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五章 大汉发展的方向

近一个时期赵国政通人和,赵国的政府机构得以自动运行,对大王张敖来说是难得的事情少的时段。

朝中的大臣对大王也很满意,大王参加完了先皇的葬礼和新皇的登基典礼,安全的返回了赵国,又搞定了公主新得到了封地,封地虽然名义上是送给公主的,但公主与大王并不贪财,在新封地东莱郡的税赋以及发现的金矿的收益都归入了朝廷,使得朝廷的财务状况大为改善。为此大臣们对大王一片赞扬之声,也就没有心思管大王干什么了。

所以当赵王张敖组建戏班唱戏,建立报社什么的,大臣们都没人提反对意见,觉得大王好玩就玩好了,现在的赵国有足够的财富供大王玩乐。

到后来赵王张敖要组建远洋公司,到海外寻仙,大臣们就坐不住了,主要是组建一支庞大的舰队太费钱了。

为了阻止张敖这个荒谬的想法,赵国的老臣贯高、赵午、孟舒来到王宫之内规劝赵王张敖。

“大王,赵国这几年虽然日子好过一点儿,却没有富余的财力到海外寻仙。”说这种引大王不高兴的话,往往是由丞相贯高开头的。

赵国相比其他诸侯国要富裕的很多。这几年赵王张敖大力鼓励农耕,为农民提供农具,大力兴修水利工程,普及优质种子,推广施用农家肥,使得赵国的粮食产量大增。而且通过贩卖食盐、铁器、布匹等商品,使得赵国赚了不少钱。

但是赵王张敖却没有存钱的习惯,每年的花钱计划都定的紧紧巴巴。按赵王张敖的说法,钱财只有流动起来才能发挥作用。这也造成了赵国百姓富有,赵国的朝廷如果在年初没有计划,需要进行一个重大项目时往往拿不出钱来。

“这次行动我不准备让朝廷出钱。”赵王一句话,把贯高接下来的话都堵了回去。

“难道大王想自己出钱。”这次贯高脸上充满了笑容,只要不让朝廷出钱,贯高就没了压力。

贯高说让赵王张敖自己出钱实际上是一句玩笑话,张敖比一般的人确实有钱,可比那些王宫的宝库中充满了金银珠宝的诸侯王来说要穷很多,张敖无论如何也养不起一只舰队。

“这是一次赚钱的行动,所以我肯定要出钱的,我也想让我的钱变多,没准这次行动之后我就成为了最有钱的诸侯王了。”赵王张敖在执政后尽量把朝廷的财产与他本人的资产分割开来。现在赵国王室的支出也是在年初造好预算的,张敖不能向朝廷要更多的钱,想要增加自己的资产,张敖只能通过经营活动。

“出海寻仙还可以赚钱?”贯高等人精神马上集中了起来,他们要防着被张敖忽悠,同时也不能放过赚钱的机会,任何时候朝廷总是处于缺钱状态,赚钱的机会怎能放过。而且经验告诉贯高他们,张敖说能赚钱的项目最后都赚了大钱。

“你们难道没有看《邯郸时报》吗?”张敖看着几个老臣,心想他们是不是与时代脱节了。

“报纸我们见到了,内容没有仔细看,我们太忙了,又不去商店买东西,看那些广告干什么?”朝中的大臣是很忙的,有看报纸的时间还要看报告呢。

“你们最好看看,并且要养成看报的习惯。”张敖发现自己有点儿失误了,光想着怎么向底层百姓推广报纸,却把朝中的大臣忽略了。

“上面写了什么?”大臣们接过张敖递过来的报纸看了起来。

“邯郸远洋公司,大王真的要做买卖?”贯高看完了报纸终于明白了张敖的意图。

“真的会有人愿意入股拿钱出来吗?”太傅赵午问道。

“我肯定会带头投钱进去的,其余的就看想发财的人多少了。”赵王张敖对于能募集多少股份也没有太大的把握。

“出海真能赚钱?”孟舒有点儿不放心的问道。

“报纸上所说的海上的大鱼,以及香料什么的都是真的,不过我启动这次行动的主要目的不是这些,而是为了一个叫倭国的地方。”张敖见在场的都是赵国权利核心人员,就不介意说出行动的真实目的。

“倭国?”就连贯高等人也没听说过这个地方。

“倭国是由大海上一个个的海岛组成的。地方很大,人口也不少,不过他们的生活水平还是很低的,只是在秦国的时候有中原的百姓,漂洋过海到了倭国教会了倭国人种植水稻,才使得倭国的发展快了起来。”张敖对倭国的情况也不是十分了解,只是知道现在的倭国还处于十分落后的状态。

