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二章 密报

对于刚刚让军队中的大部分士卒返乡务农,修养生息的大汉来说,短时间内召集起三十多万人马远征马邑确实是一件很艰难的事情。

刘邦现年已经五十七岁了,在这个年代已经算是高龄老人了。不过刘邦却没有一点儿老态,他坚持自己骑马行军,完全没有显示出一点儿疲惫。

提起秦始皇给人的感觉已经逝去多年,实际上秦始皇只比刘邦大了三岁,如果身体健康的话,真不知天下现在是什么情景,如此便可看出寿元的重要性。现在的刘邦的理想就是要多活几年,把对大汉有威胁的势力全都铲除,将天下安安稳稳的交到自己儿子手中,让天下从今之后成为刘姓一家之天下。

“报告陛下,韩王信又派人送书信来了。”刘邦带兵去解马邑之围,行至半路,他边行军边思考着自己这一生的是是非非。此时前方传回来了韩王信的求救信。

“真是不让人省心啊。”刘邦拿着信纸心里满是烦恼。先前韩王信一副意气风发的样子非要将都城迁到马邑,大有要成为大汉边地屏障的样子,谁想匈奴人真打来了还要刘邦亲自出兵来救。

赵王张敖命人制造出来的纸张以其便捷性成为了大汉朝廷通信的专用工具。正是这种信纸的普及使得现在信的内容可以写的更多,正是这写满字迹的纸,让刘邦不痛快。韩王信在信中向刘邦百般哀求,让刘邦快点儿发兵去救他。从字里行间刘邦都感觉到了韩王信那股子惊惶失措的劲头,这真不是一方诸侯面对强敌时应有的表现。

“命令全军扎营修整,把户牖侯陈平请来。”刘邦此次亲征汉丞相萧和总领后方一切事务,轻易不能离开,留侯张良身体状况不好,无法适应征战生活,带来的重要谋臣就是陈平了。

连续急行军的士卒接到刘邦的命令松了一口气,迅速的为刘邦支起了帐篷。

刘邦刚在帐篷中坐定陈平就赶了过来。

“你看看吧。”刘邦将韩王信的书信交给了陈平。

“韩王信是我们此战胜负的关键,如果韩王信能够坚持到大军赶到,两军呼应会增加许多取胜的机会。只是韩王信现在的状况并不十分好。”陈平担忧的说道。

“此话怎讲?”刘邦对这事最为敏感。

“从韩王信的求救信中可以看出韩王信现在已经乱了方寸,没有了与匈奴人一战的勇气。而且韩王信还多次派使臣到匈奴营中与匈奴单于商谈讲和之事。”整个汉国的情报机构都在陈平掌控之下,他能得到别人不掌握的情报。

“真有此事?”刘邦的心悬了起来。

“我也是刚接到密报,匈奴人将马邑城围了个严实,一开始里边的消息传不出来,后来赵王张敖赶到,不断的袭扰,使得匈奴人不得不收缩兵力,这才使匈奴各营之间有了缝隙,我在马邑城内安排的密探派人送来了书信。”刘邦对异姓诸侯王很不放心,所以让陈平在诸侯王身边安排人监视。

“赵王张敖还是不错的。韩王信空有其表,好大喜功,平日里说大话,到了紧要关头根本就顶不住,以后不能重用了。”刘邦有点儿后悔没听张敖的话,如果韩王信的都城仍在晋阳也就不会出这么多事了。

“可现在怎么办?”以后的事情可以延后再说,现在得想办法让韩王信坚持住。

“这样吧,我下一道旨意将韩王信痛斥一番,让他做好坚守马邑的准备,否则拿他问罪。”刘邦略一思索有了办法。

“这样行吗?”陈平有点儿不放心。

“没问题,别看韩王信长得高大威猛、一表人才,其实是个胆小懦弱之人,他不敢忤逆我的旨意的。”刘邦觉得他已经把韩王信看的十分透彻了。

“是,我马上去办。”陈平立即草拟了旨意,询问韩王信派使臣到匈奴营中是怎么回事?然后命令韩王信必须坚守马邑等待大军的到达,并告诉韩王信刘邦亲率的援军马上就要到了。

刘邦看了一下十分满意,亲手将旨意抄了一遍。“张敖进献的纸是好东西,但也没有必要弄封信写这么多字,抄满一张纸很吃力的。”刘邦写完甩着手说道。

“下次我定将内容写的精炼一些。”陈平收起刘邦写好的旨意,命人快速给韩王信送去。对于刘邦的话他并没有太在意,刘邦对于读书写字很不感兴趣,连带着对读书人也不尊敬。

“赵王张敖那边情况怎样?”刘邦纵览全局发现张敖也是这场战事的关键因素。

“赵王已经向这边发来了战报,他亲率五万赵军与匈奴人数次交战,已经歼灭匈奴骑兵八千有余,怎奈匈奴人数量太多,无法解开马邑之围。赵王还提醒我军,这次匈奴人是有备而来,我们一定不要孤军冒进。”张敖听说刘邦御驾亲征后马上派人与汉军主力取得了联系。

