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第二个预言,恐怖的天灾!

第186章 第二个预言,恐怖的天灾!

朱元璋赞许地点头道:“英儿,你做得很好,这市场如此繁荣,能给朝廷带来这么多税收,又处在朝廷的严格控制之下,可以说是两全其美,真是咱大明之福啊!”

朱雄英微微一笑,谦虚地回答道:“皇爷爷过誉了,我只是尽了一份微薄之力,这市场的繁荣,离不开朝廷的支持和商人们的投入。”

马车继续在莫愁湖市场狭窄却繁华的街道上缓缓穿行,外面的热闹与喧嚣根本挡也挡不住,而夏天的阳光透过车窗帘的缝隙,斑驳地洒在车厢内,也让人心中不免热切。

潭王朱梓感叹道:“这市场真是包罗万象,连我这常年幽居的人,都忍不住想要下车去逛逛了。”

鲁王朱檀也附和道:“是啊,这里的气氛真是让人流连忘返。”

听着两位叔叔的讨论,朱雄英则静静地坐在一旁,脸上带着淡淡的微笑,其实他看着这一切心中也充满了满足感与一丝自豪。

这个市场,是他一手策划和打造出来的,如今看到它如此繁荣,朱雄英的心中怎能不感到欣慰呢?

渐渐地,马车走到了市场边缘,出了这个牌坊就算是离开塌坊区域了,而在街角,这里也自发地聚集起了很多借着市场热度来做小买卖或者卖艺的人,有卖各种冷食的,也有杂耍的艺人,其中就有表演吞剑和胸口碎大石的。

活泛了许多的潭王和鲁王忍不住下车旁观,对于他们来说,今天不仅亲眼目睹了莫愁湖市场的繁华景象,还感受到了民间生活的烟火气,这些都是他们在深宫中看不到的,也是一次难忘的经历,尤其是对比他们上次来的时候这里那种破败的景象,更是令人印象深刻。

而对于朱雄英来说,他的第一个任务也算是圆满完成了,不仅仅办成了一件大事,给朝廷创造了相当可观的收入,还让朝野之间对他的能力有了深刻的印象,同时结识了一些官员、商人,为日后扩大自己的影响力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当然,最重要的是朱元璋的赞许。

朱元璋对于朱雄英这次办的事情,可以说是一万个满意,既把市场的利益从牙行手里夺了过来,缓解了朝廷各项开支造成的财政压力,又没有让局面失控造成民心动荡,商人们也有了一个必要的交易和转运场所。

可以说,朱雄英在不触碰“重农抑商”国策的基础上做到了最优解,而这种能力,正是朱元璋认为大明帝国的继承人所必须具备的。

而在这第一个任务里,朱雄英的优异表现,也让朱元璋坚定了加快培养他的念头,准备给予他更多的权力和自由度,让他早日成长起来,在朝野间树立属于他自己的威信.这样一来哪怕以后自己不在了,有什么事情他也能够面对了。

回到皇宫后,朱元璋单独叫上朱雄英跟他一起去干清宫。

在路上,朱元璋的脸上带着难以掩饰的赞许,他拍了拍朱雄英的肩膀道:“英儿,现在你所做的一切,真是让咱和你奶奶刮目相看,莫愁湖市场这件事情办的很漂亮,以小见大,咱听说朝野间都认为你有治国之才。”

朱雄英微微一笑,并没有表现出太过骄傲的神情,显然跟他舅姥爷蓝玉不一样,这要是蓝玉,恨不得尾巴翘到天上去了。

朱元璋的眼中闪过一丝欣赏,他知道大孙没有因为一点小成就而骄傲自满,这份谦逊和自知之明,正是他所看重的品质。 然而,随着身后跟随的宦官和宫女的距离开始变远,见四下无人,朱雄英的神情突然变得凝重起来,他深吸了一口气,缓缓说道:“皇爷爷,我有一件重要的事情要告诉您。”

朱元璋看到朱雄英如此严肃,也不由得正色道:“你说。”

朱雄英开口道:“今年七月,长江将会有大洪水,并且在入海口的地方,还会伴有海上吹来的强烈飓风。在江北的海门江南的白茅、宝山,以及江中的崇明等地江水都会冲破堤坝,给这些地方造成巨大的灾害,同时还会涌入苏州府的北部。”

朱雄英的语气十分肯定,仿佛他已经亲眼看到了那一幕,实际上,今年的降雨量确实已经对这场灾难有所预兆了,而能够记入史册的大事件,还是自然事件,肯定也不是会轻易改变的。

而这件事情的后果显然是非常严重的,因为一个最直观的后果就是——这将会直接影响到今年的秋粮收入。

江南是整个大明最重要的粮仓,没有之一,而位于长江入海口的苏州府,则是江南诸府里最繁华的一个府,如果苏州府遭灾,那么对于整个大明的秋粮收入,都会有关键性的影响,至于江北的海门和江中的崇明,反而只是人员和财产的损失,在粮食上的影响没那么大。

朱元璋听后,眉头紧锁。

朱元璋知道朱雄英不是一个会轻易开玩笑的人,更何况是在这样的事情上更不可能妄言,他沉思片刻,然后严肃地问道:“这件事情一定会发生吗?”

