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焦煤炼钢法,工匠们的震惊!

夏末的阳光透过云层,斑驳地洒在冶铁所外的空地上,朱雄英手持一块焦黑的煤炭,在众工匠和蒋𤩽等人疑惑的目光中,他解释道:“这是焦煤,也就是煤炭经过高温干馏后得到的产物,它的热值比普通的煤炭要高很多,如果用它来作为熔炉的燃料,我有信心可以提高炉温。”

工匠们面面相觑,圣孙说的话他们前半句没太听懂,但是后半句听懂了,不过他们从未听说过煤炭烧完后还有这种用途,更别提实际应用了。

但在场的每一个人都清楚,这位圣孙殿下是有些说法的,既然说了,那不妨信一信。

实际上,焦煤是煤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加热到一千度左右,经过干燥、热解、熔融、粘结、固化、收缩等阶段最终制成的,也就是所谓的高温炼焦不过这个过程不复杂,正常使用煤炭也有可能形成当然了,如果大量制取,肯定要通过炭化室,从常温到三百度是煤的干燥脱气,三百度到五百度是半焦形成,五百度到一千度就是焦煤形成了。

朱雄英知道,要想让这些工匠信服,光靠说是不够的,必须付诸实践,于是,他指示工匠们准备一个小型的炉子,打算亲自试验给他们看。

工匠们搬来一个貌似煮饭锅的小炉子,叫做“甑炉”,听工匠说是用来炼白口铁的,这种铁通常都是用来做器具的次要部位。

在工匠们的协助下,甑炉很快准备就绪,朱雄英亲自将焦煤放入炉中,点燃火焰,随着火焰的升腾,炉温迅速上升,比平时使用普通煤炭时更加炽热。

当然不是有人用手摸了,而是里面的铁矿石,明显融化的比平常炼白口铁还要快。

不过,这种小小实验虽然能够证明焦煤对于提高炉温有帮助,但可能是由于炉子太小且鼓风不足的原因,所以铁矿石只融化成了铁水,但并没有融化成钢水。

受到鼓舞的工匠们准备进一步实验,开始将大鉴炉熄火,然后等待冷却后,将里面的煤炭和铁矿石、铁水、炉渣都清理出来,重新用焦煤铺进去,然后开炉炼铁。

这个过程相当漫长,以至于都到了下午才开始。

阳光照射在树梢上,形成一道耀眼的光晕,躲在阴凉处等了好久的工匠们都围在了炼钢炉旁,他们的脸上虽然看不出什么,但双眼中却难掩期待,有不少人更是紧紧地抿着嘴唇显得很紧张。

随着炉温的逐渐升高,工匠们的脸上开始露出震惊的表情,从来都没有人想过,焦煤蕴含着的力量竟然会比煤炭强这么多,焦煤使得炼钢炉内的火焰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猛烈,炉火的颜色也变得更加深邃,仿佛蕴含着无穷的能量。

其实,这就是一层窗户纸的事情,就像是人类科技的很多进步,原理说穿了都很简单,可这么多年来,就是没人捅破这层窗户纸。

随着炉温的持续升高,工匠们的震惊也越发强烈,他们开始兴奋地交流着,仿佛发现了新大陆一般。

“天哪,这温度……”一位老工匠喃喃自语,他的眼睛紧紧盯着炉内翻滚的火焰,脸上写满了不可思议。

“俺从没见过这么高的温度!”另一位工匠也感叹道他的语气中充满了敬畏。

过了很久,炼钢炉的炉门被铁钳子拽着缓缓打开,一股热浪扑面而来,工匠们却不约而同地向前靠近,想要一睹即将出炉的钢水。

炉内的钢水开始缓缓流动,发出耀眼的光芒,工匠们可以清晰地看到钢水的每一个波纹,仿佛它们都在跳动着,就像是有生命一样。

“这焦煤太神了!”一位年轻的工匠激动地喊着。

工匠们的震惊不仅仅是因为焦煤带来的高温,更因为它所带来的可能性,他们都意识到有了这种燃烧能带来更高温度的能源,他们将能够直接获取钢水。

不要小看“直接获取钢水”这六个字的意义,对于重工业来说,这就是跨越式的进步,量产铁和量产钢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这意味着将为大明未来的冶铁业发展开辟新的道路,这是前所未有的。

