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元气可以治病

【求推荐票!】

“阳阳,给你大爷爷也揉揉脚,他跟爷爷一样,也是有点风湿。”我爷爷现在身上的风湿全部好了,村里人都挺奇怪。爷爷也没跟别人说。大爷爷是他亲兄弟。大爷爷风湿犯了,走路都不便利,爷爷就忍不住说出了真相。

爷爷领着大爷爷来到我们家里,一进门就要将正在做作业的我叫了过去。

我只要放下作业本,看了看林老师。

“去吧。等会回来做完。”林老师坐在一边批改作业,停了下来,抬头向我说道。

我走出房间,大爷爷与爷爷坐在堂屋里,看到我走了出去,大爷爷连忙站了起来,不过他腿脚有些不便利,站在那里都是颤巍巍的。

“阳阳,大爷爷给你带了一些糖果来了。放在桌子上呢。”大爷爷指着八仙桌上的用红色塑料袋装着的一些糖果。只是这些糖果对我的吸引力并不大。我是黄景阳,就算是吃糖果,也要看是什么牌子的。我十三叔给我的那大白兔糖还差不多。

爷爷连忙说正事,“你大爷爷的风湿犯了,这脚走路都不便利了。你给他按按。看能不能把大爷爷的腿治好。”

爷爷其实并不知道我是怎么把他的腿治好的。但是他却知道肯定与我经常给他腿部做按摩有关。现在不光是他腿上的风湿好了差不多,全身上下的老毛病似乎一夜之间全部好了。他怎么可能还不知道是我给他经常按摩有关系?

我从小就被村里人视为霉运之人,人人避我、冷眼待我。我对村里人也完全没有太多的好感。他们有什么事情又与我何干?但是爷爷经常告诉我要善以待人,林老师说要以德报怨。这两个人是我这一生当中最关心我的人。比我的父母还要甚之。他们的话我要遵从。上一次村里人捡文物出事,也是因为遵从爷爷。我才会管村里的闲事。

我将元气凝与手中,随着我的手慢慢在大爷爷的腿上移动,元气慢慢渗入大爷爷腿中,普通人无法看见的黑气一丝丝从大爷爷的腿中飘逸出来。散发在空气之中,归于虚无。

随着我的手移动,大爷爷紧蹙的眉头慢慢地舒展,那种要命的疼痛已经慢慢消除。

我收回元气,站了起来,去洗干净手,便回到房间里去了。

我听到堂屋里大爷爷欣喜地跟爷爷说道:“明贵,我的腿好像不痛了。我打了那么多针,吃了那么多药,一点都不管用,阳阳给我按了一下就好了。”

爷爷似乎并不惊奇:“好了就好。以后得空再来几次。”

“嗯。”大爷爷说道。

“哥。这些糖果你带回去,阳阳不喜欢吃糖果呢。”

“哪能呢?那有拿来的东西又往回拿的?不行,这病治好了不能白治。回头我得给阳阳谢礼。”

“哥,都是自家人。不用。”

“怎么不用?这是治病。治好病没有谢礼,难道你想让我复发啊?”

林老师也很是奇怪:“黄景阳,你真的把他的病治好了?”

原来林老师也一直在偷听呢。

“是啊。我爷爷的风湿也是我治好的。”我说道。

“怎么治好的?你会按摩?”林老师自然也不明白。

“对啊。”我自己也说不清楚。

“那你给林老师也按按,批改了这么多作业,我的脖子都酸了。”林老师揉了揉脖子。

“没问题。”我将元气凝结在手掌之上,连续排入林老师的脖子中。

林老师立即欣喜地说道:“嘿,还真管用。我脖子一下子松了很多。黄景阳,真没发现,你的小秘密还真不少。对了,我以前经常感冒的,到了八角小学来了之后,我还从来都没有感冒过。你是不是趁着林老师睡着了,偷偷地给老师按摩了啊?”

林老师说完,脸色微微变红,眼睛怀有深意地看着我。

“林老师,晚上睡着了,我什么都不知道啊。”我年纪小,没明白林老师的话。

爷爷不想将我能够治好风湿的事情告诉别人,最担心的就是别人对我另眼相看。但是给大爷爷治好了腿之后,这个秘密就没办法守住了。

大爷爷是村里有名的高音喇叭,什么事情到了他这里,马上回广播给整个村里的人知道。因为红包的事情,我对大爷爷的印象好了不少。大爷爷的回去之后,给我送来了一个红包。里面封了二百块钱。爷爷这一次没有将钱拿过去,而是让我自己收起来。林老师给我一个以前装过巧克力的铁盒子,我将钱放在铁盒子里。这是我有生以来得到的最大一笔钱。

村里人经常打着赤脚下地,爷爷那一辈人更是曾经在天寒地冻打着赤脚下地。久而久之,自然落下了病根。像爷爷那个年龄的老人,多多少少有各种各样的老毛病。

以前风湿犯了,痛得厉害,便去村里赤脚医生那里打一针止痛的针,效果却并不是很好,而且也只能管一阵。听说大爷爷在我这里治好了风湿,都跑我们家里来。这个时候,一个个记起我的好,说得好好像天上星宿下凡一样。以前可是这样的。在村里人口中,我就是灾星。谁沾到,谁倒霉。村里的孩子没有人敢跟我说上一句话。这一下,我又成了福星了。真是时迁事移。

“都是一个村的人,不是沾亲就是带故。虽说以前他们没怎么待见咱们,但是乡里乡亲的,他们都求上门来了,爷爷能把他们都赶走么?”爷爷见我不太高兴,也有些犯难。

林老师来村里大半年了,对这些情况自然也非常清楚:“黄景阳,这件事情老师不给你任何意见,你自己来决定。不管你是拒绝给村里人治疗还是给他们治疗,老师都支持你。”

