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三章 美好前景

火药的制造的工艺十分简单,所用到的原料也很简单,只有硝石、硫磺和木炭。

木炭最容易获得,大汉的绿化很好,找什么样的木材来烧炭都来得及,实在不行自己种树都来得及。

硝石更是遍地都是,派人出去扫就是了,难点在于怎么提纯,还好科学院的贡晋解决了这个问题。

在大汉国比较稀少的就是硫磺了,硫磺往往出产在火山地区,大汉的火山不多,真正的硫磺矿也不多。虽然不是一点儿也没有,但要满足大批量生产还是有点儿困难的,张敖的梦想就是把炸药不花钱一样扔到敌人群里,所以他对硫磺矿十分重视。

硫磺矿的开采张敖之所在交给孟乡去办,为的就是让军队加强对火药的控制。

火药是张敖安身立命的根本,张敖准备把制造的秘密尽可能长的时间保持下去。在张敖的能力范围之内不管谁想进化到火器时代,都会被重点打击,而张敖则是唯一掌握大规模杀伤武器的人。

孟乡将在倭国建立起秘密的采矿部门,使用俘虏大量采集硫磺,然后通过活船运回赵国,制造出一批又一批的火药,这些火药将成为赵军征战四方的利器。

从温泉出来张敖感到神清气爽。

“把梅川内库叫来。”现在张敖用梅川内库已经用的很顺手了。

梅川内库惴惴不安的来到了张敖的面前,他给大王张敖找来了倭国女人,张敖只看了一眼就给轰走了,大王很可能不满意。

“梅川内库,你的表现不错,我很满意,好好干活你们的前途是很光明的。”张敖先安抚了梅川内库一番。

“多谢大王。”梅川内库感激的眼泪都流下来了。跟随这么仁慈的大王真是自己的福气。

“为了奖励你们我准备在倭国本岛设立本洲郡,你们这些人都将在本洲郡任职,以后我们还要占领倭国全岛你们努力工作还会升职的。”张敖给梅川内库等人描绘出了未来美好的前景。

“愿为大王效死。”梅川内库眼睛中都冒出了光。大王给了他姓名,让他成为了贵族,现在又能在本洲郡当官,按大王所说的,如果收复了倭国全境,也需要他们这些人进行管理,自己有可能管理比本洲郡还要大的地方,这在以前是做梦都想不到的事情。

ωwш ●т tκa n ●¢ ○

“设立本洲郡之后在下面还要设立乡里保甲,将整个本洲郡按地区分块管理起来。从赵国来的官吏马上就到了,你们首先要做的就是测量登记土地,并设立户籍制度,登记人口发放身份证。这些事会有专业的人员教你们怎么做。你们的主要任务是向倭国百姓宣传解释我大汉的法令,维护社会稳定。”张敖简单的给梅川内库介绍了工作内容,下去会有专门的人将相关计划交给梅川内库。

“对于那些不遵守大汉法律的人不会活着出现在本洲郡的土地上。”梅川内库对倭人的性格最了解了,在强权下倭人会表现的老老实实,把不听话的杀掉,余下的就会表现的很乖。

“一切还是要按大汉法令行事。”张敖强调。一项政策出台时原来的样子,与最后的执行会有很大的差距的。张敖作为大王必须依规行事,到后来梅川内库等人怎么达到任务要求就要在具体工作中探索了,这期间也许还会被当成替罪羊接受处罚,那就不是张敖关心的问题。

“我等会牢记于胸的。”梅川内库表现的很坚定,实际上他连大汉法令是什么都不清楚。

“很好。倭国人要是都如同你们一样,就都能过上好日子了。既然你们对我大汉如此忠诚,我就再给你们一项福利。本洲郡建立后一切制度会和大汉其他郡一样,也会建立起全套的学校体系,学习的内容也是相同的。你们可以推荐自己的子女到学校学习,学成之后与其他人享有同等待遇,也可以参加科举到官府中任职。”治理一个地方需要大量官吏,虽然张敖从赵国调遣来许多人,却也不是长久之计,最终还要靠学校体系的培养。张敖建立学校的目的也是为本洲设立一个文化标准,就倭国来说连文字都没有,还提不到什么文化。张敖准备从源头上着手,把语言、文字甚至思想将本洲的文化与大汉同步起来。

梅川内库此时都不知用什么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了。大王对他们真是太好了,不但他们能当官,以后他们的子弟也能当官,回去一定让儿子好好学习,如果敢不努力定然打断他的腿。

