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三章 历史的偶然

刘邦想让张敖派人来长安教授复式记账法,可萧何却说这事很难。

“这有什么难的?”刘邦有点儿不高兴了,张敖是他的女婿,近期表现的也很忠诚,向张敖要几个人怎么会难。

“赵国会复式记账法的人本来就不多,而且全是女子,并且那些女子全都是公主的弟子,我们把人要过来是不合适的。”萧何在想公主的弟子,没准就是张敖的女人,向张敖要那些女子,会不会引起张敖的愤怒?

“刘乐怎么会有弟子。”女儿当了师傅刘邦这个当爹的竟然不知道。

“先前赵王张敖买了些俘虏回去,其中的女子被公主要了去,公主教她们算学和记账方法,然后让她们到学校去教小孩子,最近赵王又把那些女子派到赵国的各个衙门负责记账,那些女子只负责账目,她们的升迁,奉禄都是由公主决定的。官府中的官员想记假账在这些女子那里也通不过。”萧何对此倒有些羡慕。

“这张敖也是偷鸡不成蚀把米,买了那么多女子竟没逃出刘乐的手心。”刘邦很为自己女儿的能力骄傲,现在赵王张敖的王宫内只有刘乐一个属于张敖的女人,在诸侯王中也是绝无仅有的。

“可是赵王现在却把官府的官员管的死死的。”萧何感觉这是杜绝官员贪污的好办法。

“这复式记账的方法丞相与张敖商议一下怎么学习,有了办法再告诉我。”刘邦想要是招一群女子来管账,不管由皇后来管理,还是自己亲自管理,大汉的后宫又会硝烟四起。所以这事只能慢慢来了。

“好,我记下了。”对朝廷运行方式的改变萧何还是很谨慎的。

шшш •тт kдn •℃ O

“对了,我们说的是《工商法》的事,我认为《工商法》对大汉很重要,要借鉴赵国的法律抓紧制定,而合伙建纺织厂看来会赚不少钱,因此可以拿些宫中的钱去投资。一切按法律办,不要搞特权,今后咱们有了赚钱的主意还要拉着富人一起干呢。”刘邦的眼光挺长远,没有被眼前利益蒙蔽住。

有现成的蓝本,丞相萧何制定起大汉的《工商法》是很迅速的。在大臣们的期盼中大汉《工商法》出炉了。

“陛下这次真为臣子考虑了,这么迅速的公布了《工商法》,里边的内容跟赵国的《工商法》没什么差别,这下大家可以放心大胆的与人合伙做生意,把钱投给纺织厂也不怕赵王不认账了,能够躺在家中让钱生钱简直太爽了。”得到消息的大臣又开始了新一轮的议论。

“商人地位低下,大家都不屑于与商人为伍,却又想赚钱,这下不出面只出钱,又有钱赚,自然是两全齐美的事。”

“不要再分析了,赵王拿出来与他们合伙建厂的份额有限,还不赶紧去,去晚了就没机会了。”一众大臣匆匆忙忙的带着钱向纺织厂跑。

但大部分的人还是跑慢了,据说皇帝陛下在纺织厂中占了大部分份额,留给大臣们就没多少了。

张敖在赵国也时刻关注着长安纺织厂的消息,毕竟对这个朝代来说算是新鲜事务,纺织厂在大汉能不能长期存在下去还是个未知数。

大汉《工商法》的出现却给了张敖一个惊喜,本来在大汉商人的地位还很低下,根本没有话语权,制定一部有利于商人的法令肯定是十分困难的。

张敖开始相信历史也有偶然性了,这次张敖到长安办厂让某位胆子大的大臣动心了,然后给刘邦上了奏折要制定《工商法》,刘邦竟然同意了,这部《工商法》将会给大汉深刻的影响。

“看来制定新法律的速度还是要加快。不但要让新法令在赵国实行,而且对还要起到示范性作用。”后世的立法理念与立法技术还是要强于古代的,所以近期张敖都在努力回想相关法律的内容,对赵国的法律进行改造。

张敖提出来的“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如今由于百姓对秦法的抵触,需要对原有的法律作出变更,首先做到有法可依,然后才可以在严格执法上下功夫。

张敖正为赵国的法制建设操心,其他的政事又找上了门。

“代国丞相陈豨求见。”内侍见张敖不太忙,上前禀报。

“快快有请。”陈豨是刘邦十分信任的大将,自刘邦的二哥哥刘仲被匈奴人吓跑后,刘邦任命自己喜欢的儿子刘如意当了代王,并让陈豨和周昌作了代国的丞相。陈豨实际上统领着大汉防御匈奴人的主要军队。

