TNT当量第二百四十一章 回到鲶鱼村第十三章 惨烈的阻击战第六百三十四章 反攻第八百八十一章 游击共和国(一)第五百八十九章 折返回去第一百三十五章 伤口拆线第四百七十八章 枪口助退器第二百七十八章 勒热夫-瑟乔夫卡战役爆发的日子第五百九十章 三月二十九日清晨的突袭战第四十六章 和民兵交朋友第七百一十章 论狙击手的战果第五百三十一章 恢复货币贸易第五百一十八章 锡芯空尖弹第三百九十一章 白刃战与炸坦克第八百六十六章 抉择第八百二十八章 泪奔的乔舒雅第三百九十五章 她就是狙击英雄第二十章 284师的撤退第七百二十七章 让伊万诺夫来第四百零七章 密集狙击战第二百二十八章 德军再次进攻第六百五十七章 援军来晚一步第三百三十六章 波多维奇折戟长空第七百八十六章 四月十日第四百五十八章 胜利的代价第七百八十五章 她这是在将我的军第九十章 淑巴行动第八百九十二章 作战规划(三)第八百二十八章 泪奔的乔舒雅第一百九十四章 深夜炮击第三百四十九章 双方的准备第七百六十三章 当年忘了摧毁莫济里火车站第五百零五章 汉格尔伯格之辩第七十八章 一连的骚扰战第七百八十六章 四月十日第七十八章 一连的骚扰战第四百六十六章 黑之神的居所第七百三十九章 1100人的永久损失第八百二十一章 备选方案第八百九十八章 四个营第六百二十六章 暴力军医第二百一十一章 伏击德军伤兵车队第四百一十二章 上万追兵南下第二百四十五章 表彰会(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