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一家人

张敖和贯高带着侍卫扮成商队进入了一个小村庄,村庄中却什么反应也没有。

张敖本想派人叫找个人过来问问情况,转念一想这不是一个商队老板应有的作派,于是叫住了正要离开的侍卫,说道:“还是我亲自去问吧。”

贯高听到张敖的话立即跟了上来,另外有两个侍卫走在了前面,身后还有两个紧紧跟随着。

张敖没有再说什么,张敖也需要适应他现在的身份,毕竟他要出点儿问题影响太大了。

张敖抬眼望了望,见前方有一户人家用树枝编成的院门虚掩着,于是他走了过去喊道:“有人在家吗?”

“你找谁?”一个稚嫩的声音从破草房中传出来。随着声音一个十来岁的小男孩走到院子里。

张敖一下子就判断出这是个男孩子倒不是因为张敖看人多么准,而是这孩子只在腰间围了点儿破布,只起到了遮羞的意思,该露不该露的都露在了外边。

小孩儿个子不高顶着一颗与瘦弱的身体不成比例的大脑袋。肚皮高高鼓起,一看就是营养不良的表现。

“我们是过路商人,想问一下你们村里人都去哪里了。”张敖从背囊中掏出一个当作干粮的饭团递了过去。

“村子里能动的人都到田野里去挖野菜了,恐怕没有人买你们的东西了。”小男孩看着饭团咽了几口唾沫却没有伸手。

“你不也是能动的吗?为什么没有跟着去?”张敖上前将饭团塞在小男孩手中,故意问道。

“我母亲病了,我要留下来照顾她。”小男孩攥住饭团说道。

“我们能进去看看吗?”张敖听说小男孩的母亲病了,不再开玩笑,认真的问道。以小男孩的样子张敖猜想他母亲的病多半也是饿出来的。如果给点儿食物没准会好。

“我去问一下。”小男孩转身跑回了茅草屋中。

张敖站在院子中打量着这家的情况,三间破败的茅草房,树枝和荆棘围起来的院落,院子内打扫的挺干净,没有杂草和垃圾,看来这家人还是挺勤快的。

“我娘请您进去。”小孩回转来说道。

张敖走进茅草屋,此时是正午时分,阳光从屋顶和墙壁上的裂缝照射进来,屋内倒不显得昏暗,在屋内的一张破草席上一个妇人躺在那里,尽量的用几片破布遮挡住自己的身体,手里拿着张敖刚给小男孩的饭团,见张敖进来之后说道:“我身体有些不舒服,不方便起身,请见谅。”

“没关系,我们是路过此地的客商,进来看看有什么能帮忙的吗?”张敖见妇人头发蓬乱,面容消瘦,心中就想帮助这一家人。

“多谢您的好意了,我请您进来只是想打听一下外边的情况。听说赵王跟随着汉王打败了项羽,天下太平了,跟随赵王征战的士卒要返回家乡了,不知有没有这回事。”妇人说的话有点儿多,停下来喘着粗气。

“是真的,愿意返乡的士卒过几天就可以到家了。”刘邦下令士卒返乡,张敖的老爹张耳肯定在做这个工作。张敖边说边走到火塘前,揭开挂在那里陶罐的盖子,看到里边只有一些清水,想来这家人已经断粮了。想要了解穷人家日子过的怎么样最好揭开他家的锅看一看,张敖这也是有样学样。

“让您笑话了,家里已经没有粮食了,不过田野里的野菜已经长出来了。只要还能动就饿不死人了,这一年算是熬过来了。”妇人见张敖的举动后说道。

“你家有人出征?”张敖边问,边示意侍从拿出几个饭团放在陶罐之内加了水,在火塘里升起火。这妇人相比药材更需要食物。

“孩子他爹已经跟随赵王征战两年了,据官府的人说还立了功授了爵位,我带着一子一女在家苦等终于熬出头了。”说到这些妇人脸上终于有了点儿喜色。

“赵王不会亏待为国出过力的士卒的,一定会让你们过上好日子。”张敖暗下决心回去一定要将那些准备返乡的士卒安顿好。

“不再打仗了,一家人在一起就很好了。”妇人倒没有太多的奢望。

张敖将小男孩叫了进来让他给母亲喂一点儿饭团煮成的稀粥。

张敖走到院子里对贯高说道:“安排在村内空地支起帐篷,我们在这个村住几天。”

小男孩给母亲喂完吃的又回到了张敖的身边,张敖同小男孩闲聊着。知道了孩子名叫惊,他还有个大两岁的姐姐婉儿,跟随着其他人挖野菜去了。惊的父亲衷跟随赵军征战已经离家两年了。

