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4章 予民以利

徐庶这才言语起来,水泥是需要大规模的动用人员去采取石灰的,还需要在工业园区加工,而现在的工业区还没有开始组建呢。

“子扬,工业区的修缮一切就交予你了!“刘莽指着刘晔说道,刘晔的才华不比徐庶低多少,只不过两人有所侧重的不同,刘晔更加侧重的是军策和机关术,而徐庶更擅长的就是军策和内政之上,所以徐庶统帅全局,而刘晔就负责工业区“子扬一切工业园区所需要的钱财你都可以找元直处取得!”寿春之中有着杨弘说出的,刘莽那便宜岳父袁术多年积攒所得,对于钱财之上倒也不是问题。

“刘晔领命!”刘晔上前对着刘莽抱拳领命。

“主公,城中百姓多达百万,虽然有粮草供应,但是长此以往不是事情!”徐庶说出了,现在寿春之中的一个大的问题,那些百姓的衣食住行差不多解决了,还有一个问题那就是这些百姓现在可没有什么事情做啊,现在又不是农忙之时,那些个田地开荒的时间早就过了,这些百姓要是一直无事可做,那可是会出事的,古代统治者那么高的赋税,除了为了能让自己有更多的粮草去争霸天下之外,还有一个就是让百姓陷入忙碌,这样才不会形成流民,人一旦太过于清闲了自然就会多想了,浑身的精力也得不到发泄,这样是会出乱子的,所以这几日城中打架斗殴的事件就出了十几起了。

“这些事情,我正要和元直还有诸位商量!”刘莽也是点了点头,现在的百姓虽然因为户籍制度有田地,但是却因为时节不对无法耕种,就和现代社会之中失业没有什么区别。这可是百万失业人群啊,除了那些当兵的,失业率基本上达到百分之九十,这要是不动荡才有鬼了。

“元直这百万百姓之中,有精壮七十万。”这七十万之中有着二十万的适龄女子,剩下的是五十万的处在十五到四十左右的精壮,乱世之中,能够跑到寿春的老弱病残还真的是少得多,毕竟有家有老弱是不会长途跋涉而来的,就算有可能也会死在半路之上。“抽调精壮三十万!我准备组建军队!”

刘莽的一句话让在场的众人全都大惊失色偷掉三十万精壮,这个扩军是真的恐怖了,别说三十万军队了现在整个寿春能够养活十万军队那就是真的到极限了,三十万军队,就算袁绍用了四洲之地河北富裕之地也差不多这个数字罢了,要知道扩军那可不单单军粮消耗。还有一点就是军械,三十万人的军械,这是要把扬州给掏空了也不可能啊,而且现在刘莽手中还在组建新的白马从义还有西凉铁骑义阳武卒都需要组建,这些兵马可都是需要盔甲还有武器的,现在的寿春都是在拿着庐江的府库在给这些兵马装扮,哪里还有多余的武器盔甲给其他军队了。还扩军三十万,这是要穷兵黩武嘛!就算是南阳张绣也不敢这么玩啊。

而且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百姓愿意加入军队嘛!自古以来就有好男不当兵,好铁不当钉的话说,你难道还能拿着刀剑逼迫着人家参军嘛!

“主公三思啊!此事万万不可,穷兵黩武自古以来就是取祸之道!”作为文官之首徐庶当场就要反对刘莽的建议,边上刘晔也是跪倒了下去“三十万军队,加上现在有的都快四十万了!哪里有多少人去训练兵马!