“倭国现在有国王吗?”贯高也很关心倭国现在的状况。

“倭国现在应该还没有统一的国王,各地还处于一片混战之中。我就是想借这个机会逐步占领倭国的各岛,以消除倭国将来对大汉的威胁。”张敖觉得倭国正处于快速发展的起步时期,现在用最小的代价能够取得最好的效果。

“倭国能对大汉造成威胁。”孟舒觉得大王说话一向靠谱,可这次的话却有些不太对,远在海外的倭国怎么会威胁到大汉。

“世事无常,如果有可能我们应该把一切威胁大汉的可能都消灭在萌芽状态。”张敖觉得这事很难说明白,不但孟舒不相信,即便是千年之后,危险已经在眼前了华夏还有人不相信有这种可能。

张敖之所以非要造船出海,也不全是为千年以后的事情担心,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想改变一下大汉发展的方向。自古以来中原地区的王朝都是努力的在陆地上探索,努力的扩大着生存空间,他们发展的方向一般是向西向南。最后才有了秦汉统一的广阔领土。其在东边茫茫的大海阻止了他们探索的脚步,这一停就是上千年。张敖想如果大汉能够把势力范围扩展到海上,以获得更多的资源,当与草原上的野蛮人死磕时会不会占了上风,许多历史的悲剧也就可以避免了。

“大王准备派谁去执行这次任务呢?”任务的成败与执行人的能力有很大的关系,太傅赵午想听听张敖选派的人手来判断任务成功的可能性有多大。

第一百四十四章 绝境第四百三十九章 匈奴中的聪明人第二百三十章 神射手第二百三十九章 下一代第十九章 投喂公主第三百一十一章 演一出戏第一百七十章 以斗争求和平第二百九十七章 拆房寻书第三百六十四章 水往高处流第三十二章 二牛之力第一百九十三章 谁要造反第四十四章 允婚第一百三十章 稳赚不赔第三百八十七章 最有钱的人第三百八十七章 最有钱的人第一百零一章 御前对抗赛第二百一十五章 为爹找回面子第五十六章 可以腐败一下第三百七十六章 最大的愿望第三章 大汉公主第三百一十三章 深山中的宝藏第三百九十二章 贸易战第一百六十六章 地理课第一百五十四章 反戈一击第九十章 胎产书第一百六十六章 地理课第三百八十七章 最有钱的人第一百一十一章 最后的努力第二百八十四章 把你变成猪第三百二十四章 水能克火第一百九十五章 营救财神第三百五十二章 他们骗我第三百三十六章 危险的任务第四十二章 搬砖第二百四十二章 视察第四十四章 允婚第三百零三章 人尽其才第二百零九章 虎口夺食第七十八章 出大事了第三百二十三章 兵临城下第一百八十四章 大汉的明星第三百四十章 悲喜之间第二百二十二章 互相勾结第十二章 称帝大典第一百一十九章 百倍奉还第三百四十章 悲喜之间第七十四章 竞争的开始第一百零四章 君臣争封第一百六十二章 羽绒服第二百六十四章 车马之争第一百零八章 母鸭和公鸭的配合第三百九十章 吴王刘濞第四百二十九章 都是单身第一百七十七章 该我们说几句了第二百七十章 抢劫犯被抢第三百九十一章 事发突然第十一章 仗势欺人第一百五十七章 战力计算第五章 一声叹息第一百五十章 刎颈之交第四百一十二章 以猪为主题第一百六十二章 羽绒服第三十七章 你有钱吗第十章 共享天下第三十章 炼铁第二百章 吕泽之死第二百九十一章 老人变坏了第一百三十六章 考前辅导班第四十八章 各怀鬼胎第二百四十五章 葬礼第三百二十章 先礼后兵第一百七十四章 移民关中第一百二十章 汉人奴隶第三百一十七章 自家兄弟第四百一十五章 没有地方刊登的文章第九章 韩信乱点兵第四百零三章 陷入困境第一百四十五章 牺牲第四百零五章 太贵了第三十七章 你有钱吗第四百零八章 生不出儿子是优势第二百四十五章 葬礼第一百八十二章 公主回娘家第一百八十章 思女心切第七十四章 竞争的开始第三百五十八章 钢锯第三百五十八章 钢锯第四十九章 大汉的态度第二百零四章 最有权势的女人第一百五十八章 好消息第四百零九章 出头鸟第一百三十一章 金汁第一百章 大汉枣核球队第三百四十六章 人彘第二百八十四章 把你变成猪第一百八十五章 名满长安第三百六十章 我的舰队在哪里第八十章 程序正义第三百九十四章 钱货两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