朱雄英趁热打铁,继续说道:“如果能够大量使用焦煤来炼钢,那么钢材的质量和产量都将得到显著提升。”

工匠们纷纷点头称是,此时他们对朱雄英佩服得五体投地,虽然用焦煤代替煤炭只是一个很小的改动,但效果却是毋庸置疑的,他们这些人在冶铁所摸爬滚打了这么多年,也没有发现焦煤的功效,如今圣孙可谓是一语点醒梦中人。

而后,朱雄英又大概提了一下专门弄高温炼焦的炭化室的事情,就离开了冶铁所。 当夕阳的余晖洒满三大殿的重檐庑殿顶,朱雄英踏着长长的宫廊,稳步而回。

朱雄英步履虽稳,但心中却是波澜起伏,今天去冶铁所的行程让他对大明的建设有了更多的想法。

穿过层层宫门,他终于来到了奉天殿,朱元璋还在埋头批阅奏章,听到他的脚步声方才抬起头来。

朱雄英静静地等着,等着批完了奏章。

“皇爷爷,孙儿今日巡视了京城周边工部军器局的冶铁所,有些想法想与皇爷爷商议。”朱雄英躬身行礼后,开门见山地说。

朱元璋把手中的奏章整理好,示意他继续说。

当听到使用焦煤能够获得钢水的时候,朱元璋的眼眸中也闪过了一丝惊讶,朱元璋是带过兵打过仗的,大明可是百战艰辛才得以立国,因此朱元璋非常知兵更知道武器装备对于军队的重要性,而无论是什么武器装备,基础材料都是最重要的,钢不仅能够用来打造甲胄、制造刀枪,还能给火铳和火炮制造炮管,钢这个基础材料的获取进步了,几乎就代表着武器装备的全方位进步。

“除了可以扩大规模设立钢铁厂,孙儿今日看到京城周边地区,觉得还可以在那里建立水泥厂和沥青厂。”朱雄英的声音充满自信,“这样不仅可以为京城的建筑提供必要的材料,还能通过铺路来带动周边的经济发展。”

朱元璋微微皱眉,显然在认真思考这个提议:“这两个厂子,能有何用处?”

“皇爷爷,水泥和沥青都是铺路的好材料。”

朱雄英解释道:“水泥可以用来建造更加坚固的房屋和城墙、堤坝,而沥青则可以用来铺设更加平整的道路,方便百姓出行。”

水泥这个没什么好说的,技术含量其实很低,最难攻克的技术难点无非就是两个,第一个需要一千五百度以上高温,这个通过焦煤的制取能够一并解决,第二个则是原料,制作水泥的石灰石和黏土容易得到,但是与火山灰相似的辅料却没那么容易,现代工业体系下,可以用高炉生产的炉渣,这些都是工业副产品,废物利用,所以成本低、来源广泛,但是古代世界显然没有。

不过不要紧,虽然大明没有古罗马那种火山灰作为天然水泥的材料,理论上硬造水泥的话成本很高,但是却有时空虫洞来输入现代世界的技术,只要高炉弄出来,甚至不需要现代高炉,只要有近代钢铁工业的高炉,就足够用了,这样的话作为副产物,水泥的话,不仅造价低,而且可以说是要多少有多少。

沥青也同理,都是人类从很早时期就开始采用的了,只不过华夏因为地理条件和物产的原因,没有去点这些科技点,而是更钟爱夯土结构。

考古研究发现,早在公元前一千二百年,美索不达米亚地区的文明就已经开始应用天然沥青,在生产兵器和工具时用沥青作为装饰品,为雕刻物添加颜色,还用来给圣殿浴池和水箱做防水,而沥青是可以从松油和焦油中获取的,只要稍加研究就能搞出来,只不过一开始产量可能比较有限,毕竟大明在这方面的资源还是不算特别得天独厚。

但不管怎样,沥青费点劲,但水泥先搞起来肯定是没问题的。

而且,水泥后续还能弄出混凝土来。

当朱雄英解释完了水泥和沥青的获取原理以及作用以后,朱元璋也有些期待。

朱雄英顿了一顿继续说道:“而且,孙儿认为,这两个厂子的建立还可以吸引更多的工匠和工人前来,朝廷建立制度进行管理,也算是给工业开个好头。”

朱元璋听后,眼中闪过一丝赞许,他深知自家的大孙不仅有着出色的才智,还有着过人的远见,他点了点头道:“大孙,你的想法很好,咱会派人帮你详细规划,让户部给你拨钱,务必把这两个厂子建好。”

“另外,厂子建好以后,先弄一批出来,这样的话,也算是给大臣们打个样。”

朱雄英听后,心中一喜,再次躬身行礼:“是!”

