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如何确认身份【求保底月票!】

第131章 如何确认身份【求保底月票!】

夏日炎炎,日头犹长,朱元璋从钟山回到了皇宫。

坤宁宫那熟悉的飞檐翘角在暮色中若隐若现,宫灯尚未亮起,而渐深的暮色却带着暖黄和深红两种颜色,让整个天际看起来都有些暗沉。 щщщ_ ttκa n_ ℃ O

马皇后正静静地坐在走廊上,带着淡淡的笑意注视着宫女们与几个稚气未脱的皇孙在夏夜里扑捉流萤。

那些小小的萤火虫,在黄昏的暮色中闪烁着微弱的光芒,如同夜空中繁星点点,又似人间希望的火种,被皇孙们小心翼翼地装进透气的白麻小袋里,仿佛捧起了一盏盏闪烁的小灯笼。

周围的蛐蛐儿似乎也感受到了这份的美好,它们此起彼伏地鸣叫着,与孩童的欢声笑语交织在一起,构成了这个夏夜独有的景色。

朱元璋驻足远望,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触动眼前的场景让他不由自主地想起了朱雄英小时候的模样,那个曾经也在这夏夜中追逐流萤的孩子,历尽千帆,终于要回来了。

朱元璋摆摆手,苦笑了一声:“妹子,你不知道,洪武十五年的时候,那时候你病得厉害怕你担心,就始终没有告诉你,其实大孙的肉身早就消失的无影无踪了。”

朱元璋同样很高兴,但这时候还是小心地给马皇后泼了点冷水,降低一下预期,免得忧思成疾:“应该是这样,大孙已经找到了那扇‘门’,但两界之间的事情,谁又能说得准呢?也说不准会有什么变数,这都是定不下来的。”

马皇后对新式火炮这些并不感兴趣,但对于能够提高粮食产量的鸟粪岛,以及那个蒸汽机,倒是比较有兴趣,但也仅仅是有兴趣,直到听到阴阳炁海可能不会再开启,朱雄英即将回归大明的时候,才展露出了明显的喜悦之情。

朱元璋却只是摇头不敢与马皇后直言缘由,其实现在他最担心的就是朱标的身体,作为帝国的继承人,如果朱标真的出了什么意外,那一切的后果,包括所谓的“蓝玉案”,恐怕就真的会发生了。

“还没说呢,待会儿标儿来的时候,一并将此事说与他听。” 古之礼法,讲究晨昏定省,《礼记·曲礼上》有载“凡为人子之礼,冬温而夏清,昏定而晨省”,意思是晚间服侍就寝,早上省视问安,从皇家到平民百姓,这都是侍奉父母的日常礼节,只要稍稍读过书的人都明白这个道理,而在制定大明的礼仪的时候,朱元璋也参考了这个标准。

“重八,你也该是时候歇一歇了。”

所以朱元璋哪怕自己再辛苦一些,每天多批点奏折,也不敢给朱标太多的压力,随后他转移了话题,说起了这次在钟山圣孙坛的所见所闻。

不过皇子皇孙们倒是不必太过劳神把这件事情当成负担,只需要早晚过来见面问安即可,权当打个卡,有时候朱元璋不想见他们或者在忙碌,就让宦官代转一个“安”便算完成礼仪了,没有太过繁琐之处。

“怎么会呢。”

“怎么可能?!”

朱元璋用手扶着双膝,长长地叹了口气:“人生如逆旅,日暮而途远,老喽。”

“妹子,这就是你多虑了。”朱元璋哈哈大笑道,“咱和大孙的对话,虽然隔着阴阳炁海,但其中绝大部分内容,都是天知地知,咱知大孙知绝无其他人知晓,就是标儿都不知道,其他人如何伪造的来?便是面容身形类似,可这些消息,却是做不得假的,一条一条对过去,除了咱大孙,谁能挨个对上?”

马皇后惊声道,随后用手捂住了嘴巴。

“那倒也是。”马皇后点了点头,“不过这样说来总归是有盼头了。”

但马皇后说的却不是这个意思,见朱元璋没有反应过来,她直言道:“大孙的魂魄固然可以回归,只是这肉身,却未见得是”

“这件事情你跟标儿说了吗?”

两人肩并肩地坐了下来,这一刻的温馨仿佛让时间倒流,回到了几十年前他们初识的那个时候,那时的他们还只是两个想要在元末的兵荒马乱中努力活下来的年轻人,如今却已携手走过了这么多的风风雨雨。

马皇后看到了朱元璋的到来,她轻轻地示意宫女们带着皇孙们退下,让他们回到各自的住所去,随后她转身拿起一个锦垫,细心地铺在走廊上,以防朱元璋着凉。

况在远行客,自然多苦辛。”

听着马皇后的劝慰,朱元璋笑了笑:“哪敢歇呢,还有这么多事没做完呢。”

总之,都是很有男子气概,一眼望去便晓得不像个窝囊种。

阴阳炁海的存在,确实是不能以常理度之的,其神奇之处已经展现过了无数次,所有知情之人都认可,所以这个推测完全站得住脚。

“这么说来,大孙马上就要回来了。”

“是啊,怎么可能?那地宫和棺椁都是密封的好好的,便是参与的工匠也都不可能从外面打开拿走,可之前查看的时候,就是已经消失了,凭空消失,而其他东西都在,所以咱觉得,定是这阴阳炁海导致的,此物有大神异,咱亲眼见证太多次了。”

这话倒是没错,从后世看,除了朱允炆以外,大明前几代的帝王和藩王的画像,不说一模一样吧,也可以说是八九不离十,都是那种浓眉大眼鼻梁高一把浓须,面色不白净,而身材上也没有哪个瘦的跟麻杆似的,普遍身形都比较健硕,当然,到了中年也难免发福。

“事情总是做不完的。”马皇后只道“多让标儿帮你分担分担,以后这些也都是要他来做的。”

“这倒也是.”

