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八章 重回马邑

刘邦刚刚回到长安他的二哥刘仲就跟着回来了,而且还带来一个惊人的消息:“代地丢了。”

刘邦差一点儿被刘仲气的背过气去。他刚封刘仲为代王,前脚离开代地就丢了。

刘邦对自家兄弟还是很信任的,他的大哥刘伯早死,刘邦还追尊为武哀侯,二哥刘仲更是直接封了代王,刘邦的弟弟刘交在也封了楚王,在刘邦的内心深处还是觉得只有刘家的人才值得信任。

但同样是一母所生能力却完全不同。当然按刘邦自己的说法他是龙种,其他兄弟只能怨刘老太公了。

刘仲的性格为人与刘邦大为不同,就是一个老实巴交的农民,连刘邦造反他都没参与。刘邦当了皇帝,弄的一家子鸡犬升天,刘仲成为了代王却变得无所适从。

刘邦询问了一下代地丢失的经过,心中的怒气更大了。

却原来冒顿单于从白登山撤军也不全是受了大阏氏的劝解,他发现约好共围刘邦的王黄赵利没有到,而且大汉的援军已经在平城集结,再打下去匈奴人也没什么收获,所以才带兵退走。对此冒顿单于还有些不甘心,所以顺便着到代地界转了一圈,想看一看有什么好抢的没有。

冒顿单于一到代地把代王刘仲可吓坏了,他哪见过这种真刀真枪的阵营,心里只剩下一个想法,赶紧逃的离匈奴人远远的,这一逃就逃到了长安刘邦的身边,既没有跟辅佐他的陈豨打招呼,更没有向离他不远手握重兵的樊哙求救。

作为一方诸侯守土有责,见到敌人连抵抗都没有就逃跑了,这罪责实在是不小,可谁让刘仲是刘邦的哥哥呢。

刘邦气的浑身颤抖,还是没忍心重罚自己的哥哥,而是将刘仲贬为了何阳侯,到一边混吃等死好了。

刘仲处理完了,代地的危局还要破解,刘邦急忙下旨让樊哙和陈豨配合收复代地。因为代地是通往各处的咽喉,代地一旦失守,大汉广阔地区都会受到威胁。

还好没过多久就有好消息传来,匈奴人似乎对占地盘不感兴趣,在代地抢劫一番后撤走了。陈豨在樊哙的帮助下收复了代地。刘邦命令陈豨暂时代管代地。

“陛下赵王张敖有奏折送到。”内侍看刘邦的脸色好了一点儿,上前小声的汇报。

“张敖比我那不成气的哥哥可要强多了。”刘邦已经将张敖放在了可以利用的人员之列了。

刘邦展开张敖的书信观瞧,要看一下张敖又要干什么?

看完张敖的信刘邦陷入了沉思。

张敖在信中讲韩王信被击败,大汉国在马邑一代防守空虚,听说匈奴人又进攻了代地,匈奴人始终对大汉是一个巨大的威胁,所以应当加强马邑及代地一线的防守力量。而且更令张敖气愤的是韩国将领王黄拥立的赵国王室后裔赵利为赵王,上次被张敖打跑了,现在又死灰复燃,仍然在韩国一代以赵王的名义活动,现在世上竟然有了两个赵王,所以张敖请求带兵为汉国驻守马邑,并且剿灭赵利。

“把陈平叫来了吗?”这种琢磨人的事还得让陈平来。让张敖这样的异姓诸侯王拥兵强大是不符合刘邦一贯做法的,但马邑确实需要人来防守。

陈平来到后仔细的看了张敖送来的书信,跪坐于前向刘邦说道:“命令赵王派军守卫马邑也许是个好办法。匈奴人虽然离去了,对边境的骚扰是不会断绝的,驻守的赵军要经常同匈奴人作战,正好可以消耗赵国的军力与财力,另外让张敖以赵国的名义处理与匈奴的纠纷,陛下多了一层转换的余地。”

“张敖不会象韩王信一样投靠匈奴人吧?”刘邦已经被韩王信的事吓怕了。

“那倒不会,毕竟张敖的根基在赵国,投靠了匈奴人对他没有任何好处,而且不知什么原因张敖似乎很恨匈奴人,当初为了一个百姓就敢杀匈奴的使臣,在与匈奴人作战时也是一副拼命的架式,马邑一战张敖带兵杀死匈奴人要有两万多人了,匈奴人也不会接受他的投降的。”陈平从张敖的身上可以感觉到对匈奴人深深的恨意。