“歼灭匈奴骑兵八千余人,没听说发生什么大的战役,他在吹牛吧?”刘邦气的胡子直翘,手下的两个参战的诸侯王,一个胆小,一个吹牛,这可不是什么好兆头。

“赵王在这方面没有说大话,赵王在带兵到达马邑附近后发现敌势强大,所以没有正面发动进攻,而是采取了袭扰战术,不停的找匈奴人的薄弱环节下手,每战都吃掉匈奴人一小部分的兵力,连续不断作战,数量积累起来就很可观了。对于每次战斗赵王都写明了详细的经过和战果,期间并无夸大的成分。现在匈奴人对赵王很是重视,派出大量骑兵围剿赵军,想要找机会一口吃掉,赵王那面压力也很大。”陈平觉得这赵王是皇帝的女婿,还是先替张敖说些好话比较好。

“噢,这小子倒没辜负我给他的信任,传信给他作好准备,与我配合解这马邑之围。”刘邦听了张敖的情况,信心变得充足了很多。

刘邦一向认为诸侯王中张敖是能力最低的一个,毕竟张敖已经是诸侯王二代了,与那些靠实力真刀真枪的立下功勋的前辈不同,张敖的王位是他爹张耳挣来的。现在张敖在对匈奴人作战时尽心尽力,还取得不错的战果,刘邦觉得把女儿嫁给张敖是个不错的选择。

马邑城中韩王信接到刘邦的旨意,双手颤抖脸色苍白,正像刘邦认为的那样,韩王信是个胆小的人,他被刘邦给吓住了。

第三百三十一章 天降神火第四百一十二章 以猪为主题第六十五章 王见王第一百五十八章 好消息第一百零八章 母鸭和公鸭的配合第二百八十四章 把你变成猪第一百六十五章 王的女人第七十六章 大王出游第四十二章 搬砖第一百八十一章 罐头第三百七十二章 邯郸时报第二百零三章 疯狂的女人第一百四十八章 出征第四百零八章 生不出儿子是优势第四百三十四章 脸上笑嘻嘻第五十八章 齐王刘肥第一百一十五章 没钱万万难第四百二十二章 出其不意第九十一章 赠书第三百七十五章 大汉发展的方向第三百八十五章 追梦的亭长第三百二十七章 环境破坏的先行者第二百六十六章 预则立不预则废第三百三十七章 奉命来杀你第二百八十章 科学院第二百四十章 深挖洞广积粮第四百三十章 开发房地产第一百二十五章 秘密武器第三百八十章 快乐的感觉第二百三十章 神射手第三晨四十五章 事物的两面性第四百四十一章 独立王国第三百一十章 攻心为上第六十三章 钢铁武器第一百八十四章 大汉的明星第二百二十九章 反复撕咬第一百六十七章 便宜小舅子第一百一十九章 百倍奉还第一百五十一章 御驾亲征第一百二十二章 不专业第一百七十一章 商品交换第二百七十九章 科举制度第十九章 投喂公主第四百四十章 不跑了第三百七十四章 远洋公司第三百八十二章 温泉里的享受第四百三十六章 损失惨重的进攻第一百零四章 君臣争封第二百四十二章 视察第一百三十九章 御用园林第二百九十三章 打天下与坐天下第二百二十章 无礼第二百三十九章 下一代第六十八章 不整容的韩国第一百九十七章 拉你陪葬第三百九十九章 好人难当第四百一十一章 干妈来了第二百六十六章 预则立不预则废第一百八十章 思女心切第一百七十九章 女人的眼泪第一百八十章 思女心切第三百五十九章 齐王不高兴第三百八十四章 大王的吹灰法第二百零七章 大自然的赠予第三百五十三章 皇帝难当第二百零六章 舍不得衣服第一百五十七章 战力计算第二百五十章 难题第三百三十五章 白马之盟第二百八十四章 把你变成猪第二百七十章 抢劫犯被抢第十一章 仗势欺人第三百三十六章 危险的任务第一百六十九章 公主和亲第二百七十三章 期期不奉诏第一百二十六章 众人需要的大王第三百六十五章 伟大奇迹第二百一十六章 没的选择第四百四十二章 薄利多销第一百三十二章 你过来第四十二章 搬砖第二百六十七章 战争与贸易第一百七十三章 占便宜第二百四十六章 称王第三百八十九章 皇帝与太后的日常第一百九十七章 拉你陪葬第四百章 登岛作战第二百九十四章 兄弟与君臣第二百八十二章 我要买你的想法第四百零八章 生不出儿子是优势第四十三章 图书馆的构想第一百七十章 以斗争求和平第二百六十章 大王不好了第三百零八章 老男人的愤怒第二百五十九章 低情商第六十五章 王见王第二百七十七章 爱说笑的大王第三百三十六章 危险的任务第一百四十四章 绝境第三百五十八章 钢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