“等我父亲回来,我们就可以开荒地多种庄稼,我父亲还有爵位,能够减免赋税。我们全家人就不会挨饿了。”小男孩惊似乎看到了幸福生活的希望。

“你长大后准备干什么?”张敖顺口问道,人们看到小孩子总爱问理想是什么,确实孩子们就是大人们的未来。

“我要和我爹一起把地种好,打更多的粮食让我母亲和姐姐吃饱。”惊十分坚定的说道。

外出挖野菜的人陆续返回村子,一些人到张敖他们的帐篷边看稀奇,却没有人询问购买东西,张敖又走访了好几户人家,同村里人聊了很久。

“看来村内百姓的生活状况都差不多,突出的就是一个字穷。”张敖把贯高叫过来商议怎么办。

“要不咱们调集些钱粮来去救济一下村里的百姓。”贯高是第一次深入到村落,近距离观看百姓的生活,他也觉得这些人生活十分艰难。

“把我们带来的粮食分给村民一些,至于救济的事等我们调查之后再说。”现在张敖不仅要关心一个村落百姓的生活,而且还要想着整个赵国处于怎样一种状态。

“是我有点儿急躁了。”贯高感觉张敖考虑事情越来越周全了,作为赵国的继承人还真不能见到一个救济一个。要把赵国有限的资源用在最紧要的地方。

“不过这几天我们也可以为这里的百姓做点儿事情。比如替他们修缮一下房屋什么的。”张敖在村内走访看到村民的房屋大多四面露风,眼看雨水多的季节就要到了,将房屋修缮一下也能让百姓少受点儿苦。

“我这就带人去割草砍伐树木。”贯高倒是个急性子,说干就要动身。现在修建房屋就是用柱子支起屋顶,然后用木板和树枝编成墙,在木墙上涂上泥土,屋顶上铺好茅草,屋子就算建好了。这种屋子最大的缺点就是泥土一掉就四面漏风了。

“不着急,我想了一个不用树枝木板做墙的办法,造出来的房子会更坚固。”张敖决定改善赵国百姓的生活从建房开始。

第二百四十四章 被信任被依靠第二十六章 返乡后的出路第九十一章 赠书第三百六十九章 宣传战第二百一十二章 有法可依第八十五章 男女都要第一百二十六章 众人需要的大王第二百八十八章 想当皇帝吗第四百三十三章 棱堡第四百三十三章 棱堡第二百六十三章 存亡两妇人第一百四十一章 超市第一百七十九章 女人的眼泪第十五章 春游第四十八章 各怀鬼胎第二百一十六章 没的选择第三百一十二章 出征前的动员第二百七十四章 亲情与宫斗第三百四十三章 不要脸与有前途第一百二十章 汉人奴隶第二百零八章 七仙女第四百一十章 刘肥压力大第二百三十七章 决心第二百二十五章 我要去长安第三百四十一章 刘邦老婆们的出路第七十五章 忠君爱国第二百章 吕泽之死第一百六十六章 地理课第十一章 仗势欺人第三百六十四章 水往高处流第二百零三章 疯狂的女人第九十五章 阳谋第三百五十八章 钢锯第二百一十二章 有法可依第二百四十二章 视察第四十一章 慢慢升高的房梁第三十四章 黄老之学第二百五十七章 无拘无束的杀戮第二百三十七章 决心第四百三十二章 终极后装枪第一百零五章 剖符作誓第一百七十八章 人傻钱多速来第十七章 阅兵第二百七十章 抢劫犯被抢第一百一十二章 不干正经事第四十一章 慢慢升高的房梁第二百四十五章 葬礼第三百三十四章 好东西要分给儿子第四百三十八章 火炮扬威第三百九十五章 人去无踪第三百三十四章 好东西要分给儿子第十七章 阅兵第一百三十九章 御用园林第四百一十章 刘肥压力大第三百四十二章 兄弟之情第二百二十四章 各怀心事第十一章 仗势欺人第六十七章 道路问题第三百八十五章 追梦的亭长第八十四章 张老师第二百五十章 难题第二百零六章 舍不得衣服第三百六十一章 恼羞成怒的齐王第八十四章 张老师第二百三十七章 决心第二百四十五章 葬礼第一百一十九章 百倍奉还第一百九十九章 交易第三百八十章 快乐的感觉第二百八十七章 未雨绸缪第一百八十八章 龙门饭店第四百一十四章 永不为敌第一百二十八章 赚钱的买卖第二百九十七章 拆房寻书第三十八章 农具展览会第五十三章 擒贼擒王第四百零四章 张敖是个忠臣第一百八十七章 久居长安第九十九章 大汉的业余生活第一百九十九章 交易第二百五十章 难题第二百三十五章 借兵第二百零一章 暴走的吕产第二百四十九章 不放心第四十六章 黑历史第三百五十六章 敌对势力被消灭第三十三章 驰道第三百六十六章 前景广阔第三百六十三章 全都是困难第一百二十章 汉人奴隶第二百四十章 深挖洞广积粮第二百五十六章 简单防箭法第四百一十四章 永不为敌第二百一十四章 王和王不一样第三百六十七章 跳级第一百七十三章 占便宜第八十四章 张老师第一百零一章 御前对抗赛第三百五十四章 压水机第二百六十一章 诬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