我两眼一红,看了林老师一眼。林老师轻轻在我头上抚摸了一下,她知道我心中的悲伤。村里人或许因为迷信,趋利避害,但是他们都在有意或者无意的伤害我。现在他们又因为避害趋利,又是对我的另一种伤害。他们从来不考虑我这个八岁小孩的感受。

“我要收钱。”

我想了很久,给出的答案让林老师噗嗤一笑,重重地在我屁股上打了一下。

“你就死要钱。”

爷爷将我的要求告诉村里人。村里人或默然,或义愤,或认可。虽然在以前,村里人相互帮扶是一种古老的传统,但是实际上,到了九十年代,这种传统已经开始慢慢打破了。村里的年轻人都到广东打工去了,只留下老弱病残。以前村里请人打谷子,请人帮忙,只要招待吃饭就行了,但是现在则要开工资了。我们家爷孙养着几亩田,到了收获季节,就得请人,可都是开了工钱的。而且我家的忙,没多少人愿意帮。现在反过来要我做事了,有些人就想白占便宜。

其实就算我不明确提出来,大多数人也会像大爷爷一样,给个礼钱。相当于是给了治疗费用。但是明确提出来了,有些人觉得有些伤人。因为说明这是完全没有乡里乡亲的情义了。不过这些道理在我身上根本不适用。而且我还是一个小学一年级的孩子。

治一个收两百,大爷爷等于给我定了一个标准。村里几百号人,年纪大的有一百多,光来了十几个人让我赚了两千多。由于有一部分是十元一张,结果林老师给我的巧克力盒子装得满满的。

“臭小子,赚得比我还多。”林老师看着我数钱,忍不住抱怨道。她一个月才一千多。我没一个月,就赚了两千多。一个小屁孩比她来钱还要快,让她情何以堪?

我嘿嘿一笑,我修道之人,钱来身外之物,我怎会放在眼里?至少也要一万块,我才会当回事。十多个人就两千多了,再来几十人,就有一万多。到那个时候,我就成了八角村最小的‘万元户’。2000年了,一万块钱也不是很多钱了,‘万元户’也不再是富裕户了。但是‘万元户’这个名词在农村依然还很响当。

有人说乡里信息闭塞,其实是一点都了解乡里的实际情况。永远不要忽略八卦的力量。乡里人任何红白喜事、婚宴寿庆都是农村信息交流与传播的最佳汇集点。这一点比起城市里楼上楼下几十年不相识的情况,信息的流通要畅通得多。一旦带上一点神怪因子,信息的传递速度还要快得多。

我把全村得风湿的事情自然不可能捂住。就连我刚出生时开始,所有的事情都要加上一点传神,最后传得神乎其神。一时间风头无俩,大有超过隔壁村的仙姑的势头。

隔壁村里有个仙姑,据说能够行走阴阳。当年我出了事情,我爸妈也跑过去问祖宗。后来我听仙姑说,我曾祖开会去了。我曾祖母发怒说,过年过节的你们烧纸都糊弄。我爸妈回去反省了很久,然后又少了不少纸钱给祖宗,结果并没有用。

消息传开之后,十里八乡每天都有人到我家来治风湿。每天收入不少,林老师每个周末都要带着我去镇上存钱。没过多久,我存折里还真超过了一万块。

第218章 争执第135章 转学第222章 无限特长第266章 道盟第69章 祖师桥第63章 大雪天第12章 守护第348章 表白第284章 王牌对王牌第242章 恐怖的阵法第242章 恐怖的阵法第42章 两个跟屁虫第250章 待从头第301章 解铃第204章 念头之海第309章 实习生活开始第166章 失落的修道文明第314章 被坑第305章 准备考试第347章 深藏心底的秘密第183章 融入第3章 下雨了第201章 一晃三年第268章 突破第342章 失踪的宝藏第107章 踢馆第202章 未婚妻第76章 不准打师娘的主意第264章 灭杀第153章 姐姐离开第43章 怒火第265章 家访第91章 巨蟒第197章 搬迁第46章 倒霉的打劫男第47章 甲骨文第207章 惊傻了第159章 文字的声音第292章 牛刀小试第239章 误解第38章 脱险第96章 又开张了第181章 捣毁第218章 争执第190章 危机四伏的地洞第8章 赚钱计划第60章 新房落成第112章 秘诀第200章 真正鬼王第54章 失而复得第141章 神秘通道第302章 大梦谁先觉第207章 惊傻了第299章 下场第63章 大雪天第112章 秘诀第226章 修真女生又来了第281章 投资第305章 准备考试第171章 武功秘籍第263章 救人第336章 出去走走第13章 天生书法家第209章 篮球上的念头第277章 道心也是怦怦跳第19章 烟花第80章 击杀第317章 误诊第28章 会飞的铜牌第2章 惊醒第117章 守株待兔第74章 远行第238章 仪式的效果第259章 天赋第28章 会飞的铜牌第45章 是可忍牛不可忍第245章 选择第79章 七星宝剑观想法第348章 表白第232章 道心洞明第2章 惊醒第225章 遇到同类第265章 家访第226章 修真女生又来了第87章 古巫之墓第6章 林老师的男友第334章 嚣张的出场第20章 订购第157章 各展威风第196章 封建迷信第24章 封锁第208章 新的开始第183章 融入第169章 同桌郭风光第19章 烟花第49章 抢鱼第105章 态度反转第34章 进入密洞第201章 一晃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