这打仗虽然人数是战优势,可是要是一帮没有兵甲的乌合之众又能有什么作用呢,平白的消耗粮草罢了!刘晔和徐庶怕刘莽是因为被刘备张绣三家联军攻打因为兵力少的缘故只能被动防御,这才一怒之下准备扩军。还一扩就是这么多,这完全就是被仇恨冲昏了头脑。

现场文士之中唯一一个不开口劝阻的也就是贾诩贾文和了,扩军三十万,他也是被吓了一跳,胡乱扩军那真的是取祸之道。黄巾军百万兵马呢!可是最后又能这么样呢,最后还不是张氏三兄弟全都死了,黄巾之乱也被平息了,留下的也就是曾经的一些黄巾小区帅罢了。贾诩不开口一是他看到刘莽根本不像是那种羞怒之人,他的神态看起来很是正常,不可能是一时兴起的,还有就是刘莽既然拿出来说了自然就是想集思广益了,贾诩很是淡然的看着事态的发展,他也在看这个新主公到底是打得什么主意。

刘莽听着刘晔徐庶等人的劝阻摇了摇头,被刘备和张绣气昏头,怎么可能,诚然刘莽也是因为扬州兵力过少而曾懊悔过,但是这场战斗毕竟是刘莽赢了,刘备刘大耳丢了白耳重甲,死了大将陈到,张绣更是以身殉道了,到底是谁更羞怒还未曾可知呢“难道子扬所言,我不组建这只军队,那么我就不需要花费钱粮了嘛!”刘莽直接反问道,这句话让徐庶和刘晔都愣了一下。

他们一听到刘莽要扩军三十万,第一个反应就是反对,但是他们还真的下意识的忘记了,就算不扩军,这三十万人也得寿春养着,甚至比之三十万更多,有一百一十二万人口,这些可都在吃的刘莽的军粮啊。

“少主公!”又一战将站了出来,此人叫着刘莽少主公,在场之中也只有张辽一人了,张辽毕竟是吕布的臣子,而刘莽只不过是吕布的女婿罢了,虽然他还是听从刘莽的命令的,但是称呼却没有改变。

“少主公!这三十万大军的军械武器从何而来!”既然要扩军自然就需要军械武器吧,总不能让这些兵马空手上战场吧。

这些兵马还真的不需要军械武器!“武器军械,这城外随处可取!”刘莽很是随意的回答张辽的问题,张辽有点不明白,刘莽治好点出来“这三十万兵马无需军械武器,給予他们树皮为甲。木棍为武器即可!”

“这样的军队如何上得战场!”张辽眉头一皱就要出言反对,他张辽论位置的话在吕布军之中比之刘莽还要高上一筹,所以他也不在意得罪不得罪刘莽当场就说了出来,如果刘莽听还好,如果不听最好是闹矛盾可以一纸书信把他张辽调回庐江去。他待在这寿春还要训练西凉铁骑他是一日都不舒服。“少主公,可莫要学那赵氏括儿!”张辽说话已经不是用不客气来说了,完全就是在挑衅了。

什么叫做赵氏括儿,直接一点不就是赵括嘛!不就是在指着刘莽的鼻子在骂刘莽实在纸上谈兵嘛!

“大胆!敢这么对主公说话,什么东西”边上的徐盛黄叙就要忍不住了,可是却被各自的主将成雨还有副将王威以及赵云拦住了。

赵云虽然也对张辽很是不满。但是他却知道大体,在议事正殿之中可不能动粗。而成雨和张辽本就认识,王威呢更是一个老好人不管是谁对谁错,一旦出手了那么就难办了。

麾下武将的状态让刘莽有点无奈,原先只有刘莽一派,那还好。大家都是一个主公倒也能够相互照应,而现在好了多出了两派,一派是新加入的西凉铁骑,也就是葛军和张虎两人,此两人虽然新加入,但是却不言语因为他们是降将,没有什么鸽子说话的。剩下的就是张辽了,张辽是吕布军的老人,就算刘莽也得给他面子,他想着的是回到吕布的麾下去统帅他的并州狼骑而不是待在这扬州之中。

“都别吵!”刘莽按了按手镇下这一帮武夫之间的拉拉扯扯“文远将军,你说得没错,这样的兵马是难以上得战场的,但是现在本王要的这些兵马本就不是直接上战场的!”张辽发脾气刘莽知道。

毕竟自己的部曲并州狼骑半数而亡了,哥哥张泛战死了,现在更是要他留在扬州离开并州狼骑,还在几乎就等同于傻熊仇人的西凉铁骑之中作为主将自然这个心情不会好了刘莽让着他但是不代表着可以让张辽蹬鼻子上脸在正殿之中对着自己这么说话。

所以刘莽言语之中称呼自己为本王了。这就是一种疏远,也是一种警告那就是你张辽再怎么是吕布的首席大将,那你也不过是一恶搞家臣罢了,而他却是吕布的女婿更是有着蜀王的称号,你一个臣子难道还能对着自己的主子大呼大叫嘛!