“若是皇爷爷有兴趣,到时候用水泥铺一条路,再用石板路来对比;用钢筋和水泥建一截城墙,再用包砖夯土城墙来对比。”

第233章 风帆战列舰下水第253章 胡季犛身死第11章 李奶奶的过期药第109章 千里镜作用完美发挥第30章 朱棣的求证第191章 李景隆:我能成为大明战神?第208章 天降暴雨,第二个预言应验第122章 秦岭中发生的咄咄怪事第126章 阴阳炁海最后一次开启第266章 大航海第133章 穿越大明第229章 大明版的外籍军团第3章 爷爷你穿越到大明了?第243章 朱元璋的决定第64章 女真人覆灭!第22章 朱元璋:所有人都瞒着咱!第236章 仗剑去国第26章 道衍:若燕王不弃第251章 兵临富良江第238章 幼军演习第200章 蓝玉的小圈子第210章 抗洪胜利,李文忠的欣赏第68章 朱棣献策,道衍密谋第116章 火炮上舰?鸣梁海战是个啥?第256章 圣贤 盗贼 豪杰第146章 卧槽,舅姥爷!第125章 大明版“杯酒释兵权”第94章 朱标的推测:允炆就是“永乐帝”?第18章 签订合同,拿下土地!第191章 李景隆:我能成为大明战神?第7章 来自太子的质疑第208章 天降暴雨,第二个预言应验第29章 古董无线电台到手!第230章 大受震撼的日本南朝使团第230章 大受震撼的日本南朝使团第228章 外交方面的连锁反应第27章 王公们的质疑第219章 哈密城破,威震西域!第219章 哈密城破,威震西域!第67章 徐达背疽!第158章 嗑死胆大的,吓死胆小的第99章 派往日本锦衣卫的回信第43章 “送点人下去”的可行性第180章 工业农业商业三条腿走路第64章 女真人覆灭!第38章 人麻了,你管这叫寻常字画?第94章 朱标的推测:允炆就是“永乐帝”?第46章 朱允炆:这啥啊?揪一株!第8章 “打俺”的真正含义第77章 朱棣:永乐帝坏了海禁?我第一个不答第224章 来自郑梦周的求救信第168章 第一个预言应验第44章 朱元璋的两个困扰第153章 我在地府那些年第26章 道衍:若燕王不弃第238章 幼军演习第195章 匪礼失而求野兮第78章 下下签第14章 马皇后:把蓝玉和李景隆送下去第35章 讲《明史》的姜老师第69章 时空虫洞的秘密第197章 内帑的钱不能真躺着啊第207章 刘日新:有一处新的阴阳炁海第244章 马上启航第257章 “斡脱”第251章 兵临富良江第20章 爷爷你逗我呢?第163章 先找个狗头军师吧!第155章 被皇帝认证的先知第230章 大受震撼的日本南朝使团第219章 哈密城破,威震西域!第190章 离家出走的表哥李景隆第19章 办公室中的线索第59章 上架感言第119章 隆庆开关的巨大利益第26章 道衍:若燕王不弃第64章 女真人覆灭!第233章 风帆战列舰下水第162章 第一个任务:整顿莫愁湖第204章 行会登记的后续影响第125章 大明版“杯酒释兵权”第223章 令人惊讶的钢筋水泥城墙第247章 局势突变,大溃败第229章 大明版的外籍军团第68章 朱棣献策,道衍密谋第261章 第一条铁路建成第182章 火车实验,深深震撼的众人!第162章 第一个任务:整顿莫愁湖第220章 东察合台汗国的决定第151章 来自朱樉的怨恨第210章 抗洪胜利,李文忠的欣赏第18章 签订合同,拿下土地!第192章 父与子第112章 大明世界的改变第55章 世界局势与蒙古人的威胁第170章 真是个乌鸦嘴第94章 朱标的推测:允炆就是“永乐帝”?第95章 你刚才说话的语气,四叔不喜欢第139章 观音奴的心病第156章 先知的恐怖预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