“九成九的可能。”朱雄英回答道,“损失不可避免,但如果朝廷能够提前做好准备,那么损失将会大大减少。”

朱元璋听后点了点头.这件事情不是小事,必须要认真对待。

如果朱雄英的预言成真,那么这将会是一场巨大的灾难,而加固沿江的堤坝,更是一件规模浩大的工程,因此他必须立刻召集朝臣,商讨应对之策。

看着朱元璋严肃的神情,朱雄英知道,他的预言已经引起了足够的重视,而如果能够及时应对,那么这场天灾给百姓能够造成的伤害,也肯定会极大地减轻。

朱元璋把身后的太监召了过来,命令他们现在就通知国公这个级别的勋贵,以及六部尚书和太子等人,前来奉天殿参加小规模的会议。

朱元璋想了想,说道:“先不回干清宫了,大孙你随我一起去奉天殿吧。”

朱雄英心中一动,虽然只是一句话,但这是一个很明显的信号,这意味着朱元璋第一次打算让他公开参与政务,虽然是基于他的预言,但这种政治信号所带来的影响力是相当惊人的,见到他露面的官员和勋贵们,会不自觉地联想到朱元璋此举的深意。

而这也就意味着,朱雄英经过了第一个任务后,能力和品行得到了朱元璋的认可,开始被带入大明帝国真正的决策层,参与到了影响帝国命运的事务之中。

第182章 火车实验,深深震撼的众人!第32章 爷爷你真是魂穿啊?!第97章 马戛尔尼进自来火鸟枪第154章 认亲只是个开始第263章 淡马锡第243章 朱元璋的决定第184章 袁珙的投名状第115章 龙江造船厂大匠们的惊叹第47章 亩产三千斤!朱元璋的震撼第184章 袁珙的投名状第88章 李景隆,咱还是低估你了!第248章 顿兵于雄关之下第5章 洪武宝钞的价值第14章 马皇后:把蓝玉和李景隆送下去第106章 蓝玉的感激第68章 朱棣献策,道衍密谋第45章 日防夜防,家贼难防第38章 人麻了,你管这叫寻常字画?第84章 朱雄英的长命锁第135章 靴尖上的大明第16章 敕封圣孙?吕氏的警觉第193章 幼军之议第150章 你招惹了不该惹的人第135章 靴尖上的大明第257章 “斡脱”第34章 神器试验成功,国公们的震惊!第229章 大明版的外籍军团第158章 嗑死胆大的,吓死胆小的第147章 等等,我啥时候去地府了!第144章 蓝玉到来(感谢‘37天下无双’的上第18章 签订合同,拿下土地!第53章 主仆矛盾第10章 重新燃起希望的朱元璋第100章 远洋舰队花费,朱元璋的烦恼第96章 关于张居正改革的笔记第167章 帝王之术第230章 大受震撼的日本南朝使团第54章 清朝灭亡明朝?朱元璋的惊骇!第193章 幼军之议第10章 重新燃起希望的朱元璋第173章 礼有嫡子而无嫡孙第55章 世界局势与蒙古人的威胁第155章 被皇帝认证的先知第263章 淡马锡第125章 大明版“杯酒释兵权”第262章 下一个时代的人才第249章 玉不琢,不成器第168章 第一个预言应验第227章 高丽使团第163章 先找个狗头军师吧!第8章 “打俺”的真正含义第119章 隆庆开关的巨大利益第241章 教官到来第222章 《西凉伎》第63章 如何让大明摆脱宿命?第189章 曹国公府第44章 朱元璋的两个困扰第205章 秦岭虫洞再次开启第225章 幼军初立(八千字大章)第36章 告白第189章 曹国公府第138章 观音奴:此人不是太子殿下吗?第92章 郭桓案后续,严刑之下为何无法除贪?第196章 保险第43章 “送点人下去”的可行性第243章 朱元璋的决定第22章 朱元璋:所有人都瞒着咱!第12章 大孙不会害你第97章 马戛尔尼进自来火鸟枪第231章 进攻日本外岛的借口第43章 “送点人下去”的可行性第119章 隆庆开关的巨大利益第49章 拍卖会预展第236章 仗剑去国第246章 联军内讧第71章 徐达病重,千钧一发!第130章 蓝玉案第82章 我真是古代穿越者第140章 杀身之祸第127章 佛朗机炮与红衣大炮,国公们的震惊第122章 秦岭中发生的咄咄怪事第7章 来自太子的质疑第232章 五京之议第216章 蓝玉的抉择第85章 穿越倒计时第54章 清朝灭亡明朝?朱元璋的惊骇!第5章 洪武宝钞的价值第32章 爷爷你真是魂穿啊?!第78章 下下签第70章 身上不属于现代的痕迹第47章 亩产三千斤!朱元璋的震撼第249章 玉不琢,不成器第181章 蒸汽时代第202章 朱雄英的反行业垄断调查第183章 长夜第86章 您说我应该回到大明吗?第141章 四海商会第45章 日防夜防,家贼难防第211章 在皇室成员中威望的树立第239章 李战神问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