张辽不说话了。他也知道尊卑,而且张辽此人也算得上是一个忠义之人,他对吕布尊敬自然也会对刘莽有着一丝的敬意,之前是心情郁结,现在好得多了。

“这三十万大军!并不是用来上战场的!这些兵马是用来作为工程兵,作为预备役使用!战时为兵,补充一线部队的损耗,非战时他们除了日常训练之外还有就是需要修筑各项水利,铸城,甚至维护整个扬州的治安!“刘莽对着下面的一众文武说道。

“这三十万只不过我一个估计数字,只要是适龄男子都需要进入预备役,择优而录三十万!多出的作为三线部曲!”刘莽不可能直接扩建几十万大军的,这几十万一旦出来除了能拖后腿之外没有任何的作用,而且现在整个扬州百废待兴正需要人手呢,刘莽又怎么可能穷兵黩武呢。

只不过现在刘莽为了寿春的安稳就必须得把这些组织起来,用着他们来重新构建整个扬州体系。

如果是预备役,还是工程兵也就相当于是屯田兵,所以这些扬州文武这才稍微安定了下来,这个时候贾诩终于开口了“主公,主公屯田是好,预备役更是可以保证我大军的兵员源源不断!“刘莽的屯田之策不单单可以让百姓有事可做而且可以统筹规划,还有一个好的地方那就是补充兵员迅速,有些部曲被打残了,补充的兵马都是些农民子弟,他们一辈子都是在田地里面干活的,让他们拿起刀剑玩命,那可要训练好久的,而这种预备役就不同了,他们虽然也属于新兵,但是好歹经受过训练这样一来,被打残的一线部队恢复战力的时间也会加快。

“可是主公!“贾诩抓住了刘莽计划之中一个缺点那就是”主公屯兵之策也需要有兵可屯,可要是这些个百姓不愿意把自家子嗣教出进入预备役呢!“好男不当兵好铁不打钉,这已经成为定律了,在古代那些进入部队的只有两种人。第一种本身就是军旅世家的,这种人想要取得功名利禄只能在军队之中,还有一种就是过不下去的百姓!这些百姓因为在家中无法生活了,家中的存粮不够了,熟话说般大小子吃死老子。就是说得人在青少年之时饭量的增大,这样的人因为吃不饱,也没办法吃饱,为了活命只有进入军队之中,军队虽然会死人,但是好歹也能吃得饱不是嘛!

而现在城中百姓有着刘莽供应的粮草。再加上刘莽的户籍制度,每一个人都有田地,只要熬过这次自然就能丰衣足食,谁还会傻傻的把自家的孩子送到军队之中,打仗那可是会死人的。

刘莽眉头一皱,这还真的是一个问题:“现在寿春粮草统一规划。如若有人拒绝从军,就无需发放他的口粮!“刘莽对着麾下文武说道,他可不想养白吃白喝之人,如果有人不从军那就准备饿死吧。

“主公不可!“刘莽话一落口,徐庶也站了出来,反对了,断掉那些百姓的口粮。亏刘莽想得出来,本来他们来到寿春为的是什么,为的就是不就是那些寿春的土地嘛!也是为了更多一个活路,之前徐庶因为赵云私自做主,减少了口粮发放差一点把寿春搞成哗变。刘莽要是再来这么一出,当兵打仗是死,得不到粮食也是死,这些百姓一旦民变了,那么边上的刘备孙策可能会笑死的!因为他们攻打扬州,他们放任百姓不就是为了让这些百姓哗变嘛!更何况这百万百姓之中可是有着二十几万的山越人。这些山越人本来对于加入军队就很是反感,他们认为这是汉人故意想要让他们送死,这些山越可是孙策的一个大难题,要是能够让山越加入军队恐怕孙策早就做了也不至于到现在。