梅川内库动力十足的去工作了。

张敖的享乐时光也结束了,到了大王这个位置虽然需要自己动手的时候很少,却也无比的忙碌,张敖需要不停的看报告,下指示,作出最后决断。

张敖离开白毛山的温泉前往石见银山视察。

自倭国本岛形势稳定以来,石见银山的银矿建设工作就在紧张的进行之中。张敖到达时整个矿区还是一个大工地。

“大王放心,银矿建设定能按期完成。目前部分矿洞已经开始了试开采,并冶炼白银。”张敖任命的银矿矿长信心十足的向赵王张敖汇报。

“按期完成的依据是什么?”干实际工作光喊口号是不行的,张敖也不想听这些。

“近期完成的依据是技术的进步和工具的改进,为了开采石见银矿,对矿山开采的技术进行了改造。特别是从赵国带来的新的铁制工具既锋利又坚固耐用,提高了矿洞的掘进速度。矿石的粉碎和筛选将利用水力,这些措施都会使矿山的进度加快很多。”矿长对张敖的问话并不害怕,而是有礼有据的证明自己说的是实话。

张敖对矿长的回答还是挺满意的。放眼望去,矿区内采矿工人的临时住所已经建立起来了,溪流上的堤坝将要合龙,一个个矿洞中车辆进进出进,不断有碎石运出来,应该是正在向地层深处掘进。看来矿长说的能按期完工没有问题。

“你们炼银准备采用什么方法?”张敖又关心起银矿的技术问题。赵国的科学院对白银的冶炼进行了多种方式的研究,不知道石见银山用哪种方法更合适。

第二百六十二章 对质第一百九十六章 你的事犯了第四百三十六章 损失惨重的进攻第二百三十五章 借兵第八十四章 张老师第四十一章 慢慢升高的房梁第二百七十四章 亲情与宫斗第二百四十一章 讨价还价第六十六章 相互试探第二百四十章 深挖洞广积粮第四百三十六章 损失惨重的进攻第二百六十六章 预则立不预则废第一百一十六章 盐票第十八章 拜访第一百二十九章 商品流通第二百八十七章 未雨绸缪第二十二章 调查研究第三百六十一章 恼羞成怒的齐王第三百零六章 又病了一个第一百零九章 人间美味第一百八十一章 罐头第一百三十二章 你过来第二 百二十三章 一块肥肉第二十九章 铸钱第二百八十章 科学院第二百一十五章 为爹找回面子第三百五十九章 齐王不高兴第四百章 登岛作战第五十六章 可以腐败一下第三百四十七章 太后临朝第三百二十四章 水能克火第三百四十一章 刘邦老婆们的出路第一百三十三章 公务员考试第三百四十一章 刘邦老婆们的出路第三百四十七章 太后临朝第八十章 程序正义第一百章 大汉枣核球队第一百一十八章 第一次战斗第三百九十五章 人去无踪第三百八十五章 追梦的亭长第三百三十二章 天然养马场第三百一十六章 见钱眼开第二百二十二章 互相勾结第四百二十七章 火炮的缺陷第一百三十七章 理论与实践第一百九十章 小广告第一百一十章 吃饱饭很难第三百七十八章 以德服人第四十三章 图书馆的构想第三百六十六章 前景广阔第二百三十五章 借兵第二百四十六章 称王第三百七十六章 最大的愿望第三百章 游击战专家第九十四章 车马砲第十八章 拜访第二百一十五章 为爹找回面子第二百零一章 暴走的吕产第十九章 投喂公主第一百三十六章 考前辅导班第九十一章 赠书第四百二十六章 垂死挣扎第三百一十章 攻心为上第二百三十八章 经济制裁第四百三十三章 棱堡第二百七十八章 涨工资第二百五十七章 无拘无束的杀戮第三百二十九章 需要武力保障的信誉第二百一十三章 历史的偶然第八十六章 看尸体第一百二十九章 商品流通第三百二十章 先礼后兵第一百一十一章 最后的努力第一百五十七章 战力计算第三百九十章 吴王刘濞第二百二十七章 防火演习第三百七十三章 纯与不纯第一百九十二章 谁是凶手第三十三章 驰道第一百五十二章 密报第一百七十八章 人傻钱多速来第二十七章 锐士营第八章 刘邦开创的游戏第十五章 春游第一百九十八章 对质第四百三十八章 火炮扬威第一百五十二章 密报第三百零三章 人尽其才第九章 韩信乱点兵第三百零四章 大哥的小弟第三百四十九章 赊卖第一百七十五章 游说赵佗第二百四十九章 不放心第三十一章 艰难的试验第六十四章 兄妹情深第一百四十八章 出征第三百六十二章 全都是为了钱第五章 一声叹息第三十章 炼铁