马皇后一时间也有些感叹:“这么多年过去了,也不知道大孙成了什么样子,想来已经长成大小伙子了吧?若是真见了面,恐怕也认不出来了。”

“𫛸鴂昨夜鸣,蕙草色已陈。

“如此说来倒也合理。”

但马皇后这时候却有些担忧:“那倒是可以让锦衣卫留意一下,若是大孙真的回来,也会有些消息,只是怕有鱼目混珠之辈起了不该有的心思。”

朱元璋用拳头敲了敲有些发酸的膝盖和腿脚,说道:“咱老朱家的子嗣,定是能认出来的,年轻时个个身材高大,面容俊伟,而且,咱大孙定是极类乃父的,标儿年轻的时候什么样,大孙长大了就什么样。”

听朱元璋如此说来,马皇后心中的担忧才稍稍减去,这话是有道理的,就算真有人知道了这个消息,担着杀头的风险想要伪装皇孙,搏一搏这泼天的富贵,也没有办法把这些年来的对话都一一对上,终究是会露馅的。

所以只要大孙回到了大明,那么按照容貌和身材这两个老朱家的遗传条件先筛选,随后再由朱元璋亲自考校过去的对话,就一定能确认无误。

第186章 第二个预言,恐怖的天灾!第119章 隆庆开关的巨大利益第36章 告白第89章 朱元璋:老四,你真行啊!第165章 来自道衍的信息第36章 告白第33章 坏了,爷爷不记得前世记忆了第47章 亩产三千斤!朱元璋的震撼第110章 天元帝身死,北元覆灭!第255章 午门献俘,乱臣贼子惧!第96章 关于张居正改革的笔记第232章 五京之议第219章 哈密城破,威震西域!第218章 岳山投诚第178章 爆火的湖景别墅,藩王们的震惊!第222章 《西凉伎》第113章 航海展与古董航海仪器第65章 来自龙虎山的线索第72章 天花与琴纳牛痘接种法第231章 进攻日本外岛的借口第148章 还有人敢欺负咱大孙?第141章 四海商会第220章 东察合台汗国的决定第50章 沐锦月的决定第216章 蓝玉的抉择第215章 焦煤炼钢法,工匠们的震惊!第145章 “上等人与狼”第14章 马皇后:把蓝玉和李景隆送下去第161章 朱允熥第97章 马戛尔尼进自来火鸟枪第11章 李奶奶的过期药第240章 云南边患第144章 蓝玉到来(感谢‘37天下无双’的上第191章 李景隆:我能成为大明战神?第86章 您说我应该回到大明吗?第98章 洪武二十年!第11章 李奶奶的过期药第253章 胡季犛身死第241章 教官到来第160章 被散养的藩王们第47章 亩产三千斤!朱元璋的震撼第66章 大孙还阳的可能性第35章 讲《明史》的姜老师第125章 大明版“杯酒释兵权”第242章 大明使团的遭遇第157章 新手引导任务:熟悉皇宫环境第199章 镇江龙王节,蒸汽船亮相第117章 抗倭援朝!日本人的狼子野心第111章 殿试上怒喷海禁政策的解缙第190章 离家出走的表哥李景隆第251章 兵临富良江第182章 火车实验,深深震撼的众人!第6章 朱雄英的猜想第219章 哈密城破,威震西域!第76章 跨海征日,可行否?第176章 圣孙驾到,统统闪开第151章 来自朱樉的怨恨第16章 敕封圣孙?吕氏的警觉第16章 敕封圣孙?吕氏的警觉第255章 午门献俘,乱臣贼子惧!第20章 爷爷你逗我呢?第88章 李景隆,咱还是低估你了!第55章 世界局势与蒙古人的威胁第196章 保险第193章 幼军之议第195章 匪礼失而求野兮第11章 李奶奶的过期药第175章 鬼市第210章 抗洪胜利,李文忠的欣赏第12章 大孙不会害你第31章 神器降临!第47章 亩产三千斤!朱元璋的震撼第80章 郭桓案爆发!第200章 蓝玉的小圈子第114章 “胜利号”风帆战列舰图纸第250章 鸡翎关破第167章 帝王之术第58章 清朝是怎么回事?第230章 大受震撼的日本南朝使团第153章 我在地府那些年第162章 第一个任务:整顿莫愁湖第19章 办公室中的线索第234章 皇室海上贸易第12章 大孙不会害你第252章 渡江!第64章 女真人覆灭!第75章 世界地势图!震撼无比的大明众人!第211章 在皇室成员中威望的树立第182章 火车实验,深深震撼的众人!第223章 令人惊讶的钢筋水泥城墙第171章 将信将疑的两位藩王第210章 抗洪胜利,李文忠的欣赏第115章 龙江造船厂大匠们的惊叹第201章 工业愿景第134章 朱雄英的伪装身份第130章 蓝玉案第71章 徐达病重,千钧一发!第220章 东察合台汗国的决定第100章 远洋舰队花费,朱元璋的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