“那好,就命张敖派军驻守马邑,并围剿叛将王黄、赵利。”听了陈平的话刘邦这才下了决心。张敖娶了公主,而且一贯表现不错,应该值得信任。刘邦自我安慰着。

事不宜迟刘邦当即写下圣旨派使臣快速的赶到赵国。

张敖接到圣旨不得不结束了老婆孩子热炕头的日子。这也是张敖自找的,如果不主动请求,驻守马邑这种事也落不到赵国身上。

这也算穿越者的悲哀吧,每一个穿越者总是努力想要将世界做一些改变,让华夏人摆脱曾经遭受的屈辱。张敖知道刘邦以后很长的时期大汉对匈奴的政策都是错的,匈奴人对大汉的骚扰就没有停止过,其结果是使匈奴人变得更加强大,后来汉武帝耗尽了文帝和景帝两朝积累的财富才将匈奴人再次驱逐。汉武扬威草原是建立在大汉百姓几十年苦日子的基础上。张敖想做的是早点儿下手,慢慢削弱匈奴人,让大汉百姓少受一些苦,更要免去送汉家公主去和亲的屈辱。

张敖亲自带领赵军再临马邑,战事刚刚结束,马邑城已经变得破破烂烂,城中的百姓逃走的也都迁到了长城之内。

“命人修补城墙,对城内人口登记造册。帮助百姓修缮房屋。”张敖要做的是令马邑城快速恢复生气。

马邑城作为抵近匈奴人的最前沿,加强城中人员的控制是必须的,张敖依照秦朝的作法要将所有的人都登记在案,在城内行走必须持有验、传。

“大王,我们在马邑的监牢中发现了原先韩国的太尉乐桐。”赵离在登记人口的过程中有了一个新的发现。

“快将乐将军请来。”却原来乐桐因为反对韩王信投降被关进了监狱,韩王信投降后还没来得及处置乐桐就带兵出发,被张敖给打败了,匈奴人在马邑来了又走,关在监狱中的乐桐反倒没人管了,如果不是张敖登记人口,乐桐不知要被关到什么时候。

“赵王会放弃马邑吗?”乐桐见到张敖没有客套反而问出了他最关心的事,以前张敖就反对韩王信迁都马邑,又发生了韩王信被围投降的事,那再守马邑还有意义吗?乐桐不知张敖会做出怎样的选择。

第一百一十四章 破壳第五十章 斩首行动第二百八十九章 指条明路第八十五章 男女都要第二百六十三章 存亡两妇人第三百零六章 又病了一个第四百二十八章 利益分配第二百五十六章 简单防箭法第一百二十三章 追踪第四百三十九章 匈奴中的聪明人第一百六十九章 公主和亲第三百五十三章 皇帝难当第一百五十三章 韩王信的背叛第十章 共享天下第一百三十四章 血口喷人第四百一十六章 正面对抗第二百七十二章 能干的女人第二百零八章 七仙女第一百二十七章 看风景第四百一十七章 不想丢了性命第七十章 水浇不灭的火第三百七十一章 寻仙第四百二十三章 逃跑的路上第五十章 斩首行动第七十二章 一道将要关闭的门第十九章 投喂公主第一百七十六章 人生的选择第二百三十五章 借兵第三百一十八章 再立新功第四百一十一章 干妈来了第二百八十八章 想当皇帝吗第四百二十一章 珍惜生命第三百六十章 我的舰队在哪里第三百三十六章 危险的任务第三百六十八章 奖学金第三百八十九章 皇帝与太后的日常第一章 战场上特立独行的少年第一百零三章 猎人与猎狗第一百六十章 白登之围第二百一十三章 历史的偶然第一百五十七章 战力计算第一百零八章 母鸭和公鸭的配合第六十八章 不整容的韩国第二百一十六章 没的选择第三百三十九章 我要去长安第二百二十六章 谁是最大的叛徒第一百一十一章 最后的努力第一百六十章 白登之围第三百二十二章 糊涂仗第一百四十四章 绝境第二十章 离别第二百五十六章 简单防箭法第一百一十七章 画地图第三百九十四章 钱货两清第一百四十一章 超市第一百四十六章 爬城第一百八十九章 老帅哥张良第二十三章 一家人第二百八十四章 把你变成猪第二百六十章 大王不好了第三十七章 你有钱吗第三百二十七章 环境破坏的先行者第一百二十章 汉人奴隶第二百七十五章 商山四皓第二百二十四章 各怀心事第二百零一章 暴走的吕产第一百零五章 剖符作誓第二百八十七章 未雨绸缪第四百二十八章 利益分配第三百一十二章 出征前的动员第三百零五章 活命之路第二百零八章 七仙女第三百四十二章 兄弟之情第一百四十七章 和谈第二百五十七章 无拘无束的杀戮第一百四十七章 和谈第一百二十六章 众人需要的大王第三十四章 黄老之学第一百四十章 军校生活第二百九十三章 打天下与坐天下第一百一十八章 第一次战斗第三百九十五章 人去无踪第三百七十八章 以德服人第四章 拿剑的相国第三百七十六章 最大的愿望第二百四十一章 讨价还价第九十七章 著书立说第三百五十七章 医者封爵第五十九章 败家的大王第一百零九章 人间美味第三百八十三章 美好前景第三百六十四章 水往高处流第三百一十九章 抢滩登陆第二百八十九章 指条明路第二百零一章 暴走的吕产第三百一十一章 演一出戏第三十九章 豆子投票法第一百一十五章 没钱万万难第一百六十三章 贿赂第四百三十三章 棱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