“那难道就不作为了嘛!“刘莽有点怒了,白白养着百万百姓这可不是刘莽的风格。而且刘莽的预备役制度这是想要为之后争霸天下做好准备的,他占据的地盘小,只有扬州一地,而在北方老曹都快要统一河北了,南方长江之上江东和荆州也是比他刘莽军要富裕得多,底蕴也要强大得多。他又没有长江天险来阻拦敌人。整个扬州可谓是一马平川,和徐州兖州搭界一旦曹操空出手来,第一个倒霉的就是他刘莽。

刘莽的扬州在各个方面都要比之这些个老诸侯们都要差得多,但是刘莽的扬州有着一个这些诸侯们都没有的东西,那就是士族少!没有盘根错节的关系,整个扬州寿春也就是百万百姓罢了!原先寿春的士族世家要么就搬迁到了江东,要么就是被人消灭掉了,所以寿春是一块无主之地,干净无比,就连庐江郡有士族但是像周家那种大族都被刘莽一把屠刀屠宰完毕了,可以说现在的扬州可以算得上是任凭刘莽施为的。

本来他以为没有这些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他能够政策更加的通达,但是谁知道还有百姓这道门槛在。

下面的文武全都不说话了,这民义这个东西说他大吧,能有三年清知府十年雪花银嘛!自古以来就是官本位,哪里会在乎什么民义,说民义小吧,一旦搞大了,比如刘莽现在一旦真的用断绝口粮去威胁,可能导致的结局就是官逼民反,整个寿春扬州都陷入动荡之中,那么刘莽所用的征召之策,还有扬州之策可就都完了,甚至可能还要搭上自己麾下精锐。让刘备前来摘桃子,别看刘备现在怂了,被吕布军痛扁了一遍但是刘莽相信一旦扬州暴乱了,刘备绝对会从新挥军东来的。

“元直子扬,难道就没有办法了嘛!”徐庶和刘晔也是陷入了沉思之中,征兵这个事情还真的难办,要是用强的,可能百姓就会哗变,就算不哗变这种不情不愿的士卒你敢用吗!别最后上了战场捅了你的刀子就不错了,不用强,百姓有田有粮食供应为何要和你打仗玩命啊,所以说自古以来汉人就是温顺的一个民族,只要不到绝路之上绝对不会起来反抗的,他们更加去会适应坏境而不是去改变坏境,这才是为何汉族能够一次次的被外族入侵但是却能坚挺下去的原因。

徐庶和刘晔都陷入了沉思这后面的人更加没有好的计策,只有贾诩一人在那泰然自若。小眼睛都眯起来了,像是在假寐一般。

“贾诩!”刘莽还是把这个老狐狸给忘记了啊!这个老狐狸这么多年来,当过的官职也不少了,对于百姓定然办法要比徐庶和刘晔这两个年轻人要有经验得多吧。

“文和先生军政议事,可是先生却已经闭目养神了,先生定然已经成竹在胸了,不知道有什么好的办法教我呢!”刘莽眼光烁烁的看着贾诩,要知道这个问题还是贾诩提出来的,也是贾诩一眼就看出了这征兵最困难的不是兵粮也不是军械而是这个民心,大家都不愿意参军你能这么办。如果贾诩有办法那么刘莽就自然可以实行屯田之策了,如果没有,这个贾诩军策之时闭目养神视为藐视主上啊,刘莽定然要收拾这个老狐狸一番,军政议事还能闭目养神这是在嘲笑这次军策嘛!刘莽不爽了,自然也不会让老狐狸舒爽的。