“见过赵王。”陈豨入内向张敖行礼,然后分宾主落座。

“不知丞相来赵国有何要事。”一国丞相是不会轻易跑来跑去的。并且张敖对陈豨也有防备之心,历史上是张敖倒霉之后,刘如意当了赵王,赵国同代国都在刘如意的统治之下,陈豨兼任了赵国和代国的丞相,然后陈豨就造了刘邦的反,现在陈豨的势力小了,会不会影响陈豨造反的决心,张敖不清楚。

“听闻赵王在长安开办了纺织厂,我觉得这是好事,不知赵王能否依长安的方式在代国也建立纺织厂,我愿意出钱与赵王合伙。”陈豨一脸真诚的说道。

“在长安办厂后,我的资金也十分紧张,恐怕一时无力再建新工厂。”有人求着去办厂,自然是好事,可张敖总觉得这事怪怪的。实际上代国掌管政事的是同为丞相的周昌,陈豨负责军事,现在想发展代国经济的既不是刘如意,也不是周昌,却是带兵的陈豨,这就难免让人心生怀疑。

“代国屡遭战事,百姓生活十分困苦,而且代地土地贫瘠,百姓真的没有改善生活的好办法,如果能建成纺织厂,百姓自是多了一条活路。赵王如果愿意与我合伙在代国建立纺织厂,我可以少要工厂获得的利益。”陈豨为了吸引张敖去办厂,甘愿放弃利益。

听了陈豨的说法,张敖有点儿犹豫了,陈豨反叛毕竟是还没有发生过的事,没准由于张敖的到来,赵国还在,陈豨势力变小,没有了反叛的心思,代国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是防御匈奴的前线,如果百姓富裕了,大汉的边境的屏障就可以得到加强了。

第五章 一声叹息第二百九十四章 兄弟与君臣第九十章 胎产书第三百一十七章 自家兄弟第三百七十五章 大汉发展的方向第三百六十九章 宣传战第三百六十二章 全都是为了钱第七十二章 一道将要关闭的门第三百四十八章 公主做慈善第三十章 炼铁第五十六章 可以腐败一下第一百一十七章 画地图第三十三章 驰道第一百五十二章 密报第四百零三章 陷入困境第一百三十一章 金汁第四百四十章 不跑了第二百一十七章 八字真言第二百七十二章 能干的女人第二百五十一章 收买第二百四十二章 视察第三百零六章 又病了一个第一百八十章 思女心切第二百九十九章 好老师的重要性第三百一十九章 抢滩登陆第三百八十六章 大王归来第二百五十四章 克制不了的贪欲第九十二章 荷花大少第二百零六章 舍不得衣服第八十三章 有喜第十九章 投喂公主第二百四十章 深挖洞广积粮第二百六十七章 战争与贸易第一百八十一章 罐头第四百二十五章 越未知越可怕第一百九十六章 你的事犯了第一百六十七章 便宜小舅子第一百三十章 稳赚不赔第十二章 称帝大典第一百三十五章 赵国图书馆第二 百二十三章 一块肥肉第三百二十四章 水能克火第三百八十一章 银山第一百二十九章 商品流通第七十七章 盐贩子第三百四十章 悲喜之间第四十五章 算算礼金第一百七十六章 人生的选择第一百零三章 猎人与猎狗第八章 刘邦开创的游戏第三百五十五章 回不去了第四百一十二章 以猪为主题第三章 大汉公主第三百八十二章 温泉里的享受第三百零七章 有人谋反第三百七十三章 纯与不纯第三百八十六章 大王归来第四百零八章 生不出儿子是优势第三百一十七章 自家兄弟第四百三十七章 新的攻城办法第三百七十三章 纯与不纯第一百三十一章 金汁第三百七十六章 最大的愿望第四百零八章 生不出儿子是优势第四十八章 各怀鬼胎第二百零三章 疯狂的女人第二百八十二章 我要买你的想法第三十四章 黄老之学第三百零七章 有人谋反第二百零二章 孩子是谁的第三十三章 驰道第三百九十七章 推恩令第二百零二章 孩子是谁的第二百四十二章 视察第一百五十九章 劝说第三百六十三章 全都是困难第五十六章 可以腐败一下第三百一十一章 演一出戏第四百零二章 回头第二百二十章 无礼第十四章 双辕马车第四百三十章 开发房地产第三百一十二章 出征前的动员第二百八十七章 未雨绸缪第二百七十四章 亲情与宫斗第七十一章 情报共享第八十章 程序正义第五十三章 擒贼擒王第三百三十七章 奉命来杀你第四百二十四章 认清形势第二百四十三章 有问题第十五章 春游第三十六章 讨好丈母娘第一百九十九章 交易第四百三十一章 不败之地第一百四十一章 超市第三百五十五章 回不去了第四十六章 黑历史第七十二章 一道将要关闭的门第三百七十五章 大汉发展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