“额!”贾诩完全属于躺着都中枪的人物,他本不想插入这次的军政的,毕竟他是刚刚加入刘莽军的,军政之上不管对错,那可都是会得罪人的。如果说对了,那么难免给人一种抢风头的感觉,特别是徐庶和刘晔等人在的时候,你说这两位都没有想出来,你贾诩说出来的,那算是什么事情?算挑衅嘛!你贾诩的能力比我们强?如果说错了又不免被人嘲笑能力不行,他贾诩在得到了生命保障了自然就需要得到荣华富贵了。你说这第一次的军策反正对错都是得罪人的,那还不如一言不发呢。

可是贾诩像逃避过去,刘莽却不放过他啊!贾诩心中苦笑得摇了摇头,他也只能站出来了,再不回答以他的这个新主公的性格还真的能惩罚自己一番,这个主公可是从来都是不按常理出牌的。

被逼迫无奈,贾诩就只能站出来了,果然贾诩没有让刘莽失望“主公,主公屯兵之策可行,但是迫民却不可取!“

听了贾诩的第一句话刘莽白了白眼睛,在场的有是不是傻子会不知道嘛!这不是纯属废话嘛!

“迫民可逼民反,那我军何必要去逼迫百姓造反呢!“贾诩又说了一句废话,要是不去逼迫百姓,百姓会心甘情愿的把自家的儿子丈夫送去参军嘛!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此言出自老子第七十一章,是说百姓们都不怕死,干嘛要用死去逼迫百姓呢!刘莽逼迫百姓直接就是把百姓朝着死路上逼迫,百姓为了活命自然会起来反抗反正都是一死不是嘛。

贾诩这几句话是想如何,在数落刘莽的过错嘛!是想嘲讽刘莽一番?如果是那样的话贾诩的目的达到了,就在刘莽有些恼怒的时候贾诩接着又说道“可是太史公也曾经说过,太史公说过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天下熙熙皆为利来!不管是百姓还是士族活在乱世无非争利罢了,主公想要让百姓踊跃参军只需要給予百姓利即可!”

第256章 官渡水战(1)第828章 两害第623章 新野之乱(2)第639章 诀别酒第939章 倒霉的张鲁军第428章 狗熊两只第948章 冲疑第808章 南越国第646章 累了第300章 反间计第66章 我要习武第260章 粮食计划第923章 益州变局第904章 识人不明第65章 徐州易主第277章 交叉火力第889章 背叛?第112章 哭穷第136章 同生共死第600章 吐血第127章 黑棋军第485章 入府第689章 高德将军第946章 援军到来(3)第123章 礼物(3)第441章 路途中第104章 守株待兔第622章 新野之乱(1)第460章 大手笔第845章 法正第743章 东方明第771章 喜当爹的刘表(4)第300章 反间计第200章 追(1)第九百一十一 刘备使者第406章 援军到来第19章 父亲第258章 英雄殿第702章 买卖(2)第790章 相亲第23章 玩笑开大了第27章 夕阳下的情谊第210章 升府议事(1)第283章 无题第873章 送人第390章 唐云之死第759章 要杀人了第677章 杀第91章 免费的午餐第578章 年轻人第662章 回家第432章 商贾第274章 送礼第682章 酷刑第329章 伏击之前的准备第730章 父亲第210章 升府议事(1)第457章 蒯家娶妾(3)第695章 消失的孙权(2)第740章 海战(2)第465章 一人第761章 辽东铁骑第10章 死第473章 糜竺第491章 无题(4)第700章 不靠谱的主公第92章 要战便战第104章 守株待兔第734章 辽东事变第109章 杀了他第562章 援军第459章 蒯府第842章 行动第364章 城门闭心伤第350章 一虎归山,两虎相斗(1)第637章 刘表或荆州第262章 大圣人(1)第773章 凶手第615章 **节你懂的!第636章 火炮(2)第397章 兄之殇第784章 老兵第639章 诀别酒第717章 无耻第748章 登陆(2)第533章 战争机器第262章 大圣人(1)第544章 水了第756章 都尉张磊第336章 战马战马!第14章 大忽悠第836章 黄射之死(3)第611章 被逼反的吴家第922章 益州变局第430章 蛮族公主第421章 厮杀第527章 邓艾第260章 粮食计划第82章 唇枪舌剑第683章 周瑜归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